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人处世不可傲慢,摆出让人仰视你的姿态,这样你会把自己逼上绝路。我们都知道,凡是有宠可恃的人,必然有某种资本:或者和有权势的人物有某种特殊的关系,或者立过什么大功,或者具有某种为权势者所赏识的特殊才能。但是,社会上的事情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什么东西都是在变化,当你春风得意的时候,你或许不会想到,将来有一天你也会落败的。
张说是唐玄宗时的宰相,既有智谋,又有政绩,深得唐玄宗的信任。他也就恃宠而骄,目中无人。朝中百官奏事,凡有不合他的意的,他便当面斥责,甚至加以辱骂。他不喜欢御史中丞宇文融,凡是宇文融有什么建议,他都加以反驳。书中舍人张九龄对他说:“宇文融很得陛下恩宠,人又有口才、心计,不能不加以提防!”张说却轻蔑地说:“鼠辈,能有什么作为!”
偏偏张说自己也不是个无懈可击的人。他贪财受贿,终于被宇文融抓住了把柄,向皇帝奏了他一本,吓得他在家待罪。当唐玄宗派宦官高力士去看望他时,他蓬头垢面,坐在一块草垫子上,一只粗劣的瓦罐中,盛的是盐水拌的杂粮。他战战兢兢,等待皇上的处分。唐玄宗知道这个情况后,倒颇同情他,想起他毕竟是有功之人,便只撤掉了他的宰相职务,从此不再理会。
一个大臣恩宠正隆时,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常常表现为三种形式:对君上越发恭顺,以保其宠;对同僚排斥倾轧,以防争宠;对下属盛气凌人,以显其宠。这其实是一种很不明智的做法。这样一来,必然使自己陷于孤立。这样做更是一种缺乏远见的做法,殊不知,你不会天天被人仰视。任何一位权势者都有自己薄弱的环节,不要因为一时的恩宠而忘乎所以,以为自己是一尊打不倒的金刚。
邓艾是三国时期魏国人,他原是一个给人放牛为生的孤儿,又因为有口吃的毛病,总也没有能谋上个什么差事。后来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司马懿,司马懿发现他并非寻常之辈,便委以官职,从此他跻身于魏国的军界官场。由于他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屡建奇功,官职一再升迁,从一个下级军官最后封侯拜将,成为魏国后期最为出色的将领。
公元263年,邓艾奉命率师西征蜀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他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在穿行七百里无人地带时,沿途俱是不见顶的高山,不可测的深谷,粮食又已经用尽,军队几乎陷入绝境。邓艾身先士卒,亲自前行探路,有的地方根本无路可走,他便用毯子裹身,从险峻的山崖上滚落下去。就这样历经险阻,走奇道,出奇兵,出其不意地包围了蜀国的京城成都,迫使蜀国的皇帝后主刘禅束手投降,刘备所开创的蜀国自此灭亡。
由于建立了这样的殊勋,朝廷下诏大大地褒奖了邓艾,授他以太尉这最高的官衔,赐他以两万户最厚的封赏,随他出征的将官也都加官晋爵。许多人对他吹捧至极,说他如何如何厉害。
邓艾因此居功自傲,洋洋得意地对部下说:“你们要不是因为我邓艾,怎么会有今天!”又对蜀中人士说:“要不是遇到我邓艾,你们恐怕早就没有性命了!”同时,他给朝廷中执掌大权的司马昭提出了他对下一步行动的安排:虽然现在是乘胜攻吴的好时机,但士兵太疲劳了,可留在蜀中休整,将来再做打算。对刘禅,应该优待,封他为扶风王,其子也封为公侯,原有的部下也要赏点钱财,以表示对投降者的优宠。
应该说,邓艾的建议有一定道理,但这样的事情,只有中央朝廷才能有决定权。所以,司马昭对此未置可否。于是邓艾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上提意见,坚持自己的看法,并当众宣称说:“我受命出征,既然已经取得了灭国虏帝这样的重大胜利,至于安排善后的事情,就应由我处理。蜀国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应迅速安定下来,如果有什么事情都要等到朝廷下命令再做,路途遥远,延误时机。古人说过,大臣在离开国境后,凡是有利于国家之事,有权自己做主,现在是非常时期,不可按常规办事,否则要失去良机。”于是,邓艾不等朝廷吩咐,自己就开始整治蜀国了。
邓艾的一番话自然没有什么错误,但对于一个手握重兵,远离国土的人来说,这种话不能不令人心生疑窦。与他一同出兵的钟会对他的大功本来就十分妒忌,便以此为把柄,诬告邓艾有谋反之心。司马昭也担心邓艾功高权大,难于控制,于是一道诏书下来,将邓艾父子用囚车押送京师,中途被仇家杀掉。
可见,人不可傲慢,更不能居功自傲,把自己看得如何了不得,整天让人仰视。傲慢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哪怕你建立了再多的殊勋荣耀,稍不留意,你的光环耀目之日,或许就是你的终结之时。
(编辑仕居)
张说是唐玄宗时的宰相,既有智谋,又有政绩,深得唐玄宗的信任。他也就恃宠而骄,目中无人。朝中百官奏事,凡有不合他的意的,他便当面斥责,甚至加以辱骂。他不喜欢御史中丞宇文融,凡是宇文融有什么建议,他都加以反驳。书中舍人张九龄对他说:“宇文融很得陛下恩宠,人又有口才、心计,不能不加以提防!”张说却轻蔑地说:“鼠辈,能有什么作为!”
