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数学教育的探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e_willi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职高院校的特点论述了职高院校数学教育思想的转变、职高学生的数学教学模式的转变、高职学生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这三个方面.
  【关键词】职高院校;模式;数学兴趣
  
  数学作为一门技术学科,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传统的数学教育正在向以培养学生数学素质为宗旨的能力教育转变;而一所综合性职高院校,它包括了高职、职高、综合高中,还有着多样的专业.在这种转变、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创新职高院校的数学教学模式,使原本初等数学基础较差的职高院校的学生摆脱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和借助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职高院校数学教育思想的转变
  中等职业学校有着专业多样性的特点,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另一种类型的教育.职高学生的培养应走“实用型”的路子,而不能以“学术型”“理论型”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职高院校的数学教育不同于普通中学学生和高校数学系学生的数学教育,不应过多强调其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而应将其作为专业课程的基础,强调其应用性、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对职高和高职学生的数学教学的一些想法.
  二、职高学生的数学教学模式的转变
  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精心营造创新环境,优化解题过程,通过启发知识来启发创新、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教学和教改的根本任务.下面重点介绍一种开放性模式教学——让“自主学习”进课堂.
  1.大家提问题,大家讨论
  这是一种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讨论解决,教师只是讨论的组织者和诱导者.当然,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平等地参与讨论.例如“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排列与组合”课就是这样处理的.课堂上可以有反驳和质疑,辩论进入了课堂.学生提出什么问题并非教师所能预料,许多解法都是教师未曾想过的.
  2.让学生自己参与考试试卷评价
  第一种是自己讲自己的错题.如果自己不会做,要讲给大家听,先得自己弄懂它;如果原先缺乏信心,总是恐惧自卑,那么学生通过讲前备课,然后讲给大家听,他会发现,真钻进去了,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第二种是学生讲自己的好办法,展示自我,交流比较,可以受到激励和启发.
  3.改进学法,提高自学能力
  美国杰出数学家波利亚说过:“自学的动力与能力的结合便构成了成功的阶梯.”自学能力是《大纲》中提出的学生必须具备的六种能力之一.
  需要说明:在数学教学中不以课上处理习题的多少为标准,而J 注重情景创设,注重思想方法和直觉思维的训练,注重学生课堂的参与,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注重学科特征之中所透析出的哲理揭示,这些都成为“自主学习”式课堂能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
  三、高职学生的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这就使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类型上区别开来,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第一属性.因此,高职的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必须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体现“联系实际,深化概念,注重应用,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特色.为了加强对学生数学素质、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作了一些研究.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般说来,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常常是因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所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如在每堂课开始时即向学生讲清楚本次课的学习目标,下课之前留出5分钟作小结,指出这部分内容在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应掌握程度的最高要求与最低要求.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教师甚至还要教学生课后如何看数学书,复习课堂所学内容,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化繁为简,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数学,尤其是高等数学,向来以抽象著称,有机会学习高等数学的都不是“常人”,是“精英”,而职业教育使这种“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所以职业教育中的高等数学教学,不在于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多高,对数学公式、定理的论证多么完美,重要的是学生学到了什么,是否会应用.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把抽象、繁琐的理论直观化、简单化,让学生易于接受.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供想象的空间,使他们懂得用数学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且也利于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鉴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数学软件的日臻完善,为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和数学之间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尝试了高等数学的教学与计算机功能结合,引进了几何画板绘制空间曲面,制作数学课件.应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觉,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数学发展的现状及应用有了切实的体会.
  职高院校的学生数学理论知识较差,但动手能力和思维都比较灵活,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情景设计上进行创新.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乐趣.职高院校有着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学生,不一样的教育,作为一名职高学校的教师,我们需要因地制宜,因生而教.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的解题过程是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的是人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直觉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联想思维能力.而在解答每一道数学题目的过程中,这些思维能力又不是单独而存在的,而是交叉进行,并且综合运用的结果.  【关键词】数学;解题能力  数学的解题一般而言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审题,第二步是联想,第三步是答题.解答数学题目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更是对于学生能力的一种培养过程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成为了教育的主要目标,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则是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以及笔者多年教学经验,针对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思维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错误分析;数学思维;质疑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共识没
无论是我们的工作还是学习,人们经常会提到一个词“反思”,什么是反思,简单地说,过去的事情我们常常要思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明鉴将来;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首先是对过往学习经历的再次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律,进行调整,反思的内容包括:过去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行为方式等. 那么,我们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需要反思吗?  也许,笔者的一些教学片段可以引发一些思考:  片段一:  一次数
本研究选择贞丰县的1个农家栽培地方品种(暂定名:贞丰核桃),通过感官性状、物理特性及主要营养成分分析,了解其商品性状。结果表明:贞丰核桃果形为卵圆形,大小均匀,形状一致;外壳
【摘要】 复习课不是简单地重复已学知识,而是引领学生站在新高度和新视角对已学知识进行审视和梳理. 要想在总复习教学中完成系统掌握知识、巩固提高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复习目标,教师应制定复习计划、研究命题趋势、落实基础知识等,但关键是在于课堂教学. 通过以题带点来构建知识网络,通过以疑定教来解决生成问题,通过以类串型来掌握数学模型,通过以变促能,提升学生解题能力,通过以错引思来使学生思维缜密,
摘要 任何两个大于2的素数的和都是偶数;大于等于6小于无穷大的偶数(6≤an<∞)是两个素数的和;趋近于无穷大时的数是素数2。
摘要:初中是一个孩子人生的重要十字路口,它对于孩子今后的人生产生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而初一则是这个十字路口中的关键点,走好初一这关键的一步,能为初中阶段打下坚实的根基,作为数学学科的老师,如何在这个重要的起点给予学生必要的关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一点思考。  关键词:个体差异;情感教学;数学教学    由于家庭环境、学生的个性品质、毕业学校等方面的因素,学生从刚进初一就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个
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是从某些具体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出的一些普遍存在的规律.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它反映在数学教学内容里面,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它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只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把数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分类讨论的思想  在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当问题所给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我们就需要根据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异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