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过程当中,教学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反思的实质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把自己的教学活动作为反思的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审视,有利于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波斯纳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反思,如果只是一个过程的重复,而不加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而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也是十分肤浅的。我国教育家叶澜也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3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对教师职业成长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
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回顾、审视、分析的过程;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教学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学反思过程
按照教学活动的前后,教学反思可分为课前反思和课后反思两个环节。
课前反思,是指教师要对教材和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在了解教学对象和熟悉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制作课件,设计教学流程。例如:笔者在讲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时,考虑到学生没有那个时代的阅历,阅读积累也不丰厚,备课时就有必要加入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出国留学和弃医从文的行为都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这是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情感脉络,了解其思想境界的途径之一。又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课文通过写父子之间的深情,传达出的是悲凉深沉的感情。笔者结合课文主题和学生特点,在课前播了一段湖南卫视真人秀《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曲。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在唱歌时感悟到了父子情深;而且歌的情感基调同课文形成反差,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全是说明文,在授课之前须系统讲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时有文体概念。能运用专业术语分析文章;进入第四单元说明文时,就不必再系统化的复述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把它放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讨论中去巩固、强化。
课后反思,是指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根据教学过程出现的情况进行反思。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适宜,教学重难点是否突破,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例如:讲解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时,进行到语言赏析环节时,学生在说明方法上就耗费了大半节课,对于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句式特点等方面根本无暇顾及。这就向笔者敲了一个警钟: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宁肯慢一些,再慢一些,让学生能吃得透,消化得好。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又如:笔者在讲解小说《故乡》时,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去了解社会生活。对于杨二嫂这个人物,大家都很感兴趣。尤其对于她的站姿——圆规,许多同学纷纷模仿。有学生问:“为啥要叫圆规?”大家异口同声:“瘦呗。”静下心来想一想,瘦如圆规的杨二嫂不仅肉体上是削瘦的,精神上也是干瘪的,人格上更是营养不良的。而这正是那个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再如:笔者讲解《中国石拱桥》不止一次,可往往按部就班,缺少新意。有一次讲修改病句,学生提到中心语与定语不搭配,忽然有了新的讲解思路:以题目为突破口,中国、石、拱分别是中心语“桥”的定语,从属地、材质、外形特点介绍了桥。以此为例,请学生从课文中为桥找修饰它的定语,梳理桥的特点。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调动起来。此外,许多作家的文字风格也是笔者在反思中品悟到的。如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津味十足,读文如听单口相声。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文字质朴、平淡,而又韵味无穷。由家乡的鸭蛋写到囊萤映雪,字里行间透出淡淡的书香味。
反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学”应该放到第一位,而“术”应该放到第二位,千万不能舍本逐末。由于教学反思一直被提倡,好多老师已经在头脑中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程序,在上课的时候会想课程的流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做效果会更好一些。笔者认为这样做,语文就失去了它的本真和灵气。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根据学生的状态因势利导。首先要教学生多读、会读,有深刻的读书感悟,也要教学生爱写、能写,有独到的写作体验,更要教会学生勤说、善说,有高潮的口语表达才能。避免在反思的过程中形成定式,一定要努力把语文教“活”。
教学反思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挖掘这种资源,利用这种资源,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做到尽职尽责。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第三十六中学)
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回顾、审视、分析的过程;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教学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学反思过程
按照教学活动的前后,教学反思可分为课前反思和课后反思两个环节。
课前反思,是指教师要对教材和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在了解教学对象和熟悉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制作课件,设计教学流程。例如:笔者在讲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时,考虑到学生没有那个时代的阅历,阅读积累也不丰厚,备课时就有必要加入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出国留学和弃医从文的行为都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这是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情感脉络,了解其思想境界的途径之一。又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课文通过写父子之间的深情,传达出的是悲凉深沉的感情。笔者结合课文主题和学生特点,在课前播了一段湖南卫视真人秀《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曲。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在唱歌时感悟到了父子情深;而且歌的情感基调同课文形成反差,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全是说明文,在授课之前须系统讲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时有文体概念。能运用专业术语分析文章;进入第四单元说明文时,就不必再系统化的复述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把它放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讨论中去巩固、强化。
课后反思,是指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根据教学过程出现的情况进行反思。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适宜,教学重难点是否突破,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例如:讲解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时,进行到语言赏析环节时,学生在说明方法上就耗费了大半节课,对于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句式特点等方面根本无暇顾及。这就向笔者敲了一个警钟: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宁肯慢一些,再慢一些,让学生能吃得透,消化得好。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又如:笔者在讲解小说《故乡》时,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去了解社会生活。对于杨二嫂这个人物,大家都很感兴趣。尤其对于她的站姿——圆规,许多同学纷纷模仿。有学生问:“为啥要叫圆规?”大家异口同声:“瘦呗。”静下心来想一想,瘦如圆规的杨二嫂不仅肉体上是削瘦的,精神上也是干瘪的,人格上更是营养不良的。而这正是那个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再如:笔者讲解《中国石拱桥》不止一次,可往往按部就班,缺少新意。有一次讲修改病句,学生提到中心语与定语不搭配,忽然有了新的讲解思路:以题目为突破口,中国、石、拱分别是中心语“桥”的定语,从属地、材质、外形特点介绍了桥。以此为例,请学生从课文中为桥找修饰它的定语,梳理桥的特点。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调动起来。此外,许多作家的文字风格也是笔者在反思中品悟到的。如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津味十足,读文如听单口相声。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文字质朴、平淡,而又韵味无穷。由家乡的鸭蛋写到囊萤映雪,字里行间透出淡淡的书香味。
反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学”应该放到第一位,而“术”应该放到第二位,千万不能舍本逐末。由于教学反思一直被提倡,好多老师已经在头脑中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程序,在上课的时候会想课程的流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做效果会更好一些。笔者认为这样做,语文就失去了它的本真和灵气。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根据学生的状态因势利导。首先要教学生多读、会读,有深刻的读书感悟,也要教学生爱写、能写,有独到的写作体验,更要教会学生勤说、善说,有高潮的口语表达才能。避免在反思的过程中形成定式,一定要努力把语文教“活”。
教学反思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挖掘这种资源,利用这种资源,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做到尽职尽责。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第三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