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帅瑜的这本散文集《生活的回望》(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版),拉近了我和这位陌生的文友、战友的距离。读他,我总会不由自主地从他的生活回望里联想到我数十年的人生经历和文学之路。七里沟,多么像我生活了18年的渭河北塬那个贫瘠而凝聚着苦难厚土的小村庄。他在新闻、文学曲折小路上的接力跋涉,也让我想起自己在青藏山水间奔驰时渴望文学梦尘埃落定的日日夜夜。帅瑜的生活道路之艰难、之挫折、之遥远和为之所付出的忍耐与代价,是许多与他同龄的人少有的。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为了达到他设定的目标,他一直坚守着前行的每一步,無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总有一股一往无前、自强不息的倔劲。虽然有时也会恍恍悠悠却从未举棋不定。正如他在《人生在世要有拼搏和敬业精神》一文所说:“不付出多倍于他人的付出,是搞不赢别人的,也是得不到人们承认的。”“我们一定要记住,卑微不卑贱,低下不低头。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奋力拼搏,持之以恒,卑微的人也能做出崇高的事业,低微的人也能取得骄人的成绩。”只要种子不死,不怕花果调零。
《生活的回望》记录了帅瑜从1981年到2013年间的人生求索轨迹和学习写作的历程。字里行间蕴含着向真求道和知行合一的生活态度。他有丰厚的生活经历和记忆,他这几十年实在太丰盈了。他的充满生活真味气息的作品,再次验证了一个永远无法扑灭的真理: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惟一源泉。每个作家都只是一块土地的孩子,他可以走遍天下,但是最终他只属于那一块土地。帅瑜永远是鄂西北流淌着一条小河的七里沟的孩子。“我老家有个风俗,婴儿三天要洗个澡,俗称‘洗三’。因此,是七里沟的水洗去了我的奶气,洗去了我的稚嫩,洗去了我的无知,洗去了我的愚昧。”七里沟是帅瑜人生的源头,文学的源头。他要回报七里沟。
作家只有在和人与社会的互相关系中,才可以获得彼此的接纳和认同。过去的生活深深地影响着帅瑜的现在,还有将来。
在说到创作小说《无约之爱》体会时,他说:文学的路是一条充满希望又是非常艰难的路。通常看起来很艰难,走着走着也就平坦了。从帅瑜的作品里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他对生活的那种热爱之心,他的身子和心都沉在生活中了,爱他所爱,痛他所痛。正是这种原发于对生活的爱与痛,给了他最震动人的力量,给他的创作注入了灵魂。他笔下那些经过他提炼的生活细节,带着早春的水珠,生命的光亮,人文的纯美,只要读了,你就不会忘记。在《七里沟,我家乡的河》里,他写到为了挣钱读书他在放学后把衣服脱掉甩在沟边上,穿着裤头子在沟里逮鱼的场景,那真是字字见景句句有情,写活了:“鱼一看到我来了,就纷纷朝石头缝里钻。我跳到水中,用两只手从石头两面伸进一挤,鱼就被我逮个正着。有的石头露在水外面,我就抱起一块大石头使劲一砸,掀起被砸的石头,里面的鱼就翻着白肚子漂了出来,我就直接抓住串在细细的树枝上。有的地方没有石头,鱼看到我来了就在水里乱窜,我就用棍子使劲地猛捶,把水捶得人把高。经过一通捶之后,鱼捶得迷迷糊糊像死了一样。”没有经过逮鱼的人,或者虽有这样的经历,却不能用心体悟的人,能把景与情、苦与乐、现实与理想,写得如此真实、真挚、真诚吗?生活的烛光照亮了这个乡间孩子劳动的双手,我们看到的是他所渴望的智慧和浪漫。这使我想到一句话:奋斗和理想总是这样的不分离。真正的汗水换来劳动芳香,不管何时何地都能醉人。在《穿衣服的悲哀》里,作者对六嫲嫲坐在织布机上一梭一梭织布的描写,谁能说不是一首最美的劳动赞歌呢?