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斟句酌品诗心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a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授杜甫诗歌《咏怀古迹(其三)》时,笔者大胆挑战诗圣杜甫,大胆挑战自我,别有匠心地大幅改动原作,给学生留下一个不伦不类、恶搞杜诗的印象,也让学生在惊愕、搞笑、疑惑、迷茫不解中逐渐走近杜诗原作。通过比较改作与原作,引导学生全面细致感受杜诗语言的精深凝练,情感的丰富深沉和思想的深刻精辟。课堂气氛热烈,思维活跃,互动频繁,参与面广,教学有趣,思路开阔,情感体验实在,文化含量丰厚,教学效果很好。现将授课流程及内容研讨稍作梳理,就教方家及广大同仁。
  一、开门见山,呈现改作
  思考:原作与改作相比,有哪些异同?你认为两作语言上的不同带来了哪些不同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课本相关注解及辅导资料研讨。分小组探讨、交流,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目的在于总揽全课,吸引学生,激发兴趣,激活思维,促使学生尽快进入文本,进入诗人的情意世界。
  教师将改作呈现在投影仪大屏幕上,并要求学生朗读两首诗歌:
  咏怀古迹(原作)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改作)
  徐昌才
  五湖四海汇荆门,生长美女昭君村。
  两去汉宫往匈奴,独留坟墓向清晨。
  画图识得美人面,环佩乐归夜月魂。
  百载古筝作胡乐,分明怨恨心中情。
  二、倒嚼甘蔗,领悟诗眼
  导引:文有文眼,诗有诗眼。同学们刚刚学过的杜甫诗歌《秋兴八首(其一)》的诗眼是“孤舟一系故园心”中的“故园心”三个字,它表达了诗人置身战乱年月,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欲归不能,思乡无计的困窘状态。诗眼就是凝结诗人思想情感,辐射诗歌全篇,盘活诗歌意境的关键字句。请同学们找出原作和改作的诗眼,并思考诗人是从哪些方面围绕诗眼展开描写的。要求理解相关诗句的丰富意韵。
  两作诗眼均是最后一句“怨恨”二字,两作颔联、颈联均是围绕“怨恨”展开的描写。原作“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从三个方面强调“怨恨”:一是怨恨流传的时间久长,是“千载”,千秋百代之后,人们仍然在弹奏琵琶,弹奏胡乐,表达昭君当年心中那份怨恨之情。二是表情达意的方式——琵琶胡语,人们借助琵琶这种最先从域外传来的乐器,弹奏据说是昭君当年创制的“怨思之歌”。三是“怨恨”强烈,“分明”是明明、显明、显然的意思,这里强调胡乐表达的怨恨非常强烈,非常集中。诗句中,“胡语”是胡乐、胡曲的意思,表明昭君创制的“怨思之歌”,倾诉了她在汉宫遭受的冷遇;使用胡地语言,表达了她的幽怨之思,带有浓郁的异域风味。
  改诗中的“胡乐”仅仅点出了音乐的归属——胡地音乐,异域风味减淡。“古筝”不是异域乐器,而是中原内地乐器,没有异域风味。“百载”没有“千载”更能表现昭君“怨恨”传承的时间之久远,情意之感人。
  三、比较颈联,领悟“怨恨”
  思考:两作颈联均写了昭君的“怨恨”,昭君怨恨什么呢?为什么要怨恨?请结合有关史实加以分析,并比较两作表达的优劣。
  (1)先理解上半句。关于史实,课本有相关注解,学生很容易看出,单从“画图省识春风面”来看,昭君怨恨有二:一是怨恨画工毛延寿贪图钱财,品行卑劣,丑化昭君形象,断送昭君前途;二是怨恨汉元帝有眼无珠,以画取人,不辨美丑,非常昏庸、荒唐,甚至愚蠢。
  两作表达有异。“春风面”喻指美貌如春,妩媚撩人,令人心旌摇荡,无限神往,改为“美人面”比较空泛,表意平平,索然寡味。教师可以发散学生思维,举例补充,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满面春风”“春风得意”“如沐春风”等等,这些成语中“春风”的含义与杜诗不同。
