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gsdr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学科是富含情感的学科,其中大部分课文中都蕴藏着浓郁的情感,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能否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情感资源,将情感教育寓于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仅关系到语文课堂的效益,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心智健康发展。因而,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本文就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走进文本,感知作者情感,体会心灵深处的声音
  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是让学生阅读,教给学生分析和理解文本的方法,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能够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具有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情趣。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其选取的内容涉及自然、人文、社会、人物等诸多方面,集景色美、思想美、人性美于一身,文章或清新脱俗,优雅恬静,或朗朗上口,溢美留香,文章中隐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富含着作者对事件的爱憎之情。教师在教学时,要深挖文本,不断引导学生走入情境,去体会感知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情绪。如教学《春望》一文,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知道杜甫忧国忧民,感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凄凉。而诗中所反映的时代背景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不深,不会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也就不会让学生产生深层的情感体验。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置身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让学生体会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连续不断。诗人妻子儿女远在鄜州,家人分隔四方,妻子的安危使他梦牵魂绕。由此,“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作者所处乱世,既有国破之痛,更有家人亡命天涯的凄苦。经过这一引导,学生真正走进了作者的世界,体会了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自然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通过教师的语言,饱含真情的剖析杜甫的所思所想,将学生置于作者的生活境遇中,这种情感能够让学生感同身受,真正体会“国破家亡”的悲苦。著名的英国作家王尔德曾经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自然意味着作者与读者的心灵契合,思想情感达到彼此交融,相互感知的最佳境界。同样,当学生步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满怀期待的去体验作品时,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升华为一种至尚至高的审美境界。
  二、真情诵读,体会文本境界,孕育深层的情感体验
  真情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和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真情诵读,在诵读教学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对文本的体验与领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情感之火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苗,从而让学生的情感在语文课堂尽情燃烧。如对于《背影》一文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感受文章中透露出的浓浓的父爱,我在范读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齐读、分角色朗读、给学生配上音乐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不断体会父爱如山的人间至爱;再如,教学《最后一课》,同样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文章的关键之处,使学生体会那种沉闷压抑的氛围,感悟那种失去国家的伤痛,进而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领会作者表达的主旨。
  三、把握基点,寻找最佳切入点,实现师生情感的共生
  语文课堂应是鲜活生动的,其间不乏闪耀情感光芒的元素,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在教学中不断探寻,不断发现,找准最佳的切入点,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召学生。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做教学设计的执行者,更应是情感投入的参与者,要努力运用课文中的美文佳作所包含的真挚感情,去叩击学生的心灵之弦,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教师、学生与作品传达的情感达到完美的统一,上升为理想的境界。当然,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处处时时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思维为依据,沿着学生情感发展的脉络,将学生平时喜爱、感兴趣的元素渗透进去。如在讲散文蕴含的意境时,我给学生讲述著名歌手费玉清的《千里之外》所蕴含的意蕴;在讲现代诗词的时候,让学生演唱周杰伦的《菊花台》,使学生感受歌词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从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认同和学习兴趣。
  四、寻找原型,联系学生生活,培育情感生成的土壤
  情感教育必须寓于学生的生活中,只有将语文教育回归到充满生机的现实生活中,师生才可以在真实的自然事实和现实的文化活动中,产生丰富的感受和体验,认识和掌握世界的原始之美。如《父母的心》一课,写的是一对贫困夫妇在贫困交加时面临骨肉分离时的犹豫,最终宁愿饿死也不愿抛弃子女的感人故事。虽然语言平实,但其间流露出的真情,却感人至深。父母之爱,学生们再熟悉不过了,但很多学生司空见惯,反而忽视了这人间伟大的爱。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授课前一星期,要求学生每天回家后仔细观察自己的父母,从他们的一言一行、言谈举止体会他们对自己的爱。在此基础上,再对文本进行解读,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也深刻地感受到父母之爱是人间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自然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总之,情感教育有别于智能教育,它更多的是在表现一种唤醒、一种塑造,我们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渗透情感教育,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才能不断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塑造出心智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王营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城投债需重点关注的信用风险因素,以kmv模型为基础,构建城投债适度规模测度模型,并以北京市1978-2010年相关财税数据为基础,有效度量“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城
【摘 要】生物实验设计题在高考试卷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实验设计一直是学生面临考试时的难题,本文对如何解答实验设计及其注意点这个环节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实验设计;生物;解答;注意点  在新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高考《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中明确规定: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做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
本文主要从理性精神、实证精神、怀疑和批判精神以及创新精神这几个方面讨论了科学精神的内涵,以及高等教育中科学精神培育的重要性、方法与措施。
提高教师素质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教师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创造性的思维素质、扎实的业务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提高教师素质应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加大岗位
我园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适应新形势,优化园区投资环境而创办的幼儿园,地处城乡集合部。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大批外来人口涌入开发区经商务工,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园率比较高。背井
社会流动是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变更过程。合理的社会流动是促进社会系统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机制,但合理社会流动的形成,必须凭藉一定的社会控制手段才能得以实
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社团的地位也日益显得重要.本文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针对高校现有学生社团具有规模性、秩序性、实践性的
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开展以农机田间作业为核心的农机管理标准化活动,建立了农机规章制度,加强了农机队伍建设,改善农机基础条件,提高了农机装备与管理水平,农机作业质
通过对和政县双低油菜的生产现状,分析双低油菜全生育期的气象条件,确定适宜的播种期,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以便更好的为和政县油菜产业的发展提供气象科学依据。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高等教育信息化从整体上影响高等教育,并且带来高等院校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形式的变革,教学制度和组织形式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