“她脚下放着烤火的烘笼缸,双手把织布的梭子从经线中间一甩过去,又一甩过来,脚踏两个踏板上下交替踩踏,使经线交错,梭子带着纬线过去,然后‘咔嚓’一声挤紧纬线,这就是织布。那具有节奏而毫不紊乱的织布声,也是不紧不急地响着,仿佛是一位妇人在这大雪天里哼唱着纺织娘古老的织布歌谣。”作者从生活的琐碎中挖掘出了独特的美的劳动光芒,在这个飘着雪花的冬夜里点亮了春天的温馨神经,把春摇晃起来,给我们带来了视角上的明亮色彩,散发出一种东方韵味的动态之美。我们读着读着心儿也随着穿动的梭子飞翔起来,试欲与这位六嫲嫲对话;在《老家腊肉香》里,那个“腰里系着脏兮兮的围裙,嘴里咬着亮闪闪的的杀猪刀的杀猪佬”,宰猪的场景,被作者描绘得活灵活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领着读者到了一回鄂西北乡村的杀猪现场。“父亲和邻居帅启龙等三四个小伙子,一人揪着猪尾巴,两人各扯一只猪耳朵,把大肥猪连拉带拖地架到了腰盆上面的门板上,杀猪佬一手捏紧猪嘴并用胳膊箍牢猪下巴,扯长猪脖子,顿时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任凭肥猪拼死命地挣扎也无济于事了。”一个活蹦乱跳的生命就这样划上了句号。肥猪的挣扎,杀猪人的强势,跃然纸上,让人联想,深思。不长的文字全是白描手法,却充满着作者细微观察生活的智慧和善于凝练生活的思考,那是他的感情和心血的付出。可以推知,他只是写了一次杀猪,写了一个杀猪佬,那一定是耗去了他多少年来反反复复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还可以推知,为了把人和事更真实更生动地在读者面前复原,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得更清晰更艺术,他还读了大量的书。一个稍纵即逝的生活场景,就这样被他用简洁、洗练的语言勾勒出来,闪烁出了生活的火花,赋于瞬刻即失事物永恒的意义。
我读帅瑜的散文,总会想到“乡土作家”这个称谓。“乡土作家”是和他写作的地域性联系在一起的,以自己长期居住的地方为写作源泉,记录延展他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日常生活、民间记忆和个人经历。故乡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是与当地的物质条件、地理环境相关联。帅瑜散文中记录的他的故乡那些农人的生活活动,质朴、逼真、感人,传递了那个地方特有的故事和地域文化。发生在那个地方的那些事情,让我们明白,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件事的评价,并不是只有一个答案,很多时候是有人性的慈悲在里面。那个干着“囚徒般的农活”的保叔,喊着打油号子,“50斤或百斤重的铁锤已被他举过了头顶,那古铜色的胸脯上,一根根胸肋骨都被五脏六腑中鼓的劲或迸发出来的力鼓凸着”,他就是这样把自己的一生力气耗尽在油坊里。他可以让“我”在他家“又是吃又是住,都没嫌弃”,可是当“我”吃了油坊的几口芝麻香油时,他发了脾气,不能容忍(《油匠保叔》);那个六嫲嫲得知儿子偷吃了两个苞谷种,就用绳子套住儿子的脖子,吊在门楣上。这是发生在大饥饿年代的事(《小时候没饭吃》);“我”是用红薯养大的,吃了二十年,每年从冬天吃到春。红薯分红薯糊涂、红薯坨,还有红薯条。“我”不爱吃前两种红薯,却爱吃红薯条,因为那是妈妈给来拜年的小娃子们吃的。“我”嘴馋,便顺手抓了几个红薯条吃了,母亲看见我“偷”吃,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而不吵我”(《恩粮》)。散文是滴水见海、杯水风波的文体。从帅瑜的这些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写故乡的人物时,剔去那些被污染的种种诱惑碎片,让父老乡亲宁静的灵魂永远留存着洁净的回忆。他承认人的力量也承认人的弱点,在克服、克制弱点中前行。写的是别人,折射的是作者不断超越、不断完善、不断充实的人生。