  “省识”与“识得”有区别。“省识”教材注解为“曾经识得”,如此理解,只是不动声色地揭示了当年汉文帝以画取人、目不识珠的事实,感情色彩比较淡薄。至此,笔者提示同学们思考“省”字还有那些常见意义,不妨通过组词来理解。学生很快想起,省略、俭省、省吃俭用,等等,在这些“省”字词语中,“省”含有少许、减少的意思,结合杜甫诗歌语境考察,此处“省识”理解为“约略识得”“大约识得”比较恰当。汉文帝挑选宫妃荒唐到了极点,不是亲自目测考量,而是以画识人,贪图简单,这里面免不了有奸佞小人做手脚,画师毛延寿就是其中之一,昭君未行贿画师,所以画师就轻描淡画,掩没了她的国色天香。文帝呢?自然受欺骗,不曾真正识得昭君的绝佳容貌,及至昭君出嫁塞外时,文帝才后悔不已。完全可以说,文帝约略识得,甚至完全不识昭君真容,可见文帝有多么愚蠢,多么荒唐!昭君真容美貌不被皇上识得,又是何等冤枉,何等不幸!一个“省识”既准确揭示历史事实的真相,又寄寓了老杜对昭君冤屈的深深同情。
  (2)再理解下半句。上半句说昭君生前的汉宫遭遇,埋没深宫,不被宠幸,埋没青春,不遂心愿;下半句写昭君生不能回,客死异邦,变作魂魄,也要千里万里,星月兼程,赶回故里,印证了中国人说的古话“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改作“乐归”写出了昭君灵魂归来,心中高兴,似乎与全诗“怨恨”的情调不协调。原作“空归”大有含义: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昭君灵魂缥缥缈缈地回来了,身上的衣饰相碰,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她回家的脚步很匆忙,她回家的心情很焦急,可是,老杜感叹,这又有什么用呢?白走一趟啊,枉费心机啊,再也看不见亲人,亲人再也看不见昭君,那份哀怨,那份悲愤,永远留在塞外,留在坟墓之中,留存天地之间。幽怨何等深重,孤愤何等强烈。这个“空”字用得极妙,一来揭示了昭君的悲惨命运和强烈的思归之心,二来体现出老杜的深深悲悯和满怀愤懑。知昭君千载怨恨者,唯老杜一人而已。
  四、比较颔联,领悟“怨恨”
  思考:两作颔联均描述了昭君的一生大事和悲剧命运,上半句写生,下半句写死,生死对比,浓缩一生。两作“怨恨”之情表现在哪里?两作词句表达效果有何优劣?   (1)先理解上半句。教师可以补充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资料,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昭君形象的理解。昭君不同于一般美女,比如中国四大美人当中的西施、貂蝉、杨玉环等,这些美女多是男人的附属物,帝王生活中的玩物,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中国历史上未必建功立业,造福国家,昭君以一个大汉女子的身份,克服重重困难,主动请求远嫁异邦,和亲塞外,给汉匈两个民族、两个国家带来至少半个多世纪的和平与安宁,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昭君不是一般的“窈窕红颜”,而是一位和平使者,民族英雄。
  原作“紫台”指紫宫、皇宫,显得比较高贵庄严,可以想见皇宫的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可以想见宫女生活的锦衣玉食,养尊处优,万千民间女子梦寐以求入选宫女,享受一世荣华富贵。诗作暗示昭君身为宫女,生活在皇宫,可以衣食无忧,安享富贵,也令人羡慕,似乎应该倍加珍惜才对。可是昭君最后放弃了这种荣华富贵,足见她的眼光与追求与凡俗女子大不相同。换作“汉宫”一词,表达平平,情感意味大大减少。
  原作“朔漠”指风沙大漠,地广人稀,是异域他乡,言语不通,风俗不适,是天遥地远,天荒地老,是思乡无极,念亲无望,是痛苦和困难的象征,暗示昭君此去处境艰难,度日如年。改作“匈奴”则缺少这些丰富的意味,不能引发读者广泛的联想与回味。
  “连”是连接、交通,联络、交接的意思,结合昭君处境来理解,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昭君离开豪华富丽的汉宫,离开养尊处优的生活,远赴大漠风沙的塞外,远嫁人生地陌的他乡,命运悲苦,困难重重,令人同情,令人感叹;二是昭君和亲塞外,连接沟通两个民族,使边境安宁,使人民安定,避免了杀伐争夺、流血牺牲,化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融合,是大英雄。封建社会,一个弱女子,克服了重重困难,担当了国家责任,何其伟大,何等崇高!改诗中的“往”,仅仅强调目的或方向,体现不出昭君和亲塞外的巨大现实意义和历史影响,也不能体现诗人对昭君的钦佩、赞扬之情。
