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小文先生是世界著名遥感物理几何光学奠基人之一。2015年1月8日先生答应参加原计划2015年1月16日上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遥感物理光学学术研讨会,暨科学出版社《偏振遥感物理》发布会和国家自然基金委偏振遥感重大仪器申请论证会。
2015年1月10日我的学生焦健楠发来短信:“晏老师,您不是16日邀请李小文院士出席《偏振遥感物理》致谢发布会吗?他今天走了。”“啊?”我的回复,我的惊愕,短信时间显示着22:16。我和这个发布会的主持者科学出版社遥感分社社长朱海燕、拟出席者郭华东院士、万卫星院士、偏振遥感第一人赵云生教授,不用商量,原定于1月16日上午的会议,将跟随治丧委员会公布的1月16日上午八宝山遗体告别仪式而改变。
李小文先生是世界著名遥感物理几何光学奠基人之一。2015年1月8日先生答应参加原计划2015年1月16日上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遥感物理光学学术研讨会,暨科学出版社《偏振遥感物理》发布会和国家自然基金委偏振遥感重大仪器申请论证会。李小文先生于2014年11月6日从医院出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该专著写序,认为此书是填补领域空白、中国领先的遥感物理光学的突破性进展。1月8日先生说出席此会是他对偏振遥感物理光学的两个希望:一是见证偏振遥感专著的出版并致辞;二是希望在基金委重大仪器立项实现突破,成为光学遥感基础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不幸的是,2015年1月10日先生与世长辞。1月16日上午在八宝山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我们这个会议也因此推迟到16日下午举行,以告慰、追思先生的在天之灵,以继续我国光学遥感基础研究的开拓进取。
我与小文院士有五次单独见面。
第一次,1998年下半年,经北大徐希孺老师推荐,我联系上李老师,他请我到他当时刚回国后住处—中关村东南小区916号楼一个非常窄小的住房。我向他请教了与物理光学有关的他正在努力申请的“973”项目的情况,他给了我认真的解答,了解了我的光电学背景,建议我深化数字成像工作并关注地物波谱技术;最后当我把自己的专著《资源环境生态巨系统结构控制》介绍给他时,他就像一个孩子似的听得入迷,非要我给他签名。这一谈就是4个多小时,我要走,他不让,非要请我吃饭,我便吃了他的第一顿饭。
第二次,2004年,当我带着有遥感图像电子地图成果的手机来到北师大他的办公室给他看时,他让我坐在椅子上,自己却蹲在我旁边看得入迷,我真的被感动了:一个世界有名的科学家、中科院遥感所所长,居然这么谦恭随意,没有半点儿架子。我请他也坐,他却说:“这样蹲着看得真切。”我没有办法再坚持让他坐,而是就这样我演示,他观看,就这样蹲了大半个小时!他了解到我开始进行偏振的初步研究,建议我深化其一,持之以恒必定成功。
第三次,2006年,我到中科院他的所长办公室向他汇报自己已经全身心开展的偏振遥感研究,他高兴得像个孩子。中午他拿出白酒,让我陪他喝,我说不会喝,他就自斟自饮陪我吃着盒饭讨论学术问题。他的夫人刚好过来让他少喝,先生答应了,待夫人离开了,他给我做了个无可奈何的手势,说“管得严啊”。
第四次,2014年10月26日,我请他为我的专著《偏振遥感物理》写序,他对起草的文字逐字地改。他看到书稿,说这是填补空白、超越国外的成果。最后先生感觉累了,告诉我他回家再改。可直到11月6日,他给我电话一再致歉,说他之前住医院了刚刚回来,马上完成最后的内容。我次日一早就拿到了先生亲笔签名的序。
第五次,也就是约定的2015年1月16日上午科学出版社召开的《偏振遥感物理》发布会,也许成为了他留给科学界的最后一个约定,等来了他的噩耗,他的遗体告别仪式。先生1月8日的允诺,也许是他留给科学界的最后一个允诺,他说:写序只是文字上的,但专著发布才是一个见证。也许,这第五次见证的“序”,将成为一个永恒,一个升华,一个远在天国的祈望和保佑……愿偏振遥感光学腾飞与发展,愿李先生开拓的遥感几何光学成为永远闪烁在遥感物理光学天际里的启明星……
