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科学、有序地指导下,通过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实现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导、议、评、练”等程序,实现教学双方的有效活动,既能落实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建立自信,又培养了能力,开拓了思维。
关键词:现代课堂教学 循环模式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迫切需要大批的高素质人才以推动经济的发展。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现代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从而彻底改革传统课堂教学中忽视人的发展的弊端,使素质教育得以真正落实。
一、现代课堂教学是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的,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作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过程各要素及其组合最优化为基本特征的教学实践活动。其主要标志为:科学的教学目标、和谐的课氛围、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的思维训练、方法最优化和手段现代化。
(一)实施现代课堂教学必须树立几个基本观念
1. 全面发展的的质量观。促进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现代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进行完整的人的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现代课堂教学的目标全面体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生活技能和审美等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着力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和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良好的思想品德。
2. 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素质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主体教育。学生的主体性和潜能应受到充分的尊重,并给以充分展现的机会。所以,课堂教学中必须有充分的学生活动。
3. 民主平等的教学观。现代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多向、多形式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学生尊敬教师,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从而形成和谐、愉悦、宽松的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4. 优质高效的综合效益观。现代课堂教学应体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以师生尽可能少的精力消耗,让学生收到尽可能多的实效,得到尽可能多的实益,是现代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
(二) 实施现代课堂教学应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 目标导向性原则。以预期的学生认识、情感和行为变化为标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的归宿。它使师生的心理同步,思维定向,使师生的活动有共同的指向,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行动方向。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调控教学的行为,使教学活动沿着预定的方向顺利进行直至目标的实现。
2. 主体性原则。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动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大胆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
3. 整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各类学生,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分层推进,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4. 知情并重原则。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以认知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智力因素,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以情意为主要特征的非智力因素。知情结合,知情并重,促进学生发展。
5. 开放性原则。打破“课堂中心”的封闭状态的教学模式,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进行教学,使课内与课外、学校与家庭、学校与大千世界结合起来,充分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
现代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必须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遵循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采用现代课堂教学手段,有效组织教学内容,才能形成科学的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法。
二、“‘导、议、评、练’循环模式”是在现代课堂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注重对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得到以正常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一)理论依据
1.元认知理论。元认知是批主体在认知活动中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依靠各种认知因素(感知、记忆、思维等)进行活动外,还总是对自已的活动过程进行积极的信息监控和调节。经常使学生自己回答“为什么这样做?”或相互提问等,均可提高元认知的监控和调节。
2.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还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是,当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又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时,学习材料对学习者就构成了潜在意义。
3.掌握学习理论:①承认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个别差异的前提下,相信学生的潜在能力,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和帮助,绝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以及动机和情感方面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②重视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及时解决好问题,不产生新障碍;③根据反馈信息,针对目标及时调控,补救矫正;④单元达标,对进一步学习进行评价,掌握后,再进入下一步。
4.认知发现学习理论。①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②重视学习过程和探索的方法;③强调形成学习结构。结构是学生原有经验和教材的组织,它能使学生较易理解原理原则,易于记忆和产生迁移;④提倡发现学习。
(二)“模式”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认知的层次,将一堂课分解为2——4个循环节,分别通过“导”、“议”、“评”、“练”四个环节,采取“小步子”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意见,通过多向信息交流,主动地将获取信息进行加工,并融入自己的认知系统,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螺旋式的发展、上升。“模式”的程序图:
