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幼儿园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形式的丰富,幼儿园亲子活动逐渐成为教师、幼儿、家长三者之间的纽带,能够帮助家园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有利于幼儿教师发现幼儿的其他天赋,从而使家长和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优缺点,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本文分析了亲子活动的相关案例,全面阐述了亲子活动的相关概念,提出了亲子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亲子活动;教学策略
资料表明,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在这样的环境下,家长十分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1]。幼儿园一方面为了提高教育質量、丰富教育形式,另一方面为了吸引幼儿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关注,便会开展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在游戏中实现学习与发展。
一、亲子活动的概念界定
亲子活动是指具有亲子关系的两者一起参与的活动。所谓幼儿园亲子活动就是在幼儿园开展的亲子活动[2]。
二、亲子活动的重要性
第一,幼儿园亲子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幼儿园亲子活动虽然有家长的加入,但重点仍是帮助幼儿学习知识与技能、丰富情感[3]。第二,幼儿园亲子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实现能力的发展与认知的丰富。在举行亲子活动时,家长的存在和幼儿自身的自尊心,使幼儿想在家长面前表现自身能力,进而不断突破自身能力的极限。第三,幼儿园亲子活动能够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家长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会更加了解彼此,通过长时间沟通,找到最好的相处模式。
亲子活动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其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中班开展了“欢乐庆元宵”活动,活动中,幼儿和家长一起做元宵,感受元宵节的快乐气氛。但笔者通过观察发现,活动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家长到达学校的时间不同,导致活动秩序混乱;其次,家长分工不明确,各自为战,而教师也未能提供有效的指导;最后,活动过程过于简单,仅有做元宵一项活动,导致活动单调,教育效果有限。
三、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特点
笔者在实践操作、观察分析和借鉴经典亲子活动的过程中,提炼出幼儿园亲子活动的鲜明特点:一是具有多元主体性,二是具有多向互动性。
(一)多元主体性
作为活动设计者,教师应认识到,亲子活动和平时在活动室与幼儿的共同学习存在很大的区别,它没有固定的标准,也没有参考资料,教师可依据自身的理解来设计活动,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创新性[4]。
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明确:幼儿园亲子活动需要家长和幼儿的全力支持和参与,在开展活动时要密切关注幼儿与家长的互动、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以及活动流程等,不能因为有家长的存在而分散注意力。教师不能只追求亲子活动的完成度,还要认识到亲子活动对幼儿成长的意义。
作为活动的反思者,教师应确保反思具有全面性和深刻性,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家长提出的意见进行全面、有效的反思,总结适合自己的组织方法,并将这些措施融入下次亲子活动中[5]。
(二)多向互动性
首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家长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各方面能力的水平,发现孩子不一样的处世方式和特点,以及孩子与同年龄幼儿之间的差异。幼儿可以与家长互动,感受亲情的温暖,在爱中收获知识与能力[6]。其次,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教师可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使其在借鉴与吸收的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这样,良好的教育方式和想法就能被家长运用于家庭教育中,并形成科学的教育风格。最后,家长与教师的良好沟通。家长可以从教师口中了解幼儿的近期表现,若孩子有明显的进步,那么家长可鼓励孩子;若孩子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存在问题,家长就要尽早引起重视,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此外,教师可以从家长的语言和行为中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家长的教育理念,结合这两方面帮助家长转变教育理念,让家长和教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反思中实现家园共育[7]。
四、幼儿园亲子活动类型
幼儿园亲子活动类型丰富,从不同角度可分为不一样的类型。笔者将亲子活动分为节庆类、生活类和教育类三种。
(一)节庆类亲子活动
中国传统节日很多,幼儿园可根据相应的节日开展亲子活动,在游戏中帮助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比如,在重阳节,幼儿园可开展“幸福一家”“孝敬,我最行”等活动。
(二)生活类亲子活动
幼儿园可围绕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事物开展亲子活动。比如,田里的蔬菜成熟了,幼儿园可开展“蔬菜印章画”“蔬菜连连看”等活动。
(三)教育类亲子活动
教育类亲子活动包含对幼儿各方面成长的引导。为了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可将教育类亲子活动分为以下五种:一是健康领域的亲子活动,如以户外体育锻炼为主题的亲子运动游戏;二是语言领域的亲子活动,如亲子趣味共读、亲子故事表演、亲子大创作等;三是科学领域的亲子活动,如动手趣制作、简单小探究、聪明数学家等;四是艺术领域的亲子活动,如小小歌手、家庭音乐之声等;五是社会领域的亲子活动,如安全表演游戏、社会交往小技巧等。
五、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选点要新
要想使幼儿和家长积极参与亲子活动,教师应选择适宜的主题。在选择主题时,教师可先询问家长的想法,寻求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的帮助,也可借鉴成功的亲子活动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活动中应融入自己的风格,对活动进行进一步创新,融入不同的元素,使活动更加具有吸引力。
