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发壮烈情怀 点燃澎湃青春

来源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f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秋季,普通高中语文统编新教材已率先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海南等6个省市使用。据了解,福建、广东、浙江、湖南等省将于2020年秋季开始使用统编版高中新教材,其他省份最迟将于2022年秋季开始使用统编版高中新教材。
  与原有的旧教材(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等)相比,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在理念、结构、体例、课文的选取、内容的设计上都有显著变化,“守正创新”是其特色。新教材由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两条线来组成单元。人文主题的设计充分考虑到新时代高中生人格和精神成长的需要,主要聚焦在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三个方面;而学习任务的设计主要提倡以“学习任务群”为中心,进行大单元教学,以任务来带动整个单元的学习。
  以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有5首诗歌和两篇小说,它们创作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对青春的吟唱。作者或感时忧国,抒发情怀,或感悟人生、思考未来,旨在让学生感受各具特色的文学表达,点燃澎湃的青春激情。单元提示建议学生从“青春的价值”的角度去思考这些作品的意蕴,并结合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进而点燃思考人生、积极上进的热情。在本期杂志中,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通过课本来探寻青春的诗意和青春的故事,并从写作的角度来进行与诗歌、小说有关的课外拓展。
  诗意青春
  诗歌总是伴着青春而来的。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所选的五首诗词分别为《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立在地球边放号》(郭沫若)、《红烛》(闻一多)、《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致云雀》(雪莱),它们分别作于(或初作于)作者32岁、27岁、24岁、26岁、28岁时。尽管它们风格各异,但诗人都善于运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思。在该单元的学习任务中,对这五首诗有这样的要求:任选一首,想一想: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怎样的特点?激发了你怎样的情思?如何通过意象来欣赏诗歌?记录下你的思考,写一则札记。下面我们便以《红烛》这首诗为例,从另一角度来欣赏其中蕴含的别样青春。
  课本点击
  红烛(节选)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年—1946年),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闻一多于1912年考入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红烛》,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写作背景
  闻一多幼年喜欢古诗词和美术,13岁开始在清华学习古代诗词,学了十年,但他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热情让他没有囿于书斋之中,而是投身到现实生活,在时代洪流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五四运动”爆发后,闻一多紧随校园运动的潮流,发表演说,创作新诗,成为“五四”新文艺园中的拓荒者之一。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但是在美国,他看到中国留美学生备受歧视。他痛心疾首,认为这不是针对一个人的,而是针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在美国留学的种种见闻,进一步激发了闻一多的爱国热情,让他满腔的愤慨和挚爱,迫切地要用诗歌来表达。1923年他以这首《红烛》为序诗,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红烛》,将爱国热情和古诗词的唯美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而对于诗歌中饱含的爱国精神,闻一多曾言:“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吴晗也说闻一多“爱人民甚于爱他自己”,还有人说闻一多是新诗史上的杜甫,指出他“怀抱祖国,热爱草根,珍视传统”。爱国主义如同一条红线贯穿了闻一多的诗歌和他的一生。