  “去”紫台,是离开故宫,离开故国,离开故乡,离开亲人,而且,这一次离开,永无回归之日,实质上是生离死别,的确惊心动魄。昭君的思乡恋亲,昭君的怀想故国,不难体会。“去”得悲壮,“去”得缠绵,思乡如风,弥漫天地。“一”是连词,表假设,暗示两个动作或两件事情先后相续,时间短促,进程很快。“一去”与“连”结合起来看,这种句式表达既有一去不返、归国无望的悲凄,又有毅然决然、义不容辞的大义,还有一去定乾坤、一去换和平的风范。总之凸显了昭君的复杂情意。换作“两去”显然不妥,“一”不是数词,“两去”与历史事实不吻合。换作“已去”纯属过去完成时态,没有“一去……连……”这种句式所蕴含的复杂情思。
  (2)再理解下半句。此句描绘了一幅形象的画面,苍凉悲壮,大气磅礴,给人以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感觉,突出昭君客死异国,心向故园的情意。
  “青冢”意指昭君坟墓,一年四季,绿草青青,生机勃勃,永不变色,象征人们对昭君的无比爱戴,深切缅怀,无上崇敬。明明是传说附会,但是杜甫相信,千秋百代的中华儿女相信,他们心中,昭君墓地就是如此,芳草萋萋,蓬蓬勃勃,长满相思,长满赞颂。相思怀念,一如青草,历经千年万载,永不退色。改作“坟墓”表意平淡无奇,褪尽传奇色彩,缺少缅怀情味。
  理解“黄昏”对于理解全诗,特别是昭君思想情感至关重要。笔者引导学生回忆脑海中的诗词储备,说说学过那些描写黄昏的诗词,黄昏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联系杜诗说说“黄昏”又留给昭君怎样的感受。学生很容易背诵出一些诗句。比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陶渊明《归园田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诗经》:“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矣?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这些诗句描写黄昏,给人感觉黄昏宁静、祥和,温馨、幸福,诗意,浪漫。“黄昏”不纯粹是一个时间概念,《诗经》写黄昏鸡鸭入笼,牛羊归圈,人人回家,家家团聚,一幅温馨美好、和谐宁静的生活画面。《秋思》对比两组镜头,一是游子漂泊天涯,无家可归,心怀忐忑,愁肠百结;二是乡村人家炊烟袅袅,灯火点点,一派祥和,一派安宁。两相对比,烘托游子内心的凄凉苦楚。此处“黄昏”同样是和谐、温馨生活的写照。回到老杜诗句,“黄昏”涵盖时空,时间而言,太阳落山,夜幕降临,家家团聚;空间而言,千里之外,故国家园,温馨美好,一派祥和,昭君魂思故国,心向家园,可是,生不能往,客死异邦,即便化作一堆坟墓,耸立在大漠荒烟之中,高天暮霭之下,也要朝向大汉故国,也要思念家园亲故。昭君的“黄昏”带给人悲凉苍茫,带给人寂寥沉重,带给人幽怨苦闷,无言独向苍穹,此恨又有无限。换作“清晨”,当然不可以。清晨,万物欣欣,人们忙碌,开始崭新的一天,满怀希望开创生活,气氛、情调与昭君心境、遭遇不协调。
  五、比较首联,品味构思
  思考:首联交代昭君出生之地,描绘山川景色有何用意?两作相比,诗句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关于“赴”字,学界有争议,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云:“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谓如此雄奇飞动,气势磅礴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合适,用在昭君身上是不合适的,不协调的。换句话说,昭君不是英雄,不配山川壮丽之景。清人吴瞻泰《杜诗题要》云:“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谓老杜用高山大川、灵山秀水来烘托明妃,抬高明妃,但对于“明妃”的身份界定仍然是“窈窕红颜”,不是巾帼英雄。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郑重”何在,语焉未详,不了了之。
