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是一篇记述完整的、师生间关于“志”(理想)的对话。这篇人物对话,展现出一派师生自由讨论的和乐气氛,人物性格轮廓明晰,同时表现了孔子平易近人、循循善诱的教育家风度。虽然一直以来,对《侍坐》章中部分字句,如“毋吾以也”的理解有较大争议,对孔子“吾与点也”所体现的情感态度也有不同的解读,但就对话的开展过程而言,文章对当今探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仍有一定的启迪。
一、民主和谐——对话氛围的营造
师生间开展有效对话的前提是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从《侍坐》章中,读者似乎可以想见这样的情景:大家席地而坐,孔子大概坐在中间的位置,弟子们则各自找一个距离适中而舒适的地方散坐,并不整齐划一。孔子作了一个亲切而有启发性的开场白后,子路、冉有、公西华先后发言。可这时候曾晳竟在那里津津有味地鼓瑟,也不怕老师不高兴、同学们烦他。当然,他也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弹琴,因为他同时也在倾听他人的发言。前面几位同窗的回答,他都清清楚楚地听到了,实实在在地记住了。读者可以从中看到孔子与其弟子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感受到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别温和、亲切的教学氛围。
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才能做到自由而真实地表露自己的所思所想。当然,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的营造不是一时一日之功,它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意识的外化,是教师教学方式长期积淀的结果。对教师而言,要强化教学中的民主意识与平等意识。
二、平等中的首席——对话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实现有效对话的最基本条件是对话主体双方在地位上的平等,师生平等地参与课堂教学中的各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建立的是平等、自由、关心、宽容、鼓励、帮助的关系。
《侍坐》章给读者展示的教学情景是:师徒几人,闲坐在一起,孔子不以老师自居,而是创造了一个温馨自由的场合,学生畅所欲言,平等交流。他首先是对话的组织者或者说是发起者,而更多的时候则是扮演着倾听者的角色,并以适时的回应与调控推进对话的开展,有时,也以一个与学生完全平等的讨论参与者的身份,发表自己的感受。孔子在学生面前,并无话语霸权。在师生的话语世界里,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基于平等交往的相互“聆听和诉说”的关系,在聆听中进行着心灵的对话,在聆听中作出恰当的回应。听完4个学生的发言后,孔子喟然长叹曰:“吾与点也。”在笔者看来,孔子赞同曾晳的理想,只是合于自己此时此境的想法而已,并不是说与自己的想法相同就是最好的。
《侍坐》章给读者的启示是: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充当好向导的作用,“该放则放,该收则收”,并以恰当的方式、适度的时间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心与心的对话,扮演好“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
三、言说的欲望——对话话题的设置
对话要有话题,有效的对话话题应是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能激发学生言说的欲望和兴趣的。此次师生间的对话是围绕“志”展开的,有些类似于当今的“理想”主题班会。当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带着诸弟子周游列国,到处宣传自己的治国主张,却四处碰壁,无人欣赏。也许心中免不了牢骚满腹,怨声载道,大叹世道不公。在这种情形下,孔子召集了这次座谈会,给了学生一次言说的机会,使大家久积于心的理想志趣,终于有机会一吐为快。学生当然愿意在老师面前畅谈自己的理想抱负、情操志趣。因此,孔子刚一设问,就得到学生的积极回应。显然,孔子洞悉学生心理,知道学生平日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正是抓住学生此时的现状设问,所以,一问就问到了学生心坎里去,学生有话可说,且有言说的欲望。
设置有效的对话话题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实际,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特点,乃至预习程度等。只有这样,话题才能更有针对性,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及时回应,适时调控——对话的推进
教师的话音刚落,子路就率先发言。面对子路的一番慷慨陈词,孔子心中可能感慨万千,他知道理想说出来容易,但真正要落实到行动上,特别是让当政者欣赏并付诸实施,可就难上加难了!因此,孔子只是“哂之”,未置一词。这哂之却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一种非言语的对话。可以想象,弟子们在发言或聆听对方发言的同时,必然会暗暗地观察着老师的表情。此时,老师的及时回应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其发言的态度与关注。试想一下,如果老师面无表情、无所回应的话,必然会影响后面发言的人,影响对话的进程与质量。
