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交往问题研究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oyi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往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由于当今人类社会正日益向信息化、国际化、学习化和多样化等特点的趋势发展,人们交往的形式趋向多样化,交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学生的交往素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其自身学科的特殊性,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交往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如何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交往素质是当前我国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所急需研究的现实课题之一。
  
  一、教学交往的内涵解读
  
  随着教学论研究的深入和视野的扩大,教育界日益关注教学交往的研究。为了促进教学交往研究的深化,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于2008年5月举办了“全国教学交往问题理论研讨会”,会议研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教学交往的内涵及实质、层次及类型。
  关于教学交往的内涵一国内学者的理解存在有较大差异,观点多有不同,归纳起来基本上有四种理解:一是背景化理解。把交往作为单纯的教学背景条件、环境因素,只是对教学活动发挥某种影响和作用。在这种理解中,交往与教学是平行的、相互独立的,这种观点认同前苏联的休金娜等人的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不断交往中进行的,这种交往对学生的认识活动的性质和进程发生巨大的影响。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是在跟同学的交往中进行的,在这种交往的基础上,建立起各种各样的关系”,“教学是一种为学生与同学、教师进行广泛交往而创造必要的切实基础的过程;教学是在切实的合作的基础上使紧张的经常性活动与交往不可分离地统一起来的过程”。“并且学生之间通过交往所建立起来的各种各样的关系也对学生的学习发生着巨大的影响。”斯卡特金也指出:“师生相互作用的心理,首先是以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为条件的。师生的相互作用,是教学目的的交往。二是手段化理解。即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交往。三是对象化理解。即作为教学内容、对象和目标的交往。这种情况下,学会合作、学会交往等作为一类基本的教育目标指向而包含交往于其中,师生通过认识交往、参与交往而学习交往,这样的交往作为模仿、理解、体验的对象、内容直接进入教学活动,成为教学的一个现实的基本成分。四是作为教学本身的交往,即交往是教学存在的一般形态,交往直接与教学本体同一,教学是师生间的一种特殊交往,“教学系统的人际关系结构和功能所具有的特点和规律是教学过程本质的基本表现之一”,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传授知识的性质和数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学交往关系的性质。
  
  二、关于交往的体育教学观阐释
  
  目前体育教学理论界就“体育教学”的涵义,基本上是遵循上述教育理论界对“教学”概念的涵义,结合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来界定的,如强调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教与学的统一等,认为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具体地说,体育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是以体育教学内容为中介,以学生身体实际参与为特征的师生双边活动”;“体育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参与下,以教学大纲内容为主线,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并达到强身健体、塑造完美人格、具备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然而,从上述有关“体育教学”概念的涵义中我们看到,虽然它们都强调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但它们都没有指明教与学如何统一、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机制是什么。所以,它们均未能揭示出体育教学的深层次涵义。我们认为,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结果,这一结果既对学生产生影响,也对教师产生影响,两者相辅相成,因为体育教学过程是在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完成的。作为主体的活动,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
  综合以上认识,本文认为,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和学生以体育课程内容为客体和中介的、为完成体育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交互作用活动。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交往的体育教学观”其涵义包括:
  第一,体育教学既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师生之间的交往与人际互动过程。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师生关系既是一种主客体关系,又是一种主体间关系,即主体一主体关系。师生之间不发生交往和人际互动,就不存在教学活动,也就不产生教学主客体关系。
  第二,体育教学是师生双方为完成体育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一种包括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的统一活动。
  
  三、体育教学中师生交往的特点
  
  1 体育教学中交往的身心综合性
  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综合性是指在体育教学的交往中,教师和学生的身体活动和思维活动、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各自对运动的认知、心理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都会对对方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作用。
  
