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年级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ius0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教学方法的改进对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效果,但是由于小学生本身年龄小,在习作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与现实脱节、经验不足的情况。同时很多教师对小学生认识和感知世界的主体活动研究不充分,对小学生建立的认知过程和情感特征没有系统把控,教学过程中违背儿童情感、照搬课本、评论脱节的现象时常出现。
  一、 习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写作选材不当,情感虚假
  高年级小学生目前正处于模仿学习的阶段,多会模仿和学习自己看到的场景、文字做出不合时宜的表达和叙述,甚至很多小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有的会写自己生活“坎坷”,在逆境中生长;有的会写很多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有的会学习报纸、作文书中的内容,写的都是空话、套话……这是很多小学生为了得到高分而进行的写作选择,他们宁愿用这样的方式来定义自己的生活。这种趋势在很多小学生的习作中都有表现,他们逐渐喜欢上这种编造和抄袭,而且在平常多看一些相关范例文章,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情实感,这对于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害。
  2. 习作无话可写,代写作假
  习作作为通过语言进行的一种自我倾诉,是对生活和学习的感悟。习作可以将高年级小学生对生活的思考、领悟表现出来,因此,习作应该由自己独立完成。但是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可以看到很多小学生的习作完成表现失实。现代家庭的孩子都是被捧在手心的王子、公主,溺爱现象日益严重,面对孩子的无话可写,心软的家长在孩子求助后就会提供帮助,出现了家长代写,甚至还有些家长直接给孩子现成的作文和网络文章抄写。这样小学生在学习初期就没有形成自主思考的能力,对于给定题目无从下手、无话可写的现状会一直存在,在今后也只会像木偶一样,写出的作文没有特色,更没有自主表达的主动性。
  3. 写作立意不新,语言空乏
  在习作教学中,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应该通过语言和逻辑展示,小学生的情感存在本身就不深刻,也不真实,直接导致学生在语言表达的时候虚假,在表述的时候也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情感表达的不到位在作文考试的时候尤其明显。还有很多小学生为了追求标新立异,显得立意层次深刻,会对课本或作文书中的内容生搬硬套,虽然看起来这些内容的情感深刻,主线分明,但是语言表达却异常空乏,由此小学生写出一些富有深刻意义的空话也就不足为奇了。还有很多时候,学生对于真实的事物、实践、情节却不知如何叙述,出现拼凑和生拉硬拽的痕迹,导致习作中词不达意情况的频频出现。
  4. 写作批改笼统,情感缺失
  在习作教学的各环节中,批改是教师的工作,同时也是整个习作过程中最费时费力的部分,但这一环节又是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的好时机。但是由于教师主观原因,或工作壓力大、批改时间少等客观原因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评语往往千篇一律,比如中心突出、语言优美、结构合理等评语频频出现,这样的评语最简单,但是却最无效。每个小学生的习作状态,在写前、写时、写后都是不一样的,完成后静等教师的评语回复,在得到教师这唯一一个专业读者的意见、分数或仅仅一个阅字后,总会有所失落,这样的模糊性评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二、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
  小学生处于初级学习阶段,对知识、经验的摄取量有限,思维能力也较为缺乏,许多方面需要成人的引导,他们会在成人做出答复后进而模仿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不足会直接导致小学生习作的选材不当、立意不新、内容空乏、无话可说。
  首先,作文的取材大都来源于生活,唯有真正经历才能写出最真实的感受,没有经历仅是想象的写作,是没有情感的,而且在写作的过程中,会让小学生觉得词穷,这样的文章只能用流水账来形容,读起来也会让人感觉枯燥。
  其次,学生对于习作的选材缺少思路和借鉴,将习作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生硬分开,不知道如何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素材,缺少选取素材的眼光和思路。小学生还缺少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不熟悉阅读的思路和技巧。同时,有些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不足,词汇贫乏,提笔无词或者写出的语言苍白,让人看完后毫无印象。由于小学生年纪小,教师对小学生的习作指导只是简单带过,没有注重启发和引导工作,把习作要求看成是写法的指导,缺乏有效的、具体的指导,导致小学生的习作始终游离在不真实的状态。
  最后,没有对小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培训,写作是一种情感和技巧结合的文字表达,需要小学生明白写作的基本知识,还要让学生应用一些写作技巧。但是如今很多教师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呆板、实例应用匮乏、讲解浮于表面。此外,习作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在作文完成之后可以让学生彼此间进行交流,交换批注和学习,通过对比找到不足,交流其实是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很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
  三、解决现存问题的对策
  1. 夯实习作基础,培养阅读习惯
  习作水平的高低与基础能力关系密切,只有从小学抓起,后面的提升工作才能有效开展,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被学生理解、接受,写作由此也会成为一件简单的事。完备的基础信息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的下笔,积累的时间越长获得的优势就越大,文章也才会写的更好。因此习作教学的实行要从小学开始,起步更早才能成功更早。
  而基础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知道仅仅靠学生的自觉性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教师给小学生布置明确的任务,监督学生完成,并给予认真的检查和批阅。唯有源源不断的写作才能得到更多的灵感,而且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还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对应的调整和补充,对于好的字词、段落可以摘抄积累,充实自己的文化内涵。教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以免造成学生对习作学习的反感,导致事倍功半。