  诗歌赏析
  闻一多从这首《红烛》起步,走上了一位现代诗人的创作之路。这首诗借助传统事物——红烛来表现爱国激情,意象典雅,情感饱满。红烛本意是火紅的蜡烛,是喜庆的象征,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在《红烛》这首诗里,诗人闻一多却赋予了它新的含义。诗人以红烛象征自己的赤子之心,在燃烧和流泪中承担责任、奉献自我。
  在诗歌开头,诗人引用李商隐的名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总起全诗,然后整首诗围绕首句中的“成灰”和“泪”两个意象展开想象,来体现有着赤子之心的诗人对红烛精神思考、觉悟的过程。
  诗的第2小节,诗人首先质疑自毁式的悲剧性行为,“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思考是否一定要通过燃烧成灰才能放出光来?但随即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坚定了信念,认为成灰与放出光的矛盾冲突“不误,不误”, 认可了自焚式的成灰结果。于是诗人开始为燃烧的红烛兴奋,“既制了,便烧着”。此时,诗人认为燃烧的红烛不再仅仅是自我奉献的象征,它是力量,是英雄,是时代的呐喊,“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但诗人很快又陷入对自我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真实性的否定之中:“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这次诗人思考是否要在燃烧奉献的同时充溢悲剧色彩。这时诗人为流泪找到了外部的原因,认为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红烛心里着急所致,表现出红烛一心为人世间创造光明、无私奉献的灵魂。诗人要红烛“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此时的诗人是快乐、乐观的,象征意志力和英雄的红烛用泪水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人间。这是焦急的泪水,这是喜悦的泪水,这还是牺牲精神的延续。
  最后,诗人领悟到,“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最终理解了红烛,获得了物我的认同,并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来总结红烛精神,将此看作是一种自我勉励,向悲剧挑战,为未来搏击。
  整首诗的情感有着鲜明的节奏,以“困惑——明白”“再困惑——再明白”以及最后的赞颂,构成情绪性的节奏,充满动态的节奏美。
  学习札记
  红烛,传递闻一多的爱国精神
  红烛原本很普通,因其红艳而有喜庆特色,又因为李商隐的名句“蜡炬成灰泪始干”而颇具文化内涵。闻一多在这首诗里,在沿用蠟烛的传统形象和基本内涵的同时,将红烛精神视作对革命、对社会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充满时代性。
  后世的人提及闻一多,都知道他是著名的爱国人士,但至于他是如何爱国的,他的爱国精神是怎么通过诗意来传达的,还是比较陌生的。读完此诗,了解完此诗的写作背景,知道了后来闻一多英勇捐躯的故事,才认识到闻一多无论在写诗还是实践上,的确是位不折不扣的爱国者,是那个时代里一面最富激情的爱国旗帜。
  如果说郭沫若是浪漫的诗人,像神仙天使一样站在天上俯瞰一切,其激情是纯粹的,其想象是浪漫的,那么闻一多则更像立足人间的斗士。闻一多在这首《红烛》里也质疑:一定要通过牺牲、奉献来为人间燃烧光亮吗?也困惑:一定要在放出光燃起火时伤心流泪吗?但经过诗意的思索,经过反复的咏叹,他最后在内心真正接受了红烛的牺牲、奉献精神,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来鼓舞一切像他一样奔赴在革命道路上的人。
  
  技法延伸
  《红烛》教我们怎么写诗
  诗是直指灵魂的歌唱,更容易让我们体察自己的困惑,凝聚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困惑和思考又需要以饱满的情绪抒发出来,于是写诗成为一种必要的表达方式。
  其实,写诗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事情,多向优秀的诗人学习,就能不断提升自己写诗的水平,提高对生活的热情,加深对人生的体悟。那么,学习闻一多的《红烛》,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样的写诗技巧呢?
