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识:语文教学和科研的执照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评课常说些不合时宜的话,惹一些大腕、名师不高兴;打开语文刊物,瞧得上眼的文章也没几篇,评价不高,惹一些主编、责编不高兴。也常后悔,私下反省:学问没多大长进,却爱挑毛病,得罪人越来越多,如何是好?
  不论怎样自责,语文教学水平低、教研成绩不好,却终归是事实。多数语文教师对本学科的理论成果缺乏基本的了解,对本学科先哲时贤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甚至一些本学科的“领军人物”,所做的也是一些浮皮潦草的“学问”,他们吓人的大著,无非是辗转抄袭的资料汇编,全无自己的思考。不论你对语文大师的教育观有什么看法,都不能不承认,即便在教学层面,也很难找到他们没有想过的问题,他们的学养和智慧远胜于我辈。无论你在什么问题上想发表意见,只要读过他们的著作,就会发现,原来这个问题他们早就想过了,你不能不先和叶圣陶、黎锦熙、朱光潜、张志公……对话,待小心翼翼地站在了他们肩上之后,再掂量看是否有话值得说。由此我联想到今天的一些研究者,居然可以凌虚蹈空、自以为是地发表“高见”,他们自己不出汗,倒让别人替他们汗颜。语文教育领域跟一切科学领域一样,没有对这个学科的基本了解,没有踏踏实实的学问,就没有发言权。你没读过叶圣陶、黎锦熙、朱光潜、张志公……就等于褫夺了自己的发言权。以为可以凭借一点简陋的知识,一己可怜的教学经验,就可以中气十足地大发宏论,大约没有什么比这更搞笑的了。
  对传统无知的最技巧、极端的表现,是以传统的捍卫者自居,对反传统的新学说、新理念一概说“不”。拙著《语文:表现与存在——走近大师》出版后,也不时听到一些批评的声音。来自一线教师的善意批评,我历来是很愿意倾听的,并且鼓励他们的挑剔。即使有些批评是由于无知所致,也可以谅解,哪怕说得没道理,甚至很过火,我也能一笑置之。因为,要使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很有学养,在当今还是一种奢求。真正让我感到悲哀的是一些批评者,他们的感性的“才智”与表现欲水平之高,与对语文教育史及当代学术了解的水平之低;由二者之间的强烈反差,所激励起的目空一切的自命不凡,使他们往往只能借“正统”之冠冕为批判之武器,对“他者”盲目排拒,为了掩饰学识的贫乏,唯有玩弄“学术”恶搞。对话逻辑的荒谬,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学术精神遭到亵渎的悲哀。
  他们以为,批判现代语文教育,就是反对传统,而传统只能继承;批判叶圣陶的语文教育观,就是和现代语文教育过不去;批判现代语文教育范式和叶圣陶语文教育观,就是否定广大语文教师的努力,和他们过不去。因此,你就是“偏激”“愚蠢”“愚不可及”,就要和你过不去。其实,他们既不懂得叶圣陶,也不懂得现代语文教育,更遑论中国语文教育史了。他们甚至连自己口口声声要捍卫的“传统”是什么,压根儿就不清楚。
  汉语文教育传统,是在三千多年的教育实践和理性探索、批判中积淀、建构起来的。单说现代语文教育——撇开其对古代的继承不论——是在一百年中,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形成的。是的,叶圣陶的语文教育观,是主流教育观,但并不是现代语文教育传统的全部。现代语文教育传统,是由叶圣陶、陈望道、梁启超、黎锦熙、胡适、朱自清、朱光潜、张志公……共同构成的。他们的语文教育观有相似的一面,也有相异的,甚至是相反的一面。正由于他们的相异与相反,才丰富了传统;由于许多的“反传统”,才使传统有了活力。正如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只有儒家,而是由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兵家、农家、释家……共同构成的。因此,可以认为,不懂得其他各家之说,就不懂得叶圣陶;不懂得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传统,就不懂得现代语文教育传统。如果这些都不懂,你所说的便都是在语文学科之外的,不是在语文学科之内的;不是在学科之内的发言,严格说来,是没有意义的。如此的对话,自然也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对于目前充斥着刊物珍贵版面的学科之外的言说,最好的办法便是保持缄默,如果你不愿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的话。
  本书就是试图为读者提供一个参照系,搭建起窥视、洞悉现代语文教育传统的阶梯,使语文老师可以借助这个阶梯,逐渐登堂入室,进入到语文学科之内。让读者看到叶圣陶、黎锦熙、朱光潜、张志公等前辈的语文教育观是如何相互碰撞、补充、修正,以至相反相成的。要都弄懂现代语文教育家的思想精髓,是不可能的。说老实话,我也不可能全懂。但至少要有基本的了解和专心致志的思考,要懂得敬言、慎言、惜言。
其他文献
阅读《季氏将伐颛臾》的目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最低的是把它读懂,最高的则是把它作为经典,作为中国古代思维方法和语言模式的源头来解读。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把古代汉语词汇和现代汉语对应起来,把其中语法上的差异讲解一番,排除了这些难点,孔夫子和学生的对话可以说是一