从帅瑜的散文以及他的写作历程,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乡土作家当然不只是简单地写农民写农村,而是要在写农民、农村题材上,要开掘一种深厚阔大的我们社会需要的精神力量,用这种力量去撞击那些与时代不合拍的杂音,这就是作家应该具有的担当和思想责任。
(作者介绍:王宗仁,军旅作家,现为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
《生活的回望》记录了帅瑜从1981年到2013年间的人生求索轨迹和学习写作的历程。字里行间蕴含着向真求道和知行合一的生活态度。他有丰厚的生活经历和记忆,他这几十年实在太丰盈了。他的充满生活真味气息的作品,再次验证了一个永远无法扑灭的真理: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惟一源泉。每个作家都只是一块土地的孩子,他可以走遍天下,但是最终他只属于那一块土地。帅瑜永远是鄂西北流淌着一条小河的七里沟的孩子。“我老家有个风俗,婴儿三天要洗个澡,俗称‘洗三’。因此,是七里沟的水洗去了我的奶气,洗去了我的稚嫩,洗去了我的无知,洗去了我的愚昧。”七里沟是帅瑜人生的源头,文学的源头。他要回报七里沟。
作家只有在和人与社会的互相关系中,才可以获得彼此的接纳和认同。过去的生活深深地影响着帅瑜的现在,还有将来。
在说到创作小说《无约之爱》体会时,他说:文学的路是一条充满希望又是非常艰难的路。通常看起来很艰难,走着走着也就平坦了。从帅瑜的作品里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他对生活的那种热爱之心,他的身子和心都沉在生活中了,爱他所爱,痛他所痛。正是这种原发于对生活的爱与痛,给了他最震动人的力量,给他的创作注入了灵魂。他笔下那些经过他提炼的生活细节,带着早春的水珠,生命的光亮,人文的纯美,只要读了,你就不会忘记。在《七里沟,我家乡的河》里,他写到为了挣钱读书他在放学后把衣服脱掉甩在沟边上,穿着裤头子在沟里逮鱼的场景,那真是字字见景句句有情,写活了:“鱼一看到我来了,就纷纷朝石头缝里钻。我跳到水中,用两只手从石头两面伸进一挤,鱼就被我逮个正着。有的石头露在水外面,我就抱起一块大石头使劲一砸,掀起被砸的石头,里面的鱼就翻着白肚子漂了出来,我就直接抓住串在细细的树枝上。有的地方没有石头,鱼看到我来了就在水里乱窜,我就用棍子使劲地猛捶,把水捶得人把高。经过一通捶之后,鱼捶得迷迷糊糊像死了一样。”没有经过逮鱼的人,或者虽有这样的经历,却不能用心体悟的人,能把景与情、苦与乐、现实与理想,写得如此真实、真挚、真诚吗?生活的烛光照亮了这个乡间孩子劳动的双手,我们看到的是他所渴望的智慧和浪漫。这使我想到一句话:奋斗和理想总是这样的不分离。真正的汗水换来劳动芳香,不管何时何地都能醉人。在《穿衣服的悲哀》里,作者对六嫲嫲坐在织布机上一梭一梭织布的描写,谁能说不是一首最美的劳动赞歌呢?“她脚下放着烤火的烘笼缸,双手把织布的梭子从经线中间一甩过去,又一甩过来,脚踏两个踏板上下交替踩踏,使经线交错,梭子带着纬线过去,然后‘咔嚓’一声挤紧纬线,这就是织布。那具有节奏而毫不紊乱的织布声,也是不紧不急地响着,仿佛是一位妇人在这大雪天里哼唱着纺织娘古老的织布歌谣。”作者从生活的琐碎中挖掘出了独特的美的劳动光芒,在这个飘着雪花的冬夜里点亮了春天的温馨神经,把春摇晃起来,给我们带来了视角上的明亮色彩,散发出一种东方韵味的动态之美。我们读着读着心儿也随着穿动的梭子飞翔起来,试欲与这位六嫲嫲对话;在《老家腊肉香》里,那个“腰里系着脏兮兮的围裙,嘴里咬着亮闪闪的的杀猪刀的杀猪佬”,宰猪的场景,被作者描绘得活灵活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领着读者到了一回鄂西北乡村的杀猪现场。