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当前教改中的一个亮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科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在历史教学中实施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创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
近年来,在新课改的实施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探究性学习是当前新课改中的一个亮点,在历史教学中实施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根据我校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挖掘、整合,对课堂教学形式也进行了重新设计,适时、适宜、合理地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具有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探究能力。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设想。
一、培养持续探究的兴趣,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前提。
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源泉。保持独立持续的探究兴趣是一个人在学生时代乃至长大成人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所创新和成就的重要的心理品质。我在历史课上,培养学生探究兴趣主要有以下三种做法。
1.虚拟历史情境,培养情感体验,激发探究兴趣。对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的部分内容,以前,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从农业、手工业、城市的繁荣或商业的发展等几方面,把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呈现给学生,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课堂气氛僵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太理想。因此在上课时,我通过让学生分别扮演角色,虚拟历史情境,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了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使学生身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教学效果较好。从课后调查来看,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
2.搭建辩论舞台,创设探究空间,激发探究兴趣。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战争史的内容或重大的历史事件,讲这一类内容时,我打破以前的常规思路即先分析原因,再讲过程,然后分析结果、影响这种单一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模式。我让学生以当时大臣或谋士的身份,开展辩论,拿出决策,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历史知识。
3.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激发探究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最能引起学生注意和唤起学生的需要。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现在看来它们从时间到空间都很陌生,这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上的难度,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去掉了许多有血有肉的精彩内容,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我在上课时,努力将历史上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挂钩,以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注意,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二、运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性、现实性和开放性特征,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实质性探索。
1.课前预习,培养探究意识。发现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所以每上课之前,要求同学们预习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知识及观点,并且要求同学们能在每节课教材里能发现1-2个与现实联系紧密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在心目中有了自己的重点、难点,为以后的学习作好了准备。
2.再现历史情景、激发探究欲望。历史学科具有时间、空间、人物的特定场景,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精心选用好情景资料,把学生带入历史氛围之中。学生在体验历史情感中,把各种感官和体会都应用到学习过程中来,可以保证具有各种记忆和思维类型的学生都能积极地感知教材,使学生自然进入探究角色,而教师的适当引导,特别是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使他们能有所收获,有所侧重。
3.组织活动课,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会探究。“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发掘真理”。新教材中活动课正是以“讨论发掘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收集材料、分析信息、提炼思维、寻求答案、展开讨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4.撰写小论文,强化实践探究能力。为加强对探究成绩的巩固,检验探究效果,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或者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参考书目,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表明自己的观点。还可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游览名胜古迹,写观后感,或编写历史剧本,所写内容只要是依据材料发表议论、观点鲜明即可。然后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解决类似和相关的问题,这样,学生实践探究得到巩固,同时也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
三、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1.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有勇于接受挑战的教师。
新的教育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新的教育实践。历史教师要认识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历史学习的方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并从中受到启迪。
知识更新的能力。在当今知识信息急速膨胀、更新的时代,教师要自觉地学习、扩充,掌握新的知识信息,不断改善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構,以适应开展探究性学习课程的需要。
善于指导和激励学生探究的能力。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能够对学生从选题,设计方案,收集、处理、运用资料,到撰写小论文或主持主题发言等,每一个环节进行指导。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不同见解,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为学生营造探究学习的宽松环境。
2.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
到目前为止,历史探究性学习在获取资料信息方面还局限于校内图书馆和互联网。尽管图书资料和互联网信息量很大,但毕竟是纸上的、文字的东西居多,而对实物史料则接触较少。因此,我们要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院、展览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处去阅读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3.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进一步改变现行评价制度。
对学生的评价。在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课题方案或活动计划,记录好每一次活动的内容,并注意及时整理和保存,这将与探究成果一起作为评价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依据。
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应关注其主导的过程及作用,即关注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的适度性、组织探究活动的条理性、指导学生的有效性等,以促使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教学成为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实践证明,丰富多变的教学方法能大大提高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使其更具魅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创造性地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学习中来。当然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需要努力钻研现代教育理论,体会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探讨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历史教学利用它自身的魅力,从现代素质教育改革中脱颖而出,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一枝奇葩。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创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
