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现实,制订生活新目标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ha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边故事


  老李半年前刚退休。作为一名国有企业技术人员,他几十年来对待工作始终敬业、认真负责,加上出了名的好人缘,领导和同事们都对他赞赏有加。退休前他担任部门主管一职,到了退休年龄,领导虽有挽留,但耐不住儿女的劝说,加之他也想早点回家享受清闲,就拒绝留用了。
  但他没想到,退休的日子这么“难熬”,生活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上班时虽然权力并不大,但下属和客户对自己都“很当回事”,自己也挺有价值感。虽然现在家里是他说了算,但儿女都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平时也不怎么来父母家;老伴每天健身、做家务、看电视,不时去子女家帮忙照料一下,需要他参与的事情并不多。
  总之,老张每天不知道该干什么,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别人说看电视能解闷,他把遥控器拿在手里,总是找不到想看的电视节目;听从朋友建议,去棋牌室打牌、下棋,也只是消磨时间而已,感受不到乐趣j以前的老同事不是住得远就是要带孙辈,没有机会多来往;拿着智能手机,总是刷朋友圈,也很没意恩……他经常满屋子转悠,坐卧不定,心里感觉焦躁,但又不知道烦的是什么;晚上也睡不好,经常失眠;以前每天吸烟不到一包,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吸两包……他时常会想到以前单位里的事,后悔没有答应领导在单位“发挥余热”。

分析点评


  生活中,像老李这样退休后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后感到失落、空虚、苦恼,进而影响身心健康的老年人不在少数。
  根据“社会撤退理论”的观点,老年人在离开工作岗位后,其所占有的许多社会资源会相应减少,因而会出现严重的“缺失感”。退休后,人际关系、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诸多方面都会发生重大变化,这是客观存在,自然会令人感到失落。同时,长期以来担当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生活范围明显缩小,突然失去生活的规律和目标,也会加重这一问题。这时候,如呆没有找到新的生活目标和自身价值所在,就很容易像老李这样无所事事,被空虚感所困扰。

