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對学生群体的关注。学生最为一种新式群体对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高职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研究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有利于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而且有利于学校的和谐与稳定,从长远来说,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对高职学生工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进行相关性研究。应对方式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测量,心理健康用SCL-90测量。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性别差异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33-02
高职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心理现状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随着生活水平,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据统计资料显示,高职在校人数比例占居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都将有利于学校以及社会整体的发展。
本文研究以常德市内某一职业院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130份问卷,收回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14份,有效回收率95%。其中男性74份,女性40份。涵盖了从19岁到25岁高职院校男女性学生,并运用SPSS11.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相关性分析检验等统计处理。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
将高职学生scl-90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作比较,发现除敌对性外,其他各个因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因子得分也低于全国常模得分。在这些因子中,强迫、焦虑、恐怖、偏激、精神病性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说明了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全国其他高校行业人士。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性别关系比较
将高职学生男性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以及男性的应对方式与女性的应对方式作比较,发现在这一对比中,男女性在心理健康状况上各因子的得分,除了偏执这一项,其它各个因子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女性各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男性。说明女性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性心理健康水平。在应对方式上,男女性之间也存在差异,但并没有达到显著性程度。
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的结论
结果表明:(1)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并且在强迫、人际敏感、焦虑几个因子上也低于其他行业的成年人(2)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采用的应对方式具有高度相关,消极应对方式对10个因子有较大的正向预测作用,积极应对方式对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五个因子有较好的负向预测作用,积极应对方式对敌对性和恐怖这两个因子没有较大的预测作用。(3)高职学生中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男性,在应对方式上,更多地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我们应引导高职学生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关注其心理健康,通过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将更好地找出问题形成的因素以及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应对方式作比较,发现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中的偏执、精神病性存在相关,而与强迫、焦虑、敌对性这些因子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而躯体化、抑郁、偏执这几个因子并不存在相关。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的各个因子均存在相关性,且呈正相关。
四、影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因素
首先通过表一数据来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要远远低于全国常模,并且在强迫、人际敏感、焦虑、偏执、精神病性这些因子的得分中,要低于其他行业成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偏低的。其次由于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偏低,这部分学生日常学习中学习信心不足,厌学情绪大,学习效率低,容易焦虑与抑郁,与高职学生本身的文化成绩和学校的学习环境因素也是分不开的。
五、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出现性别差异的原因
从表二上得出的数据显示,女性心理健康在十个因子中有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和精神病性九个因子,与男性在这些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在这些因子上的得分低于男性,说明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在这几个因子上低于男性。在应对方式上,女性消极应对平均值M=9.06男性M=7.92,也就是说,在应对方式上,女性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可能性要比男性大。这不仅仅与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关系,与外在环境与专业课程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同时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对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定位和社会期望不同有关,通常男性被赋予的角色要求是理性、勇于和敢于担当。受传统观念和心理因素、自身生理影响。男性遇到困难时多采用直面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在不能解决的困难面前,男生会采用忍耐或合理化的方式,以符合自身的角色要求和社会期望。而对于女性来说,女性独立性较差,遇到挫折有时会倾向于回避问题或者发泄情绪以暂时缓解内心的压力。
六、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建议
1.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由于高考分数的不理想,又加之父母的期望。这些因素交织到学生身上,“成长受挫”或者“成长失败”的阴影难以挥去,心理深处“伤痕”难愈。高职学生日常学习中学习信心不足,厌学情绪大,学习效率低。针对此高职院校应该帮助学生找回信心、坚定信心,正确认识自我。
2.正视高职学生的职业定位。调查表明,受试高职学生中70%的求学目的就是要“学到专业技术,将来做一个真正的职业人”。然而很多高职学生并未形成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本研究认为,从我国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体制运行看,让不同性质的学校承担和履行不同的教育职能将会更有利的针对性的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培养职业人。
3.打造符合高职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十多年来,已经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之路。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课程体系,为地方服务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只有高职院校价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一致,才能发挥教育的作用。因此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也只有符合高职教育的价值才有发展的生命力。
4.完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包括初级功能为防治心理疾病,中级功能为完善心理调节,高级功能。我们要坚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五大基本原则,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根据高职院校特点以及我校实践情况,借鉴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整合和构建了符合高职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供指导。
5.完善教育制度。改善教育制度,消除因文化成绩产生的不平等因素,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服务和保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高职学生由于被歧视和不平等对待而引起的心理和社会问题。
因此,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应当加强其应对技能的指导,正确认识自我,尤其是改变发泄情绪幻想的情绪应对方式,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地面对问题,认识问题。正视自己的学习,积极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积极的面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同时要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更多地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提高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乐观,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纪红艳.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
[2]邱开金.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温州:心理科学.
[3]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对策研究”成果公报[J].当代教育论坛,2009(05).