子路的率先发言在情理之中,一来是子路的率直性格使然,二来则是情势使然。在诸弟子中,子路年龄最长,理当先说,否则,其他人也不敢先说,必致冷场。而冉有、公西华、曾晳的先后发言则反映出老师的适时调控之功。在子路发言后,按理该是曾晳。虽说孔子倡导师生平等且身体力行,但他讲究“长幼有序”也是学生深知的。没有老师的发话,冉有抢先发言就有些失礼,加之以其谦逊的品格来看,冉有不会冒然接下去说,而此时曾晳尚在弹琴。于是孔子适时点名发言,“求,尔何如?”“赤,尔何如?”使整个对话顺畅进行下去。当其他三人发言完毕,曾晳并没有立刻回答老师,而是说“异乎三子者之撰”,明确表示自己和他们不同。为了更具体地了解曾晳的理想、志趣,孔子于是说道:“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在孔子的鼓励和大家的期盼下,曾晳为大家描绘了一幅春风沂水的生活图景,体现了不同于他人的志向与情趣。
对话的过程是师生畅谈理想抱负、情操志趣的过程,也是师生不同性格的展示过程。随着对话的推进,孔子的谦和,子路的粗豪率直,冉有和公西华的谦谨,曾晳的雍容飘洒,都跃然纸上。而作为对话的调控者,孔子对于弟子的性格、才能显然是了然于胸的。唯有如此,调控才能适时适度,对话的开展才会自然紧凑。
五、尊重差异——对话质的追求
有效教学对话应该是充分表达个人感受、个人见解的个性化思考的结果,对同一问题,由于个人的知识积累、生活经历、理解角度不同,其回答结果必然是存在差异的。差异对话是对教学对话质的追求。有差异,才有对照;有差异,才有思维的碰撞,也才有思考的深入和对话的深化。差异对话的过程是师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
尊重差异,是教师在教学对话中应有的坚持。对于学生的发言,老师不能进行简单的肯定和否定,更不能根据自己预设的标准或偏私喜好来评判学生。在这一点上,孔子无疑给了教师们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尊重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接纳并理解种种不同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和理想操守,并不失分寸地赞扬、鼓励。这从《侍坐》章结尾一段的评点可以看得出来。
《侍坐》章是记人言志的文学作品,是师生有效对话的精彩范例,更是展示孔子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教育方法的教育随笔。一名语文教师,在品读作品、汲取古圣先贤的教育智慧的同时,更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相信从中可以获得更多。
参考文献:
[1]童国嘉.有效教学对话的基本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12).
[2]李富贵.有效课堂师生交往的特征分析[J].成功(教育),2007(8).
[3]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论坛.语文课堂中实施有效对话的策略研究[OL].2009.
[4]徐昌才.孔子怎样做老师[Z].中教网,2005.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李奇志)
一、民主和谐——对话氛围的营造
师生间开展有效对话的前提是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从《侍坐》章中,读者似乎可以想见这样的情景:大家席地而坐,孔子大概坐在中间的位置,弟子们则各自找一个距离适中而舒适的地方散坐,并不整齐划一。孔子作了一个亲切而有启发性的开场白后,子路、冉有、公西华先后发言。可这时候曾晳竟在那里津津有味地鼓瑟,也不怕老师不高兴、同学们烦他。当然,他也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弹琴,因为他同时也在倾听他人的发言。前面几位同窗的回答,他都清清楚楚地听到了,实实在在地记住了。读者可以从中看到孔子与其弟子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感受到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别温和、亲切的教学氛围。
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才能做到自由而真实地表露自己的所思所想。当然,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的营造不是一时一日之功,它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意识的外化,是教师教学方式长期积淀的结果。对教师而言,要强化教学中的民主意识与平等意识。
二、平等中的首席——对话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实现有效对话的最基本条件是对话主体双方在地位上的平等,师生平等地参与课堂教学中的各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建立的是平等、自由、关心、宽容、鼓励、帮助的关系。
《侍坐》章给读者展示的教学情景是:师徒几人,闲坐在一起,孔子不以老师自居,而是创造了一个温馨自由的场合,学生畅所欲言,平等交流。他首先是对话的组织者或者说是发起者,而更多的时候则是扮演着倾听者的角色,并以适时的回应与调控推进对话的开展,有时,也以一个与学生完全平等的讨论参与者的身份,发表自己的感受。孔子在学生面前,并无话语霸权。在师生的话语世界里,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基于平等交往的相互“聆听和诉说”的关系,在聆听中进行着心灵的对话,在聆听中作出恰当的回应。听完4个学生的发言后,孔子喟然长叹曰:“吾与点也。”在笔者看来,孔子赞同曾晳的理想,只是合于自己此时此境的想法而已,并不是说与自己的想法相同就是最好的。