六条建议,改善空虚失落感


  1.坦然接受现状
  每个人都会变老,人生有近1/3时间在退休中度过,这是不可回避的。老年人不要总是沉浸在自己过去所担任的社会角色中,要知道,当下的每一天都是我们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还要认识到,虽然人的躯体衰老是无法改变的,但心理状态可以自我调节和控制。只要愿意改变,坦然接受社会角色转变的事实,退休后的空虚、失落感就是暂时的。
  2.合理评价自己的重要性
  老年人应当对自己和社会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退休后,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被人需要的机会减少了,但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所拥有的成熟心态、知识和经验是年轻人无法比拟的。老年人完全有能力利用这些财富和经验继续为家庭、社会做出贡献。一旦觉察到自己的重要性,老年人就能更加积极地思考和行动。
  3.建立新的生活方式
  没有目标、无所事事的状态很容易让人懒散、颓废,对自己失去信心,长此以往,会进一步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改变空虚感的第一步,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规律、可行的作息制度,如早睡早起、按时休息、适时活动等。同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戒除有害健康的不良嗜好,积极参与文体活动等。建立一种新的、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会让老年人更健康、更有活力。
  4.寻找新的生活目标
  目标往往能够激励人们行动。新的生活目标可以使老年人对生活产生新的希望,以更积极的情感状态生活,这是改善空虚状态的关键。想一想:有没有曾经喜欢却一直没有去做的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新知识和新技能?身边哪些同龄人的生活状态是自己羡慕和向往的?自己可以为家人、身边人做哪些事情?总之,可以为退休后的新生活设定一些具体目标。刚开始时,目标不要太大,要从切实可行的小目标开始,一点点做起。
  5.增进家庭事务的参与感
  家庭是生活的港湾,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些老年人习惯了不做家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随着退休后收入减少、儿女独立生活,在家里的存在感减弱,空虚感便会更明显。所以,老年人要努力增进自己对家庭事务的参与感,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也可以为儿女孙辈做一些事。这样既进一步融洽了家庭关系,还有助于自己体验到成就感和对家庭事务的参与感。
  6.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老年人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可获得来自他人和社会更多的关注与尊重,在缓解空虚感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到快乐和充实,能促进身心健康。例如,结伴旅行、喝茶会友、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学习互动、与他人交往、分享经验等,都可以帮助老年人建立新的生活圈子,重新找到归属感。心理学研究显示,老年人为他人提供支持,能显著提升其主观幸福感。身体条件允许,老年人退休后要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这是改善空虚状态非常好的选择。社区活动通常可选择性很大,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爱好进行选择,还可尝试不同的或以前没有机会接触的领域。这些服务社会的活动,能使老年人生活內容更宽广、更丰富,感受到充实感和价值感,生活也会更有意义。
其他文献
身边故事  除了年龄、性別等不可变因素的影响,许多人不能拥有良好睡眠的原因是缺乏科学管理睡眠的方法。那么,科学管理睡眠主要包括哪些方法呢?1规律作息  规律作息有利于规律生物钟的建立。作息时间不规律容易导致入睡困难、频繁醒来和早醒等问题。现代社会虽然无法重新回到以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状态,但晚上22?30左右入睡、早上7?00左右起床是可以做到的。不科学的作息会给身体留下“抹不掉的痕迹”,导
医生手记  最近,有位患者来到男科门诊就诊。他说自己人到中年,虽然平日精力充沛,但在性方面越来越“清一心寡欲”。他吃过“壮阳”食物和药酒,但没什么效果。他怀疑自己可能是缺乏性激素,咨询是否需要补充性激素。  人体性激素的分泌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着变化。男性40岁以后,雄性激素水平呈下降趋势,可出现一些类似“女性更午期”的症状,此如健忘、烦躁、心悸、出汗、没有食欲、全身乏力、难以入睡、对性失去兴趣等,俗
赵鸿王贵强  目前,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HBV)复制,减轻或延缓肝脏炎症、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的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对部分条件适合的患者,应当追求“临床治愈”。  自2005年至今,为规范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诊疗,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共同发布了4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于2019年12月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的
正常成人肠道内含有1000余种不同类型的细菌,总重量为1~2千克,其编码的基因数量超过人体自身基因数量的100余倍。肠道菌群基因组信息统称为肠道元基因组,其通过与环境因素的互相作用,与人体自身基因组共同进化,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代谢。  肝病与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  来自肠道的各种物质通过门静脉进入血液循环,肝脏作为门静脉血液首次通过的器官,与肠道菌群有着密切联系。肝脏通过精细的生化反应,处理来
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呈世界性流行,是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终末期肝病的最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全球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7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病例约3.5万例。由于丙肝病毒不能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加之目前尚无有效的丙肝疫苗,结果导致丙肝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
年味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是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是爆竹声中辞旧迎新,是万家灯火中欢声笑语,也是热气腾腾的丰盛美味,也许还远不止这些。每个时代的春节有每个时代的特色:在物资匮乏的过去,置买年货之繁难,人们对一顿年夜饭的强烈期盼,可能是生活在物质丰饶时代的年轻人难以想象的;现如今,热闹的商场里年货玲琅满目,紅火的饭店里筵席杯盏交叠。光阴岁月里,从满足温饱到追求健康,国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
在青春健康“沟通之道”家长培训课堂上,对“该不该跟孩子谈论避孕”这一问题,超过85%的家长持肯定态度。但是,该怎样跟孩子谈论避孕的话题昵?大多数家长表示,。说不出口”“不知道怎么说”“缺少专业知识”……  坦然与孩子聊避孕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接受程度,抓住教育时机,决定何时讲、讲什么、怎么讲,持科学、自然的态度,不回避、不敷衍、不斥责。面对低龄儿童的发问,家长可借助绘本、卡通视频等,只需解惑
眼保健操推行至今已有50余年,影响了两三代人。作为治疗眼病的针灸医生,我们常常遇到近视患儿家长询问:眼保健操对保护视力有用吗?回答是肯定的,但是有前提:一要选穴准,二要操作正确,三要坚持不懈。  眼保健操是根据中医经络腧穴理论制定的,通过按摩刺激穴位,促使眼部气血通畅,舒缓眼部肌肉紧张或痉挛,达到改善视疲劳、预防近视等作用。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掌握“一触二压”有利于找准穴位:穴位多位于凹陷处,先用
众所周知,醋是酸性的,其PH(酸碱度,<7属酸性,>7属碱性,7为中性)通常为1.5~3.0。炒豆芽时加醋实际就是加酸的过程,可导致豆芽发生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变化1:口感更加爽脆  首先,让豆芽有爽脆口感的原因是豆芽内部的果胶形成了凝胶。果胶形成凝胶的首要条件就是酸度要低。酸性条件下,果胶分子的羧酸盐基团转化为羧酸基团而不带电荷,分子间斥力降低,分子能够彼此“亲近”,从而缔合形成凝胶。
压疮也称褥疮,2016年4月,美国压疮咨询委员会(NPUAP)规范压疮的名称为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是指位于骨隆突处、医疗或其他器械下的皮肤和(或)软组织的局部损伤,可伴疼痛。  压疮难治,重在预防  压疮主要发生于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群,如脊髓损伤、部分外科手术后、老年、营养不良、肥胖等患者。此外,新生儿、婴儿、儿童和青少年也有可能因疾病等因素发生压疮。压疮最常见的好发部位为: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