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首先分析了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分析了生态型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最后阐述了提升河道治理的措施。旨在遵循习总书记新时期治水方针,促进河道治理和管理,修复河道生态环境,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河道管理 生态型河道治理 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7(b)-0125-02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升,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是我国河道区域的环境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加强河道治理工作不仅能够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还能起到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作用。文章就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1 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不完善的责任机制
我国对河道管理工作有明确要求,其河道管理的相关工作是由多个部门协调共同开展的。多个部门之间共同管理使工作管理产生职能的交叉,各部门之间的配合缺少默契,导致河道管理的工作不能落实,从而对河道管理工作产生影响。出现的河道管理问题多是因为河道管理的责任机制不完善,使河道管理的相关工作没有落实到相关人员身上。
1.2 环保意识不强
现阶段的河道治理重点都放在了防洪安全方面,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不管是普通群众还是管理人员其环保意识都较弱,因此将生活废水以及生活垃圾等投放入河道,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甚至部分高污染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将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至天然河道,其行为对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虽然制定了相关措施进行管理和监督,但由于管理层自身环保意识的薄弱,从而使河道管理工作的开展困难较大。
1.3 围河造地降低了对河道管理的效率
河道管理是要求相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的,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既不能对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也没有充分论证土地的复垦,盲目地利用公共资源进行围河造地。如城市的扩张、居民搬迁及改河造地,将原本蜿蜒曲折、宽窄不一的自然河道进行缩窄、渠化,占用了大量河滩地,对河道防洪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4 乱采砂石影响河道安全
我国对河道砂石开采具有明确的规定,其开采的部门、开采范围以及开采量都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管理。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商人私自开采,开采的砂石堆放在河滩,河道内沙堆和沙坑比比皆是,原本河流潺潺、水生动植物丰富的河道变得满目疮痍,对河道安全以及涉河建筑物都造成一定影响,若是情况严重的话可能造成建筑物基础的垮塌,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影响了河道的生态环境。
2 生态型河道治理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节水優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国家也全面推行了河长制,河道治理得到了高度重视。陕西省也提出了坚持改革发展、追赶超越、系统治水兴水主线,努力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有干净的水,促进生产发展有可持续的水,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江河水系日夜有望得见的水,在保障河道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修复水生态等措施。生态型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观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河道管理原则是现代水利对其河道管理的进步要求,体现了人民思想的进步。生态型河道建设所遵循的科学发展原则,不仅满足了改善河道的要求,其中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部分也满足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
2.2 开发利用与河道保护相协调的资源观
在对河道进行建设管理中,不仅要注意河道基本的防洪功能,还要注意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型河道建设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并且其建设为当地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3 水利服务于社会的地位观
水利建设是为了服务于社会大众的,水资源安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水利建设应该放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将其与整个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其河道治理才能满足现代文明进步。
2.4 系统治理河道,避免盲目建设
河道的治理应统筹兼顾,系统进行规划分析论证,结合防洪、交通、农业、林业、景观旅游和体育健身等行业需求,一次治理成型,多方受益,避免重复建设,修修补补,治理总不到头。
3 提升河道治理的措施
3.1 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建立专门的治理机构
不完善的责任落实机制为河道治理带来了困难,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完善责任落实机制,成立专门的河道治理机制,将其主要的领导人员确认,再安排其他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河道治理工作中,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交流。管理领导对其河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再安排相应的人员负责具体的项目,将工作内容细分,切实落实到每个人员身上。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完善其沟通工具机制,促进人员之间的沟通,实现资源的共享。在此期间,还可以完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进行配合作业。将监督工作落实到实处,促使其治理的效率提高,同时保证其治理的质量。奖惩机制对工作情况好的工作人员实行奖励,对出现失误的工作人员实施相关的惩罚,避免再出现类似错误。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河道,相關部门要对其进行管理,实现对水体的净化,可以引入先进的技术措施实现对水体的净化。
3.2 构建生态河道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建设部门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其周围的环境进行综合研究,使其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得到保证,将河道治理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构造生态型河道。要求建设单位在堤防建设以及涉河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将生态、绿化以及河道景观等设计元素融入河道建设中,使河道建设及符合防洪安全的特征,又能满足生态协调发展的目标。相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完善其管理的规章制度,在管理基础上寻求和探索新的河道管理措施,并将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构建生态河道,要坚持将河道的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其主要目标,对河道水体功能、生态功能构建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河道湿地、水体环境和滩地的改造。生态型河道的构建,为居民的居住环境带来了保障,同时也为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打下基础。
3.3 加强安全措施的制定,加大执行力度
河道管理部门在河道管理工作中,应该要加强其安全措施的制定,比如河道的护岸、堤防、涉河工程的方面的安全措施都要加强,另外还要对其审批实现快速、科学、合理的原则,并督促相关部门进行相关工作的落实。河道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要加强对河道的巡查工作,对河道建设中不符合规范的问题要及时发现。河道工程建设中,参建单位要保证其实施质量,这样才能提升河道治理的水平,实现河道工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促进河道具有良好生态环境,最终实现河道的可持续发展。
3.4 加强建后管理和环境保护
在河道建设工作完成后,河道管理部门要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对河道进行管理,并将其落实到实处。并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4 结语
加强河道治理和管理,修复河道生态环境,建成防洪安澜、景色优美、水体干净的生态河道,不仅能够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而且能够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效益提高,并能够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永敏,许士国.大连市生态型河道建设[J].中国水利,2004(14):53-55.
[2] 关健.生态型河道建设[J].北方交通,2014(2):94-96.
[3] 芦京莲.浅述河道治理与生态型河道建设的对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0):1140.
[4] 俞军.基于河道治理浅谈生态型河道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9).
