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程改革对教师能力要求的探析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shwy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中突出“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增强趣味性,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那么,新时期的历史教师如何在课程改革中贯彻这些呢?又如何体现素质教育?笔者认为,教师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自身能力的提高
  
  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师,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精神境界和知识结构。除了职业道德外,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而教师的自身素质又可以从“深、广”两方面下功夫。
  “深”指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尽管中学历史教材浅显易懂,但融进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之底蕴,这些是形成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丰富素材,是培养学生以史为鉴、尊重历史、正视历史的可贵资料。作为历史教师,应具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不要满足于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与知识体系,要经常钻研教材,以便温故知新。要经常关注学术动态,用基础知识去分析学术,升华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和游刃有余。
  “广”指教师必须拓宽知识面,作到博学多才。近几年历史高考要求综合的能力加强,跨学科的现象时有出现,有些历史考题涵盖了许多方面。因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也应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在知识的“广”方面多下功夫。如要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要明确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并且应用它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现象和本质、量变和质变、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等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几乎在每节课都要求教师对这些做出科学的解释。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弄清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的过程中逐步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多掌握一些语言文学常识及文言文阅读功底,这些都是教师作到知识“广”所不可缺少的。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的历史教学,驻足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认识常态,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的容器。它的缺点也是致命的:学生学多悟少使学习过程成了死记硬背的过程,缺乏灵活运用知识、实现知识迁移的能力,更谈不上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了。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在思想上转变观念,摆正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一个引导作用,而学生在教学中自始自终都是处于主体作用。因而要围绕学生展开工作。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结合教育学心理学施行恰当的教学方法。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主体不放松。
  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不同的知识结构,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研究点、探索点、兴奋点”,打破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营造轻松、和谐、民主气氛浓厚的课堂气氛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方式。对于学生的各种回答,教师都采取鼓励态度,不加任何批评,最后正确引导,让学生归纳总结,形成新知。第二、开展教学课堂的外延,使课内与课外结合,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走出课堂,投进大自然的怀抱。使学生学会自备材料、自制标本、独立研究,让学生在动手验证、探讨、寻求答案、解决问题中,提高研究、动手能力。课内外的结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第三、使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第四、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总之,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师应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投身到课程改革中去,积极探索适于学生的新教法、新思路,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
  (作者单位:638000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官盛小学)
其他文献
《教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指出:“课程应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在实施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同学科课程相辅相成、平等对待,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新的课程标准将综合实践活动所占比例调整到总课时的6%—8%。由此可见,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数学活动主题在课程结
期刊
【摘要】档案是人类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高校档案是学校发展的历史记录,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国家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是做好高校档案工作的主体力量,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高校档案事业的发展。本文从知识结构、基本能力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档案 素质 知识结构 职业道德    档案是人类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真实记
期刊
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它能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也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而职业中专的学生,在初中大多数都是学困生,对学习缺乏动力和兴趣。因此我在计算机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作了一些尝试,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了解学生的厌学心
期刊
传统的备课,我们只注重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往往忽视了重要的一环—课后记。很多老师认为,教学已经完成了,还写课后记有什么作用?殊不知,课后记是对自己备课后在教学设施过程中教学效果的一个反馈,为以后的教学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那么,课后记有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一、记成功之处  成功的教学体现了教师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把握教学内容,要将教学过程中
期刊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是我国的教育方针决定的,是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具体要求,是一切从事体育教学的工作人员的切身体会。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遵规守纪观念、团结协作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真正做到在体育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用德育教育促进体育教学。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能否在体育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是关系到能
期刊
【摘要】新课标肩负着革除传统语文教学弊端、推动语文教学追随时代步伐的使命,它不仅是一次语文课程的改革,更是一种语文教学观念的革新。本文对语文新课改中出现的误区探讨,以便早日走出这些误区。  【关键词】新课标 偏颇整合    新课改对语文教学到底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因为颁布和落实之间有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那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上下求索,转变观念,走出误区。  新课标要求充分发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作文不惟自知其缺点,亦不尽知其优点。而教学之最终目的,学生能自知其文之优缺点,自知则能辨认所作之文何处必须修改,何处确然说对,如是则不待依赖他人,而能心中有数,自为修改。”他强调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已改的能力”,变“学生作文交差了事”为“学生自始至终参与作文训练全过程”。启发之余,经常地试验两人作文的方法开展作文教学,不仅改变了往日作文教学教师一肩挑的现象,而且使学生“自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方言区师范生学习普通话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利用语音实验室优良的听音环境和耳机传话的便捷条件,加强学生的普通话思维训练和吐字归韵技能训练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未曾开口,先“想”先“听”,做到“心到口到”,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语音实验室 师范生 普通话技能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掌握一定水平的普通话是教师必备的职业素质。国家要求师范院校的毕业生
期刊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搞好家庭教育,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是当前势在必行的趋势。然而从农村家庭教育来看,许多学生的家长就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孩子没有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其主要表现为下几个方面:    一、父母外出打工忽视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改革给了农村人发家致富的希望,也带来了机遇。于是,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毅然决然地去沿海弄潮,他们把农活以及孩子托付给了老人,带着必
期刊
情感是人们对外界事物与内在意识之间发生联系的切身体验。情感对教学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一、情感对教学过程具有心理气氛的调节作用    教学活动是在一定气氛下进行的。教学气氛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一种精神表现或景色,它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气氛之中心理气氛很重要。教学心理气氛是在教学过程中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占优势的情绪,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兴趣、积极性、满意程度等。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