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中职生全面发展的效应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fei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能否实现全面发展是检验我国中职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采用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给中职生全面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学生个性发展、自我价值实现、身心协调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均有明显的促进效应。
  关键词:体育文化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1.015
  体育的精神是什么?就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1]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也是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和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发展目标。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为社会输送有一定专长的技术人才和为高职院校输送优秀中职毕业生的重任。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搞好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强化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实现自尊、自信、自强非常重要。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它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校园特色和积极向上、拼搏奋进氛围的大众文化,其集竞争、健身、健美、休闲、娱乐、消遣、交流、审美、文化传播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性,深深地影响着中职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但近年来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数量的增加及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中等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相对滞后,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中职生全面发展创建平台
  体育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在高等学校大力开展,在中等职业学校也必须根据各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状况积极开展,因为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可以为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中职生个性成长及特长发挥创建极好的平台,非常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亚文化的一种,长期的、浓厚的、具有一定底蕴的体育文化对中职生的成长非常有利,特别是对促进中职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取向而言更是不可或缺。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身体发育还未完全成熟,心理素质也还处于较为脆弱的阶段,体育在学生身心发展关键阶段的作用无可替代,抓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大力开展体育文化建设增强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认知,充分利用体育手段使学生认识到自我价值的存在,亲身体验到自我效能感,所以可以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2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促进中职生个性发展的效应
  个性反映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个体带有一定倾向性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意志、情感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质,并通过语言、行为等表露出来,每个中职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在中职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体育起着独特的作用。因为参加体育活动不但可以促进中职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其个性的塑造及个性特长的发挥。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身体发育和个性成长都处于关键时期,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实现中职生个性的充分、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中职生个性的成长是在心理过程不断发展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体育通过对中职生心理的影响而对他们的个性发展产生积极效应。如体育锻炼和竞赛可以培养中职生勇敢的意志品质,使得中职生逐步形成遇到困难不服输的个性特征。“以人为本”是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新世纪校园体育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核心。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而起到的促进中职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效应正是“以人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3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中职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效应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的同时,还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培养学生团结一心共同应对挑战的集体主义精神。中职生通过参与球类、田径、武术、健美操、趣味体育等运动项目竞赛,充分体验通过努力、团结、奋进获取成功的喜悦,通过自我价值实现变得更加自信,对于帮助个别有自卑、自闭等不良心理的中职生更无异于一剂良药。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通过校园广播、墙报、宣传栏或校园网等宣传渠道营造出的健康、向上、拼搏、奋进的浓郁氛围可帮助中职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取向,培养浓厚的体育兴趣及激发强烈的体育参与欲望。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校园体育文化节、体育竞赛周、体育沙龙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更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展示自我的平台,对于中职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
  4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中职生身心协调发展的效应
  校园体育文化是通过体育文化氛围,体育文化环境,体育文化活动,大多数人共同遵守的法规、行为以及学校的制度等文化因素,对学生实施体育教育,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2]中职生全面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长期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达到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相契合。中职生全面发展的核心表现是身心协调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本着“以人为本”原则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在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对物质、精神、制度等层面的建设,可以为中职生开展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特别是通过不同形式的体育比赛可以激发学生们体育参与的热情,使得学生们在收获奖牌的同时收获胜利的喜悦和自尊、自信的心态。体育不但可以对正在身体发育期的中职生的身体形态结构产生积极影响,对学生健全心理的形成也有良好的效应。中职生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是因为文化课差而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的,这些学生很容易产生精神的压抑,如果不通过引导或体育活动等方式将这种不良情绪释放出来,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自责等不良的心理,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和通过积极参与形成的良好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学生从非良性的身心状态中解脱出来。
  5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中职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效应
  体育运动的过程可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坚强的意志品质,严格的纪律作风;使之学会处理人与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提高社交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3]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作用正是基于体育运动的这些功能。当前社会处于快速发展且竞争激烈的年代,需要人们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应对挑战,需要人们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中职生毕业后即刻面对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复杂社会关系和工作压力,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敢于接受挑战的意志品质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很难在事业上有一个成功的开始。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开展,可以起到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因为通过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熏陶和积极的体育参与,可以增强中职生的体魄,改善中职生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使得他们的意志品质得到锻炼,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得以加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得以提高,遵纪守法和自我接受社会监督的意识得以强化,这些积极的变化对于中职生主动求变,从容应对社会挑战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6 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通过体育文化建设不仅能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也为提高中职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中等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开展对中职生的积极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有利于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必须保持长期性,并不断加大建设力度,以有力推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中职毕业生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班秀萍. 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4(4).