《侍坐》章给读者的启示是: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充当好向导的作用,“该放则放,该收则收”,并以恰当的方式、适度的时间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心与心的对话,扮演好“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
三、言说的欲望——对话话题的设置
对话要有话题,有效的对话话题应是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能激发学生言说的欲望和兴趣的。此次师生间的对话是围绕“志”展开的,有些类似于当今的“理想”主题班会。当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带着诸弟子周游列国,到处宣传自己的治国主张,却四处碰壁,无人欣赏。也许心中免不了牢骚满腹,怨声载道,大叹世道不公。在这种情形下,孔子召集了这次座谈会,给了学生一次言说的机会,使大家久积于心的理想志趣,终于有机会一吐为快。学生当然愿意在老师面前畅谈自己的理想抱负、情操志趣。因此,孔子刚一设问,就得到学生的积极回应。显然,孔子洞悉学生心理,知道学生平日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正是抓住学生此时的现状设问,所以,一问就问到了学生心坎里去,学生有话可说,且有言说的欲望。
设置有效的对话话题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实际,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特点,乃至预习程度等。只有这样,话题才能更有针对性,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及时回应,适时调控——对话的推进
教师的话音刚落,子路就率先发言。面对子路的一番慷慨陈词,孔子心中可能感慨万千,他知道理想说出来容易,但真正要落实到行动上,特别是让当政者欣赏并付诸实施,可就难上加难了!因此,孔子只是“哂之”,未置一词。这哂之却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一种非言语的对话。可以想象,弟子们在发言或聆听对方发言的同时,必然会暗暗地观察着老师的表情。此时,老师的及时回应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其发言的态度与关注。试想一下,如果老师面无表情、无所回应的话,必然会影响后面发言的人,影响对话的进程与质量。
子路的率先发言在情理之中,一来是子路的率直性格使然,二来则是情势使然。在诸弟子中,子路年龄最长,理当先说,否则,其他人也不敢先说,必致冷场。而冉有、公西华、曾晳的先后发言则反映出老师的适时调控之功。在子路发言后,按理该是曾晳。虽说孔子倡导师生平等且身体力行,但他讲究“长幼有序”也是学生深知的。没有老师的发话,冉有抢先发言就有些失礼,加之以其谦逊的品格来看,冉有不会冒然接下去说,而此时曾晳尚在弹琴。于是孔子适时点名发言,“求,尔何如?”“赤,尔何如?”使整个对话顺畅进行下去。当其他三人发言完毕,曾晳并没有立刻回答老师,而是说“异乎三子者之撰”,明确表示自己和他们不同。为了更具体地了解曾晳的理想、志趣,孔子于是说道:“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在孔子的鼓励和大家的期盼下,曾晳为大家描绘了一幅春风沂水的生活图景,体现了不同于他人的志向与情趣。
对话的过程是师生畅谈理想抱负、情操志趣的过程,也是师生不同性格的展示过程。随着对话的推进,孔子的谦和,子路的粗豪率直,冉有和公西华的谦谨,曾晳的雍容飘洒,都跃然纸上。而作为对话的调控者,孔子对于弟子的性格、才能显然是了然于胸的。唯有如此,调控才能适时适度,对话的开展才会自然紧凑。
五、尊重差异——对话质的追求
有效教学对话应该是充分表达个人感受、个人见解的个性化思考的结果,对同一问题,由于个人的知识积累、生活经历、理解角度不同,其回答结果必然是存在差异的。差异对话是对教学对话质的追求。有差异,才有对照;有差异,才有思维的碰撞,也才有思考的深入和对话的深化。差异对话的过程是师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
尊重差异,是教师在教学对话中应有的坚持。对于学生的发言,老师不能进行简单的肯定和否定,更不能根据自己预设的标准或偏私喜好来评判学生。在这一点上,孔子无疑给了教师们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尊重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接纳并理解种种不同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和理想操守,并不失分寸地赞扬、鼓励。这从《侍坐》章结尾一段的评点可以看得出来。
《侍坐》章是记人言志的文学作品,是师生有效对话的精彩范例,更是展示孔子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教育方法的教育随笔。一名语文教师,在品读作品、汲取古圣先贤的教育智慧的同时,更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相信从中可以获得更多。
参考文献:
[1]童国嘉.有效教学对话的基本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12).
[2]李富贵.有效课堂师生交往的特征分析[J].成功(教育),2007(8).
[3]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论坛.语文课堂中实施有效对话的策略研究[OL].2009.
[4]徐昌才.孔子怎样做老师[Z].中教网,2005.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李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