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Greenwald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社会认知的研究自此进入了内隐和外显两个维度的新局面。而内隐和外显认知的相互关系,素来存在着分离和同一的争论。笔者总结了内隐外显认知的分离论和同一论的主要观点,综合国内外关于内隐认知的研究成果,从实际意义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社会认知;内隐;外显;意识
中图分类号:R395.1
随着20世纪后半叶认知心理学的迅速发展,加工任务范式被研究者们广泛应用以考察社会行为模式中有关“社会信息”的加工过程,社会认知的研究随之兴起。至9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极大的充实了社会认知领域的内容,弥补了传统社会认知研究“混淆了无意识加工和有意识加工的界限”,“无法解释态度、自尊的无意识获得过程”等局限性,社会认知的研究于是从意识加工的层面延伸至内隐层面。自此,研究者们开始使用内隐社会认知的方法对诸如攻击、态度、自尊等社会认知的经典主题进行系统的论证和阐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的对他(她)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这一理论命题的提出有着深远的心理学历史背景,是蓬勃开展的传统认知研究和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早在传统的弗氏精神分析学派建立之时,就已经开始对无意识的原始冲动、本能进行研究和探讨,虽然有泛性论的争议,但其潜意识理论大大拓展了人类认知的内涵和外延。后来的精神分析学者们更加兼顾人在发展过程中的能动性和社会环境的作用,将文化、生活和个人经验纳入了无意识领域,进一步丰富了无意识的理论体系,为内隐认知的提出和发展打下了基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社会认知研究,是对传统的物理认知的心理学拓展,也是从社会性的维度向传统认知提出的挑战。类似研究如自我概念、社会态度、刻板印象等等,为内隐社会认知的提出提供了现实性基础。而在研究方法上,内隐记忆的研究成果无疑为内隐社会认知总结了大量的理论依据和实证经验。A.S.Reber及其同事通过大量的内隐学习记忆实验概括了内隐过程具备自动性、概括性和无意识性的特点。Cofer等在有关遗忘症患者的研究中发现的“启动效应”,堪称内隐记忆研究的转折点。心理学家们后来发现,这种启动效应实际上是一种自动化的、不需要意识回忆的记忆现象,Graf和Schacter(1985)将此称作内隐记忆,而把传统的、需要意识回忆的记忆现象统称为外显记忆。可以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为内隐社会认知的提出提供了历史基础,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而内隐记忆从记忆领域独立出来的研究现实,则为内隐社会认知从社会认知领域的独立提供了理论思路。
目前,内隐攻击、内隐态度、内隐自尊、内隐记忆等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研究者们常常将内隐和外显认知结合起来进行对照研究,以探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但由于内隐社会认知的内部机制尚未明晰,内隐与外显认知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存在不同的理论观点。传统的分离论观点认为,内隐结构具有自动化、无法被意识到的特点;而外显结构则需要认知资源,能够被意识察觉(Greenwald & Banaji,1995)。因此,内隐测量和外显测量所探测到的应当是两种不同的内在心理结构,各自具有不同的心理加工机制。外显结构是个体思维意识和产物自我反映的结果,而内隐心理结构是无意识的产物,个体无法通过内省接近。分离论得到了许多研究的支持,如Dovidio等(2002)、Moconnell等(2000)、云翔(2009)等。另外,许多研究者从特殊的研究领域出发提出的内隐外显分离理论,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观点。Wilson等(2000)提出的双重态度模型认为,个体对某一客体可能存在内隐和外显两种不同的评价,即相互独立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内隐态度影响个体自发的无意识的反应,个体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外显态度则在意识层面影响个体的行为,个体能够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Smith等(2000)提出的双重记忆系统模型也支持内隐外显分离论,该模型认为个体存在两种相互分离的记忆系统。联结性记忆系统对个体经验积累形成的概念联结进行表征,而给予规则的记忆系统则负责表征个体偶尔获得的概念联结,这两种记忆系统分别对应着相应的外显和内隐的心理结构。
