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盖起全乡第一楼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ms2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3年春天,我们家盖起了二层楼房———这是当时全乡的“民间第一楼”。楼房还没盖起来,父亲就名噪一时,成了乡间的名人。
  当时的乡村,已经走出了饥饿的噩梦,但也仅仅是温饱无虞,贫困还是大家必须直面的,特别是住房,大多数人家的房子都非常破败。
  楼房在我们乡里是没有的,只有乡政府是高大威严的四层楼房。当时父亲提出盖楼房,爷爷首先不同意,他认为楼房不是庄户人家能随便盖的,那是政府才担当得起的“工程”,让父亲不要逞能,万一盖不起来糟蹋钱是小事,还不知道要让别人笑话到什么时候。
  当时父亲年近四十。父亲16岁出门,一直在铁路上工作,回家的时间非常少,多年来都是母亲一个人操持家务,既要在生产队干活,又要照顾我们几个小孩,一年到底操劳个不停。到年终结算时,家里往往要给生产队贴钱才能分到基本的口粮。母亲屡次被生产队长指责不好好劳动,所有的委屈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父亲憋着一口气,想让母亲和我们以后过上好日子,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坚持盖楼。
  下定决心的父亲,向要好的两个同事,还有在乡政府工作的舅舅借了一笔钱,加上自己的全部积蓄,开始了他的筑楼之梦。
  1983年的时候,全乡的木匠只能盖土房和砖瓦房,只有集体所有的县建筑队能够建造楼房。父亲先是请人家设计好图纸:楼房坐北朝南,上下两层,共四个房间。西边的两个房间大一点,室内净面积总共约六十平方米。敲定方案后,他又按照建筑队提供的清单,采购各种材料。水泥送过来了,先堆在以前的老屋里,用塑料纸包好以防受潮;沙子就卸在不远的打麦场上;砖头要好几万,也放在打麦场;楼板是从县城的预制板场买过来的,要三十多块;没有拉来的门窗,木匠正在加紧赶工。还有许多零碎东西,父亲或是托人,或是自己采购,忙个不停。
  4月初终于开工了,动土的时候按照乡俗杀了一只公鸡,祭献土地爷以求平安顺利。楼房的地基挖了近两米,又用电夯夯实地基,再砌砖头。许多人没见过电夯,都跑来看稀奇。还有许多人想不明白,那么重的楼板怎么能抬到楼上去,要多少小伙才能抬得动啊?
  一个多星期后,砖墙已经砌起来,就要上楼板了,建筑队拉来了卷扬机,这下大家的疑问终于有答案了。开关一按,卷扬机就轻松地转动起来,缓缓地把楼板或者砖头吊起来,提升到合适的高度。当时,爷爷和村里的不少老人都神情紧张又分外激动地坐了一回卷扬机。
  到上大梁的时候,所有的亲戚和本家的叔侄都来祝贺。爷爷和奶奶分外高兴,终于相信父亲可以盖一座洋楼了!所有来客都会带一挂鞭炮,整个早上鞭炮响个不停,分外热闹。那时候吃肉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只有逢年过节才能享受。父亲为了答谢各方亲朋和犒劳建筑队,大大方方地买了二十多斤猪肉烧菜,结果被大家吃个精光。
  一个半月后,房子主体盖好。那时,这是多么漂亮的一幢建筑:墙体裸楼的砖头是朴素的深红色;楼梯在房子东面,朝南,与地面呈完美的45度角;二楼的铁栏杆则漆成明快的浅蓝色;墙壁上有潮湿的生石灰的清新气息;地面用老鼠再也咬不动的水泥浇筑……
  如果用一个夸张的比喻,那时我们家的楼房与周围的土房相比,简直就是村庄里的“白宫”。但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当时的楼房虽然坚固,却非常简单,甚至粗糙,功能很不完备,没有客厅和内部卫生间,窗户也过小,存在太多的不足。但它却创造过“全乡第一座农家楼房”的光荣历史,是父母半辈子的心血结晶。
  当年造楼房时,人工费不到1000块,加上各种材料花销,总共只有近4000块。也是巧合,20年后的2003年春天,退休在家的父亲拆掉早已显得简陋的楼房,重新建了一座一层半的小洋楼。与南方农村习惯不同的是,北方人一般都住一层,二楼只放一些杂物农具,所以第二层只有两米多高,倒更像城里的阁楼。那时盖楼的费用也恰好比20年前翻了近20倍,用了80000元。
  现在想来,父亲之所以能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在全乡第一个盖起楼房,除了节俭持家之外,还与当时“工人老大哥”的社会地位有关。上世纪80年代之前,工人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无论是政治地位,还是经济待遇,都大体相当,不像现在这样有明显甚至是悬殊的差距。父亲虽然工资不高,但除了吃穿等基本的生活开销,像住房、医疗等大的花费,单位都会负担。当时我们上学的费用也比较低廉,这样他便可以集中力量在老家造房子。而今天,工人昔日的荣光早已散尽。追忆过去的岁月,不只是为了怀念。积极思考工业社会的主体———工人———他们在过去岁月的际遇,是要为今天寻找一个生动的可资对照的历史坐标。
