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放飞心灵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办公室里静悄悄,我们几个三年级的语文老师都在批阅学生的第一篇作文。
  “王老师,你看看,这个学生就写这么一点点,这可怎么批?”刘老师一脸苦笑地把一篇作文递到我手里。
  我读了起来。
  原文如下:
  打球记
  下午我放学回来,看到有几个小伙伴在打球。
  于是,我放下书包,拿着篮球从楼上跑下来与小伙伴一起打球,我高兴得不得了,与小伙伴们商量一人投一个看看谁进的球多,我一共投了16个进了6个,小伙伴投了20个进了10个,我热得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了真shuǎng啊!
  “除了有些标点不恰当,写得不错呀!”我笑眯眯地看着刘老师。
  “这么短,还行?”刘老师一脸惊讶,“至少应该写一页呀!”
  “文章长了就好吗?再说,这是一个刚上三年级的孩子呀!你看,题目是《打球记》,不俗;打球这件事交代得清楚、明白;‘我热得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了……’语言多形象!”我越说越兴奋,仿佛看到了那个满头大汗在打球的小男孩。
  在我的力荐下,刘老师写下了这样的评语:“能把自己的感受如实地表达出来,不错!”看着刘老师把这篇文章划入了“良”的行列,我也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反思】习作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除了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以外,更深层次的应该是什么呢?周一贯先生说:“作文是人们表情达意、书面交流的工具,是一种十  分重要的生命状态和生活行为,它与人的心灵、情感有着最真实、朴素的联系。”由此可见,写作更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既如此,我手写我心,表达清楚即可,何来用字数论英雄?问题是很多老师已经忘记了作文的初衷,习惯于拿着“立意新颖、选材积极、中心突出”等一些“好作文”的框框去卡小学生的作文。结果,学生越写越干,牙膏越挤越少。最后,每到作文课,学生愁眉苦脸,毫无表达畅快之感。究其原因,都是那些“用心良苦”的要求惹的祸。难道孩子的习作无须引导吗?非也。著名作家林清玄在谈及孩子的教育时说了这样的话:“对小孩子我是采取一个比较自由跟放任的态度,我觉得就好像种树一样。树刚开始长的时候,你就说要剪成一个样子,开始剪,剪好了以后你会发现这棵树长不大。树要什么时候才能剪?一定要长大的时候才可以修剪。”我觉得这些话同样适用于起步阶段的作文教学。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降低起点,兴趣为先
  孩子眼里的世界多姿多彩,引导他们写出眼中所看、心中所想应该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可是我们非要他注意怎样选材、怎样立意、怎样开头……这么多的要求,一股脑涌来,那幼稚的心灵,不懵了才怪!所以,对初入习作大门的孩子,我采取散养的形式,兴趣为先。
  比如,引导学生学写童话,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师:昨天晚上,我和小蟋蟀到月宫里玩了!
  生:老师,你骗人吧?
  生:老师,你做梦了!
  师:(课件出示,配乐讲述)夜晚的花园里,小蟋蟀依偎在祖母的怀里静静地听故事。忽然,一个亮闪闪的小家伙落在了玫瑰花瓣上,原来是小精灵叮叮咚来了!小蟋蟀一股脑儿爬起来,与叮叮咚攀着树枝荡起了秋千。一荡,水星上,再一荡,月宫里……
  生:噢,原来是老师写的童话呀!
  师:对,老师在童话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们有什么梦想,咱们也去实现它。当然,出发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最想去什么地方,最想变成什么,最想做什么事?把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是什么?
  生:在大森林里,一颗紫色的露珠乘着风环游世界……
  生:野人岛上有一个红头发的小精灵,她到矮人国去玩……
  师:很奇妙吧,这就是写童话。怎么样,快写写自己的梦想,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没有刻意的要求,学生乐写就足矣。至于童话的夸张性、幻想性,我觉得那是以后的事,是在孩子有了大量的习作尝试之后,才有可能提及的,早了,难免揠苗助长,吓倒孩子。
  二、蹲下身子,赏识童心
  很多老师不愿批阅学生的作文,觉得那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的确,学生的作文大多反映他们的世界,无非是小伙伴闹别扭、过生日送礼物……如果我们用成人的眼光去读学生的文章,难免觉得幼稚、寡然无味。但是,教师若是蹲下身子,用儿童的眼光去欣赏,就会触摸到一颗颗柔软的心,发觉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孩子的世界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蹲下身子,就能感受到孩子因为丢失了妈妈买的橡皮而郁郁寡欢不是小题大做;蹲下身子,当读到“小乌龟笨笨,胆子似乎很小。水一有动静,它就沉到缸底,头缩进壳里,小小的尾巴紧紧地贴在壳的后面,一动也不动。等水面恢复平静,它才慢慢把小脑袋探出来……”就会叹服孩子观察的细致,更会被孩子的那份执着所感动。
  三、利用讲评,大加表扬
  对于习作刚起步的孩子,讲评的目的应该是唤起学生对作文的热爱。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因此,学生交来的每一篇作文,我都会戴上放大镜去寻找优点,写上一些鼓励性的批语;实在不像作文的,只要字写得好,格式正确,甚至有一个词用得好也都会得到肯定。讲评课上,再把学生作文里闪光的语句、独到的观察和见解都收集起来,哪怕是三言两语,甚至文理不通的作文,也选择其可取之处,在班上有表情地朗读,大加表扬。
  每个孩子都得到了肯定,并且或多或少地从同伴的习作、老师的表扬中悟出点什么,于是满胀胀的心里就鼓起了帆,迫不及待地开始第二次修改。也许他们走得还是歪歪扭扭,可是他们是多么兴致盎然啊!毕竟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最终靠的还是乐此不疲地多练多写。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罗生门》这部电影中,导演黑泽明通过对芥川龙之介小说《竹林中》的改编,以及与小说《罗生门》的结合,在承袭前者叙事手法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特色与对小说具体内涵的理解对故事的真相进行还原,并为电影营造了一个光明的结尾。本文试从反复叙事以及不可靠叙事与可靠叙事的结合的角度解析电影《罗生门》的叙事艺术。  关键词:反复叙事;不可靠叙事;可靠叙事  作者简介:姜雨萌,女,辽宁沈阳人,东北师范大学文
眼線笔对于化妆新手来说是入门必备单品,市面上这些眼线笔越来越全能,到底如何挑选?