  2 体育教学中交往的自由度大和多样化
  体育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决定了师生交往的自由度大,而且交往方式多。体育教学是在户外以身体活动展开的,空间较大,移动便利。而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有不同,如身体素质练习、球类教材等,既有学生个人的活动,也有小组的活动、集体的活动,使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空间和交往机会、次数增多,有利于学生进行广泛的交往。所以,体育教学中的交往自由度很大,交往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四、体育教学中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教育社会学认为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班级是这种组织中的重要单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课堂教学是实现学校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任何的教育活动都表现为各种不同形式的互动。因为教育活动作为人的一种基本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它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其最基本的形式是互动。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人际互动过程,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同时也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一项重要因素。
  根据教育社会学的互动论观点信息论的观点,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往和人际互动过程,体育教学活动是在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展开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与协同活动。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师生间(直接的或间接的)信息交流来实现的。体育课上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利用一定的言语和非言语等表达手段,将教学内容、情感、意志、动作等信息(即教学信息)相互传递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互动双方达到沟通和相互作用的效果。所以,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首先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是一个师生通过信息传递和交流而达到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的过程。根据信息传递与沟通的基本理论及观点,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各种不同的交流渠道互相传递信息,在信息的输出、输入、储存加工和反馈等一系列活动中,完成教学的多项任务。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交流进行着三项基本任务:一是把信息转换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二是以信息发展学生的能力;三是促进学生人格的良好发展。就体育教学师生互动过程中的信息交流而言,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互动主体均是信息传送者和信息接收者,即信源和信宿:信息为体育教学内容;中介或媒介为信道信号,其主要形式为语言、动作、表情、体态等。在体育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作为互动行为信息的传送者或接受者,教师和学生之间或学生和学生之间各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把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以及情感、观点等信息,传递到对方,引起对方行为的发生,然后双方通过反馈来调节自身的行为,从而使师生互动持续进行,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
  总之,体育教学过程要培养学生的交往素质和交往能力,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之间的交往,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其途径为:改善和优化师生关系和同学同伴关系;帮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确立自己合适的角色地位;指导学生交往,改善学生人际关系;提高小组集体教学法的认识和教学水平,促进学生交往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怡,现代体育教学的多元化价值内容探索,教学与管理,2008(12)
  [2]田心铭,认识的反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杨子)
其他文献
<正>课文教学的任务就是把课文中的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并通过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训练化知识为技能。课文教学是以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课文内容为起点,通过巩固性的练习
针对再入式飞行器再入返回前需要精确和快速的传递对准需求以及空间环境特殊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再入式飞行器空间平台对准方法,建立J2000坐标系下光纤陀螺惯组的系统状态方
反思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措施,是教师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模仿走向自主意识和自为创造的可行之路,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其实在实践中,教师也一直在反思。教师反思要想有效、彻底的发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教师反思发生的条件包括有利于教师反思的外部环境、直接引发教师反思的动力源、教师反思的内部动力、教师反思借以发生的素材和教师反思的能力五个方面。    一、有利于教师反思的外部环境    有利于教师反思的外部环境
为了进一步提高MEMS陀螺的动态范围和振动环境适应性,以加速其工程化应用步伐,研究了陀螺振动误差,提出了一种新型MEMS陀螺结构。MEMS陀螺仍然采用了音叉结构形式,同时采用了
①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等模式呈现教学内容,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注重知识性、趣味性和交互性
为实现舰载机大方位失准角条件下的快速传递对准,提出采用旋转矢量误差模型。分别推导了速度匹配和速度加角速度匹配的量测模型。为解决非线性滤波器的稳定性和快速性,提出采
21世纪我国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移动学习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难以培养具有高
一堂课要有个好的开头即好的“引入”,就像歌剧中的序曲能为整曲定下基本基调,并指引着欣赏者进行有效欣赏一样,定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有效激起其学习兴趣。当然,“引入”技能也不完全只用在一节课的开头。其实,教师在讲述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都有一个类似“开场白”式的“引入”,以便能自然地切入主题。因此,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很重视引入教学技能。    一、情境创设引入的理论基础及要求  
特色与亮点  增强现实技术的展示与应用是本学习工具最大的特色。本学习工具中应用了大量图片、识别码、三维模型、三维动画等原创素材,结合微视频、说明书、任务表等生动地展现了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成为现实。无论是开课导入环节,还是学生作品展示环节,增强现实技术的运用都最大化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制作背景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