  其一,写诗要表达自己的情感。《红烛》的精神探索意味很强,它借助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世界的客观属性,来表达诗人对世界和时代的奉献精神。如果没有这种对内在精神的思索和探求,如果没有与外在世界的关联和求索,诗歌就很难产生。我们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心理和情绪、感情和观念,及时捕捉它们,不妨将这些内在的精神和情感诗意地表达出来吧。
  其二,写诗要找寻一个或一组明确的意象。写诗不仅仅只有情感就行了,还需要为自己的情感表达找到一些合适的客观事物,借助有形的意象来表达无形的情感,才能形象逼真、诗意盎然。找寻的意象与情感还应该有关联性,你看闻一多从李商隐的名句“蜡炬成灰泪始干”里找到了灵感,将蜡烛的燃烧与诗人的奉献牺牲,将蜡烛的流泪与诗人的悲伤困惑联系在一起,形象又贴切。
  其三,写诗要注意一定的结构形式。诗歌的形式是灵魂歌唱的外衣,整齐有致的诗歌结构既可以规范情感的流动,还可以使这种流动富有节奏感。闻一多在《红烛》中,开篇以李商隐名句引入,诗尾以俗语“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作结,结构圆合。这首诗还将红烛的燃烧和流泪两种现象进行区分,分别进行隐喻性表达,诗的脉络清晰自然;还用几次自问自答的形式,让诗意里的情绪呈现颇具节奏感。
  故事青春
  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中关于青春的小说有《百合花》《哦,香雪》两篇。其中,茹志鹃的《百合花》写的是战争年代一名革命军人的牺牲,铁凝的《哦,香雪》写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山村少女对现代生活的向往。尽管两篇小说的时代背景不同,但它们表现的青春情怀却都是同样感人的。该单元的学习任务中,对这两篇小说有这样的要求:从两篇小说中各选一两个感人的片段,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典型的细节描写,并做简要点评。下面,我们就以《百合花》为例,一起来感受在战争年代发生的关于青春的故事。
  课本点击
  百合花(节选)
  茹志鹃
  1946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就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
  ……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臉。
  作者简介
  茹志鹃(1925年—1998年),浙江杭州人。当代著名女作家,著名导演王啸平的夫人,著名作家王安忆的母亲。曾用笔名阿如、初旭。1943年参加新四军,历任二分区文工团、一师服务团演员,苏中公学俱乐部戏剧干事,苏中军区前线话剧团团员、组长,《文艺月报》编辑。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草原上的小路》,散文集《母女同游美利坚》以及报告文学《离不开你》《红外曲》等。
  茹志鹃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写作背景
  茹志鹃的《百合花》发表于1958年,小说记叙了一位年轻的通讯员在战斗中牺牲的故事,其中还写了通讯员与“我”和新媳妇的交往。小说发表后得到的评价很高,如茅盾曾说:“我想,对于《百合花》的介绍,已经讲得太多了,可实在还可以讲许多……我以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
  回忆自己的创作动机,茹志鹃这样说:“我写《百合花》的时候,正是反右派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社会上如此,我家庭也如此。我丈夫王啸平处于岌岌可危之时,我无法救他,只有每天晚上,待孩子睡后,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了战争时接触到的种种人。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把茹志鹃的回忆与《百合花》的创作结合起来看,她写惨烈的战争,避开宏大叙事,直指人性之美,讴歌战争中陌生的战友间和军民之间的纯真感情,实际上也是以此来排解现实中自己的苦闷与无力感。《百合花》里的美的后面,隐藏着茹志鹃内心的苦。
  片段赏析
  片段一
  没有赶上他,但双脚胀痛得像火烧似的。我向他提出休息一会儿后,自己便在做田界的石头上坐了下来。他也在远远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把枪横搁在腿上,背向着我,好像没我这个人似的。凭经验,我晓得这一定又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女同志下连队,就有这些困难。我着恼地带着一种反抗情绪走过去,面对着他坐下来。这时,我看见他那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顶多有十八岁。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我拼命忍住笑,随便地问他是哪里人。他没回答,脸涨得像个关公,讷讷半晌,才说清自己是天目山人。原来他还是我的同乡呢!
  “在家时你干什么?”
  “帮人拖毛竹。”
  ……
