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作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旨和精华,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一切教学中,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永远没有生活实践经验来得直接具体,令人印象深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同生活就是教育的根本原因所在。纸上谈兵是毫无意义的,只有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里,才能真正“学习”。
关键词:陶行知 生活教育 初中语文教育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与无奈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作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旨和精华,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不难发现,这两者是不谋而合的。语文即实践,生活即语文,社会就是一个最大的学校,也是一个最大的语文课堂。
国家各级教育部门都意识到语文实践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失性,不断加强了对实践教育的重视。笔者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也尝试结合生活教育理论,现结合一些教学经历,对生活教育理论对初中语文教育的影响,谈谈以下一些看法。
一.生活化语文让学生学会感知
海伦·凯勒在她的自传体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她在学习拼写“水”这一单词时,她的老师莎莉文带她来到水边,让她感受水从她手心手背滑过的感觉,她顿时领悟,原来这就是水。那流动的、凉凉的感觉,让她的心也似乎快活了起来。在一切教学中,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永远没有生活实践经验来得直接具体,令人印象深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同生活就是教育的根本原因所在。纸上谈兵是毫无意义的,只有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里,才能真正“学习”。
语文课本里涉及到的一切地名、人名,只是一种名词,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之中,是作為一个考点符号,保存在学生的大脑中,而这种保存又是很快会消失的。于是,学生需要不断重复记忆,苦不堪言。
陶行知说过:“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教师只有把书本上的冷冰冰的名词,化成活生生的生活现象,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就像海伦凯勒的老师那样。
例如,在教朱自清《春》一课时,对于其中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个比喻句,我发现很多10后的学生,连花针是什么也没有见过。家家户户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少再有家庭用绣花针来进行缝补衣物了,现在的小孩子没有见过也不奇怪。于是,我就从家里带了绣花针,让学生亲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知它的纤细、银亮、闪光,从而进一步理解春雨的特征。
再比如,在教朱自清《背影》一课时,笔者所在的农村初中,很多孩子没有见过火车站,也不知道月台为何物,更难理解“父亲”为什么要爬月台,为什么爬得那么艰难。现实条件不允许我带着孩子真的去火车站,只能在生活中找到类比物。于是,我让学生站在教室的窗户边,比量窗户的高度,把窗台比作月台,要想翻越窗台,就势必要“两手撑着月台边,身子努力地往上耸”,再请一位稍胖的男生,去试试爬上窗台,果然他们感觉很吃力。再请学生们回忆一下,家人有没有遇到过这中情况,父母有没有吃力地去翻越什么高台之类,从而进一步体会课文中“父亲”这一形象,感悟父爱。
在《溜索》一课中,有一个形容词活用的例子,“只见他们一个个小过去”的“小”,这种悬崖溜索的情景我远离我们学生的,我只能从网上找来一些视频资料。有贵州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途中必须滑过大江上的绳索,材能到达彼岸的事例,是活生生的、震撼人心的,学生看着视频中的惊心动魄的画面,更加感知了这样的生活,是真实存在的。
通过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学生达到自我感悟,加深记忆,并触类旁通的层次。
二.生活化语文让学生善于表达
传统的语文教育,不是让学生背诵就是让学生抄写。老师在讲课文内容分析,学生在埋头记笔记,如果语文课堂,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填鸭,学生亦步亦趋跟着抄抄写写、背背记记,那么,势必会导致学生的反感。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语文知识,或者说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
陶行知认为: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生活决定教育,其实质就是生活需要教育,什么样的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同时,教育既服务于生活,又在改变着生活。中国语言文学经历了千百年,时代在变化,语言也在变化,语文教育也跟着变化。但是有一样基本没有变化。那就是“语文”的基本功能,即表情达意。
我们平时的语文教育,就应该像陶行知主张的,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加强实际生活能力的培养。其中,最基础的能力,就是与人沟通的能力。当今社会力创和谐,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和谐包容,小到家庭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体谅。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很多学生沉溺与虚拟的网络世界,忽略了与生活中人的实实在在的沟通于交流。所以,网络时代下,中学生提高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更加迫切地有待提高。
当代中学生与人交往沟通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与父母的沟通,与同学的沟通,与老师的沟通,还有与生活环境中陌生人的沟通,包括门卫、摊贩、店主、行人等。笔者发现,很多中学生不仅语文成绩低下,性格也内向,为人木讷寡言,缺乏朝气和自信。更有甚者,出现了心理问题。长期下来,教师和家长都不由得为此担忧。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了这一存在问题,积极尝试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指导学生提高语文实践能力。例如,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经常在课堂上举行朗诵美文、背诵古诗词、解读浅显古文等活动,并提出口语表达的要求和标准。再比如,设置课本情景剧,让学生进入角色,用口语表达出人物内心和人物性格。或者,直接下达任务,如指派学生去学校某老师处取东西、转述事情、邀请等,指派学生去完成一个必须开口说话的任务,创造一个机会让他与人接触。有些胆小内向的学生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完成任务,每一次的完成,都是一种磨砺,很好地锻炼了他和周围人打交道的能力。