  笔者认为,以上看法似有不妥,就全诗而论,老杜是把昭君当作一位既有儿女情长又有英雄气概的人物来歌咏的。她远嫁匈奴,克服万难,和亲塞外,造福两国,利在后代,这是很多专擅杀伐争夺的帝王将相都做不到的,昭君当然是一个大英雄,巾帼英雄。好马配好鞍,英雄配山水,昭君的惊世之功和爱国之举完全可以和锦锈山河相匹配。因此,这个“赴”字用得好。赴,本意是前赴后继,争先恐后,句中描绘千山飞腾,万水奔波的雄奇景象,化静为动,化平为奇,颇具神韵。本来水流东去,群峰屹立,但是,站在老杜那个位置就有山奔江走之感。老杜站在夔州高处,东望长江远去,群山起伏,流水滔滔不也似乎带动了青山迢迢吗?再说,这个“赴”字,不但状写山河壮丽,烘托昭君英雄,也从一个侧面烘托诗人登高望远的博大开阔的胸襟。老杜流寓夔州,落魄潦倒,但是时刻不忘江山,不忘国运,不忘黎民,他爱脚下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他爱这壮丽山河所养育的万千苍生,他忧虑国乱家危,想起这些就心如潮涌,情似浪翻,山焉能不前“赴”后继,水焉能不滚滚向前?诗人笔下的山水,从来都是心中永恒的风景。改作“汇”字,只是表达天南地北的人们汇聚荆门,寻访昭君故里,缅怀昭君遗迹,说明昭君在人们心目中地位崇高,无可代替。少了山水奔涌,人杰地灵的意味。“千山万壑”指山川壮美,气象壮观。“五湖四海”指神州大地,万众来往,没有山水烘托英雄之神圣意味。
  可以参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写江山壮丽雄奇,烘托下片英雄春风得意,反衬词人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
  改作“美女昭君村”表意重复,用“明妃”是避讳。“尚”字含义多多,不可去掉。本是副词“还、犹”之意,明点千载以后,昭君出生的那个村子还在,实际上是强调,千百年之后,昭君还在,昭君形象永存人民心中,昭君精神永远打动万千读者,突出了老杜对昭君的缅怀深情和赞颂之意。有人作诗“千树万落湮野草,唯有香溪照千秋。”是啊,岁月如水,风流成空,烟消云散,唯有明妃流芳百世,光照千古。“尚”是热烈的歌赞,是深情的缅怀,是永远的纪念。换成“生长美女昭君村”,淡漠了明妃的高大美好形象,减弱了老杜的款款深情。唯有“尚有”最准确,最传神,历经风雨烟云,万千村落湮没无闻,昭君村还那样真实地存在,永远存在。村犹如此,人又如何呢?显然,昭君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昭君精神永远激励千秋万代的读者。
  六、联系比照,理解诗旨
  思考:诗歌题目是《咏怀古迹》,诗歌内容全是歌咏古人古事古迹,老杜为何要歌咏昭君?其间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学生很容易想到,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老杜与昭君有命运相似之处,所以才会产生共鸣。老杜名义上是缅怀昭君,其实是抒发自己内心的孤愤郁闷,漂泊乡愁。
  [作者通联:湖南长沙市雅礼中学]
其他文献
科幻小说“不同于‘文学即人学’的主流文学”,它“把人的位置放得很低,人物是行动派生出的符号”,因此,“科幻作品中人物在行动中的功能性更突出”,而“心理深度不被重视”,尤其是一些具备理工科知识的科幻作家所写的“硬科幻”作品,“往往对小说涉及的科技原理尽量运用、理性阐释”,而“忽略小说的人文关怀要素”。所以,“科幻作品多扁平人物,有些作品故意使人物形象失去特点,从而突出人物功能的相同性,抹杀个体存在意
“专题”一词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出现了88次,是新课标中的高频词之一。  何为专题学习?褚树荣认为语文专题学习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根据专题的学习任务,整合课内外相关课程资源,通过研究性的学习活动,训练语文关键能力,形成基本品格和价值观的学习模式。郑国民、李煜晖则认为专题学习更类似于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语文学习项目。张秋玲指出专题学习以“题”(问题、话题