  当我站起来要走的时候,我看见他摘了帽子,偷偷地在用毛巾拭汗。这是我的不是,人家走路都没出一滴汗,为了我跟他说话,却害他出了这一头大汗,这都怪我了。
  赏析
  在小说开篇,通讯员护送“我”去前沿包扎所的途中,作者有意设计了“我”与通讯员难堪的交流场景,“强行对话”可以说是难堪的最强呈现。当“我”“着恼地带着一种反抗情绪”非要与他面对面近距离交流时,这个不知该如何与女性打交道的男孩“立即张皇起来”“局促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脸涨得像个关公,讷讷半晌,才说清自己是天目山人”。这个浑身上下散发着青春朝气的男孩子极度忸怩尴尬的动作神态,让难堪的“亮相”活化了。
  接着,作者为了把这种难堪的亮相写足写透,还借助对话描写,进一步刻画他的尴尬。尴尬的结果是“当我站起来要走的时候,我看见他摘了帽子,偷偷地在用毛巾拭汗”。作者借用“我”的一双眼,带领着读者跟着“我”走,一点一点地,渐次加深对通讯员的认识。一个厚实、憨头憨脑、单纯可爱的人物形象就展现出来了。
  片段二
  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赏析
  “我”在包扎所再次看到通讯员时,“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在这个“亮相”里,“安详”这一词语最具艺术冲击力。从通讯员神态的“安详”,我们读到了“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的真诚无私的牺牲精神:他问心无愧,他满足地走了,他虽然并不认识那些担架工,但他知道自己在手榴弹要爆炸的那一刻,要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他责无旁贷,因为他是个军人,他是自己自愿参军的。通讯员的青春在“安详”中圣洁地绽放了。
  技法延伸
  抓住三个要点,写出人物个性
  成功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关键,不仅在于文字表现的技巧,更多的工夫应该下在捕捉人物的个性特征上。这就需要大家练就一双敏锐的眼睛,多关注生活圈里与你关系紧密的人。
  一、抓住人物有代表性的特征重点描写
  窥一斑而知全豹,见一叶落而知秋。塑造人物时要抓住不为一般人所注意的“角落”作特写式描写,以期从一个出彩的角度适当放大并突出人物个性。同样是外貌描写,鲁迅先生就特别善于抓住人物最富个性的部分去写。写祥林嫂,是通过“画眼睛”揭示她精神的创伤和苦痛;写阿Q,着重写他头上的疮疤来表现他的“精神胜利法”;写闰土,着重写他的手,反映他生活的艰辛和痛苦;写孔乙己,则是那件“又旧又破的长衫”。
  茹志鹃也是善于抓住代表性特征来表现人物的高手。她在《百合花》中先后四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这对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有着特殊的作用。一个破洞,写出了战争背景下的人性美,写出了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诗意化的“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二、安排人物进行“对话”
  著名作家廖玉蕙说:“对白可以稀释行文的稠密度,并巧妙地让人物个性毕显,让阅读增加明朗的快感。”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讲话,可见语言既是人物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又是人物展示性格特征的镜子,还是人物袒露内心世界的窗户。比如,“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表现了孔乙己的迂腐。“千万别出什么乱子”表现了别里科夫的保守。“宁叫我负天下人,勿让天下人负我”表现了曹操的自私与奸诈。
  运用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关键在了解生活,谙熟人物的性格,摸透人物的模样,使作家自己的心目中先有这么个活生生的人。茹志鹃塑造《百合花》里的人物时,就做到了这一点。她说:“《百合花》里的人物、事物,都不是真人真事……但小说里写的战斗以及战斗的时间都是真的。”“我决心要写一个普通的战士,一个年轻的通讯员,我觉得我认识这个人很久了……他年轻、质朴、羞涩。”尽管《百合花》中的人物对话描写在全文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却具有鲜明生动、恰切传神的艺术魅力。
  三、着力打造一两个细节描写
  一滴水见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好的细节能让主人公的形象一下子就丰满起来、立体起来。凡是中国的学生,脑中都有这样几个挥之不去的画面:魏巍笔下“我的老师”手中似落未落的教鞭、鲁迅笔下孔乙己的穷酸样、朱自清的父亲以肥胖的身躯艰难地翻爬铁路栏杆……为什么学了那么多课文,就这些不会忘记呢?这就是细节的巨作用。
