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之谓盛德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g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几千年沿用下来的古语,为我们耳熟能详;“日新”思想即来源于此。它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前进的思想源泉,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
  “日新”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大意是:商朝的开国君主汤在“盘”(一种盛水器皿,这里特指澡盆)上刻了告诫自己的铭文:“如一天能够自新,则应该天天自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鼓励平民百姓要经常改过自新,从而具备新民的气象。”《诗经》上讲:“周国虽是旧的邦国,但文王、武王能够自新其德并博施于民,因此可以秉承天命、建立周朝。”所以,君子无时无处不在反省自己的过失、反思自己的生活,坚持改过自新、坚持去追求完美的道德境界。
  这一“盘铭”被后世之人特别是儒家学者当成座右铭,以此激励自己锐意向上、奋发图强、与时俱进。究其原因,除了儒家思想流传广、影响大之外,还与这句话本身一语双关的特点密切相关。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本是商汤刻在澡盆上的铭文,那么“新”的本意自然与洗澡有关,即今天把身体洗干净,以后天天都要洗干净,这样一天天地坚持洗净身体,让自己每天都是干净的。而将“洗净身体”的“新”变成“完善自己”的“新”,则是将“新”的含义进一步阐发的结果。作为开国之君的商汤,要求自身的道德水平如同沐浴一样,能天天洗去自身的过失,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日日自新。通过这一阐发,中国传统思想领域出现了一个新词——“日新”,意为“日日更新,不断进步”。我们今天常用的“日新月异”一词,就是在这个意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儒家对“日新”思想是很重视的。在《周易》的《系辞》中就有这样的话:“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所谓盛德,在这里是指高尚的品德。为什么“日新”被当作高尚的品德来称赞呢?《周易·升卦》是这样解释的:“《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儒者认为,品德的积累就像草木从地里长出来一样,日日不停,积少成多,逐渐变得高尚起来,最终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这样看来,《周易》的“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岂不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另一种说法么?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新”的思想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到了宋代,儒家学者们对它做了进一步的阐发。如北宋著名儒学家张载在解释“日新之谓盛德”时就说:“日新者,久而无穷。”意思是“能够日日更新的事物,就可以长期存在、无穷无尽”。他所说的“日新”,显然不止于“道德的自我完善”,而是囊括世间万物,意指一切事物都要不断革新,以求生存和发展。
  南宋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对“日新”也做了诠释。他为《大学》作注时,认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除了有“新”(与“旧”相对)和“日日”(日复一日,无有间断)的意思之外,还可以解释为日日之新、又日之新,都是以最初的一日之新为基础;而每天的“新”,其实都是一日之新,第二日便成为“旧”,因此除旧立新不可
  停止。
  有学者批判儒家的社会观点保守,理由是他们主张克己复礼,或者干脆说是复古。这样的结论未免过于绝对,儒家强调“日新”,强调不断“进德修业”,顺应时势,这使他们拥有自我完善、锐意革新、持续发展的思想,并将其融入到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回顾历史,每当社会出现危机、发展遭受阻碍时,总有才智之士挺身而出,主张并推动改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日新”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如前文所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一句双关语,既是说洗澡,也是指道德、思想上的自我完善、与时俱进。而后者则是《大学》引用这句箴言要着意强调的,也就是所谓“日新”思想的核心。
  一般来说,“日新”就是“永不停息地自我更新”。从这个角度看,它同时具备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内在的,即具有不断向前的动力;一是外在的,即学习新知、完善自己的行为。
  《周易·乾卦》说:“《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谓有德之人会坚持不懈地使自己强大。这种“自强”,并非受外力胁迫或强迫,而是因为君子总能看到自身的缺点,于是不断反省,要求自己变得更好,因之自新自强的行为永不停息。几千年来,“自强不息”已经深深融入我们民族的性格,培养出了中国人独立自主、自尊自强、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每当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际,总有“能以赤手搏龙蛇”的有志之士站出来,传播先进思想,发动群众,带领人民度过艰险。自强不息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我们。
