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在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开展创新阅读教学,符合小学生心理与发展需求。学生在文本解读与重构中发展创新思维,编织个人阅读的经验网络,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创新阅读;阅读经验;个体差异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语文教育要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开展阅读创新教学,营造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为中心,落实学科要求,紧紧抓住学生人文精神的涵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这两个重点问题,围绕学生的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素养改进语文课堂教学。相对传统教学理论,《新课标》提出阅读是个体的创新行为,不仅体现了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且突破了传统教学观念过分强调统一性的束缚,把学生差异性的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尊重學生的个性学习需求。语文课堂是学生创新的主阵地,必须贯彻创新精神,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
一、文本解读与重构的创新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答案”, “答案”找到了,学习也完成了。学生在这种封闭性的教学模式中,思想被严重禁锢,创新意识受到压制,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规律和原则。《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生人生发展的角度,强调学生的发展就是他们的创新精神得到尊重和培育,并持久地影响学生的人生。
语文课程的丰富性和开放性是创新阅读的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资源,抓住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思维弱点,提高学生的创新自觉性,让他们在文本的解读与重构中进行创新活动。比如在寓言教学中,过去对文本的解读是高度统一的,不允许学生背叛,现在却可以多角度解读与重构,完成阅读者的新体验。语文教学必须允许学生对文本进行多样化的合理的解读,真正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多样的解读与重构符合小学生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特征,也契合美学观点:任何事物的美都不是唯一的,作为美的载体的文本自然也是多解的。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往往是从自身的需要出发,选取让自己心灵感应的信息,显示出明显的个性特征,这是创新阅读的起点。学生的知识、阅历、情感和心理等的差异,造成主体的体验不同,《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的创新阅读体验,就是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在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的前提下,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文本提供的思维空间进行创新体验,完成对文本的个性化的理解和构建,并及时修正学生对文本错误的解读与重构,而不应把自己的体验强加给学生。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离经叛道”,“逃离标准世界”,完成对文本的创造性阅读,构筑个人阅读世界,编织成个人阅读的经验网络,逐步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并能把它延伸到课外阅读中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文本与言语能力的创新
现代语文教育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一个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一个表达与交流的平台,为学生言语创新提供机会,这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种常态。老师在课堂上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情感的释放,让他们用个性化语言表达自己的创意,开拓学生独特的个性化的创新人生,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抓住时机,以文本为基础设置创新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完成个人阅读过程,从而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创新活动,并以言语呈现出来。如教《挑山工》时,我在学生熟悉文本后,抛出了“文中的挑山工是不是英雄”这个话题,让学生进行分析、评判与表述,以自己的视角来审视挑山工的人生意义,体会劳动之美、精神之美,打破学生思想中对英雄人物的固有模式,同时抛弃人云亦云的表达模式,丰富学生的言语经验,促使学生自觉地用个性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创新成果。这是阅读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文本教学中应该努力做到。
三、文本阅读创新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要适应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培养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会运用各种阅读方法,而阅读创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符合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更加适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因为儿童是天生的创新者,他们的思维活跃却不会被禁锢,我们打造开放的课堂,以培养学生创新阅读能力为突破口。
1.寻找创新阅读点
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和丰富而独特的魅力,更适合学生进行创新阅读。文本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快速选取相关语言信息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然后以开阔的视野审视文本,寻找创新阅读点,进入自己对文本的再创造空间。创新阅读点要符合趣味性、话题性和开放性原则,才能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欲望。
2.文本的比较阅读
阅读教学要肩负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重任,因此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尤其重要,其中文本的比较阅读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学生在对比阅读中,体验文本的共性与个性,而且通过高阶思维进一步寻找规律,形成自己的阅读经验,提升阅读能力,养成从课内迁移到课外的良好习惯。
3.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但是阅读是充满学生个人情绪的内化行为,因此老师要科学地调控教学节奏,择机点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提高阅读质量,但现在的学生对电子产品的兴趣远高于对文本阅读的兴趣,这或许是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也是造成老师拼命教,学生得之甚少的原因所在。学生少读书,甚至不读书,不但积累少,脑子像一个空壳,什么也没有装着,而且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然缺乏必要的语文素养。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根据学生的实情,构建以单元阅读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选取优秀课外文章组成一个阅读群,构筑一个立体的阅读空间。在文本教学中,以这样的群文阅读为契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走进学生的生活,并逐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不断增加阅读量,补上学生课外阅读的不足。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为学生的创新阅读开辟新路径。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掌握文本的阅读方法策略,并内化为自己的语文能力。
在语文创新阅读实践中,我们应当以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为依据,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创新机会,形成开放而富有创新的思维,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创新的论述。
[2]《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3]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