  2. 写作情感真实,了解新闻轶事
  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可以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生活之中,积累更多的文学素材,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激励学生养成在生活中热爱劳动的习惯,自食其力的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在生活中主动参与到更多的活动中去。比如,可以自己做家务、洗袜子、买东西等,这样可以帮助小学生感受生活中存在的乐趣。情感的真实会让文章读起来顺畅,文字语言能更容易打动读者。而对于批阅的教师来说,更深刻理解学生想法,走入学生的情感世界,自然就会对学生的习作给予认可,只要是学生用心完成的写作,表达的是真实的情感,自然就会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也会有较大提升,使小学生更加认真的对待生活,从中得到启发而充满真实情感的对待他人。
  另一方面,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新鲜的事情,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们每天记录一些自己觉的有意义的事情,每天上课前让他们简述自己觉的有意思的事情,然后全班同学共同评价、沟通和交流,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趣事的感受更加深刻,时间长了不仅会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的写作欲望以及想要与别人分享的迫切感也会增加,最重要的是也会显著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3. 降低习作目标,尊重学生个性
  习作是学生情感的表达,是他们内心的一种展示,体验的是一种专属孩子的情感,他们有什么样的生活体验,就会写出什么样的作文,因此教师应降低习作目标,弱化对作文逻辑和思想的看重,这可以有效改善小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强化小学生情感的表达和个性的展现。
  4. 激发学生兴趣,强化沟通能力
  高年级小学生处在个性形成和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对于自身情感的表达要求较高,表现欲望异常强烈。因此在习作教学时,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自由表达空间。从口头表达开始,让学生更主动的说出自己面对一件事情或一个事物的真实感受,再逐步将这种感受引入到写作之中,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的表现欲,让他们感受到表达的愉悦感。比如在写作“我最喜欢的XX”中,教师可以先请几位学生来谈谈自己喜欢的动物、人物、蔬果等,介绍时间控制在几分钟,内容不限,学生就可以简单说说自己对某一事物的喜欢理由。然后再让同学们一起交流沟通,采取互相记录的形式帮助发言同学记录简要提纲,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倾听能力和总结能力,还营造出了良好的课堂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结语
  综上所述,高年级小学生的习作教学应该将习作、生活、校园、学生四者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小学生主体活动中习作教学的学习和习作规律,努力将生活与习作结合起来,让习作表现生活。教师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就要正确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好,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知识,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书写自己的心理感受,真正做到“手写心想”。唯有这样,小学生在习作的时候,情感才会表达的更加真实,习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会增加,学生本身的习作水平也会有较大提升。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一种炉缸焦炭孔隙度的计算方法,其结果充说明了焦炭在高炉中的行为,这是传统测方法所不能达到。该方法为如何提高炉缸中焦炭的孔隙度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落实素质教育成果、培育德行优良学生离不开社会的检验。優良德行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中,回归于生活,在生活中体现出来才是关键。如今社会关于小学生德行争议事件频频发生的情况下,让品德与社会回归生活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作为品德与社会课的老师如何让品德与社会回归生活化呢?  一、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  小学阶段教授的品德与社会一课在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其最终目的在于
包钢高炉寿命短不仅制约炼铁生产,而且严重影响公司经济效益。近年来的调查研究表明,炉身中下部耐火砖衬侵蚀问题,已成为高炉破损的主要矛盾。本文就如何合理解决这一关键问题,谈
教学结构是由学生、教师、教材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指导者,教材则提供教与学的内容。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阅读和师生沟通合作,解决和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知识、认知、情感的矛盾,通过对语言的习得,逐渐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的过程。因此我认为小学语文有效学习的基本状态应是沟通。  一、教学是一種“沟通”的活动  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前提,但是感性认识只是认识某种事物的具体形象或个别属性,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因此,在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后,要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把感知的事物现象进行由表及里的加工,使认识实现一个飞跃。为此,在概念进行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 抽象概括  抽象概括的水平与小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应用势在必行。教学艺术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的热点话题,关系着教学的质量和学校的发展。  一、教学艺术的概述  1. 语言的艺术。语言是人与人实现信息交流的工具,数学教学语言是数学教师教学思想的直接表现,是与学生实现信息交流的最直接的信息载体。数学教学过程中,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