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中国的文艺复兴教育--关于耶稣会士高一志《童幼教育》的初步研究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588年,范礼安在澳门出版了玻尼法爵的《基督教育》,这是在中国用西方技术印刷的第一本书。40余年后,意大利传教士高一志在山西出版了《童幼教育》。本文试图研究这两本书的关系,证明《童幼教育》受到了文艺复兴教育思想的影响,通过对此书来源的分析来阐明它的结构,并且在西方与中国文化相遇的背景之下研究《童幼教育》的意图。
其他文献
马克思继承和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对主客体关系的理解。一方面,现实的个人是通过社会历史的发展直观自身的本质对象。由于对象是人实践创造的外化物,主体的需要构成主体对象性
在经济学和唯物史观的不同视域中,效率具有不同的含义。在唯物史观看来,效率即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呈现出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两个维度。效率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
依据定量因果原理的数学表示,统一地导出了Lagrange量中含坐标关于时间一阶、二阶导数的积分型的Hamilton原理、Voss原理、Holder原理和Maupertuis-Lagrange原理等,给出了这
与《左传》和《谷梁传》不同,《公羊传》对祭仲参与逐君的行为给予肯定。这种肯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郑昭公日后复位这一事实作出的。预期后果能否为一个道德行为提供免责辩
法国和德国的哲学不只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两朵鲜艳的思想奇葩,也是推动现代社会及其文明继续发展的重要精神基础。从法德两国的最早历史形成和发展脉络来看,两国都由于曾经
关于现今老年学,西方社会学已提出数家老年学理论,儒学领域则多从孝道及养老思想进行讨论,然皆有所限制,故拟将西方老年学理论与儒家观点进行对话,尝试建构一套儒家的老年学
随着儒学研究与复兴的持续发酵,建基于儒家哲学基础之上的儒家经济学需要进行重新的审思,并应该与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基础之上的西方经济学的逻辑发展以及学术逻辑进行行之
萨德是法国18世纪占有特殊地位的反启蒙思想家,他以自由放荡的自然主义,反对人性与动物性的区分,倡导彻底反宗教、反道德和反理性的唯物主义身体哲学。他一方面张扬法国大革命时
哲学是人学。这是因为在现象学意义上哲学既创造世界又创造人类,即在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双重认知条件下的解释学循环。哲学创造人的类本质,完成人类种系的本体论承诺。而创造的
关注人类行为的行为科学日益成为显学。总体而言,可以从比较认识论、本体论,以及社会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其中,社会的视角尤其值得重视。换言之,研究者还应关注科学思想脱域于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