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的主要工作靠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要办好学校首先要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使教职工真正成为管理主体。
一、尊重和理解人才
尊重人才才会重视人才,理解人才才会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管理的核心是人。
1、要尊重人才,给教师一定的“自由”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空间
住校教师王某,经常频繁外出。起初我以为其自我约束不严,工作不认真。后经多方了解,他不是去家访,就是去附近的朋友家网上搜集教学资料。我陷入了沉思,学校仅有一台电脑,又装在校长办公室,教师要用,必然有所顾忌,起不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作用。我便让人将电脑搬到另一房间,让一教师管理,如果哪位老师想用随时都可以。从此教师便争先恐后、自主使用,从此以后,经过精心组织的课堂更具魅力。可见教师的工作,无论家访、学习、搜集资料、教研一系列教学的延续工作,都不一定是坐在办公室就能完成的。管理者只有在合情合理的条件下,为教师提供一定的自由度,才能使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恰如其分的发挥。
2、要一视同仁,给教职工心理一种公平感
人无论年龄老幼、学历高低、职务大小、性格各异,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管理都要一视同仁,不能肯定一部分否定一部分,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积极性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积极性,并注意积极性的稳定和发展,及时肯定教职工在工作过程中的点滴成绩,促使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以满足教职工心理的需要。
我校有一位多年从事毕业班语文教学的王某,居功自傲,知识日渐老化,不思上进;年轻教师小张,学生时代就出类拔萃,学院毕业后分配来我校工作更是工作认真,教学成绩显著。有人建议将两人工作调换,王某闻风后大喊不公平。考虑到王某的自尊心和同志之间的和谐关系,我将他们二人放在同一年级同等的班级。使他们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他们都卯足了劲地干,年终检测两人都从镇上为学校拿回了好名次。既避免了教师之间闹矛盾,又显示了学校管理者的一视同仁。
3、加强人际沟通,营造舒畅的心理环境
学校的人际沟通主要有领导与教职工的上下沟通,教职工之间的平行沟通和师生之间的沟通。改善上下沟通,让教职工知道领导想什么,做什么;同时,领导要经常深入群众之中,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增进彼此的尊重和理解。
遇到教师实际困难,我常出钱出力,给其经济上帮助,生活上关心。学校大龄男青年王某父母双亡,35周岁,我通过朋友多方撮合,亲自前去女方家里为他提亲,挪出自己的办公室,组织教师为其布置新房,在教工灶宴请亲朋,为他解决了教学上的后顾之忧,也感染了周围的教师与群众,为学校赢得了声誉。
二、让教师参与管理,提高认识
1、教职工参与管理,可使他们投入情感,产生心理默契
代课教师杨某与张某,待人热情诚恳,有组织能力,校委会上我提名他们为学校的副主任,让其通过教代会、工会等形式参加学校目标的制定,对干部实行监督,对涉及切身利益的生活福利、奖品分配等问题参加讨论决策,既增加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又使广大教师得到了实惠。这一系列活动有利于他们积极性的调动和主人翁意识的形成,促使他们以学校工作为己任,自觉自愿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经验。
2、情感上的认同使其努力工作,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才
知识需要更新,人才需要完善发展。教师个性的发展和成熟,是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的。管理者应给教师提供成长和发展条件,使其个性得以发展和完善,有利于教师坚定自己的事业心。
对年轻教师,常让他们参加高一级的继续教育和学习,督促他们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很快成长为骨干教师;在新课程的培训中,适时安排老同志参加,使他们更新教育理念,发挥余热。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新的教学观念的结合,使他们的教学呈放出了异彩。通过以上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研能力,以教研促进教学,为造就一代新人做出了贡献。
总之,要抓好学校管理,就要对广大教职工思想上理解,生活上关心,发展上帮助,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组稿编辑:赵宁】
(作者单位:711711陕西省富平县八联小学校长)
一、尊重和理解人才
尊重人才才会重视人才,理解人才才会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管理的核心是人。
1、要尊重人才,给教师一定的“自由”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空间
住校教师王某,经常频繁外出。起初我以为其自我约束不严,工作不认真。后经多方了解,他不是去家访,就是去附近的朋友家网上搜集教学资料。我陷入了沉思,学校仅有一台电脑,又装在校长办公室,教师要用,必然有所顾忌,起不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作用。我便让人将电脑搬到另一房间,让一教师管理,如果哪位老师想用随时都可以。从此教师便争先恐后、自主使用,从此以后,经过精心组织的课堂更具魅力。可见教师的工作,无论家访、学习、搜集资料、教研一系列教学的延续工作,都不一定是坐在办公室就能完成的。管理者只有在合情合理的条件下,为教师提供一定的自由度,才能使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恰如其分的发挥。
2、要一视同仁,给教职工心理一种公平感
人无论年龄老幼、学历高低、职务大小、性格各异,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管理都要一视同仁,不能肯定一部分否定一部分,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积极性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积极性,并注意积极性的稳定和发展,及时肯定教职工在工作过程中的点滴成绩,促使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以满足教职工心理的需要。
我校有一位多年从事毕业班语文教学的王某,居功自傲,知识日渐老化,不思上进;年轻教师小张,学生时代就出类拔萃,学院毕业后分配来我校工作更是工作认真,教学成绩显著。有人建议将两人工作调换,王某闻风后大喊不公平。考虑到王某的自尊心和同志之间的和谐关系,我将他们二人放在同一年级同等的班级。使他们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他们都卯足了劲地干,年终检测两人都从镇上为学校拿回了好名次。既避免了教师之间闹矛盾,又显示了学校管理者的一视同仁。
3、加强人际沟通,营造舒畅的心理环境
学校的人际沟通主要有领导与教职工的上下沟通,教职工之间的平行沟通和师生之间的沟通。改善上下沟通,让教职工知道领导想什么,做什么;同时,领导要经常深入群众之中,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增进彼此的尊重和理解。
遇到教师实际困难,我常出钱出力,给其经济上帮助,生活上关心。学校大龄男青年王某父母双亡,35周岁,我通过朋友多方撮合,亲自前去女方家里为他提亲,挪出自己的办公室,组织教师为其布置新房,在教工灶宴请亲朋,为他解决了教学上的后顾之忧,也感染了周围的教师与群众,为学校赢得了声誉。
二、让教师参与管理,提高认识
1、教职工参与管理,可使他们投入情感,产生心理默契
代课教师杨某与张某,待人热情诚恳,有组织能力,校委会上我提名他们为学校的副主任,让其通过教代会、工会等形式参加学校目标的制定,对干部实行监督,对涉及切身利益的生活福利、奖品分配等问题参加讨论决策,既增加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又使广大教师得到了实惠。这一系列活动有利于他们积极性的调动和主人翁意识的形成,促使他们以学校工作为己任,自觉自愿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经验。
2、情感上的认同使其努力工作,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才
知识需要更新,人才需要完善发展。教师个性的发展和成熟,是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的。管理者应给教师提供成长和发展条件,使其个性得以发展和完善,有利于教师坚定自己的事业心。
对年轻教师,常让他们参加高一级的继续教育和学习,督促他们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很快成长为骨干教师;在新课程的培训中,适时安排老同志参加,使他们更新教育理念,发挥余热。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新的教学观念的结合,使他们的教学呈放出了异彩。通过以上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研能力,以教研促进教学,为造就一代新人做出了贡献。
总之,要抓好学校管理,就要对广大教职工思想上理解,生活上关心,发展上帮助,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组稿编辑:赵宁】
(作者单位:711711陕西省富平县八联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