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乎?惑乎?索乎?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_shang_c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杞人忧天》节选自《列子·天瑞》。《列子》相传为战国时代列御寇所作。列御寇生活于东周威烈王时期,与郑穆公同时代,迟于孔子,早于庄子,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市)人。是古帝王列山氏之后,先秦天下十豪之一。他是上承老子下启庄子的道家代表人物之一,是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列子才颖逸而性冲澹,曲弥高而思寂寞。他在哲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等方面的学说对中国人思想影响非常深远。在先秦诸子中对生命表现出最达观、最磊落的就是列子。他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以此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材料来自网络)《天瑞》篇则是列子对天地宇宙、生死、人性等问题进行探索、思考后所得出的一些主张。《杞人忧天》在一定程度上就表现了列子豁达的生命观。他认为天地是否毁坏,是我们所不知道的,那么我们就不必把这样的东西放在心上以自扰。而课文所选内容是整个故事的上半截,主要写了忧天者和“晓之者”对天地的不同认识及前后的内心活动,以此表达多种寓意,并为下文列子发表自己的主张作铺垫。
  那么《杞人忧天》到底有什么魅力,能盛传几千年而不衰呢?
  魅力一:思路清晰,条理井然
  全文紧紧围绕开头“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一句的“忧”字展开情节。第一段主要描述了杞国人忧虑的对象――天地崩坠,自己无处藏身;忧虑的结果――“废寝食”。此可谓之“启忧”。接着插入一个“晓之者”主动去劝解。他采用分类思维,分别对天坠地坏问题进行解释,并劝慰忧者不必担忧。此可谓之“解忧”。这也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最后交代事情的结果,忧者和“晓之者”皆大喜。此可谓之“舍(释)忧”。选文虽只是作为全文的一个铺垫存在,但不失结构的完整性,有头有尾,躯干饱满,因此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魅力二:文章内涵丰富,寓意多元
  选文虽只刻画了两个人物形象,但因其对话内容的特殊性――在科技等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时代来讨论天地崩坠问题,且时时闪耀着唯物辩证的光芒,这就使得故事的客观内涵突破了作者编故事时的本意,加上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都会给故事增添新的理解角度,因而使故事的寓意呈现出多元色彩。
  寓意一: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许这是作者编写此故事的本意。作者先是借“晓之者”之口,分析天地的成因:天是气体聚积而成的,地是土块聚积而成的。以此为前提,接着再分析我们人类的身边到处都充斥着气体和土块,意即不必到崩坠,我们已经与它们亲密接触了。最后以每个人都具有的亲身体验阐明,天地是不会崩坠的。即便像日月星宿这些“气中之有光耀者”崩坠下来,因为前提是“气”,也不会伤害人的。分析完后,分别用两个反问句得出结论:不必担忧天地会崩坠。说完“晓之者”的观点,作者又特意引入楚国人长庐子有关天地终归会毁坏、人是需要担忧的观点,来与“晓之者”作对比,以此强调自己的看法:“子列子闻而笑曰:‘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容心哉?’”这也难怪《列子》面世后,绝大多数读者都这么解读此寓言的寓意,以至逐渐沉淀为当今词典的解释:“比喻不必要的担忧。”(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寓意二:对某种情形的担忧往往来自对忧虑对象的无知和疑惑。杞人为什么会担忧天地崩坠,而导致身无所寄?究其因,是他对天地的认识不足,天地在他心中简直是个大疑团。从他与“晓之者”的第一段对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对天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当“晓之者”向他解释了天的成因、自身犹在天中以及亲身体验后,他马上用了一个“果”字,对上述解释既表认同又表肯定。这种认同并不全因听了解释而产生的,而是他的认知世界中本就具备的,只是模糊一点而已,现经人阐明,突然变得明朗清晰起来而已。但对日月星宿的认知却是一片空白,所以他提出了第一个问题:“日月星宿,不当坠耶?”在杞人的认知世界中,“天”与日月星宿不属于同一类东西,“天”是“积气”而成的,属于气体,而日月星宿则是固体的,重量很大,“天”这种气体是抵挡不住它们的,所以它们是会“坠”的。但当“晓之者”作进一步解释“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之后,杞人便不再发问了,表示对“天”坠的担忧从心中已解除了。于是转入对“地坏”的疑问。直到听了“晓之者”对地的相应解释后,杞人就由“废寝食”的“忧”,改变为“舍然大喜”。这种“大喜”是因“舍然”引发的,可见此时杞人对天地已经没有任何疑惑,故而完全放下心而大喜。