1.“导”。即是导情景、导情感、导目标。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幻灯等先进的教辅设备,充分利用知识的逻辑关系,创设情景,展示原有知识形成过程,或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提出问题和例子,并明确这一循环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此过程中,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产生心理认同,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求的渴望。
2.“议”。即学生的活动过程。分四人一组讨论,分别提出自己对研究内容的思考(猜想、推理)。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修正结论的准确度,小组形成统一结论。抽出1——2组学生阐述结论,全体学生进行结论对比。通过多向信息交流,促使学生进行信息加工,进行深度思考。
3.“评”。客观又具鼓励性的评价,产生良好的条件反射,是充分激活学生内动力系统,开发学生创造思维,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完善认识结构的关键。利用好学生原有认识结构(有差异)和推理的逻辑性,因势利导,评价学生反馈的信息,指出缺、漏、偏、错,进行思路小结,学法指导。并充分肯定学生思考中产生的创造性结论。在教师评价过程中,学生进行自我调节,校正偏差。最后,教师可借助电教手段清晰、简捷展示正确的知识或思维过程。“评”、“议”互逆。
4.“练”。练习是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学知识理解,检验校正知识的偏差,巩固认知结构的必要手段。练习题分为新知单一知识点的巩固性训练题和旧知联系紧密的迁移性训练题。练习可独立完成、合作完成和演示完成。及时评价,补充完善。“练”亦可作为“议”、“评”对象或下一循环的“导”的内容。
(三)“模式”特点
“模式”运用现代先进教学理论,遵循了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具体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其特点有如下几点:
1. 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有效的整合。由于教学目标细化,确定了认识、情感和能力目标的层次,易于学生达标,促使学生能力发生变化,形成教与学的合力,产生共振。
2. 容易形成紧张而和谐,严肃而热烈的课堂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多向信息交流,促进师生、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3. 适时反馈,及时评补,有效调控。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是浮于表面,而是对“双基”的扎实的掌握,同时防止学习思维出现“偏差”。
4. 进行具体而充分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激发学生联系新旧知识而产生的学习欲望,找出其相互关系,点燃思维的火花,迸发智慧的火焰,使学生的思维在积极活动中得到锻炼,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5. 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是每堂课都适合采用该模式教学。相对而言,该模式更适合于新旧知识间存在明显的逻辑关系和客观实际结合紧密的新授课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
2. 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处理教材、学习指导、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不仅要能够巧妙地将抽象的知识还原成有血有肉的客观事物,浓缩原知识形成过程,降低难度,而且教师的“导”与“评”必须简捷、准确、易于理解,避免学生的积极思维“误入歧途”。
3. 由于学生原有水平的不平衡,在小组学习中可能会产生忌妒、自卑、不满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要求教师积极开展和鼓励,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心理得到正常发展。
总之,“‘导、议、评、练’循环模式”是在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还需要在实践中总结提高,并充实其内涵,完善其操作,从而真正体现现代课堂教学的特点,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现代课堂教学 循环模式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迫切需要大批的高素质人才以推动经济的发展。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现代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从而彻底改革传统课堂教学中忽视人的发展的弊端,使素质教育得以真正落实。
一、现代课堂教学是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的,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作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过程各要素及其组合最优化为基本特征的教学实践活动。其主要标志为:科学的教学目标、和谐的课氛围、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的思维训练、方法最优化和手段现代化。
(一)实施现代课堂教学必须树立几个基本观念
1. 全面发展的的质量观。促进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现代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进行完整的人的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现代课堂教学的目标全面体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生活技能和审美等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着力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和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良好的思想品德。
2. 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素质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主体教育。学生的主体性和潜能应受到充分的尊重,并给以充分展现的机会。所以,课堂教学中必须有充分的学生活动。
3. 民主平等的教学观。现代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多向、多形式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学生尊敬教师,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从而形成和谐、愉悦、宽松的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4. 优质高效的综合效益观。现代课堂教学应体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以师生尽可能少的精力消耗,让学生收到尽可能多的实效,得到尽可能多的实益,是现代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
(二) 实施现代课堂教学应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 目标导向性原则。以预期的学生认识、情感和行为变化为标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的归宿。它使师生的心理同步,思维定向,使师生的活动有共同的指向,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行动方向。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调控教学的行为,使教学活动沿着预定的方向顺利进行直至目标的实现。
2. 主体性原则。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动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大胆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