先生你已驾鹤仙去:愿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于2015年1月15日凌晨3∶15时蓝旗营家中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空间信息集成与3S工程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主任]
2015年1月10日我的学生焦健楠发来短信:“晏老师,您不是16日邀请李小文院士出席《偏振遥感物理》致谢发布会吗?他今天走了。”“啊?”我的回复,我的惊愕,短信时间显示着22:16。我和这个发布会的主持者科学出版社遥感分社社长朱海燕、拟出席者郭华东院士、万卫星院士、偏振遥感第一人赵云生教授,不用商量,原定于1月16日上午的会议,将跟随治丧委员会公布的1月16日上午八宝山遗体告别仪式而改变。
李小文先生是世界著名遥感物理几何光学奠基人之一。2015年1月8日先生答应参加原计划2015年1月16日上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遥感物理光学学术研讨会,暨科学出版社《偏振遥感物理》发布会和国家自然基金委偏振遥感重大仪器申请论证会。李小文先生于2014年11月6日从医院出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该专著写序,认为此书是填补领域空白、中国领先的遥感物理光学的突破性进展。1月8日先生说出席此会是他对偏振遥感物理光学的两个希望:一是见证偏振遥感专著的出版并致辞;二是希望在基金委重大仪器立项实现突破,成为光学遥感基础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不幸的是,2015年1月10日先生与世长辞。1月16日上午在八宝山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我们这个会议也因此推迟到16日下午举行,以告慰、追思先生的在天之灵,以继续我国光学遥感基础研究的开拓进取。
我与小文院士有五次单独见面。
第一次,1998年下半年,经北大徐希孺老师推荐,我联系上李老师,他请我到他当时刚回国后住处—中关村东南小区916号楼一个非常窄小的住房。我向他请教了与物理光学有关的他正在努力申请的“973”项目的情况,他给了我认真的解答,了解了我的光电学背景,建议我深化数字成像工作并关注地物波谱技术;最后当我把自己的专著《资源环境生态巨系统结构控制》介绍给他时,他就像一个孩子似的听得入迷,非要我给他签名。这一谈就是4个多小时,我要走,他不让,非要请我吃饭,我便吃了他的第一顿饭。
第二次,2004年,当我带着有遥感图像电子地图成果的手机来到北师大他的办公室给他看时,他让我坐在椅子上,自己却蹲在我旁边看得入迷,我真的被感动了:一个世界有名的科学家、中科院遥感所所长,居然这么谦恭随意,没有半点儿架子。我请他也坐,他却说:“这样蹲着看得真切。”我没有办法再坚持让他坐,而是就这样我演示,他观看,就这样蹲了大半个小时!他了解到我开始进行偏振的初步研究,建议我深化其一,持之以恒必定成功。
第三次,2006年,我到中科院他的所长办公室向他汇报自己已经全身心开展的偏振遥感研究,他高兴得像个孩子。中午他拿出白酒,让我陪他喝,我说不会喝,他就自斟自饮陪我吃着盒饭讨论学术问题。他的夫人刚好过来让他少喝,先生答应了,待夫人离开了,他给我做了个无可奈何的手势,说“管得严啊”。
第四次,2014年10月26日,我请他为我的专著《偏振遥感物理》写序,他对起草的文字逐字地改。他看到书稿,说这是填补空白、超越国外的成果。最后先生感觉累了,告诉我他回家再改。可直到11月6日,他给我电话一再致歉,说他之前住医院了刚刚回来,马上完成最后的内容。我次日一早就拿到了先生亲笔签名的序。
第五次,也就是约定的2015年1月16日上午科学出版社召开的《偏振遥感物理》发布会,也许成为了他留给科学界的最后一个约定,等来了他的噩耗,他的遗体告别仪式。先生1月8日的允诺,也许是他留给科学界的最后一个允诺,他说:写序只是文字上的,但专著发布才是一个见证。也许,这第五次见证的“序”,将成为一个永恒,一个升华,一个远在天国的祈望和保佑……愿偏振遥感光学腾飞与发展,愿李先生开拓的遥感几何光学成为永远闪烁在遥感物理光学天际里的启明星……
先生你已驾鹤仙去:愿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于2015年1月15日凌晨3∶15时蓝旗营家中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空间信息集成与3S工程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