(二)设计要细
在活动之前,教师要制订详细的计划,明确每位参与者应在什么时间做什么样的活动,保证工作的落实。教师应在设计方案时关注以下细节。
1.通知到位
教师可通过网络通知家长,也可以在家园天地里以书面形式通知家长,还可以组织家长会告知家长,通知需多渠道进行,以免家长错过信息。
【关键词】幼儿园;亲子活动;教学策略
资料表明,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在这样的环境下,家长十分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1]。幼儿园一方面为了提高教育質量、丰富教育形式,另一方面为了吸引幼儿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关注,便会开展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在游戏中实现学习与发展。
一、亲子活动的概念界定
亲子活动是指具有亲子关系的两者一起参与的活动。所谓幼儿园亲子活动就是在幼儿园开展的亲子活动[2]。
二、亲子活动的重要性
第一,幼儿园亲子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幼儿园亲子活动虽然有家长的加入,但重点仍是帮助幼儿学习知识与技能、丰富情感[3]。第二,幼儿园亲子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实现能力的发展与认知的丰富。在举行亲子活动时,家长的存在和幼儿自身的自尊心,使幼儿想在家长面前表现自身能力,进而不断突破自身能力的极限。第三,幼儿园亲子活动能够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家长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会更加了解彼此,通过长时间沟通,找到最好的相处模式。
亲子活动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其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中班开展了“欢乐庆元宵”活动,活动中,幼儿和家长一起做元宵,感受元宵节的快乐气氛。但笔者通过观察发现,活动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家长到达学校的时间不同,导致活动秩序混乱;其次,家长分工不明确,各自为战,而教师也未能提供有效的指导;最后,活动过程过于简单,仅有做元宵一项活动,导致活动单调,教育效果有限。
三、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特点
笔者在实践操作、观察分析和借鉴经典亲子活动的过程中,提炼出幼儿园亲子活动的鲜明特点:一是具有多元主体性,二是具有多向互动性。
(一)多元主体性
作为活动设计者,教师应认识到,亲子活动和平时在活动室与幼儿的共同学习存在很大的区别,它没有固定的标准,也没有参考资料,教师可依据自身的理解来设计活动,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创新性[4]。
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明确:幼儿园亲子活动需要家长和幼儿的全力支持和参与,在开展活动时要密切关注幼儿与家长的互动、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以及活动流程等,不能因为有家长的存在而分散注意力。教师不能只追求亲子活动的完成度,还要认识到亲子活动对幼儿成长的意义。
作为活动的反思者,教师应确保反思具有全面性和深刻性,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家长提出的意见进行全面、有效的反思,总结适合自己的组织方法,并将这些措施融入下次亲子活动中[5]。
(二)多向互动性
首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家长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各方面能力的水平,发现孩子不一样的处世方式和特点,以及孩子与同年龄幼儿之间的差异。幼儿可以与家长互动,感受亲情的温暖,在爱中收获知识与能力[6]。其次,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教师可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使其在借鉴与吸收的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这样,良好的教育方式和想法就能被家长运用于家庭教育中,并形成科学的教育风格。最后,家长与教师的良好沟通。家长可以从教师口中了解幼儿的近期表现,若孩子有明显的进步,那么家长可鼓励孩子;若孩子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存在问题,家长就要尽早引起重视,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此外,教师可以从家长的语言和行为中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家长的教育理念,结合这两方面帮助家长转变教育理念,让家长和教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反思中实现家园共育[7]。
四、幼儿园亲子活动类型
幼儿园亲子活动类型丰富,从不同角度可分为不一样的类型。笔者将亲子活动分为节庆类、生活类和教育类三种。
(一)节庆类亲子活动
中国传统节日很多,幼儿园可根据相应的节日开展亲子活动,在游戏中帮助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比如,在重阳节,幼儿园可开展“幸福一家”“孝敬,我最行”等活动。
(二)生活类亲子活动
幼儿园可围绕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事物开展亲子活动。比如,田里的蔬菜成熟了,幼儿园可开展“蔬菜印章画”“蔬菜连连看”等活动。
(三)教育类亲子活动
教育类亲子活动包含对幼儿各方面成长的引导。为了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可将教育类亲子活动分为以下五种:一是健康领域的亲子活动,如以户外体育锻炼为主题的亲子运动游戏;二是语言领域的亲子活动,如亲子趣味共读、亲子故事表演、亲子大创作等;三是科学领域的亲子活动,如动手趣制作、简单小探究、聪明数学家等;四是艺术领域的亲子活动,如小小歌手、家庭音乐之声等;五是社会领域的亲子活动,如安全表演游戏、社会交往小技巧等。
五、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选点要新
要想使幼儿和家长积极参与亲子活动,教师应选择适宜的主题。在选择主题时,教师可先询问家长的想法,寻求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的帮助,也可借鉴成功的亲子活动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活动中应融入自己的风格,对活动进行进一步创新,融入不同的元素,使活动更加具有吸引力。
(二)设计要细
在活动之前,教师要制订详细的计划,明确每位参与者应在什么时间做什么样的活动,保证工作的落实。教师应在设计方案时关注以下细节。
1.通知到位
教师可通过网络通知家长,也可以在家园天地里以书面形式通知家长,还可以组织家长会告知家长,通知需多渠道进行,以免家长错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