即使如此,在大量研究中,内隐和外显认知之间的相关性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平均的水平。如Brain Nosek等人基于大样本的研究发现,内隐和外显态度彼此相关,两种态度结构之间的相关系数保持在0.08~0.52。周颖(2008)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大学生的内隐和外显攻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0.32的相关性,因此她认为,内隐和外显攻击性之间一方面共享某些结构,另一方面又包含各自独立的方面。有研究者(Fazio & Olson,2003)认为,支持内隐和外显认知分离的研究通常是通过间接推断得出的结果,因此,内隐和外显测量之间的低相关性,也可以理解为对同一结构的两种测量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为此,Fazio和Olson(2003)提出了内隐外显同一论,认为内隐和外显测量反应的是同一结构的不同阶段,内隐指标测量的是在意识控制之外的潜在表征,而外显指标测量的是在意识控制下的认知阶段。
从研究方法上看,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不断发展,补笔法、反应时法、启动法、内隐联想测验法等不同性质的间接测量方法在揭示内隐社会认知的过程当中逐渐成熟,各种测量学指标均得到了广泛验证。但是,不同的研究方法在理论原理和操作方式上的差异,使得人们在解读内隐和外显相互关系的时候,往往需要将研究范式的理论进行综合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研究者的负担;而直接测量的外显认知的研究结果,由于被试难以控制的会受到社会期许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其效度往往为研究者所诟病。因此,关注内隐和外显认知关系的问题同时,对内在机制的更多思考和研究范式之间的相互磨合也是人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分离论和同一论的争论之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的人类知识和获得和行为的产生都是内隐和外显认知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攻击行为上看,一般攻击模型认为,影响攻击行为的个体因素包括特质、态度和遗传素质,稳定的个体特征并不会随着事件和情境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个体会使用相对稳定的图式、脚本和知识结构(Mischel,1999;Mischel & Schoda,1995)。在个体和情境因素输入以后,在认知途径上,又表现为攻击概念和攻击脚本的可通达程度的变化,当输入变量提升了攻击概念在记忆系统中的可通达程度,攻击行为就更容易发生。因此,不仅外显的攻击性特质,内隐层面攻击性认知的增强也是导致攻击形成的必要条件,可以说,内隐和外显的攻击性认知共同构成了攻击行为产生的准备状态。另一方面,有关学习的研究也表明,将内隐和外显两种方式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运用,以先内隐后外显的认知方式进行学习,效率要远远高于任何单一方式的学习。应用人工语法范式进行内隐和外显学习协同作用的研究发现,先进行内隐认识任务再进行外显认识任务的小组学习成绩显著高于单独进行内隐认识组和外显性认识组,同时也高于先进行外显认识再进行内隐认识的小组。因此,从实际价值的角度看,内隐和外显的协同作用也许更应该受到人们的关注。
毫无疑问,内隐和外显认知都是个体完整认知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不可能完全分离,更不可孤立论之。杨治良等认为,内隐和外显机制是相辅相成的,是独立性与协同性的统一,可以用一座大厦的框架结构来描述。在这个结构中,内隐就像框架中的钢筋部分,外显就像是框架中的水泥部分。在任何一种水平,一个层面上,外显和内隐都是一个有机且复杂的结合体。因此,今后的研究可以在理论研讨的基础上,更多的关注二者的内在机制,也可以从二者的结合与相互促进的关系上下手,进一步认识和解析人类的认知系统,促进个体和人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颖.内隐攻击性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 Greenwald, A. G. , McGhee, D. E. , & Schwartz, J. K.L.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cognition: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4: 1464—1480
[3] Zhang Qian,Dajun Zhang, Lixin Wang. Is Aggressive Trait Responsible for Violence? Priming Effects of Aggressive Words and Violent Movies.Scientific Research.2013.4(2):96-100
[4]赵晶,蒋寒.高中生阈下启动内隐攻击性的研究[J].青少年研究.2009(6)
[5]刘玉新,张建卫.内隐社会认知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2).