[4]郅庭瑾著,袁振国主编《教会学生思维》
【关键词】语文素养;创新阅读;阅读经验;个体差异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语文教育要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开展阅读创新教学,营造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为中心,落实学科要求,紧紧抓住学生人文精神的涵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这两个重点问题,围绕学生的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素养改进语文课堂教学。相对传统教学理论,《新课标》提出阅读是个体的创新行为,不仅体现了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且突破了传统教学观念过分强调统一性的束缚,把学生差异性的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尊重學生的个性学习需求。语文课堂是学生创新的主阵地,必须贯彻创新精神,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
一、文本解读与重构的创新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答案”, “答案”找到了,学习也完成了。学生在这种封闭性的教学模式中,思想被严重禁锢,创新意识受到压制,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规律和原则。《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生人生发展的角度,强调学生的发展就是他们的创新精神得到尊重和培育,并持久地影响学生的人生。
语文课程的丰富性和开放性是创新阅读的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资源,抓住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思维弱点,提高学生的创新自觉性,让他们在文本的解读与重构中进行创新活动。比如在寓言教学中,过去对文本的解读是高度统一的,不允许学生背叛,现在却可以多角度解读与重构,完成阅读者的新体验。语文教学必须允许学生对文本进行多样化的合理的解读,真正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多样的解读与重构符合小学生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特征,也契合美学观点:任何事物的美都不是唯一的,作为美的载体的文本自然也是多解的。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往往是从自身的需要出发,选取让自己心灵感应的信息,显示出明显的个性特征,这是创新阅读的起点。学生的知识、阅历、情感和心理等的差异,造成主体的体验不同,《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的创新阅读体验,就是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在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的前提下,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文本提供的思维空间进行创新体验,完成对文本的个性化的理解和构建,并及时修正学生对文本错误的解读与重构,而不应把自己的体验强加给学生。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离经叛道”,“逃离标准世界”,完成对文本的创造性阅读,构筑个人阅读世界,编织成个人阅读的经验网络,逐步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并能把它延伸到课外阅读中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文本与言语能力的创新
现代语文教育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一个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一个表达与交流的平台,为学生言语创新提供机会,这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种常态。老师在课堂上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情感的释放,让他们用个性化语言表达自己的创意,开拓学生独特的个性化的创新人生,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抓住时机,以文本为基础设置创新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完成个人阅读过程,从而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创新活动,并以言语呈现出来。如教《挑山工》时,我在学生熟悉文本后,抛出了“文中的挑山工是不是英雄”这个话题,让学生进行分析、评判与表述,以自己的视角来审视挑山工的人生意义,体会劳动之美、精神之美,打破学生思想中对英雄人物的固有模式,同时抛弃人云亦云的表达模式,丰富学生的言语经验,促使学生自觉地用个性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创新成果。这是阅读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文本教学中应该努力做到。
三、文本阅读创新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要适应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培养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会运用各种阅读方法,而阅读创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符合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更加适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因为儿童是天生的创新者,他们的思维活跃却不会被禁锢,我们打造开放的课堂,以培养学生创新阅读能力为突破口。
1.寻找创新阅读点
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和丰富而独特的魅力,更适合学生进行创新阅读。文本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快速选取相关语言信息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然后以开阔的视野审视文本,寻找创新阅读点,进入自己对文本的再创造空间。创新阅读点要符合趣味性、话题性和开放性原则,才能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欲望。
2.文本的比较阅读
阅读教学要肩负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重任,因此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尤其重要,其中文本的比较阅读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学生在对比阅读中,体验文本的共性与个性,而且通过高阶思维进一步寻找规律,形成自己的阅读经验,提升阅读能力,养成从课内迁移到课外的良好习惯。
3.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但是阅读是充满学生个人情绪的内化行为,因此老师要科学地调控教学节奏,择机点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提高阅读质量,但现在的学生对电子产品的兴趣远高于对文本阅读的兴趣,这或许是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也是造成老师拼命教,学生得之甚少的原因所在。学生少读书,甚至不读书,不但积累少,脑子像一个空壳,什么也没有装着,而且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然缺乏必要的语文素养。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根据学生的实情,构建以单元阅读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选取优秀课外文章组成一个阅读群,构筑一个立体的阅读空间。在文本教学中,以这样的群文阅读为契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走进学生的生活,并逐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不断增加阅读量,补上学生课外阅读的不足。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为学生的创新阅读开辟新路径。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掌握文本的阅读方法策略,并内化为自己的语文能力。
在语文创新阅读实践中,我们应当以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为依据,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创新机会,形成开放而富有创新的思维,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创新的论述。
[2]《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3]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
[4]郅庭瑾著,袁振国主编《教会学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