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多重视智力教育,崇尚快乐教育、赏识教育,没有必要的惩戒教育,试问教育凭什么一定要快乐?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作为教育手段两种不同的层面,不能只有赏识教育,没有惩戒教育,也不能只有惩戒教育,而没有赏识教育,不能顾此失彼。当赏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种手段被推广的同时,不能忽视惩戒教育,要充分认识惩戒教育的作用。惩戒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素质。惩戒的目的是教育学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而采取的手段。惩戒教育,是一种分享痛苦的教育。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个人感觉有两大不尽完善的地方:1.没有明确学生违反校规、校纪,触犯法律的处理规定。2.没有惩戒教育。我认为严肃、适当的问责处理是对问题少年儿童的必要教育,是对他们真正的负责,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负责。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过分颂扬了人性好的一面,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忽视了人性的另一面,“人之初,性本恶”,没有客观辩证的论述,违背了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成长规律。现在的孩子简直成了温床里的鲜花,碰不得,摸不得,懒惰,放纵,溺爱,娇宠,打人骂人没有约束,以至于孩子说话做事没有底线。校园凌虐事件屡见不鲜,涉事学生很少被追究问责的,最多被罚写检查,重则罚站,叫家长。学生之间凌辱事情多半是恃强凌弱、以牙还牙,不了了之。发生那么多的校园凌辱事件,不是老师视而不见,不负责任,而是没有处理学生、惩戒学生的“标杆”,把握不好,还被家长找上学校,弄得影响不好。教师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有学生来报告的,对双方当事学生大声呵斥一顿了事,同样的错误还会屡屡发生,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必要的惩戒来管束学生,学生没有悔过之感,没有受到一定的问责处理,还有我们评价学生的体系也出了问题,往往是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一白遮百丑”,家长也是这么认为的,只要成绩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往往没有给孩子的成长划定红线,没有不能踩的高压线,更没有做人的底线。我说,这是人格完善的最大缺失。老祖宗遗训:“从小定八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仍是对的。
下面,我想谈一下惩戒教育的适当运用。现在来看发生在学校里的两起典型“校闹”事件。一起发生在某中学初三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失手打残一名男生,家长闹到学校,由于处理不当,被媒体曝光,结果是涉事教师被开除公职,赔偿所有费用。另一起是发生在师范生实习期间,仲老师他所实习班级中的一名女学生犯错误,被他罚站,写检讨,并要求下午上学一定找她爸来学校谈话。下午她妈妈来到学校,大闹班级,责问老师“找她爸来是什么意思?不说清楚今天没完,你做老师就做不了,想弄我难看,叫我丢人是不是?你有本事,把她爸找出来?”当时,我们几个实习生都感到莫名其妙,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究其原因,是孩子没有爸爸,因为她妈也不知道孩子她爸是谁,后经一名女老师私下沟通,解释纯属一场误会,才来的实习老师不了解情况,没有其他意思,事情的结果以实习仲老师当面赔礼道歉结束。从这两起校闹事件中,我悟出一个道理:老师要想适当惩戒教育学生,必须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家庭状况,“知己知彼”,方可“有的放矢”。当学生违规犯错时,教师可以用一些幽默、诙谐的语言去调侃孩子,用成语、歇后语、诗词歌赋等语言去“骂”孩子,效果都挺好的。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他的班级都有一套严格的纪律制度。根据我多年从事班主任的经验,班级里可以选一名专职的纪律班长,下设纪律组长,共同协作管理班级的纪律,发挥学生自治能力,学生管理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样的好处是既锻炼学生的自觉、自律、自省能力,又节省了老师亲自“操刀上阵”的时间,万一纪律班长管理纪律行为过当,老师有台阶下,学生家长也无奈,这样的纪律制度,只能在理解中执行,在执行中理解,究其实际效果还是挺好的。只靠说服教育,就能解决学校所有的违规违纪问题,这显然不符合客观实际。那种一味强调“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观念是荒谬的。
目前,各级学校在惩戒方面的无力和无能,已造成了严重后果。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家里任性,在校无法无天,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学校无理取闹。由于学校和教师没有适用的法律法规作依据,对问题学生和校闹,往往是为了平息势态,只能采取“忍者为上”的做法,借口爱的名义做出让步,这是教育惩戒制度缺失下的无奈。