[6] 齐丹.浅析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领域[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
[7]杨治良,孙连荣.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发展述评[J].心理学探新.2009(4).
[8]解春玲.浅谈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与现状[J].心理科学.2005(28)
关键词:社会认知;内隐;外显;意识
中图分类号:R395.1
随着20世纪后半叶认知心理学的迅速发展,加工任务范式被研究者们广泛应用以考察社会行为模式中有关“社会信息”的加工过程,社会认知的研究随之兴起。至9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极大的充实了社会认知领域的内容,弥补了传统社会认知研究“混淆了无意识加工和有意识加工的界限”,“无法解释态度、自尊的无意识获得过程”等局限性,社会认知的研究于是从意识加工的层面延伸至内隐层面。自此,研究者们开始使用内隐社会认知的方法对诸如攻击、态度、自尊等社会认知的经典主题进行系统的论证和阐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的对他(她)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这一理论命题的提出有着深远的心理学历史背景,是蓬勃开展的传统认知研究和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早在传统的弗氏精神分析学派建立之时,就已经开始对无意识的原始冲动、本能进行研究和探讨,虽然有泛性论的争议,但其潜意识理论大大拓展了人类认知的内涵和外延。后来的精神分析学者们更加兼顾人在发展过程中的能动性和社会环境的作用,将文化、生活和个人经验纳入了无意识领域,进一步丰富了无意识的理论体系,为内隐认知的提出和发展打下了基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社会认知研究,是对传统的物理认知的心理学拓展,也是从社会性的维度向传统认知提出的挑战。类似研究如自我概念、社会态度、刻板印象等等,为内隐社会认知的提出提供了现实性基础。而在研究方法上,内隐记忆的研究成果无疑为内隐社会认知总结了大量的理论依据和实证经验。A.S.Reber及其同事通过大量的内隐学习记忆实验概括了内隐过程具备自动性、概括性和无意识性的特点。Cofer等在有关遗忘症患者的研究中发现的“启动效应”,堪称内隐记忆研究的转折点。心理学家们后来发现,这种启动效应实际上是一种自动化的、不需要意识回忆的记忆现象,Graf和Schacter(1985)将此称作内隐记忆,而把传统的、需要意识回忆的记忆现象统称为外显记忆。可以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为内隐社会认知的提出提供了历史基础,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而内隐记忆从记忆领域独立出来的研究现实,则为内隐社会认知从社会认知领域的独立提供了理论思路。
目前,内隐攻击、内隐态度、内隐自尊、内隐记忆等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研究者们常常将内隐和外显认知结合起来进行对照研究,以探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但由于内隐社会认知的内部机制尚未明晰,内隐与外显认知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存在不同的理论观点。传统的分离论观点认为,内隐结构具有自动化、无法被意识到的特点;而外显结构则需要认知资源,能够被意识察觉(Greenwald & Banaji,1995)。因此,内隐测量和外显测量所探测到的应当是两种不同的内在心理结构,各自具有不同的心理加工机制。外显结构是个体思维意识和产物自我反映的结果,而内隐心理结构是无意识的产物,个体无法通过内省接近。分离论得到了许多研究的支持,如Dovidio等(2002)、Moconnell等(2000)、云翔(2009)等。另外,许多研究者从特殊的研究领域出发提出的内隐外显分离理论,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观点。Wilson等(2000)提出的双重态度模型认为,个体对某一客体可能存在内隐和外显两种不同的评价,即相互独立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内隐态度影响个体自发的无意识的反应,个体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外显态度则在意识层面影响个体的行为,个体能够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Smith等(2000)提出的双重记忆系统模型也支持内隐外显分离论,该模型认为个体存在两种相互分离的记忆系统。联结性记忆系统对个体经验积累形成的概念联结进行表征,而给予规则的记忆系统则负责表征个体偶尔获得的概念联结,这两种记忆系统分别对应着相应的外显和内隐的心理结构。