关键词:陶行知 生活教育 初中语文教育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与无奈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作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旨和精华,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不难发现,这两者是不谋而合的。语文即实践,生活即语文,社会就是一个最大的学校,也是一个最大的语文课堂。
国家各级教育部门都意识到语文实践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失性,不断加强了对实践教育的重视。笔者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也尝试结合生活教育理论,现结合一些教学经历,对生活教育理论对初中语文教育的影响,谈谈以下一些看法。
一.生活化语文让学生学会感知
海伦·凯勒在她的自传体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她在学习拼写“水”这一单词时,她的老师莎莉文带她来到水边,让她感受水从她手心手背滑过的感觉,她顿时领悟,原来这就是水。那流动的、凉凉的感觉,让她的心也似乎快活了起来。在一切教学中,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永远没有生活实践经验来得直接具体,令人印象深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同生活就是教育的根本原因所在。纸上谈兵是毫无意义的,只有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里,才能真正“学习”。
语文课本里涉及到的一切地名、人名,只是一种名词,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之中,是作為一个考点符号,保存在学生的大脑中,而这种保存又是很快会消失的。于是,学生需要不断重复记忆,苦不堪言。
陶行知说过:“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教师只有把书本上的冷冰冰的名词,化成活生生的生活现象,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就像海伦凯勒的老师那样。
例如,在教朱自清《春》一课时,对于其中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个比喻句,我发现很多10后的学生,连花针是什么也没有见过。家家户户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少再有家庭用绣花针来进行缝补衣物了,现在的小孩子没有见过也不奇怪。于是,我就从家里带了绣花针,让学生亲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知它的纤细、银亮、闪光,从而进一步理解春雨的特征。
再比如,在教朱自清《背影》一课时,笔者所在的农村初中,很多孩子没有见过火车站,也不知道月台为何物,更难理解“父亲”为什么要爬月台,为什么爬得那么艰难。现实条件不允许我带着孩子真的去火车站,只能在生活中找到类比物。于是,我让学生站在教室的窗户边,比量窗户的高度,把窗台比作月台,要想翻越窗台,就势必要“两手撑着月台边,身子努力地往上耸”,再请一位稍胖的男生,去试试爬上窗台,果然他们感觉很吃力。再请学生们回忆一下,家人有没有遇到过这中情况,父母有没有吃力地去翻越什么高台之类,从而进一步体会课文中“父亲”这一形象,感悟父爱。
在《溜索》一课中,有一个形容词活用的例子,“只见他们一个个小过去”的“小”,这种悬崖溜索的情景我远离我们学生的,我只能从网上找来一些视频资料。有贵州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途中必须滑过大江上的绳索,材能到达彼岸的事例,是活生生的、震撼人心的,学生看着视频中的惊心动魄的画面,更加感知了这样的生活,是真实存在的。
通过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学生达到自我感悟,加深记忆,并触类旁通的层次。
二.生活化语文让学生善于表达
传统的语文教育,不是让学生背诵就是让学生抄写。老师在讲课文内容分析,学生在埋头记笔记,如果语文课堂,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填鸭,学生亦步亦趋跟着抄抄写写、背背记记,那么,势必会导致学生的反感。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语文知识,或者说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
陶行知认为: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生活决定教育,其实质就是生活需要教育,什么样的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同时,教育既服务于生活,又在改变着生活。中国语言文学经历了千百年,时代在变化,语言也在变化,语文教育也跟着变化。但是有一样基本没有变化。那就是“语文”的基本功能,即表情达意。
我们平时的语文教育,就应该像陶行知主张的,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加强实际生活能力的培养。其中,最基础的能力,就是与人沟通的能力。当今社会力创和谐,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和谐包容,小到家庭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体谅。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很多学生沉溺与虚拟的网络世界,忽略了与生活中人的实实在在的沟通于交流。所以,网络时代下,中学生提高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更加迫切地有待提高。
当代中学生与人交往沟通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与父母的沟通,与同学的沟通,与老师的沟通,还有与生活环境中陌生人的沟通,包括门卫、摊贩、店主、行人等。笔者发现,很多中学生不仅语文成绩低下,性格也内向,为人木讷寡言,缺乏朝气和自信。更有甚者,出现了心理问题。长期下来,教师和家长都不由得为此担忧。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了这一存在问题,积极尝试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指导学生提高语文实践能力。例如,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经常在课堂上举行朗诵美文、背诵古诗词、解读浅显古文等活动,并提出口语表达的要求和标准。再比如,设置课本情景剧,让学生进入角色,用口语表达出人物内心和人物性格。或者,直接下达任务,如指派学生去学校某老师处取东西、转述事情、邀请等,指派学生去完成一个必须开口说话的任务,创造一个机会让他与人接触。有些胆小内向的学生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完成任务,每一次的完成,都是一种磨砺,很好地锻炼了他和周围人打交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