  人类的担忧和恐惧,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来自于对认知对象的疑惑和无知,杞人对“天地崩坠”的担忧,就像人类对鬼神的疑虑和惧怕一样。一旦自己认为认识清楚了,那疑惑和担忧也就彻底消除了。但这并不等于真的彻底弄清了原来的认知对象。
  寓意三:讽刺那些总自以为是,总喜欢仅凭一丁点微不足道甚至错误的认知,把自己装扮成一个高高在、无所不知的狂妄自大者。我们这世上,自古至今存在着很多貌似先知实则大惑者,“晓之者”就是其中之一。
  从出场看,“晓之者”就是一个“积惑弥深”(杨伯峻《列子集释》)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他为别人的担忧而担忧,表面看,似乎是一个思想高尚者,其实不然。试想,世上芸芸众生,谁没有担忧的东西?你为每一个人的担忧而担忧,忧得过来吗?退一万步说,即便忧得过来,你都有能力一一加以解决吗?担忧愈多者其疑惑也愈深,那你怎么去劝解别人?显然这是个不自量力者。“因往晓之”,一个“因”字配合一个“晓”字,更透露了此人的自负。他认为自己对天地的方方面面都了然于胸,完全有能力为杞人解忧,故踌躇满志不请自往。也许一路上他还在心里暗笑:这个杞人也真是的,活了这么久,竟连这点认知都没有,还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呢!
  再从他对天地现象的解释看,“晓之者”实是一个大惑者。按当今最新的观察所得,宇宙空间充塞着种种天体和暗物质。这些东西有气体的,更多是固体的,还有微粒形态的。这些微粒形态的暗物质究竟是什么东西,目前科技还无法知晓。此外人们还推测除了我们生存的这个宇宙外,可能还存在平行宇宙,也许还不止两个。而“晓之者”在两千多年以前却以不可否认的、高人一等的口气说:“天,积气耳。”意即天是由气体聚积而成的,最后的“耳”字还暗藏了潜台词:竟连这么丁点道理都不懂!仅四个字,一个狂妄自大的形象便凸现在读者眼前。这个“晓之者”所认识的“天”至多局限于地球的近地面部分。从这个角度说,“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是讲得通的,问题是他却把地球的近地面部分当作整个宇宙了。此外,连现在的小学生都知道的日月星宿既不是地球也不等于“天”的道理,他却糊涂得把它们混为一谈。不仅如此,他还把固体的月亮也当作气体的,也根本分不清太阳、星星与月亮的发光相异的原理。在他的认知中,它们都是一样的。惑乎?   其实《尚书》《春秋》《左传》等古籍中,已经有了日食、月食、彗星出没、流星雨、地震、洪水泛滥等记载,如果“晓之者”不浅尝辄止,不狂妄自大,而去认真阅读、细心观察研究的话,虽然不可能达到当今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水准,但至少不会把太阳和月亮等同为气体聚积而成,也不会说出“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这么荒唐的话。地震、洪水泛滥、泥石流不都是地坏而伤人的么?显然,他的疑惑是源于他不肯读书,又不肯苦钻。
  结尾则更具讽刺意味。杞人听到了天地不会坠坏的解释后,也不去辨其真伪,盲目地相信,于是消除了忧虑,显得非常高兴。“晓之者”则凭着似是而非的解释,看到杞人消除了忧虑大喜,于是也消除了对杞人的担忧而大喜。其实,杞人是否真的明白天地的有关规律,他是根本不知道的;杞人是否真的消除了忧虑,明天会不会反复,他也是不知道的。故晋人张湛读到此处注曰:“此二人一以必破为忧,一以必全为喜。此未知所以为喜忧也,而互相慰喻,使自解释,固未免于大惑也。”杞人本来就惑,没什么可怪;“晓之者”以惑为知,未免荒唐可笑。
  此外,我们还可从作者对两人对话的处理可以发现,“晓之者”是个自吹自擂的家伙。杞人在文中只说了两句话,共16个字。“晓之者”一开口便滔滔不绝,且三句话中,两句是用反问结尾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一是杞人是忧者,忧者本惑,说很多话显然不合适。二是“晓之者”是劝喻者,按情理应该多说,问题是他的解说与事实并不相符。三是用反问结尾,可以加强劝喻语气,更可以体现自以为是、居高临下的姿态。整个对话过程作者都由“晓之者”控制着话语权,以此突出他的狂妄自大。
  寓意四:不必要的担忧,有时恰恰是激励人们进一步探索的动力。对天地的探索,在中国几乎是与文明进程同步的。仓颉造“日”字,在一个圆圈内画一个点来代表;尧派羲、和观察天象,制定历法;《易》用三条横线和三条中断线分别代表天和地;阴阳、五行、八风、……到达列子,已初具成果,但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
  第一,行文思路――“启忧”、“解忧”、“舍(释)忧”的安排就体现了对天地的探索过程。杞人之所以担忧天地会崩坠,而导致身躯无处寄藏,是因为他对天地的成因、特点等都不太了解。于是引出“晓之者”来解忧,他对天地的一番解释,其实代表了列子时代一般人对天地的探索认知水平。这种认识虽然不怎么科学,但比起杞人来要进步许多。