如果一定要给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央美实验”)贴上标签的话,也许“美”与“变革”是最恰当的。这所学校是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和中央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央美”)合作成立的、由中央美术学院承办的12年一贯制公立美术特色示范学校,是北京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和北京市学校文化建设示范学校。  作为一个以美术教育为特色的学校,“美”是其当然的主题。同时,作为一所变革时代背景下的学校,“变革”也必然
“播客”是从网络世界进入汉语的又一个新词语。“播客”一词和“博客”在意义和词形上都有关联,让我们先说说“博客”。  “博客”是英语Blog的音译,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网页中链接的通常是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张贴文章。Blog的变体Blogger是指创作并把文章张贴到个人网页上的人,它的中文形式也是“博客”。  “播客”被人称为有声音的“博客”,也叫语音网志。其英文原型是Podcasting,虽然有
一  今晚,我们有个“中秋明月诗会”。  刚过五点半,学校食堂便挤满学生,大家欢天喜地,就如同过节一样。晚饭后,我和几位老师出了校门,沿着台城,信步来到玄武湖解放门一侧的湖边草地上,这里已经竖起一个很大的拱形气门,上面写着“青春·明月·梦想——南京十三中高一中秋诗会”,吸引过往行人驻足,湖边几弯秋柳恰好成为露天舞台的背景道具。暮色渐起,天空幽蓝,眼前湖水粼粼,湖风习习,背后一带城墙黝黑朦胧……天为
苏教版《陈涉世家》教参中,对“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一句,解释为“(守丞)不能取胜,被杀死了,起义军就进城占领了陈县。”这个译文存在诸多疑点,需要仔细辨析。  首先,若是“守丞弗胜”,则叙事过于哕唆,有悖《史记》言简意赅的风格。清代汤谐盛赞《陈涉世家》,虽是“匆匆写去,却已一一详尽,不漏不支不躐不乱,岂非神手!”该篇写陈胜横扫六县,惜墨如金。攻大泽乡,只有一个字“收”:攻蕲,只需“蕲下”两字;再
四川省简阳市简城镇第一小学坐落于美丽的沱江河畔,原为凤山书院,是南宋状元许奕故宅。现有学生2200余人,教职工80余人,是四川省首批重点小学、资阳市校风示范校。这所百年老校,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一直以来,建设书香校园,让孩子在书中成长,是学校全体教师的共识。    一、泛舟书海,教师就是    状元故里读书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是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源头活水,教书不读书,焉能教好
初中毕业通过选拔分流进入中职后,语文科便不可避免被边缘化了;普高毕业经过高考升入大学后,语文科仍不可避免被边缘化了(中文系除外)。但初中和普高,语文的地位却仍是无比“显赫”的。为何进入中职、升入大学后,“显赫”的语文便一落千丈呢?这固然与现行体制下语文科的工具性有关,但与语文科本身的价值定位有关吗?与语文科本身的教学内容有关吗?  追问一:剥离了学生自然生长过程中习得的母语能力,中职语文教了什么?
作者一开头用了两段的篇幅,强调她和别人不同,喜欢下雨天,哪怕是下个没完,墙壁上冒着湿气也好。这两段是个引子。为什么要写这么长呢?开门见山不是更好吗?当然,那也是可以的。但这两段里有一个关键句子:“好像雨天总是把我带到另一个处所,离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很远很远。在那儿,我又可以重享欢乐的童年。”原来这里有文章的立意:一,现实生活是“纷纷扰扰”的,得有一种比较深远的印象来超越它,才能远远地脱离它;二,引起
自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以来,“语言创新”成了当前语文教学与考查的关键词,语言创新题也就成了高考落实新课标精神的命题试验田。细究起来,语言创新题只是笼统的说法,它实质上就是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命题内容涉及仿写、扩写、压缩、变换句式、语言修饰和修辞手法等传统的基本考点,其创新点在于打通多考点之间的关系来综合考查,且所用语料皆新鲜而又沐浴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来看,语言创新题主要有
散文诗意浓郁,重视神韵,追求的是羚羊挂角、踏雪无痕的精湛与深意。苏童散文《三棵树》(本文中《三棵树》引文,均出自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便有此风范,文章流淌着浓郁的怀旧与淡淡的感伤,读后如食橄榄,余味无穷。作者以亦实亦虚的笔法,精致婉转地描述了自己和“三棵树”结下的不解之缘。由于“三棵树”的意象反复出现,使之具有了隐喻象征的功能,我们也可以认为,这篇散文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以“三棵树”象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