[4]李慧.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J].商业文化,2009(12).
[5]胡炳政,刘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特点及教育应对[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性别差异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33-02
高职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心理现状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随着生活水平,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据统计资料显示,高职在校人数比例占居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都将有利于学校以及社会整体的发展。
本文研究以常德市内某一职业院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130份问卷,收回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14份,有效回收率95%。其中男性74份,女性40份。涵盖了从19岁到25岁高职院校男女性学生,并运用SPSS11.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相关性分析检验等统计处理。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
将高职学生scl-90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作比较,发现除敌对性外,其他各个因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因子得分也低于全国常模得分。在这些因子中,强迫、焦虑、恐怖、偏激、精神病性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说明了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全国其他高校行业人士。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性别关系比较
将高职学生男性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以及男性的应对方式与女性的应对方式作比较,发现在这一对比中,男女性在心理健康状况上各因子的得分,除了偏执这一项,其它各个因子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女性各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男性。说明女性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性心理健康水平。在应对方式上,男女性之间也存在差异,但并没有达到显著性程度。
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的结论
结果表明:(1)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并且在强迫、人际敏感、焦虑几个因子上也低于其他行业的成年人(2)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采用的应对方式具有高度相关,消极应对方式对10个因子有较大的正向预测作用,积极应对方式对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五个因子有较好的负向预测作用,积极应对方式对敌对性和恐怖这两个因子没有较大的预测作用。(3)高职学生中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男性,在应对方式上,更多地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我们应引导高职学生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关注其心理健康,通过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将更好地找出问题形成的因素以及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应对方式作比较,发现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中的偏执、精神病性存在相关,而与强迫、焦虑、敌对性这些因子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而躯体化、抑郁、偏执这几个因子并不存在相关。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的各个因子均存在相关性,且呈正相关。
四、影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因素
首先通过表一数据来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要远远低于全国常模,并且在强迫、人际敏感、焦虑、偏执、精神病性这些因子的得分中,要低于其他行业成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偏低的。其次由于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偏低,这部分学生日常学习中学习信心不足,厌学情绪大,学习效率低,容易焦虑与抑郁,与高职学生本身的文化成绩和学校的学习环境因素也是分不开的。
五、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出现性别差异的原因
从表二上得出的数据显示,女性心理健康在十个因子中有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和精神病性九个因子,与男性在这些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在这些因子上的得分低于男性,说明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在这几个因子上低于男性。在应对方式上,女性消极应对平均值M=9.06男性M=7.92,也就是说,在应对方式上,女性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可能性要比男性大。这不仅仅与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关系,与外在环境与专业课程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同时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对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定位和社会期望不同有关,通常男性被赋予的角色要求是理性、勇于和敢于担当。受传统观念和心理因素、自身生理影响。男性遇到困难时多采用直面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在不能解决的困难面前,男生会采用忍耐或合理化的方式,以符合自身的角色要求和社会期望。而对于女性来说,女性独立性较差,遇到挫折有时会倾向于回避问题或者发泄情绪以暂时缓解内心的压力。
六、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建议
1.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由于高考分数的不理想,又加之父母的期望。这些因素交织到学生身上,“成长受挫”或者“成长失败”的阴影难以挥去,心理深处“伤痕”难愈。高职学生日常学习中学习信心不足,厌学情绪大,学习效率低。针对此高职院校应该帮助学生找回信心、坚定信心,正确认识自我。
2.正视高职学生的职业定位。调查表明,受试高职学生中70%的求学目的就是要“学到专业技术,将来做一个真正的职业人”。然而很多高职学生并未形成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本研究认为,从我国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体制运行看,让不同性质的学校承担和履行不同的教育职能将会更有利的针对性的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培养职业人。
3.打造符合高职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十多年来,已经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之路。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课程体系,为地方服务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只有高职院校价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一致,才能发挥教育的作用。因此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也只有符合高职教育的价值才有发展的生命力。
4.完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包括初级功能为防治心理疾病,中级功能为完善心理调节,高级功能。我们要坚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五大基本原则,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根据高职院校特点以及我校实践情况,借鉴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整合和构建了符合高职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供指导。
5.完善教育制度。改善教育制度,消除因文化成绩产生的不平等因素,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服务和保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高职学生由于被歧视和不平等对待而引起的心理和社会问题。
因此,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应当加强其应对技能的指导,正确认识自我,尤其是改变发泄情绪幻想的情绪应对方式,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地面对问题,认识问题。正视自己的学习,积极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积极的面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同时要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更多地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提高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乐观,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纪红艳.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
[2]邱开金.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温州:心理科学.
[3]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对策研究”成果公报[J].当代教育论坛,2009(05).
[4]李慧.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J].商业文化,2009(12).
[5]胡炳政,刘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特点及教育应对[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