  除自强不息的精神外,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尚学传统。《论语》开篇便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自古以来,有识之士都把学习看作充实自己、不断前进的重要途径。他们主张“圣人无常师”,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到了近代,先进人士看到本国的落后和不足,更是主张向西方文明学习,从而掀起了一次次改革与思想解放思潮。这些运动大多以失败告终,但它们的目的都是为把中华民族带上复兴之路,而且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家和民族的进步。
  “日新”思想,小能促使个人自我完善,大能推动国家、社会变革与发展,其意义实在不可小觑。孟子曾经称赞孔子说:“孔子,圣之时者也。”意为孔子是圣人中能够顺应时势发展的一类人。儒家经典中还有很多要求人们勇于革新、与时俱进的论述,如《周易·系辞》解释“易”这个词,说“生生之谓易”。“生生”二字,就是“生生不息”的“生生”,指生命永远不会停止运动。这种运动的最大特点就是“新”,而且还是“日日新”。这说明,顺应时势、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这种观念既表现于文字,又潜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而且会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迸发出来,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日新”思想的现代意义   如果从商汤时代算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已有将近四千年的“高寿”,真算得上一句“老话”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没有过时。2013年5月4日上午,习近平同志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加“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引用了这句话,为“日新”思想作了新时代的注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
  具体而言,“日新”思想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和个人两方面。
  先说“日新”思想对社会的作用。毛泽东同志曾说:“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确实,旧有事物总会被新生事物所取代,旧的生产关系总会被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历史洪流滚滚向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从治国的角度说,“不日新者必日退”,一个国家只有顺应时势,不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进程,跟上世界发展潮流,才能在充满艰险的竞争中获得“弄潮儿”的资格;而那些固步自封、抱残守缺的国家,则会日益衰弱,甚至沦落到仰人鼻息的境地。近代中国,一大批有识之士主张以新学取代旧学、以新政取代旧政、以维新和革命改变旧体制,继而五四运动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指明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方向。这是因为他们明白:国家的前途在于革新,在于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此才能救亡图存、日益强大。
  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在众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变化完全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但是,正因为我国处于发展的快车道,生产关系变化剧烈,从而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深化推进改革进程,以新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我们正视乃至预测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更需要我们具备攻坚克难、敢于突破险隘,甚至牺牲个人利益的勇气和责任感,改变旧观念,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使社会发展“日日新,又日新”,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巨擘冯友兰先生手书对联所说:“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上联说的是冯先生的学术活动方面,下联说的是冯先生所希望达到的精神境界。冯先生认为,中国虽是一个古老的传统的大国,但通过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可以使中国社会建设日新月异且充满生机与活力。
  其次,就个人发展而言,“日新”思想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制造原子弹的总指挥彭桓武院士,对于原子弹研制成功的经验,曾用一副对联做了一个总结:“日新、日新、日日新,集体、集体、集集体。”从这副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中的“日新”精神对老一辈科学家的人生影响是多么深刻。
  人不能生而知之,必须通过学习来获取知识、提高修养。韩愈写过一篇《师说》,在文章中提出“圣人无常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呼吁人们努力学习他人的长处。然而,一个人如果没有“日新”的意识,就很难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还会为一点成功而沾沾自喜、自高自大,于是不再学习和提高,落到“吃老本”的境地。在古代,由于知识更新速度较慢,这样的人或许还有容身之所;但在高速发展的当代,他的知识结构和思想观念很快就会与时代脱节,变为一个“老古董”,最终为时代所抛弃。从这个角度说,“汤之盘铭”确实值得每个人铭记在心,引为箴言。
