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生阅读《红楼梦》,应该强调对自我文学情操的锤炼,品读其中的人文内涵,特别是结合该名著中的写作手法、语言表述等,来提升文学鉴赏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红楼梦》;品鉴方法;初探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著作,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应多引导学生读名著,努力提升初中生的文学修养。本文将以《红楼梦》作为赏析对象,来提几点品鉴的方法。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红楼梦》之所以被推崇,与其丰富的文学意义不无关系。读《红楼梦》,首先要赏析其人文情操。语文是“语”与“文”的集合体,也是文学知识累积、文化沉淀的过程。初中生在名著阅读过程中,要多读、多品、多揣摩,从字里行间来挖掘文学精神。同时,《红楼梦》作为我国文学名著的代表作,其包括的内容繁多,各类学者从《红楼梦》的深度解读中提出不同的鉴赏思路来更好地诠释红学文化。初中语文教学中,以《红楼梦》为阅读对象,可以很好地透析中华文化的精髓,锤炼学生的文学鉴赏力。
1.感受趣味,渐进深入阅读
阅读《红楼梦》,首先要突出阅读趣味。《红楼梦》章节多,人物关系复杂,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丧失阅读热情。加之阅读过程中要求具备较丰富的文言知识储备,学生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在阅读前,可以围绕《红楼梦》的相关评价,从人物故事等方面,先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可以选读章节,与同读的同学进行阅读交流,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热情。
2.挖掘内涵,提升品鉴意识
引领初中生阅读《红楼梦》,教师可以从一些学者的不同研究视角来呈现红学研究观点,展示其丰富的人文内涵。阅读《红楼梦》,不能停留于表面的文字赏析,还要从阅读中,了解语言的表达方式。很多时候,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红楼梦》时,多将重点放在场面描写上、服饰穿戴刻画上,其实,除了这些,还可以关注红楼梦中的人物刻画,情态描写以及作者在描写不同人物及情节中所应用的细致化写法。在中华文学经典中,《红楼梦》是耀眼的,璀璨的,独特的。挖掘《红楼梦》内涵,应该伴随学生的阅读过程。如阅读完某一章节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该章节的细节描写有哪些,人物故事有哪些,自己对作品有哪些感悟等。
3.品鉴写法,增强表达能力
《红楼梦》是文学巨著,除了文本内容外,《红楼梦》中的写作手法、语言表达方式等,学生都可以借鉴。文学名著中的写作手法往往带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红楼梦》也不例外。如在《红楼梦》刚刚问世之初,文字狱背景下的批判小说就要能够从语言表达方式上做到明哲保身。曹雪芹在表现贵族奢靡生活的过程中,并未直接写如何腐败,而是通过酒肉临池,与百姓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同樣,在《红楼梦》中,欲扬先抑、寓贬于褒的写法,更是其一大语言特色。这种写法,躲过了当时文字狱的审查,也让人物、形象、故事、主题刻画更加鲜明。如将刘姥姥比作母蝗虫,其本意并非如此,而贾母才是真正的母蝗虫。作者之所以对刘姥姥进行刻意贬低,主要是为了揭示贾府的腐败。
4.品读名著,体味语言艺术
研读《红楼梦》,还要关注其独特的语言艺术。教师可以从作品的语言描述上来进行分析。在《红楼梦》中,谐音语言表达是一个特色。如人物名字“甄士隐”,所包含的寓意实则为“真事隐”;还有“英莲”的名字,其实揭示了其人物命运,正对“应怜”。还有,红楼梦中的一些地名也多具有较丰富的引申意义。如“仁清巷”,仔细琢磨后发现,其另一层意义可以理解为“人情巷”。在名著语言艺术挖掘上,还可以体味人物之间的关系,展现事件的冲突与背后的隐性信息。如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时,相继有人来劝阻,但语言表达中折射的语意更值得推敲。“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该语出自贾政之妻,以旁敲侧击方式,委婉提醒贾政不要下手太重。“你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较我和谁说去?”,该句出自贾母,语气充满讽刺、斥责,借此来展现其一家之主的地位。
总之,在初中生名著阅读品鉴中,应避免单纯地阅读故事,不能忽视名著中人文、写法、内涵、语言的比较与分析,应通过多视角研读,从中感悟名著文学魅力,提升学生文学鉴赏水平,形成必备素养。
参考文献:
[1]林方直.人物对比两分明——《红楼梦》人物描写品鉴[J].阴山学刊,2016,29(4):45-54.
[2]叶延滨.阅读名著《红楼梦》及其他[J].编辑学刊,2014(5):50-51.