  第二,“晓之者”对天地的解释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古人还没有制造出放大镜和望远镜,他们把肉眼看不见的东西统称为“气”,身体周围能供人呼吸的是气,蓝蓝高旷的天空也充满了气,所以说“天,积气耳,亡处亡气”,并由此推断“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现代科学证明,弥漫于我们周围供人呼吸的是确实是空气,地球被大气包裹着,像太阳一样的恒星是由气体构成的。“晓之者”的不足,只不过是把认识到的东西扩大化罢了。他对地的解释,更是符合当时最先进的天地学说――天圆地方说。“地,积块耳,充塞四虚。”“四虚”即四方。他认为地是方形的,而不是圆形的。《尚书·尧典》在开头部分叙述了尧在平定天下后,就“分命羲仲……申命羲叔……分命和仲……申命和叔……”分别到东南西北四方去“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这是较早的“地方说”记载。另外,比列子早一百来年的曾参也说:“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揜也。”(《大戴礼》)“晓之者”是不是儒家人物,我们已无从考证,但列御寇把他当铺垫与反衬者,来引出自己的看法,显然是有深意的――我列御寇有自己更进步的探索结果。
  第三,“晓之者”对天地的解释中所透露出的辩证的光芒,说明他并不固执己见,也不停留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而是敢于去否定,敢于探索创新。他在解释“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时,先根据天是气体聚积而成的理论,肯定日月星宿也是由气体聚积而成,且会发光这一特殊性。但他既没有顺着“由气体形成的东西是不会崩坠”这一定式,肯定它们是不会崩坠的;也没有就此打住;相反,他作出了大胆的假设,“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为什么也不能伤害到人呢?因为前提条件:日月星宿是气体。也就是说,他的头脑中似乎突然闪过一个新的想法:气体也可能会崩坠!这就是他在答辩中产生的全新的想法!与以往“气体不会崩坠”的通常认识截然相反。因此他用了一个假设关联词“只使”,表明自己刚想到,还没有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验证过。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没有思想僵化、因循守旧,而是勇敢大胆地进行着探索。这也是他在这个活动中产生的新惑。
  魅力三: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多样而贴切
  除了上文提到的中间部分的对话设计富有特色(将先惑者与貌似先知实则大惑者两个形象加以对比,让前者寡言、后者控制着话语权)外,作者又紧扣文章中心事件,在开头和结尾让担忧和释忧“大喜”两种心理形成极大的反差和强烈的对比,以加强故事的讽刺意味。此外,作者还有意不安排两个人物的具体姓名,即两人均无姓无名。这样来表述,实际是在暗示读者:在当时,他们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普遍性,而不是某个人的特殊现象。也就是说,故事的寓意带有普遍性。同时也为突出下文列子的观点作反衬。
  总之,本文在先秦散文中不失为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其他文献
从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的命制趋向看,阅读能力的考查越来越明显地被体现出来,单纯地就试卷分值计算(以江苏卷为例),文言阅读、诗歌阅读、散文(小说)阅读、文学(论述)类文本阅读等阅读类题总分值高达67分,这还不包括阅读能力体现在语言应用类题和作文题中的分值。因此,重视语文阅读教学已成为一种共识。从实际教学中观察,目前学生在高三一模复习后期,阅读类题型中的失分仍然比较明显,归结起来,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较
一、引言  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以下简称PIRLS)是由国际教育成绩评价协会(IEA)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全球性学生阅读素养比较项目,其主要目的在于检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PIRLS测评从2001年开始,每隔五年举行一次,至今已经举办过4次。从2001年至2016年的历届PIRLS中,每次
