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我们在教学时,都是借助具象辅助学生们获得知识与技能.但是,学生们却很少能将习得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知识练习与训练中,究其原因,学生们在独自解决问题过程中,缺少了思维转换的过程,而这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何在操作中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实现思维的转换呢?我为此做了一些思考与尝试.
一、在动手中尝试转换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因此,在实际解决问题过程中,操作是必不可少也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比如,在教学五年级小数加、减法单元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一道题:小明从距地面3.6米的二楼空中丢下一只跳跳球,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都比前一次下落的高度少0.2米.第三次跳球弹起的高度是多少米?学生们对于第一次下落、第一次弹起、第二次下落、第二次弹起等概念还是存在障碍的,可以让学生们模拟下落与弹起过程,把自己的手当作球,边说边模拟,边模拟边观察,操作几次后,学生们会发现第一次弹起的高度就是第二次下落的高度,而且要求第几次弹起的高度就用3.6米减去几个0.2米,因此,要求第三次弹起的高度就是用3.6减3个0.2米得3米.
此后,我们还可以将上题中的“第三次弹起”改为“第三次下落”,这里,学生们可以通过操作经验,将问题“第三次下落”转换为“第二次弹起”,从而快速得到3.6减2个02米得到3.2米.
由此可见,动手在学生们的解题中是最直接、有效的一种手段,辅助审题的同时也为学生们开启了思维闸门,找到有效解题的途径.运用动手实现转换的,常常在圖形类解题中,学生们可以通过正方体的堆砌、展开图的简易制作等简化类的操作活动轻松转换,从而获取答案.但是并不是所有类型的题都适合动手操作,获取经验和答案的,这时,可以将动手操作转化为其他形式,比如,画图、整理等操作活动.
二、在画图中尝试转换思维
画图操作是高年级数学解题的常用操作技巧,通过画一画,将其中的一些数量关系凸显出来.比如,小明早上从家到学校上学,要走15千米,他走了3.5千米后发现没有数学书,又回家去取.这样他比平时上学就多走了多少千米?这里,通过画线段图,我们可以轻松发现,15千米是多余条件,多走的路程其实就是来、回取书的3.5千米,由于来回,所以就是2个3.5千米,就是7千米.如此一来,画图,可以将思维化繁为简、化粗为细.
再如,有这样一组题:(1)苹果树有M棵,梨树比苹果树的2倍多N棵,梨树有多少棵?(2)梨树有M棵,梨树比苹果树的2倍多N棵,苹果树有多少棵?如果只出示第(1)题,学生们往往会“碰”对,可是第(2)问的出现就“逼迫”学生们去画图、思考、找对应的等量关系.如此一来,画图,可以将思维“画”出来,更加准确地解题.因此,画图操作是思维转换的一种重要载体,它适用的范围更广泛,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三、在整理中尝试转换思维
当然,也有许多题目不适用于动手操作与画图,这时候,我们还可以用整理的操作方法来解决.整理有表格整理或条目、等式整理,目的都是为了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比如,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经过4秒落地,第一秒下落的距离是4.9米,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9.8米.第4秒下落多少米?这个物体开始离地面有多少米?通过整理,我们发现,第一秒4.9米,第二秒(4.9 98)米,第三秒(4.9 2×9.8)米,第四秒(4.9 3×9.8)米,而“这个物体开始离地面有多少米”则汇聚这四个数据,其间可以使用简便算法解题.整理,使数量关系更加清晰,方便解题.
再如,一个三角形底不变,高增加8厘米,面积增加40平方厘米,如果高不变,底增加6厘米,面积增加54平方厘米,求原三角形的面积.图形题,通常是借助画图解题,但如果画一个一般三角形,高增加后的面积部分,则是一个不规则图形,无法据图解题.这里只能用字母整理的代数式来辅助解题.原来的三角形面积是A×H÷2,而高增加8厘米后的面积是A×(H 8)÷2,化简后,我们发现增加部分的面积就是A×8÷2=40,则底就是10厘米.同样的方法,解得H=18厘米.
由此看来,整理也是一种思维转换的重要方法,它不仅理清了题目中的重要条件,还梳理出了解题思路,顺着这些思路,我们可以完成解题.
四、在口诀中尝试解决问题
思维转换的过程中,有动手、画图、整理等操作方法,这些方法是学生们解题中常用的策略,在数学书中也有所涉及与介绍,但也有些思维转换需要教师们因材、因人去设计与创造.比如,在教学小数乘、除法单元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一道题:王老师要买60个足球,下面是三个商店的销售价:甲店:买10个免费送2个,不满10个不赠送.乙店:每个足球优惠5元.丙店:购物满200元,发还现金30元.三个店的足球单价都是25元,你认为王老师到哪个店买合算?为什么?这题的难点是理解“买10个免费送2个”,带领学生们梳理后得出“买十送二”,接着,我又将此设计为“买10个、送2个、到手的12个”,学生们跟着说的同时,也牢固了其中的份数关系.此时,我再问要买60个足球对应这句口诀中的哪一句呢?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综上所述,运用动手、画图、整理、口诀等操作方法,都可以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实现思维的转换,从而顺利解题.