一、江南好  师:这节课一起来学习一首词——韦庄的《菩萨蛮》。大家说说看,学诗歌最好的手段是什么?  生:读。  师:最朴素,又是最关键、最实用的学习方法。那我们就开始读这首词。第一遍读,请同学们轻声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生轻声读。  师:很好。第二遍我们默读,读的时候可以看看文中的注解,把所有声音都放进心底。  生默读。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一女生读,语调平淡。  师:听听看,她读的节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领域永恒的话题,在引导学生认知中国文化,培养其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一线教师与研究者开始逐步重视基于文言文语辞世界的“文化解读”研究,关注其语词特征、章句抒写及文字符号背后所揭示的作者个人的独特人生体验与情志旨趣。而文言文文化解读教学中,如何做到以“言”促“文”,“言”“文”统一,既关注文言文文本内容的文化底蕴,又关注文言文字词形式的文化特性,仍是一个需要
对于《兰亭集序》的主题,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中说“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①。也有研究者认为《兰亭集序》的着眼点不在“死生”而在“俯仰”②。本文分析“死生”和“俯仰”的关系,阐发另一条不容忽视的心理红线,即因“俯仰”之痛,“生死”之悲而迸发的对“立言”的关注。  整篇序文情感脉络清晰明了,这从文章关键句中不难看出:“信可乐也”,“岂不痛哉!”和“悲夫!”因山明水丽,俊彦毕集,流觞雅事的修稧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下称《孔》文)没有固定聚焦于某一特定事件的发展过程,而是截取生活的横断面,“选取咸亨酒店这一社会的一角,描写里面各色人物,并以此为背景,烘托和刻画了孔乙己这样一个迂腐、可怜的‘苦人’形象。”(温儒敏,王本华语)①它“一反《狂人日记》式的愤厉”,采用“沉郁哀惋”的叙事笔调(周仁政语),②用一种“象征现实主义”的手法进行叙事,这使得鲁迅先生的小说“比其他同代人的要复杂和具
现阶段大行其道的所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或类时评写作等题目,核心写作思维中都含有对现象的分析,往往需要就事论事、缘事说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生写作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思路展不开、思维不深入,从而导致行文浮于表面,分析难以深度推进。追本溯源,其根由还在于缺乏一个有效的思维支架,面对现象,惯常准备的名人名言、事例素材往往失效,具体分析又无从下手、无法深入,故而只能亮出一个大致的看法,在现象的浅表层面上
近年来,上海市高考作文题呈现出明显的“海派风格”。从2018年个人的“需要”与“被需要”,2019年“寻找中国味”之认识事物方法,到2020年面对意外转折的“无力”和“有为”……我们发现,这样的作文精神一以贯之:贴近生活、理性思辨,引导学生对自己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换言之,它意在引导学生成为具有理性精神的人、成为社会中人格完善的人,而这也正是学科德育中“人格养成”的重要内容。  成长于思想更为开放、
《湖心亭看雪》入选统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这篇小品文仅160个字,却写得精彩绝伦,趣味盎然。文章以回忆的方式,淡雅的语言,叙述了赏雪往事,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作者的那份淡淡的故园之思和孤芳自赏的情怀却境界全出。全文不夸饰,不铺陈,点到为止,寥寥数语而神情俱现。张岱作为明朝遗民,其特殊的历史背景造成文本的情感表达过于朦胧深沉,特别是本文语言表述上有不少不合常理,甚至自相矛盾之处,
一、设计意图  新课标强调:“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如何重读经典?如何渗透小说的语言知识?如何探索适宜的“语文知识”学习途径?这是本节课切入的基本视角——拟主要围绕 “看”字展开,利用“看/被看”的关系,揭示矛盾的根源,同时完成对小说主题的探讨。  根据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