(责任编辑:朱福昌)
[关键词] 初中语文;《红楼梦》;品鉴方法;初探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著作,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应多引导学生读名著,努力提升初中生的文学修养。本文将以《红楼梦》作为赏析对象,来提几点品鉴的方法。
一、挖掘文化深蕴,陶冶人文情操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红楼梦》之所以被推崇,与其丰富的文学意义不无关系。读《红楼梦》,首先要赏析其人文情操。语文是“语”与“文”的集合体,也是文学知识累积、文化沉淀的过程。初中生在名著阅读过程中,要多读、多品、多揣摩,从字里行间来挖掘文学精神。同时,《红楼梦》作为我国文学名著的代表作,其包括的内容繁多,各类学者从《红楼梦》的深度解读中提出不同的鉴赏思路来更好地诠释红学文化。初中语文教学中,以《红楼梦》为阅读对象,可以很好地透析中华文化的精髓,锤炼学生的文学鉴赏力。
二、掌握基本方法,展开品鉴实践
1.感受趣味,渐进深入阅读
阅读《红楼梦》,首先要突出阅读趣味。《红楼梦》章节多,人物关系复杂,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丧失阅读热情。加之阅读过程中要求具备较丰富的文言知识储备,学生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在阅读前,可以围绕《红楼梦》的相关评价,从人物故事等方面,先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可以选读章节,与同读的同学进行阅读交流,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热情。
2.挖掘内涵,提升品鉴意识
引领初中生阅读《红楼梦》,教师可以从一些学者的不同研究视角来呈现红学研究观点,展示其丰富的人文内涵。阅读《红楼梦》,不能停留于表面的文字赏析,还要从阅读中,了解语言的表达方式。很多时候,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红楼梦》时,多将重点放在场面描写上、服饰穿戴刻画上,其实,除了这些,还可以关注红楼梦中的人物刻画,情态描写以及作者在描写不同人物及情节中所应用的细致化写法。在中华文学经典中,《红楼梦》是耀眼的,璀璨的,独特的。挖掘《红楼梦》内涵,应该伴随学生的阅读过程。如阅读完某一章节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该章节的细节描写有哪些,人物故事有哪些,自己对作品有哪些感悟等。
3.品鉴写法,增强表达能力
《红楼梦》是文学巨著,除了文本内容外,《红楼梦》中的写作手法、语言表达方式等,学生都可以借鉴。文学名著中的写作手法往往带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红楼梦》也不例外。如在《红楼梦》刚刚问世之初,文字狱背景下的批判小说就要能够从语言表达方式上做到明哲保身。曹雪芹在表现贵族奢靡生活的过程中,并未直接写如何腐败,而是通过酒肉临池,与百姓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同樣,在《红楼梦》中,欲扬先抑、寓贬于褒的写法,更是其一大语言特色。这种写法,躲过了当时文字狱的审查,也让人物、形象、故事、主题刻画更加鲜明。如将刘姥姥比作母蝗虫,其本意并非如此,而贾母才是真正的母蝗虫。作者之所以对刘姥姥进行刻意贬低,主要是为了揭示贾府的腐败。
4.品读名著,体味语言艺术
研读《红楼梦》,还要关注其独特的语言艺术。教师可以从作品的语言描述上来进行分析。在《红楼梦》中,谐音语言表达是一个特色。如人物名字“甄士隐”,所包含的寓意实则为“真事隐”;还有“英莲”的名字,其实揭示了其人物命运,正对“应怜”。还有,红楼梦中的一些地名也多具有较丰富的引申意义。如“仁清巷”,仔细琢磨后发现,其另一层意义可以理解为“人情巷”。在名著语言艺术挖掘上,还可以体味人物之间的关系,展现事件的冲突与背后的隐性信息。如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时,相继有人来劝阻,但语言表达中折射的语意更值得推敲。“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该语出自贾政之妻,以旁敲侧击方式,委婉提醒贾政不要下手太重。“你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较我和谁说去?”,该句出自贾母,语气充满讽刺、斥责,借此来展现其一家之主的地位。
总之,在初中生名著阅读品鉴中,应避免单纯地阅读故事,不能忽视名著中人文、写法、内涵、语言的比较与分析,应通过多视角研读,从中感悟名著文学魅力,提升学生文学鉴赏水平,形成必备素养。
参考文献:
[1]林方直.人物对比两分明——《红楼梦》人物描写品鉴[J].阴山学刊,2016,29(4):45-54.
[2]叶延滨.阅读名著《红楼梦》及其他[J].编辑学刊,2014(5):50-51.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