【摘要】改造经验是经验积累过程中无法绕开的教育问题。小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经验储备大多是零散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如果不经过系统整理或者纠正错误,便无法正确应用于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善于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唤醒经验,在理性发展中改造经验,在解决问题中完善经验。  【关键词】经验 唤醒 改造 完善  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主体将其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相互融合,相互改造,
十几岁的你,正处在花季雨季,  迷茫时,请和父母对对话,他们都是过来人。  女儿:蓝玻璃(初一学生) 妈妈:陈逖(初中教师)  女儿的话  升入初中的新鲜劲儿过去之后,各种不适迎面而来。最令我感到困惑的就是跟同学在一起时,我总会成为“话题终结者”。  女生们八卦起来,不免夸大其词、添油加醋。但我认为应实事求是、就事论事,便忍不住反驳,结果闹得大家都不愉快,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把天聊死的。  比如有
在偏僻的山中住着一个智者和一个孩子。一天,智者问孩子:“怎样才是有勇气的人?”孩子回道:“就是敢于面对事情的人。”智者笑笑:“你说对了一半。只有勇,那只是一个莽夫,真正有勇气的人是有勇也有气的。”孩子望着老人摇了摇头。“气就是变通,做应该做的事。”智者摸了摸孩子的头,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指导老师 李小慧)  猪豆豆点评:我沉思了一会儿,目光穿透电脑屏幕,望向远方。
[摘要]“让学生享受更优质的课程”,是我们一贯秉承的办学宗旨。学校以“少年书画院”为主阵地,融合我校的“少年农学院”“少年军校”等特色课程,围绕艺术学科主题活动课程的系列开发,系统构建“少年书画院”课程框架。课程的实施,始终坚持立足课堂,依托社团活动,构建了校内外相互协作、课内外相互补充、普及与提高相互结合的课程校本化开发机制。  [关键词]美育特色 课程建设 实践探索  在坚持“五育”并举,全面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建院于1945年的延安,以保护保育院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为初心,一直坚守在保教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前线。新时代下,结合国家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需求、幼儿和幼儿院的思考,我们提出了“脸上有笑、心中有爱、行动有力的六一小主人”的培养目标。基于对院所环境功能的开发、对幼儿院“角色”的思考,我们将幼儿院作为一座儿童城市,让幼儿真正成为幼儿院的主人,享受在
新教材Go For It在国内一些省市的试用虽然已经一年有余,但是一些用惯了旧教材JEFC的老师至今还是无所适从。有的老师甚至干脆给它戴顶“帽子”,说Go For It是一种“八不”教材——不知道如何安排课时,不知道如何备课,不知道如何上课,不知道何时教音标,不知道要不要教语法,不知道给学生布置哪些作业,不知道要学生掌握到哪种程度,不知道如何出试卷。面对这一难题,笔者参阅了国内外英语界一些著名专家
[摘 要] 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方式较为多样,侧重于知识综合,无论是命题背景,还是解法特点均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文章将对锐角三角函数的考查方向进行举例探析,总结问题特点,归纳解题方法,并开展相应的教学反思,提出几点学习建议,以期对师生的教学备考有所帮助.  [关键词] 锐角三角函数;中考;概念;网格;应用;综合  三角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分支,其知识内容贯穿初中和高中数学,因此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应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在《指南》健康领域的“动作发展”这一模块中提出了具体指标:“大班幼儿应能连续行走2.5公里以上。”对此,我园在开学初的学期计划中预设了户外活动课程——远足课程,旨在通过课程,让如今越来越多“以车代步”的娃娃族,脚步“踩”下来,培养一定的耐力,并且能走出园门,感受大自然。  我们通过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