[5] 张晴.生态型河道建设在清原县河道治理中的实践与成效[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5):152-154.
关键词:河道管理 生态型河道治理 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7(b)-0125-02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升,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是我国河道区域的环境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加强河道治理工作不仅能够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还能起到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作用。文章就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1 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不完善的责任机制
我国对河道管理工作有明确要求,其河道管理的相关工作是由多个部门协调共同开展的。多个部门之间共同管理使工作管理产生职能的交叉,各部门之间的配合缺少默契,导致河道管理的工作不能落实,从而对河道管理工作产生影响。出现的河道管理问题多是因为河道管理的责任机制不完善,使河道管理的相关工作没有落实到相关人员身上。
1.2 环保意识不强
现阶段的河道治理重点都放在了防洪安全方面,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不管是普通群众还是管理人员其环保意识都较弱,因此将生活废水以及生活垃圾等投放入河道,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甚至部分高污染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将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至天然河道,其行为对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虽然制定了相关措施进行管理和监督,但由于管理层自身环保意识的薄弱,从而使河道管理工作的开展困难较大。
1.3 围河造地降低了对河道管理的效率
河道管理是要求相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的,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既不能对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也没有充分论证土地的复垦,盲目地利用公共资源进行围河造地。如城市的扩张、居民搬迁及改河造地,将原本蜿蜒曲折、宽窄不一的自然河道进行缩窄、渠化,占用了大量河滩地,对河道防洪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4 乱采砂石影响河道安全
我国对河道砂石开采具有明确的规定,其开采的部门、开采范围以及开采量都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管理。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商人私自开采,开采的砂石堆放在河滩,河道内沙堆和沙坑比比皆是,原本河流潺潺、水生动植物丰富的河道变得满目疮痍,对河道安全以及涉河建筑物都造成一定影响,若是情况严重的话可能造成建筑物基础的垮塌,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影响了河道的生态环境。
2 生态型河道治理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节水優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国家也全面推行了河长制,河道治理得到了高度重视。陕西省也提出了坚持改革发展、追赶超越、系统治水兴水主线,努力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有干净的水,促进生产发展有可持续的水,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江河水系日夜有望得见的水,在保障河道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修复水生态等措施。生态型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观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河道管理原则是现代水利对其河道管理的进步要求,体现了人民思想的进步。生态型河道建设所遵循的科学发展原则,不仅满足了改善河道的要求,其中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部分也满足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
2.2 开发利用与河道保护相协调的资源观
在对河道进行建设管理中,不仅要注意河道基本的防洪功能,还要注意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型河道建设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并且其建设为当地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3 水利服务于社会的地位观
水利建设是为了服务于社会大众的,水资源安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水利建设应该放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将其与整个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其河道治理才能满足现代文明进步。
2.4 系统治理河道,避免盲目建设
河道的治理应统筹兼顾,系统进行规划分析论证,结合防洪、交通、农业、林业、景观旅游和体育健身等行业需求,一次治理成型,多方受益,避免重复建设,修修补补,治理总不到头。
3 提升河道治理的措施
3.1 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建立专门的治理机构
不完善的责任落实机制为河道治理带来了困难,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完善责任落实机制,成立专门的河道治理机制,将其主要的领导人员确认,再安排其他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河道治理工作中,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交流。管理领导对其河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再安排相应的人员负责具体的项目,将工作内容细分,切实落实到每个人员身上。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完善其沟通工具机制,促进人员之间的沟通,实现资源的共享。在此期间,还可以完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进行配合作业。将监督工作落实到实处,促使其治理的效率提高,同时保证其治理的质量。奖惩机制对工作情况好的工作人员实行奖励,对出现失误的工作人员实施相关的惩罚,避免再出现类似错误。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河道,相關部门要对其进行管理,实现对水体的净化,可以引入先进的技术措施实现对水体的净化。
3.2 构建生态河道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建设部门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其周围的环境进行综合研究,使其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得到保证,将河道治理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构造生态型河道。要求建设单位在堤防建设以及涉河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将生态、绿化以及河道景观等设计元素融入河道建设中,使河道建设及符合防洪安全的特征,又能满足生态协调发展的目标。相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完善其管理的规章制度,在管理基础上寻求和探索新的河道管理措施,并将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构建生态河道,要坚持将河道的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其主要目标,对河道水体功能、生态功能构建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河道湿地、水体环境和滩地的改造。生态型河道的构建,为居民的居住环境带来了保障,同时也为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打下基础。
3.3 加强安全措施的制定,加大执行力度
河道管理部门在河道管理工作中,应该要加强其安全措施的制定,比如河道的护岸、堤防、涉河工程的方面的安全措施都要加强,另外还要对其审批实现快速、科学、合理的原则,并督促相关部门进行相关工作的落实。河道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要加强对河道的巡查工作,对河道建设中不符合规范的问题要及时发现。河道工程建设中,参建单位要保证其实施质量,这样才能提升河道治理的水平,实现河道工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促进河道具有良好生态环境,最终实现河道的可持续发展。
3.4 加强建后管理和环境保护
在河道建设工作完成后,河道管理部门要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对河道进行管理,并将其落实到实处。并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4 结语
加强河道治理和管理,修复河道生态环境,建成防洪安澜、景色优美、水体干净的生态河道,不仅能够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而且能够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效益提高,并能够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永敏,许士国.大连市生态型河道建设[J].中国水利,2004(14):53-55.
[2] 关健.生态型河道建设[J].北方交通,2014(2):94-96.
[3] 芦京莲.浅述河道治理与生态型河道建设的对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0):1140.
[4] 俞军.基于河道治理浅谈生态型河道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9).
[5] 张晴.生态型河道建设在清原县河道治理中的实践与成效[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5):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