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人们积极响应,千方百计的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结果我认为收效甚微,而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更应该把学习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紧密联系起来,同步进行,方可实现数学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 培养 思维能力 注重
知识的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一、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情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教学抽象的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我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度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定在一起,旋转其中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阐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这样的教学策略是為了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思维。
二、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知识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旧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加减各部分的关系时,我先复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35+25=60中得出:60-25=35,60—35=25。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个算式中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加数,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体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三、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在教学过程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的知识。
四、进行说理训练,推进学生的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加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说理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在学习“小数和复名数”这一章节时,由于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需要综合运用的知识较多,这些又恰恰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怎样突破难点,使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呢?我在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说理训练。在做完例题后,启发总结出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的方法,再让学生根据方法讲出做题的过程。通过这样反复的说理训练,收到了较好效果,即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推动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牢记,课堂不但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我们都要:精心地预设,巧妙地引导,热情地鼓励,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满怀信心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去表现,让每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兴智的发展。这样的教师才是高明的教师。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只有这样,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才不仅体现在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上来,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所在。
(作者单位:陕西省神木县第六小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 培养 思维能力 注重
知识的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一、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情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教学抽象的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我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度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定在一起,旋转其中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阐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这样的教学策略是為了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思维。
二、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知识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旧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加减各部分的关系时,我先复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35+25=60中得出:60-25=35,60—35=25。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个算式中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加数,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体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三、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在教学过程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的知识。
四、进行说理训练,推进学生的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加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说理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在学习“小数和复名数”这一章节时,由于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需要综合运用的知识较多,这些又恰恰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怎样突破难点,使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呢?我在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说理训练。在做完例题后,启发总结出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的方法,再让学生根据方法讲出做题的过程。通过这样反复的说理训练,收到了较好效果,即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推动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牢记,课堂不但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我们都要:精心地预设,巧妙地引导,热情地鼓励,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满怀信心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去表现,让每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兴智的发展。这样的教师才是高明的教师。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只有这样,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才不仅体现在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上来,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所在。
(作者单位:陕西省神木县第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