即使如此,在大量研究中,内隐和外显认知之间的相关性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平均的水平。如Brain Nosek等人基于大样本的研究发现,内隐和外显态度彼此相关,两种态度结构之间的相关系数保持在0.08~0.52。周颖(2008)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大学生的内隐和外显攻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0.32的相关性,因此她认为,内隐和外显攻击性之间一方面共享某些结构,另一方面又包含各自独立的方面。有研究者(Fazio & Olson,2003)认为,支持内隐和外显认知分离的研究通常是通过间接推断得出的结果,因此,内隐和外显测量之间的低相关性,也可以理解为对同一结构的两种测量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为此,Fazio和Olson(2003)提出了内隐外显同一论,认为内隐和外显测量反应的是同一结构的不同阶段,内隐指标测量的是在意识控制之外的潜在表征,而外显指标测量的是在意识控制下的认知阶段。
从研究方法上看,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不断发展,补笔法、反应时法、启动法、内隐联想测验法等不同性质的间接测量方法在揭示内隐社会认知的过程当中逐渐成熟,各种测量学指标均得到了广泛验证。但是,不同的研究方法在理论原理和操作方式上的差异,使得人们在解读内隐和外显相互关系的时候,往往需要将研究范式的理论进行综合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研究者的负担;而直接测量的外显认知的研究结果,由于被试难以控制的会受到社会期许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其效度往往为研究者所诟病。因此,关注内隐和外显认知关系的问题同时,对内在机制的更多思考和研究范式之间的相互磨合也是人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分离论和同一论的争论之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的人类知识和获得和行为的产生都是内隐和外显认知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攻击行为上看,一般攻击模型认为,影响攻击行为的个体因素包括特质、态度和遗传素质,稳定的个体特征并不会随着事件和情境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个体会使用相对稳定的图式、脚本和知识结构(Mischel,1999;Mischel & Schoda,1995)。在个体和情境因素输入以后,在认知途径上,又表现为攻击概念和攻击脚本的可通达程度的变化,当输入变量提升了攻击概念在记忆系统中的可通达程度,攻击行为就更容易发生。因此,不仅外显的攻击性特质,内隐层面攻击性认知的增强也是导致攻击形成的必要条件,可以说,内隐和外显的攻击性认知共同构成了攻击行为产生的准备状态。另一方面,有关学习的研究也表明,将内隐和外显两种方式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运用,以先内隐后外显的认知方式进行学习,效率要远远高于任何单一方式的学习。应用人工语法范式进行内隐和外显学习协同作用的研究发现,先进行内隐认识任务再进行外显认识任务的小组学习成绩显著高于单独进行内隐认识组和外显性认识组,同时也高于先进行外显认识再进行内隐认识的小组。因此,从实际价值的角度看,内隐和外显的协同作用也许更应该受到人们的关注。
毫无疑问,内隐和外显认知都是个体完整认知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不可能完全分离,更不可孤立论之。杨治良等认为,内隐和外显机制是相辅相成的,是独立性与协同性的统一,可以用一座大厦的框架结构来描述。在这个结构中,内隐就像框架中的钢筋部分,外显就像是框架中的水泥部分。在任何一种水平,一个层面上,外显和内隐都是一个有机且复杂的结合体。因此,今后的研究可以在理论研讨的基础上,更多的关注二者的内在机制,也可以从二者的结合与相互促进的关系上下手,进一步认识和解析人类的认知系统,促进个体和人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颖.内隐攻击性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 Greenwald, A. G. , McGhee, D. E. , & Schwartz, J. K.L.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cognition: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4: 1464—1480
[3] Zhang Qian,Dajun Zhang, Lixin Wang. Is Aggressive Trait Responsible for Violence? Priming Effects of Aggressive Words and Violent Movies.Scientific Research.2013.4(2):96-100
[4]赵晶,蒋寒.高中生阈下启动内隐攻击性的研究[J].青少年研究.2009(6)
[5]刘玉新,张建卫.内隐社会认知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2).
[6] 齐丹.浅析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领域[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
[7]杨治良,孙连荣.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发展述评[J].心理学探新.2009(4).
[8]解春玲.浅谈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与现状[J].心理科学.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