一、在动手中尝试转换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因此,在实际解决问题过程中,操作是必不可少也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比如,在教学五年级小数加、减法单元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一道题:小明从距地面3.6米的二楼空中丢下一只跳跳球,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都比前一次下落的高度少0.2米.第三次跳球弹起的高度是多少米?学生们对于第一次下落、第一次弹起、第二次下落、第二次弹起等概念还是存在障碍的,可以让学生们模拟下落与弹起过程,把自己的手当作球,边说边模拟,边模拟边观察,操作几次后,学生们会发现第一次弹起的高度就是第二次下落的高度,而且要求第几次弹起的高度就用3.6米减去几个0.2米,因此,要求第三次弹起的高度就是用3.6减3个0.2米得3米.
此后,我们还可以将上题中的“第三次弹起”改为“第三次下落”,这里,学生们可以通过操作经验,将问题“第三次下落”转换为“第二次弹起”,从而快速得到3.6减2个02米得到3.2米.
由此可见,动手在学生们的解题中是最直接、有效的一种手段,辅助审题的同时也为学生们开启了思维闸门,找到有效解题的途径.运用动手实现转换的,常常在圖形类解题中,学生们可以通过正方体的堆砌、展开图的简易制作等简化类的操作活动轻松转换,从而获取答案.但是并不是所有类型的题都适合动手操作,获取经验和答案的,这时,可以将动手操作转化为其他形式,比如,画图、整理等操作活动.
二、在画图中尝试转换思维
画图操作是高年级数学解题的常用操作技巧,通过画一画,将其中的一些数量关系凸显出来.比如,小明早上从家到学校上学,要走15千米,他走了3.5千米后发现没有数学书,又回家去取.这样他比平时上学就多走了多少千米?这里,通过画线段图,我们可以轻松发现,15千米是多余条件,多走的路程其实就是来、回取书的3.5千米,由于来回,所以就是2个3.5千米,就是7千米.如此一来,画图,可以将思维化繁为简、化粗为细.
再如,有这样一组题:(1)苹果树有M棵,梨树比苹果树的2倍多N棵,梨树有多少棵?(2)梨树有M棵,梨树比苹果树的2倍多N棵,苹果树有多少棵?如果只出示第(1)题,学生们往往会“碰”对,可是第(2)问的出现就“逼迫”学生们去画图、思考、找对应的等量关系.如此一来,画图,可以将思维“画”出来,更加准确地解题.因此,画图操作是思维转换的一种重要载体,它适用的范围更广泛,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三、在整理中尝试转换思维
当然,也有许多题目不适用于动手操作与画图,这时候,我们还可以用整理的操作方法来解决.整理有表格整理或条目、等式整理,目的都是为了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比如,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经过4秒落地,第一秒下落的距离是4.9米,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9.8米.第4秒下落多少米?这个物体开始离地面有多少米?通过整理,我们发现,第一秒4.9米,第二秒(4.9 98)米,第三秒(4.9 2×9.8)米,第四秒(4.9 3×9.8)米,而“这个物体开始离地面有多少米”则汇聚这四个数据,其间可以使用简便算法解题.整理,使数量关系更加清晰,方便解题.
再如,一个三角形底不变,高增加8厘米,面积增加40平方厘米,如果高不变,底增加6厘米,面积增加54平方厘米,求原三角形的面积.图形题,通常是借助画图解题,但如果画一个一般三角形,高增加后的面积部分,则是一个不规则图形,无法据图解题.这里只能用字母整理的代数式来辅助解题.原来的三角形面积是A×H÷2,而高增加8厘米后的面积是A×(H 8)÷2,化简后,我们发现增加部分的面积就是A×8÷2=40,则底就是10厘米.同样的方法,解得H=18厘米.
由此看来,整理也是一种思维转换的重要方法,它不仅理清了题目中的重要条件,还梳理出了解题思路,顺着这些思路,我们可以完成解题.
四、在口诀中尝试解决问题
思维转换的过程中,有动手、画图、整理等操作方法,这些方法是学生们解题中常用的策略,在数学书中也有所涉及与介绍,但也有些思维转换需要教师们因材、因人去设计与创造.比如,在教学小数乘、除法单元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一道题:王老师要买60个足球,下面是三个商店的销售价:甲店:买10个免费送2个,不满10个不赠送.乙店:每个足球优惠5元.丙店:购物满200元,发还现金30元.三个店的足球单价都是25元,你认为王老师到哪个店买合算?为什么?这题的难点是理解“买10个免费送2个”,带领学生们梳理后得出“买十送二”,接着,我又将此设计为“买10个、送2个、到手的12个”,学生们跟着说的同时,也牢固了其中的份数关系.此时,我再问要买60个足球对应这句口诀中的哪一句呢?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综上所述,运用动手、画图、整理、口诀等操作方法,都可以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实现思维的转换,从而顺利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