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面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开发学生的创新个性这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做了有益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 创新个性 数学素质
一、贴近生活,缩短数学与学生的距离
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再通过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维能力。小学生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认知阶段,所以教师要尽量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从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他们积累的生活经验,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美妙。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数”时,教师可以提问:“请你们认真观察,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数?说一句含有生活中数的话。”一开始学生不知所措。“老师今年26岁了!”经过笔者的提示,学生受到了启发,争先恐后地回答“我有10个手指”“我们班有40名学生”“邱丽丽掉了2颗牙”等。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学生对数学多了一份亲切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从而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提高了他们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二、主动探索,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课堂上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智慧的火花和创新的火花是十分重要的。例如笔者提问:“40张课桌有多少种排位方法?”学生通过热烈的讨论,得出了多种排位方法,如圆形排法、方形排法等。还有的学生把40分解成40×1、20×2、8×5、10×4,还有的学生说排座位要结合实际等;又如在讲解计算题时,笔者倡导一题多变的方法,诱导学生进行发散性创新思维。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班上购买了100本作业本,班长分发了60本,还剩多少本?”笔者审题后,要求学生把它改编成新的应用题。经过学生的改编,形成了以下几道新的试题:①A班购买了作业本100本,班长分发了60本,还剩几分之几?②B班购买了作业本100本,班长分发了60本,发出了几分之几?③C班购买了作业本100本,班长分发了60本,购进的比发出的多几分之几?这样,在学生自由展开创新思维活动的同时,促进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向纵深发展。
三、留有空间,衔接新旧课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题材编制成有意义的练习题。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笔者先举例:“李明喝了一杯牛奶的1/6,然后加满水,又喝了一杯的1/3,再倒满水后又喝了半杯,又加满水,最后把一杯都喝了。李明喝的牛奶多还是水多?”由于例题取自生活实际,学生很想立刻找出答案,由此引出了新课内容。在课程结束时,笔者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初步知识,对分数有了初步的理解。下面,我们共同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块蛋糕,爷爷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爸爸吃了这块蛋糕一半的一半,你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达吗?”学生回答:“爷爷吃了一块蛋糕的1/2,爸爸吃了一块蛋糕的1/4,我吃了一块蛋糕的1/8。”笔者趁机追问:“这块蛋糕还剩几分之几?谁吃得多?谁吃得少?”这样,新旧知识之间有了衔接,使学生产生学无止境的感觉。
虽然小学数学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艺术领域,但只要教师认真对待课堂教学,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唐西中心小学)
关键词:新课程 创新个性 数学素质
一、贴近生活,缩短数学与学生的距离
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再通过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维能力。小学生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认知阶段,所以教师要尽量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从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他们积累的生活经验,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美妙。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数”时,教师可以提问:“请你们认真观察,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数?说一句含有生活中数的话。”一开始学生不知所措。“老师今年26岁了!”经过笔者的提示,学生受到了启发,争先恐后地回答“我有10个手指”“我们班有40名学生”“邱丽丽掉了2颗牙”等。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学生对数学多了一份亲切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从而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提高了他们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二、主动探索,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课堂上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智慧的火花和创新的火花是十分重要的。例如笔者提问:“40张课桌有多少种排位方法?”学生通过热烈的讨论,得出了多种排位方法,如圆形排法、方形排法等。还有的学生把40分解成40×1、20×2、8×5、10×4,还有的学生说排座位要结合实际等;又如在讲解计算题时,笔者倡导一题多变的方法,诱导学生进行发散性创新思维。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班上购买了100本作业本,班长分发了60本,还剩多少本?”笔者审题后,要求学生把它改编成新的应用题。经过学生的改编,形成了以下几道新的试题:①A班购买了作业本100本,班长分发了60本,还剩几分之几?②B班购买了作业本100本,班长分发了60本,发出了几分之几?③C班购买了作业本100本,班长分发了60本,购进的比发出的多几分之几?这样,在学生自由展开创新思维活动的同时,促进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向纵深发展。
三、留有空间,衔接新旧课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题材编制成有意义的练习题。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笔者先举例:“李明喝了一杯牛奶的1/6,然后加满水,又喝了一杯的1/3,再倒满水后又喝了半杯,又加满水,最后把一杯都喝了。李明喝的牛奶多还是水多?”由于例题取自生活实际,学生很想立刻找出答案,由此引出了新课内容。在课程结束时,笔者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初步知识,对分数有了初步的理解。下面,我们共同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块蛋糕,爷爷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爸爸吃了这块蛋糕一半的一半,你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达吗?”学生回答:“爷爷吃了一块蛋糕的1/2,爸爸吃了一块蛋糕的1/4,我吃了一块蛋糕的1/8。”笔者趁机追问:“这块蛋糕还剩几分之几?谁吃得多?谁吃得少?”这样,新旧知识之间有了衔接,使学生产生学无止境的感觉。
虽然小学数学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艺术领域,但只要教师认真对待课堂教学,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唐西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