“父亲和邻居帅启龙等三四个小伙子,一人揪着猪尾巴,两人各扯一只猪耳朵,把大肥猪连拉带拖地架到了腰盆上面的门板上,杀猪佬一手捏紧猪嘴并用胳膊箍牢猪下巴,扯长猪脖子,顿时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任凭肥猪拼死命地挣扎也无济于事了。”一个活蹦乱跳的生命就这样划上了句号。肥猪的挣扎,杀猪人的强势,跃然纸上,让人联想,深思。不长的文字全是白描手法,却充满着作者细微观察生活的智慧和善于凝练生活的思考,那是他的感情和心血的付出。可以推知,他只是写了一次杀猪,写了一个杀猪佬,那一定是耗去了他多少年来反反复复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还可以推知,为了把人和事更真实更生动地在读者面前复原,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得更清晰更艺术,他还读了大量的书。一个稍纵即逝的生活场景,就这样被他用简洁、洗练的语言勾勒出来,闪烁出了生活的火花,赋于瞬刻即失事物永恒的意义。
我读帅瑜的散文,总会想到“乡土作家”这个称谓。“乡土作家”是和他写作的地域性联系在一起的,以自己长期居住的地方为写作源泉,记录延展他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日常生活、民间记忆和个人经历。故乡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是与当地的物质条件、地理环境相关联。帅瑜散文中记录的他的故乡那些农人的生活活动,质朴、逼真、感人,传递了那个地方特有的故事和地域文化。发生在那个地方的那些事情,让我们明白,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件事的评价,并不是只有一个答案,很多时候是有人性的慈悲在里面。那个干着“囚徒般的农活”的保叔,喊着打油号子,“50斤或百斤重的铁锤已被他举过了头顶,那古铜色的胸脯上,一根根胸肋骨都被五脏六腑中鼓的劲或迸发出来的力鼓凸着”,他就是这样把自己的一生力气耗尽在油坊里。他可以让“我”在他家“又是吃又是住,都没嫌弃”,可是当“我”吃了油坊的几口芝麻香油时,他发了脾气,不能容忍(《油匠保叔》);那个六嫲嫲得知儿子偷吃了两个苞谷种,就用绳子套住儿子的脖子,吊在门楣上。这是发生在大饥饿年代的事(《小时候没饭吃》);“我”是用红薯养大的,吃了二十年,每年从冬天吃到春。红薯分红薯糊涂、红薯坨,还有红薯条。“我”不爱吃前两种红薯,却爱吃红薯条,因为那是妈妈给来拜年的小娃子们吃的。“我”嘴馋,便顺手抓了几个红薯条吃了,母亲看见我“偷”吃,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而不吵我”(《恩粮》)。散文是滴水见海、杯水风波的文体。从帅瑜的这些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写故乡的人物时,剔去那些被污染的种种诱惑碎片,让父老乡亲宁静的灵魂永远留存着洁净的回忆。他承认人的力量也承认人的弱点,在克服、克制弱点中前行。写的是别人,折射的是作者不断超越、不断完善、不断充实的人生。
从帅瑜的散文以及他的写作历程,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乡土作家当然不只是简单地写农民写农村,而是要在写农民、农村题材上,要开掘一种深厚阔大的我们社会需要的精神力量,用这种力量去撞击那些与时代不合拍的杂音,这就是作家应该具有的担当和思想责任。
(作者介绍:王宗仁,军旅作家,现为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