《驿路梨花》是2016年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的一篇小说,这篇文章已经连续很多年入选初中语文课本了。文章主要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线索,以发生在云南哀牢山深处一所小茅屋的故事,展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中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表现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歌颂了人们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驿路梨花》是彭荆风先生1977年写作的作品。谈及《驿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必修一上的一篇文言文,也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对于这篇文言文来说,难度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初高中知识与能力的衔接问题,文本本身的语言表述带来的理解障碍,当时的三国形势与历史背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大部分教师都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定为:围绕“退”字梳理故事情节、品鉴分析烛之武的形象、分析文章中三个君主的形象、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特别是秦晋恩怨、分析经过围攻郑国
磨课是指精心打磨课堂教学设计,反复推敲研磨之后,使课堂更加精彩。但大多数教师磨课时更注重斟酌、优化一个教学设计方案中的细节部分。与之不同的是,这里所谈的“一课多磨”指的是把一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出多个教学方案,从中选出最优的“方案”,让课上得更有品质,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师能、师技素养的提升。也可以说这种“一课多案”设计的磨课方法是教师自我专业快速成长的一条捷径。虽然在这条孤独前行的研修路上,需要
一、导入,语句有什么特征?  师:让大家预习的文章,大家有没有预习?能不能读懂这篇文章?  生:(七嘴八舌地说)预习了,不能读懂。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没读懂的原因,为什么读不懂,是什么情况下的读不懂,是不喜欢这样的文章而读不懂呢,还是就读不懂文章在说什么呢,抑或是喜欢这样的文章但读不懂,既不喜欢也读不懂。大家到底是哪种情况?  生:(几乎一起回答)既不喜欢也读不懂。  师:喜不喜欢,是一种情感评
【教学设想】  《雨巷》是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中的一首新诗。本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新诗,让学生认识到新诗的“新”中具体的内涵——新诗不仅是白话创作,摆脱古典诗歌的严整格律的限制,更体现出现代人普泛的“现代情绪”。《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是一篇象征意味强烈且抒情色彩浓郁的现代诗歌,“丁香”“雨巷”这些意象背后的深刻象征意味一向是教学的重难点。这首诗朦胧多义的特点,给学生的直接感知和情感
俗语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一些语文学科薄弱的同学急于提高语文成绩而沉迷于题海战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深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认为语文成绩已经定型,不会有提高,于是对语文复习采取敷衍态度甚至放弃。这两种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在中考前这几个月时间里,考生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复习语文,而且只要科学复习,语文成绩还是能有一定提升的。而这一阶段,语文老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要想提升语文成绩,语文
“道形于言,叙理成论”,议论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论是非。即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让读者来接受信服这一观点。“心与理合”,“义贵圆通”。在议论中,如何有力地对论点展开议论,把道理阐发全面深刻,令人心服呢?下面笔者就以2015年高考优秀作文为例,对议论文如何能够充分说理做一点探究。   一、从四个层面展开联想   1、时间上的古与今   运用例证法,就是“
个性化作文是一种针对过去作文教学中出现的千篇一律的模式化弊端而提出来的新的作文教学模式。它张扬真性情、抒写个人独特体验,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个性化作文日益成为我们作文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一、什么是个性化作文教学  个性化作文是指学生张扬真性情、抒写独特个人体验的写作。个性化作文教学以培养学生“自主”“真实”“创新”的作文能力为宗旨,以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全面发展为终极发展方向的一种新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