  又如《百合花》中,新媳妇发现受重伤的是小通讯员,于是一针一线地缝补他衣服上的破洞,后来又将自己新婚时的被子盖在了小通讯员的遗体上。这些动人的细节描写,展现出战火中的青春美和人性美。尤其是当读到结尾“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上了”那个充满青春朝气的稚嫩的男孩的脸时,我们被深深地感动了——战争年代白色百合花般纯洁、圣洁的感情深深地震撼了我们。
  经典青春
  青?春
  席慕蓉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漸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赏析
  因为美和时间打的是一场失败的战争,所以诗人含泪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然而,需要我们总结的东西仍然有很多。我们的青春,难道不是我们一生都享受不尽的财富吗?有了这份财富,诗神就永远青睐我们,不管是40岁、60岁,以至最后我们不得不辞别人世,照样可以说:我拥有过无怨的青春。
  以书来比喻青春,席慕蓉是诗界中的第一人。扉页已“发黄”,表明这本书已很“古老”,而“我”还“含着泪”“一读再读”,舍不得丢开,对青春的无限依恋之情便被形象地表现出来。
  青?春
  塞缪尔·厄尔曼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涌流。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唐必至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
  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的心灵应如浩淼瀚海,只有不断接纳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百川,才能青春永驻、风华长存。
  一旦心海枯竭,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矣;然则只要虚怀若谷,让喜悦、达观、仁爱充盈其间,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
  赏析
  人生短暂,岁月无情,几十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不少人为此深感苦恼,哀叹韶华不再、青春易逝,以致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厄尔曼以独特的视角、全新的观念诠释了青春的概念。他认为,“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青春是以一个人能否保持年轻的心态作标准。青春是一种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涌动的生命之源,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语言行为上应该是坚强的意志、新鲜的活力和不懈的追求。那种放弃了目标,放弃了探索,安于现状,无所事事才是青春衰败的标志。这篇散文诗立意颇高,很多名人将其视为珍宝。
  挡不住的青春
  汪国真
  曾经有过那么多惆怅
  想起往事,令人断肠
  我不知道
  我的追求在何方,道路在何方
  问风问雨问大地
  却没有一点回响
  岁月无声地流淌
  可是谁甘心总是这样惆怅
  可是谁愿意总是这样迷惘
  我要飞翔,哪怕没有坚硬的翅膀
  我要歌唱,哪怕没有人为我鼓掌
  我用生命和热血铺路
  没有一个季节能把青春阻挡
  赏析
  谁的青春不迷茫,问题是如何寻找方向。也许在追求的路上,有点孤单和漫长,但这很正常,也许这就是青春苦涩的模样。
  汪国真告诉我们,应该抱着青春的冲劲,去排除遇到的每个困难,去努力挥洒汗水,燃烧青春的激情,就算付出很高的代价,也要让青春活出自己的样子。
  青?春
  赵丽宏
  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这两个字更动人,更富有魅力?   青春是早晨的太阳,她容光焕发,灿烂耀眼,所有的阴郁和灰暗都遭到她的驱逐。
  青春是江河里奔涌的激浪,天地间回荡着她澎湃的激情,谁也无法阻挡她寻求大海的脚步。
  青春是一只高飞在天的鸟,她美丽的翅膀像彩色的旗帜,召唤着理想,憧憬着未来。
  青春是一棵枝叶葳蕤的树,她用绿色光芒感染着所有生灵,使春天的景象常留在人间。
  青春是一支余韵不绝的歌,她把浪漫的情怀和严峻的现实交织在一起,拨动每一个人的心弦。
  青春是蓬蓬勃勃的生机,是不会泯灭的希望,是一往无前的勇敢,是生命中最辉煌的色彩……
  当我写着上面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心跳在加快,无数年轻时代的往事浮现在记忆的屏幕上。
  是的,青春总是和年轻连在一起。年轻人可以骄傲地大声宣布:青春属于我们。一个人,从出生,经历过婴儿、童年、少年、青年和中年,最后进入老年,这是铁定的自然规律,没有任何力量能改变这样的规律。在人的生命中,青年只是其中一个阶段。青春,难道只属于这个阶段?当发现自己鬓发染霜,肢体再不像从前那样灵活,眼睛也不像从前那样锐利明亮时,青年时代便已经成为过去。这时,青春是不是也已经如黄鹤一去不回,只留下和青春有关的回忆,安慰日渐衰老的心?