3. 整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各类学生,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分层推进,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4. 知情并重原则。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以认知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智力因素,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以情意为主要特征的非智力因素。知情结合,知情并重,促进学生发展。
5. 开放性原则。打破“课堂中心”的封闭状态的教学模式,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进行教学,使课内与课外、学校与家庭、学校与大千世界结合起来,充分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
现代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必须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遵循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采用现代课堂教学手段,有效组织教学内容,才能形成科学的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法。
二、“‘导、议、评、练’循环模式”是在现代课堂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注重对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得到以正常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一)理论依据
1.元认知理论。元认知是批主体在认知活动中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依靠各种认知因素(感知、记忆、思维等)进行活动外,还总是对自已的活动过程进行积极的信息监控和调节。经常使学生自己回答“为什么这样做?”或相互提问等,均可提高元认知的监控和调节。
2.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还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是,当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又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时,学习材料对学习者就构成了潜在意义。
3.掌握学习理论:①承认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个别差异的前提下,相信学生的潜在能力,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和帮助,绝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以及动机和情感方面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②重视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及时解决好问题,不产生新障碍;③根据反馈信息,针对目标及时调控,补救矫正;④单元达标,对进一步学习进行评价,掌握后,再进入下一步。
4.认知发现学习理论。①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②重视学习过程和探索的方法;③强调形成学习结构。结构是学生原有经验和教材的组织,它能使学生较易理解原理原则,易于记忆和产生迁移;④提倡发现学习。
(二)“模式”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认知的层次,将一堂课分解为2——4个循环节,分别通过“导”、“议”、“评”、“练”四个环节,采取“小步子”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意见,通过多向信息交流,主动地将获取信息进行加工,并融入自己的认知系统,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螺旋式的发展、上升。“模式”的程序图:
1.“导”。即是导情景、导情感、导目标。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幻灯等先进的教辅设备,充分利用知识的逻辑关系,创设情景,展示原有知识形成过程,或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提出问题和例子,并明确这一循环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此过程中,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产生心理认同,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求的渴望。
2.“议”。即学生的活动过程。分四人一组讨论,分别提出自己对研究内容的思考(猜想、推理)。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修正结论的准确度,小组形成统一结论。抽出1——2组学生阐述结论,全体学生进行结论对比。通过多向信息交流,促使学生进行信息加工,进行深度思考。
3.“评”。客观又具鼓励性的评价,产生良好的条件反射,是充分激活学生内动力系统,开发学生创造思维,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完善认识结构的关键。利用好学生原有认识结构(有差异)和推理的逻辑性,因势利导,评价学生反馈的信息,指出缺、漏、偏、错,进行思路小结,学法指导。并充分肯定学生思考中产生的创造性结论。在教师评价过程中,学生进行自我调节,校正偏差。最后,教师可借助电教手段清晰、简捷展示正确的知识或思维过程。“评”、“议”互逆。
4.“练”。练习是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学知识理解,检验校正知识的偏差,巩固认知结构的必要手段。练习题分为新知单一知识点的巩固性训练题和旧知联系紧密的迁移性训练题。练习可独立完成、合作完成和演示完成。及时评价,补充完善。“练”亦可作为“议”、“评”对象或下一循环的“导”的内容。
(三)“模式”特点
“模式”运用现代先进教学理论,遵循了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具体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其特点有如下几点:
1. 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有效的整合。由于教学目标细化,确定了认识、情感和能力目标的层次,易于学生达标,促使学生能力发生变化,形成教与学的合力,产生共振。
2. 容易形成紧张而和谐,严肃而热烈的课堂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多向信息交流,促进师生、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3. 适时反馈,及时评补,有效调控。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是浮于表面,而是对“双基”的扎实的掌握,同时防止学习思维出现“偏差”。
4. 进行具体而充分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激发学生联系新旧知识而产生的学习欲望,找出其相互关系,点燃思维的火花,迸发智慧的火焰,使学生的思维在积极活动中得到锻炼,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5. 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是每堂课都适合采用该模式教学。相对而言,该模式更适合于新旧知识间存在明显的逻辑关系和客观实际结合紧密的新授课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
2. 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处理教材、学习指导、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不仅要能够巧妙地将抽象的知识还原成有血有肉的客观事物,浓缩原知识形成过程,降低难度,而且教师的“导”与“评”必须简捷、准确、易于理解,避免学生的积极思维“误入歧途”。
3. 由于学生原有水平的不平衡,在小组学习中可能会产生忌妒、自卑、不满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要求教师积极开展和鼓励,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心理得到正常发展。
总之,“‘导、议、评、练’循环模式”是在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还需要在实践中总结提高,并充实其内涵,完善其操作,从而真正体现现代课堂教学的特点,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