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启示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ove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我们正式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事实上,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无论是从国内看还是从国际看,人们都已经很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的确已经处于一个不一样的时代。面对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中国怎么看和中国怎么办,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都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提出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党和国家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行动指南。世界对中国的未来走向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毫无疑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行动指南会日益转化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此时此刻,我更愿意从历史尤其是党的历史的角度来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历史是一位好老师。党的历史同样是一位好老师。十九大报告用了一定的篇幅,简要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奋斗的历程。贯穿整个奋斗历程有一条红线,那就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探索自己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在思想路线上,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实事求是”。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尤其是党的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任何超越现实、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的倾向都要努力避免,任何落后于实际、无视深刻变化着的客观事实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观念和做法都要坚决纠正。
  按照中国的实际来办,也就是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断取得胜利,根本的就是在于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相融合、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当然,实现这种融合和结合并不容易,不然也就不会发生超越阶段或者落后于实际的情况。历史告诉我们,无论是超越阶段还是落后于实际,其带来的曲折和错误所付出的代价,有时候是相当大的。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让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和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相融合上不断成熟。
  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表述,正是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所作出的重大判断。在党的历史上,我们党也正是因为不断根据变动的中国社会的实际,精准认识不同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并据此制定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发挥着坚强的领导核心的作用。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哲学上讲,我们可以根据主要矛盾来区分一个社会的不同阶段。社会的不同阶段,人们也习惯称之为“时代”。今天我们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矛盾中起支配作用的又是主要方面。而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也就成为我们工作的一个主要着力点。
  从回顾党的历史来认识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可以让我们更深刻的認识到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之所以能够成功长期执政的“密码”。如果我们再结合其他国家那些长期执政的政党的历史,更可以看出,其间的重要分野,正是看长期执政的政党能否登高望远、居安思危,能否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归根结底是能否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陷入僵化和停滞,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失去了整合功能,变成了利益集团的战场;或者是失去了自我革命的动力,无力解决自身面临的突出问题。而从一个执政党所必须提供的对国家发展的理论指引角度来说,陷入僵化和停滞主要就是因为无视深刻变化着的客观事实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在过去五年里,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同时,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努力探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监督的有效途径。
  在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到十九大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实践无止境,认识无止境。历史昭示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随着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全面创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其他文献
90后男孩“可爱丧”戴着发箍坐在我面前,他不愿意透露真名,只让我称呼他的网络ID。和他笔下动不动就抓狂、神情夸张的“小丧丧”不同,本人精瘦,全身黑色装扮。这两年业余时间里,他就着方便的iPad创作了不少表情,运营着一个“小丧丧”系列,在微信上受到不少关注。  第一次接触到“丧”的表情,他觉得很奇怪,“不喜欢,为什么要用这个字?”但是和很多人一样,他慢慢习惯将这种难以道明的情绪运用于网络社交生活。有
雷墨主筆  对于安倍10月下旬访问中国,国际舆论的看法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为这是两国在通过打中日关系牌牵制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施压。也就是说,中日接近只是权宜之计。另一类认为中日关系站在了转型的历史关口,两国都在布局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双边关系架构。  我先不谈哪类观点正确。不可否认,这两类看法都承认“变”,不同之处在于如何看待“变”的可持续性。地理位置不会改变,但地缘政治却不是静态的。作为近邻,
如果没有游戏,人和社会的存在没问题,但必是另一个样子。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做了一个思想实验。  晚上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把灯拉黑,独坐10分钟,让自己从世俗世界的纷扰中退回内心之后,我问自己:如果这个社会的游戏—包括搓麻赌牌、赛车拔河、網游三个层面—有一天突然消失了,会发生些什么呢?  问完之后,我进行了情境想象。  答案把我吓尿了。    在我脑海中出现了很恐怖的景象:可能会有很多被焦虑攫住
《重新认识特朗普》这一专题来得非常及时。最近三个月来,特朗普一系列举动都引发了全球连锁反应,包括了4月份的中美贸易摩擦及5月份的美朝关系的主动出击。他的每次举动,都在刷新着人们对他的认知,不仅仅是中国学者及媒体看不清楚,就连美国人也不知道他的牌路。当人们都等着这位“政坛门外汉”出洋相时,却惊讶地发现他的手段越发娴熟。  今年,我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亚美研究中心访学,也与多位美国人聊过特朗普。
腐败必须得反,但同时要为治本做好一些制度准备和规矩准备。准则和条例就是治本的制度准备。这体现了,在管党治党方面,党中央是有通盘考虑的。  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颁布实施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两项法规的颁布实施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大举措。两项法规一正一反,《廉洁自律准则》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是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党
这是一本杂志与一个国家的故事。  1985年4月,改革初兴,时代乍暖还凉,广州市委大院,在一批有理想的思想者孵育下,这本杂志呱呱坠地。  “镜子”和“窗户”一直是传媒机构乐于自赋的两种旨趣迥异的功能。“镜子”让人们可以看到自己和所处社会的种种美好与不堪,“窗户”则必须在现实基础上,对信息、知识、理念和未来展开思考与想象。  进化的偶然性,往往青睐后者。  《南风窗》从命名伊始,就在对睿智和洞见的苛
每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感知“一帶一路”。以我自己的经历而言,“纸上得来”的有不时见诸报端的基建新闻,即我国在“一带一路”沿途的各项铁路等建设;“躬行”的,有身边人纷纷走出国门开启的中东亚、东南亚旅行。这些个人的际遇,很容易将宏大抽象的国家发展战略,落地和细化为真实可感的具象体验。  诚如南风窗的报道所言,“一带一路”本质上是聚焦经济逻辑的。当进行到五年这一重要节点时,尤其是在当前的形势下,重申“正本
一个社会的集体心理模式和行为模式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直在试图捕捉它。  最近引起我注意的一个频繁从朋友们口中吐出的词组是“不敢生病”,大学教授、中小企业主、金领群体,莫不如此。“不敢生病”的原因不是“看病贵”,而是工作停不下来,或者中断的代价太大。  经济能力在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更广,但人们的不安全感并没有削弱,反而有所增强。不安全感其实就是一种恐惧感,只不过它的强度可能低于我们一般情况
在长达数年的量化宽松之后,美联储启动了“缩表”策略,这成为了全球金融领域的最大事件。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各国央行—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在内,是否也要跟进“缩表”?  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表论”不断。各种“资产负债表衰退”、“央行扩表”和“缩表”的论调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全球经济、金融的运行机制的看法。它们用财务学的框架,形象地诠释着经济衰退和复苏的货币本质,以及背后的权力博弈和人性冲动。  同
石勇资深主笔  贺建奎的“基因編辑婴儿”前段时间引发轩然大波,一片谴责之声。  他确实实现了一种“历史性突破”—不是技术的突破,而是对现存在伦理底线的突破。  不过,我对于他的“我不做,也会有别的人做”这句话,更愿意理解为是一种似乎是先知般的预言,而不是一种辩解—虽然它就是辩解。  这里面,涉及人类最深层的一个心理动力,说句实话,我对此保持谨慎的乐观。  这种动力让你可以阻止某一件事情的发生,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