  然而青春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她更是一种精神。
  在青年人的生活中,我感受着青春的活力,在很多中年人和老人的思想中,我也感受到青春的魅力。八年前,我去看望冰心,我和她谈了一个多小时,谈文学,谈人生,也议论社会问题,展望未来的中国。和她谈话,使我忘记了她是一个90岁的老人,因为,她的感情真挚,思想犀利,她的精神状态中没有一点陈腐和老朽。从冰心的家里回来,我曾写过这样的诗句:
  “只要心靈不老,只要思想年轻,青春就不会离你远去。”
  赏析
  赵丽宏的《青春》是一曲主题高昂、激情澎湃、充满哲思的青春赞歌。文章用凝练流畅的语言、生动鲜明的意象托物抒怀,层层深入地揭示出“青春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她更是一种精神”“只要心灵不老,只要思想年轻,青春就不会离你远去”这一深刻哲理。文章可以分成两部分。前面部分用了一连串新奇贴切的比喻来礼赞青春之美好,后面部分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对青春本质的探究,进一步阐释青春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它属于心灵不老的任何年龄段的人。
其他文献
当前私立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研究热潮,其中性别平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就像社会阶级和种族问题,性别问题是当今世界主流社会热切关注的问题,日本也关注这种潮流。据最新研究显示,日本私立大学数占日本高校总数的比例为86%,招生数为77%;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在学术水平提升方面紧跟公立大学。然而,要理解诸如性别那样的问题,不仅需要从私立和公立的维度来挖掘,还需要从私立高等教育各种类型间的巨大差异来研究。  
革新理念、完善监管,高校基金会才能广泛吸纳资金
他说,连长会好好活下去,中国也会好好活下去。是啊,他们都好好活下来了,就像2021年除夕夜的烟花,绽放在群星间,释放着独属于自己的光芒。  一  “盐啊,盐啊。”病床上的老人手中死死地抓着一小包盐,嘴里不住地轻轻呢喃着。老人的孙子说,这半个月以来,老人多半时间都处于重度昏迷中,即使醒着,嘴也只是不停地重复着两个字——“盐啊”。  “老爷子多半是要走了。”围在病床前的人都是这样想的,连医生也不例外。
《专业标准》是教育发展的要求  主持人提示:在当下,外界因素正积极倡导着学校教育的整体变革,并通过完善管理体制、教育政策与法规、管理方式等方面,对学校内部整体变革提供着各种支持。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德星小学校长霍熔坪:《专业标准》是对义务教育学校合格校长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培训课程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对于明确义务教育学校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是一片叶子  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  也要飞向灯光闪烁的方向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这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教师朱燕芬喜欢的一首小诗,也是她有“座右铭”。朱燕芬用20年的执著与坚守,从一名默默无闻的老师蜕变为“武进名师”。她说,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幸福是需要设计的,尤其是做一名优
通过国家特岗教师参加考试、成为特岗教师的青年教师们,在服务期满后都可以在工作岗位上获得编制留任。对于来自本地的特岗教师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安排,但外乡孤身来到特岗的,服务3年后,一些人选择离开,他们或返回家乡或另寻机遇。不论他们的选择是什么,3年特岗教师的经历,都给他们的人生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回忆。  安徽省安庆市小学教师刘翠芬是安庆本地人,2012年9月1日从淮北的特岗教师岗位上离开,回到家乡的
佛山市儒林第二小学座落在美丽的西江之畔。该校2002年6月被评为南海区一级学校,2005年10月被评为佛山市绿色学校,2008年1月评为佛山市优质学校,先后获得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广东省巾帼文明岗、佛山市德育示范学校、佛山市安全文明校园、佛山市体育传统项目(篮球)网点学校、南海区首届优秀文学社、南海区乡村小作家培训基地等荣誉。是一所有着鲜明教育特色的学校。  研究课题中立校  9月19
4月26日,东北大学党委书记孙家学当选为张学良教育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孙家学在会上称,张学良教育基金会不仅对东北大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也为社会各界了解、关注和支持东北大学搭建了重要平台。他要求基金会“建立起与捐资者良性互动的机制,尊重捐资者的意愿和需求,推进学校发展和捐资者事业的共赢”。  推进学校发展,是所有高校基金会的基本诉求,甚至希望学校的基金会,能够像国外名校那样,成为学校财政
高校辅导员是中国高校的特有称谓,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职能之外,还担负着班级管理、咨询服务的职能。在国外,与后面两个职能相近的是学生事务管理,即对学生非学术活动或课外活动及其管理。特别是美国、英国、日本等高等教育强国,其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者制度具有较长的历史,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备和成熟。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接轨的今天,他们的学生事务管理经验很大程度上可以为中国高校所借鉴。  美国:实行分类指导
作者:吴艳茹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个体在有目的、有意识地行动时,总会受到各种结构性力量的限制。以学术为业的大学教师,其职业生涯也是在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下展开的。当代大学教师制度正在经历一场历史性变革,教师职业生涯的传统样态随之发生深刻改变。改革不可避免,但改革并不必然带来进步。为什么如此?这触及一个经典的社会学主题——结构与能动性的关系。《寻路:制度规约下的大学教师职业生涯研究》以吉登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