最后,我希望尽快建立法治框架下的学校教育惩戒制度,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沭阳县东店中心小学 江苏】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个人感觉有两大不尽完善的地方:1.没有明确学生违反校规、校纪,触犯法律的处理规定。2.没有惩戒教育。我认为严肃、适当的问责处理是对问题少年儿童的必要教育,是对他们真正的负责,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负责。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过分颂扬了人性好的一面,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忽视了人性的另一面,“人之初,性本恶”,没有客观辩证的论述,违背了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成长规律。现在的孩子简直成了温床里的鲜花,碰不得,摸不得,懒惰,放纵,溺爱,娇宠,打人骂人没有约束,以至于孩子说话做事没有底线。校园凌虐事件屡见不鲜,涉事学生很少被追究问责的,最多被罚写检查,重则罚站,叫家长。学生之间凌辱事情多半是恃强凌弱、以牙还牙,不了了之。发生那么多的校园凌辱事件,不是老师视而不见,不负责任,而是没有处理学生、惩戒学生的“标杆”,把握不好,还被家长找上学校,弄得影响不好。教师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有学生来报告的,对双方当事学生大声呵斥一顿了事,同样的错误还会屡屡发生,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必要的惩戒来管束学生,学生没有悔过之感,没有受到一定的问责处理,还有我们评价学生的体系也出了问题,往往是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一白遮百丑”,家长也是这么认为的,只要成绩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往往没有给孩子的成长划定红线,没有不能踩的高压线,更没有做人的底线。我说,这是人格完善的最大缺失。老祖宗遗训:“从小定八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仍是对的。
下面,我想谈一下惩戒教育的适当运用。现在来看发生在学校里的两起典型“校闹”事件。一起发生在某中学初三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失手打残一名男生,家长闹到学校,由于处理不当,被媒体曝光,结果是涉事教师被开除公职,赔偿所有费用。另一起是发生在师范生实习期间,仲老师他所实习班级中的一名女学生犯错误,被他罚站,写检讨,并要求下午上学一定找她爸来学校谈话。下午她妈妈来到学校,大闹班级,责问老师“找她爸来是什么意思?不说清楚今天没完,你做老师就做不了,想弄我难看,叫我丢人是不是?你有本事,把她爸找出来?”当时,我们几个实习生都感到莫名其妙,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究其原因,是孩子没有爸爸,因为她妈也不知道孩子她爸是谁,后经一名女老师私下沟通,解释纯属一场误会,才来的实习老师不了解情况,没有其他意思,事情的结果以实习仲老师当面赔礼道歉结束。从这两起校闹事件中,我悟出一个道理:老师要想适当惩戒教育学生,必须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家庭状况,“知己知彼”,方可“有的放矢”。当学生违规犯错时,教师可以用一些幽默、诙谐的语言去调侃孩子,用成语、歇后语、诗词歌赋等语言去“骂”孩子,效果都挺好的。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他的班级都有一套严格的纪律制度。根据我多年从事班主任的经验,班级里可以选一名专职的纪律班长,下设纪律组长,共同协作管理班级的纪律,发挥学生自治能力,学生管理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样的好处是既锻炼学生的自觉、自律、自省能力,又节省了老师亲自“操刀上阵”的时间,万一纪律班长管理纪律行为过当,老师有台阶下,学生家长也无奈,这样的纪律制度,只能在理解中执行,在执行中理解,究其实际效果还是挺好的。只靠说服教育,就能解决学校所有的违规违纪问题,这显然不符合客观实际。那种一味强调“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观念是荒谬的。
目前,各级学校在惩戒方面的无力和无能,已造成了严重后果。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家里任性,在校无法无天,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学校无理取闹。由于学校和教师没有适用的法律法规作依据,对问题学生和校闹,往往是为了平息势态,只能采取“忍者为上”的做法,借口爱的名义做出让步,这是教育惩戒制度缺失下的无奈。
最后,我希望尽快建立法治框架下的学校教育惩戒制度,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沭阳县东店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