其他文献
印章在中国文化中较为独特。文房四宝,我以为还应该加上一宝,就是印。印的文化内涵绝不是区区的一枚方章,印章是它的形制,从内涵上说,印是社会信誉的标志。明朝人甘旸写了一部论印的书《印章集说》,说“上古作印以昭信也”,一语阐明了印章的社会意义。这句话对于解读中国印的文化精神十分重要,它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说,在上古,印就出现在神州大地上。上古是个什么概念呢?《竹书纪年》有记,“昔黄帝得龙图,中有玺章
期刊
文若怀独见之照a,而有救世之心。论时则人方涂炭,计能则莫出魏武b,故委图霸朝c,豫谋世事。举才不以标鉴,故人亡而后显;筹画不以要功,故事而至后定。虽亡身明顺,识亦高矣。  董卓之乱d,神器迁逼e,公达慨然f,志在致命。由斯而谭,故以大存名节g。至如身为汉隶而迹入魏幕h,源流趣舍i,抑亦文若之谓。所以存亡殊致,始终不同,将以文若既明且哲,名教有寄乎!夫仁义不可不明,则时宗举其致;生理不可不全,故达识
期刊
夫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俭则人不劳,静则下不扰。人劳则怨起,下扰则政乖。人主好奇技淫声、鸷鸟猛兽a,游幸无度,田猎不时。如此则徭役烦,徭役烦则人力竭,人力竭则农桑废焉。人主好高台深池,雕琢刻镂,珠玉珍玩,黼黻絺绤b,如此则赋敛重,赋敛重则人才遗,人才遗则饥寒之患生焉。乱世之君,极其骄奢,恣其嗜欲,土木衣缇绣,而人裋褐不全c;犬马厌刍豢d,而人糟糠不足。故人神怨愤,上下乖离,佚乐未终,倾危已至。
期刊
我们的河洛访古,缘于前一年某次饭局上的临时起意。待转过年,我受大家委托开始规划路线,找来不少前人的考察记作参考。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二百多年前清人黄易(1744—1802)所作嵩洛访碑之行的记录。  听到黄易这个名字,对金石学或乾嘉学术略有了解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黄易号小松,又号秋盦,出生和成长于浙江钱塘(即今杭州)。他有着多重身份,曾经一度在河南和山东做官,主持河政,干得很不错,但持续终生
期刊
《史记》“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在陈述历史、论说文化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观察社会现象后的若干判断,其爱憎好恶的情感倾向是鲜明的。司马迁在对他看到的世界进行评议的同时,还发表了许多高明的见解。例如对于“浮说”“浮辞”的批判,至今仍然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一、太史公笔下对“浮”的贬抑  《史记》中出现“浮”字,有些作为动词使用,如“浮江”“浮海”。但也将“浮”作为形容词使用,体现
期刊
“西域”这个词儿的含义并不是固定的。约略言之,可以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西域包括古代中国以西的地域,没有什么一定的边际。唐代高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讲到了今天的新疆一带一直到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阿富汗、伊朗,甚至阿拉伯的一些地方。狭义的西域则多半指今天新疆一带。  西域地处欧亚大陆中间偏东的地带,有名的丝绸之路就横贯此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地方。人类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
期刊
賈谊(前200—前168)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和文学家,其生命虽然短暂,但一生勤于笔耕,留下了大量的文章。贾谊所写的文章就体裁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专题论文、辞赋、奏疏等,其中专题论文及奏疏被后人结集成书,就是《新书》。书中所体现的思想和主张颇受后人重视,在今天不无借鉴意义。一、贾谊生平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一首著名的绝句:“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
期刊
生来死去的人何只恒河沙数?真正的大诗人和大艺术家是在一口气里就可以数得完的。何以同是人,有的能创造,有的不能创造呢?在一般人看,这全是由于天才的厚薄。他们以为艺术全是天才的表现,于是天才成为懒人的借口。聪明人说,我有天才,有天才何事不可为?用不着去下功夫。迟钝人说,我没有艺术的天才,就是下功夫也无益。于是艺术方面就无学问可谈了。  “天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它自然有一部分得诸遗传。有许多学者
期刊
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善于言说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从言说中总结经验的民族。从古至今,众多与言说相关的谚语流传:“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告诫人们听从忠言;“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提醒大家不要轻易议论他人;“众口铄金”“人言可畏”“三人成虎”“祸从口出”,更是凸显了语言蕴藏的巨大威力;“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甚至将言说和国家兴亡密切相连。每天,在我们耳畔环绕
期刊
晋朝之前,中国最著名的正牌神医非扁鹊(秦越人)、仓公(淳于意)、董奉、华佗、张仲景五位莫属。神医往往被获救的病人视为再生父母,实际上,他们与死神掰腕子,以乐观的态度去看,也只有不到三成的胜算。  神医屈指可数,扁鹊的表现尤其抢镜,他留下不少传奇  故事。  据先秦道书《鹖冠子》记载,有一次,魏文侯询问扁鹊:“寡人听说你家兄弟全都行医,谁的医术最高明?”扁鹊如实回答:“我家长兄的医术首屈一指,次兄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