近年来,在新课改的实施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探究性学习是当前新课改中的一个亮点,在历史教学中实施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根据我校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挖掘、整合,对课堂教学形式也进行了重新设计,适时、适宜、合理地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具有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探究能力。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设想。
一、培养持续探究的兴趣,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前提。
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源泉。保持独立持续的探究兴趣是一个人在学生时代乃至长大成人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所创新和成就的重要的心理品质。我在历史课上,培养学生探究兴趣主要有以下三种做法。
1.虚拟历史情境,培养情感体验,激发探究兴趣。对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的部分内容,以前,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从农业、手工业、城市的繁荣或商业的发展等几方面,把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呈现给学生,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课堂气氛僵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太理想。因此在上课时,我通过让学生分别扮演角色,虚拟历史情境,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了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使学生身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教学效果较好。从课后调查来看,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
2.搭建辩论舞台,创设探究空间,激发探究兴趣。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战争史的内容或重大的历史事件,讲这一类内容时,我打破以前的常规思路即先分析原因,再讲过程,然后分析结果、影响这种单一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模式。我让学生以当时大臣或谋士的身份,开展辩论,拿出决策,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历史知识。
3.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激发探究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最能引起学生注意和唤起学生的需要。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现在看来它们从时间到空间都很陌生,这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上的难度,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去掉了许多有血有肉的精彩内容,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我在上课时,努力将历史上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挂钩,以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注意,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二、运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性、现实性和开放性特征,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实质性探索。
1.课前预习,培养探究意识。发现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所以每上课之前,要求同学们预习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知识及观点,并且要求同学们能在每节课教材里能发现1-2个与现实联系紧密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在心目中有了自己的重点、难点,为以后的学习作好了准备。
2.再现历史情景、激发探究欲望。历史学科具有时间、空间、人物的特定场景,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精心选用好情景资料,把学生带入历史氛围之中。学生在体验历史情感中,把各种感官和体会都应用到学习过程中来,可以保证具有各种记忆和思维类型的学生都能积极地感知教材,使学生自然进入探究角色,而教师的适当引导,特别是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使他们能有所收获,有所侧重。
3.组织活动课,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会探究。“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发掘真理”。新教材中活动课正是以“讨论发掘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收集材料、分析信息、提炼思维、寻求答案、展开讨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4.撰写小论文,强化实践探究能力。为加强对探究成绩的巩固,检验探究效果,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或者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参考书目,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表明自己的观点。还可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游览名胜古迹,写观后感,或编写历史剧本,所写内容只要是依据材料发表议论、观点鲜明即可。然后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解决类似和相关的问题,这样,学生实践探究得到巩固,同时也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
三、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1.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有勇于接受挑战的教师。
新的教育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新的教育实践。历史教师要认识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历史学习的方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并从中受到启迪。
知识更新的能力。在当今知识信息急速膨胀、更新的时代,教师要自觉地学习、扩充,掌握新的知识信息,不断改善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構,以适应开展探究性学习课程的需要。
善于指导和激励学生探究的能力。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能够对学生从选题,设计方案,收集、处理、运用资料,到撰写小论文或主持主题发言等,每一个环节进行指导。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不同见解,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为学生营造探究学习的宽松环境。
2.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
到目前为止,历史探究性学习在获取资料信息方面还局限于校内图书馆和互联网。尽管图书资料和互联网信息量很大,但毕竟是纸上的、文字的东西居多,而对实物史料则接触较少。因此,我们要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院、展览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处去阅读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3.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进一步改变现行评价制度。
对学生的评价。在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课题方案或活动计划,记录好每一次活动的内容,并注意及时整理和保存,这将与探究成果一起作为评价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依据。
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应关注其主导的过程及作用,即关注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的适度性、组织探究活动的条理性、指导学生的有效性等,以促使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教学成为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实践证明,丰富多变的教学方法能大大提高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使其更具魅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创造性地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学习中来。当然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需要努力钻研现代教育理论,体会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探讨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历史教学利用它自身的魅力,从现代素质教育改革中脱颖而出,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一枝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