其他文献
小的时候,长辈总是告诫不要挑食,其中的道理会影响人一辈子。  人还未发育成熟的时候,蛋白酶的构成有很多可能性。随着进入小肠的食物的种类,蛋白酶的种类和结构开始形成以至固定。这也是为什么小时候没有喝过牛奶,大了以后凡喝牛奶就拉稀泻肚的原因。我是从来都拿牛奶当泻药的。亚洲人,例如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到了牛奶多的地方,例如美国,绝大多数都会出现喝牛奶即泻肚的问题,这是亚洲人小时候牛奶喝得少或根本没得喝
中国的南北之界一说黄河,一说长江,东北人认为山海关以南皆南方,而在很多香港人眼里,狮子山以北通通是北方。更广为认可的是秦岭—淮河一线,这条地理分界线与“北面南米”的饮食分界线大致重合。  于餐桌察南北,很有意思。当年去哈尔滨出差,吃早餐,接待方颇为体恤地说,早上咱就不喝酒了,来点啤酒吧。河南的“端酒”,更是一场能激发全人类共愤的霸道战争。若饭局置于南方或一桌多为南方人,这战场就温柔得多,绝少有尸横
冬天,对于居住或路过广东的野生动物来说,是一个从野生动物变成野味的季节。  广东省林业厅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广州人吃过野生动物。为什么要吃?45%的人回答说:“能增加营养。”“出于好奇”的占37%,“为了显富”的有12%。表面看来,多数人是为了摄取“营养”而进食野生动物。事实上,这里所谓的“营养”,并不是人体必需的那些化学成分,而是一种野生动物独具的滋补作用。  大多数广州人相信,秋冬是
当铁道兵,在青藏高原长达四公里的关角山隧道里干了一年多,我竟然没有点过一次炮。班里其他人都点过了,点了一次又一次,就我一次也没点。  每次轮到我点炮的时候,班长李生美就顶上去。  开始的时候,班长对我并没有好脸色。我是全连唯一的一名城市兵,刚进隧道,干活很难“撒起来”,完全不合一名施工连战士的要求。可当他发现了我熄灯后的秘密,就对我和颜悦色、刮目相看了。  从当知青开始,我就养成了晚上熬夜看书和学
1962年,我从海宁师范休学回到农村。那时民兵工作非常受重视,有“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口号。我符合各项条件,很快被吸收为大队民兵。当时我风华正茂,一回到农村就有很多人看上我。石泉完小的钱志芳校长请我去学校教书;家乡所在地的杜家大队,定要叫我辅导俱乐部排练文艺节目。盛情难却,我都一一答应了。  全大队的民兵编为一个连,各小队的民兵编为一个排。我当民兵不到两年,便担任了本小队民兵排的正排长,另外配有一个
1981年11月,24岁的李爽由于和她的未婚夫、法国外交官白天祥在北京外交公寓同居而被以有损国家尊严等罪名逮捕,并被判处劳动教养两年。她的未婚夫白天祥回法国后不停地四处奔走,要求法国政府出面请求中国释放李爽。1983年,法国总统密特朗访华,在与邓小平的会晤中提出此事,会谈之后,李爽很快被释放并被允许去巴黎。1983年,李爽奔赴法国。次年,她与白天祥结婚,婚后育有两子。他们波折而感人的爱情故事被法国
我没少参加考试,但是从没有进过高考考场。  高中毕业时,当校长的父亲平生第一次跟我郑重谈话:重上高中,从高一读起。那年我16岁,上的是九年制高中,小学五年,初中、高中各两年。领完高中毕业证,我极不情愿地背起书包走进初三班,准备中考。时间不长,班主任统计谁是非农业户口,全班只有我一个,那是一所农村中学。我幸运地赶上了工作大分配。  比我年长些的吃商品粮的,几乎全部上山下乡了,包括我姐姐。我毕业的19
在北大荒,安全事故经常发生。火车站装煤,因天寒地冻,煤堆冻成了硬壳,来装车的人就着松的地方往里掏,越掏越深,边上的硬壳支不住了,塌下来,压死了两个北京女知青。当时听说死人了,心里并不觉得怎样,现在想起来,正是十七八岁的年龄,就死了,没爱过,没真正生活过呢!  万花连,只有三座平房,原叫万发屯,也只有几户人家。叫万花连是兵团成立后的事儿,位置在去团部的路上,孤单单的三排房子。房前有许多麦秸垛,每次坐
“上山下乡”时,我们刚十七八岁。由于生活单调,唱歌成了我们在劳动中忘记苦、农闲时间忘记愁的好法子。可那时,好歌却不多,有的又不能唱,大家就想着法改歌。  那时的歌曲虽说不多,却特别流行。几个样板戏,若干首革命歌曲,人人都会来那么几句,可算得上是真正的流行歌曲。不像现在,叫的是“流行歌曲”,会唱的人反而不多。  当时我们无论出工,还是结伴游玩,只要一张嘴,不是歌就是戏。十几个年轻人扎成堆,“哇啦、哇
杨家泊镇杨姓居民不在少数,据说和杨家将还真有点关系,这里民风淳朴,人们善良、勤俭而不失幽默。安享晚年的老年朋友们喜欢聚在一起相互调侃、吹吹牛,或给年轻人讲一些或真或假的段子。我在那里工作期间,听过的一些段子就很有趣。  有一个段子讲,杨老大是当年生产队上的车把式,曾经赶着马车走南闯北,有些见识,不过就是喜欢说瞎话,一肚子瞎话张嘴就来,于是人送外号“瞎话篓子”。要说这瞎话篓子,村上的人不但不讨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