  [2] 谭 红,陈中林.论校园体育文化的特性及价值向度[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2).
  [3] 张秀波.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9,(1).
  (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郑州 450064 )
其他文献
8月2~3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一届二次理事会议在大连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共同探讨职业技术教育未来对外交流与合作发展之路。
1999年在首尔举行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以来的10多年间,全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对此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作出了创新性的回应。大会的智慧和成果集中体现在会议通过的《上海共识》之中,作为深刻影响未来10年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理念和行动的纲领性文献,它将和会议一道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一  《上海共识》的形成基于三
摘 要 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定位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然而此定位很大程度上是在特殊情境下生成的,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高职本科和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都是技术型本科人才,其人才培养的实质相同而称谓相异,这与我国教育发展背景有关。民办本科院校应明确定位于高职本科,以培养中高级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突出应用性和技术性“因子”建设,集中体现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师资等方面。  关键词 高教分类;高职本科;应用型
摘 要 军民融合是我党我军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与思考的重大课题。新形势下,将军民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来思考和推进对于富国强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在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的指引下,职业教育更需在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等方面融入军队需求,以推进军民融合、产教融合深入发展。  关键词 军民融合;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国家战略  中图分类号 G7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通过构建项目式课程评价指标并选取澳大利亚的I级培训包课程《澳大利亚本土文化》和中国高职《广东导游实务》两门课程进行对比和评价,发现中国高职项目式课程开发在结构性指标上与澳大利亚有差距,但在联系性、综合性和结果性上都取得了较大进步。  关键词:澳大利亚;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旅游专业;项目式课程;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13)08
摘 要 通过对全国70所中职学校校长深度访谈,从校长的视角分析中职教师职业发展的困境,中职教师职业发展存在困境既有观念方面的滞后,也有制度、政策和机制上的障碍,需要制定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激励政策,完善职教法规,健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关键词 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发展;困惑;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3-0046-05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已经成为政府、学校、社会关注的热点。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存在分布不均衡、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办学定位模糊、专业趋同化,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经费投入不足,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尚未有效建立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强化政府角色,科学规划,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以及搭建优质高职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摘 要 清末赴日考察官商对推进实业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受教化传统影响的官吏们倾向于从人才任用、知识功用、中西比照等方面形成实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主张,而经营社会实业的绅商们能够从发展实业之根本探寻实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路径。两种思路演绎了两种课程发展逻辑,在不同领域对课程实践产生影响。  关键词 实业教育;课程观;教育考察;清末  中图分类号 G71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摘 要 路宝利博士的新著《美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职业主义与民主主义之争:“普杜之辩”研究》以美国中等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集中就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职业主义与民主主义及其多维度辩争作出了颇具创新意义的解析,对美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历史选择作出了颇具说服力的分析。在一定意义上,为现实的职业教育实践提供了可供聆听的“历史声音”和可供比照的“历史镜像”。  关键词 美国;中等职业教育;职业主义;
重要意义: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服务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举措,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高高端技能型人力资源支撑能力的重要制度设计,是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经费需求、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提升财政投入水平的政策安排。  申报专业要求:拟重点建设的专业应具有优质的教学条件、持续的人才需求和良好的社会声誉,生源充足、报到率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