偏偏张说自己也不是个无懈可击的人。他贪财受贿,终于被宇文融抓住了把柄,向皇帝奏了他一本,吓得他在家待罪。当唐玄宗派宦官高力士去看望他时,他蓬头垢面,坐在一块草垫子上,一只粗劣的瓦罐中,盛的是盐水拌的杂粮。他战战兢兢,等待皇上的处分。唐玄宗知道这个情况后,倒颇同情他,想起他毕竟是有功之人,便只撤掉了他的宰相职务,从此不再理会。
一个大臣恩宠正隆时,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常常表现为三种形式:对君上越发恭顺,以保其宠;对同僚排斥倾轧,以防争宠;对下属盛气凌人,以显其宠。这其实是一种很不明智的做法。这样一来,必然使自己陷于孤立。这样做更是一种缺乏远见的做法,殊不知,你不会天天被人仰视。任何一位权势者都有自己薄弱的环节,不要因为一时的恩宠而忘乎所以,以为自己是一尊打不倒的金刚。
邓艾是三国时期魏国人,他原是一个给人放牛为生的孤儿,又因为有口吃的毛病,总也没有能谋上个什么差事。后来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司马懿,司马懿发现他并非寻常之辈,便委以官职,从此他跻身于魏国的军界官场。由于他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屡建奇功,官职一再升迁,从一个下级军官最后封侯拜将,成为魏国后期最为出色的将领。
公元263年,邓艾奉命率师西征蜀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他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在穿行七百里无人地带时,沿途俱是不见顶的高山,不可测的深谷,粮食又已经用尽,军队几乎陷入绝境。邓艾身先士卒,亲自前行探路,有的地方根本无路可走,他便用毯子裹身,从险峻的山崖上滚落下去。就这样历经险阻,走奇道,出奇兵,出其不意地包围了蜀国的京城成都,迫使蜀国的皇帝后主刘禅束手投降,刘备所开创的蜀国自此灭亡。
由于建立了这样的殊勋,朝廷下诏大大地褒奖了邓艾,授他以太尉这最高的官衔,赐他以两万户最厚的封赏,随他出征的将官也都加官晋爵。许多人对他吹捧至极,说他如何如何厉害。
邓艾因此居功自傲,洋洋得意地对部下说:“你们要不是因为我邓艾,怎么会有今天!”又对蜀中人士说:“要不是遇到我邓艾,你们恐怕早就没有性命了!”同时,他给朝廷中执掌大权的司马昭提出了他对下一步行动的安排:虽然现在是乘胜攻吴的好时机,但士兵太疲劳了,可留在蜀中休整,将来再做打算。对刘禅,应该优待,封他为扶风王,其子也封为公侯,原有的部下也要赏点钱财,以表示对投降者的优宠。
应该说,邓艾的建议有一定道理,但这样的事情,只有中央朝廷才能有决定权。所以,司马昭对此未置可否。于是邓艾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上提意见,坚持自己的看法,并当众宣称说:“我受命出征,既然已经取得了灭国虏帝这样的重大胜利,至于安排善后的事情,就应由我处理。蜀国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应迅速安定下来,如果有什么事情都要等到朝廷下命令再做,路途遥远,延误时机。古人说过,大臣在离开国境后,凡是有利于国家之事,有权自己做主,现在是非常时期,不可按常规办事,否则要失去良机。”于是,邓艾不等朝廷吩咐,自己就开始整治蜀国了。
邓艾的一番话自然没有什么错误,但对于一个手握重兵,远离国土的人来说,这种话不能不令人心生疑窦。与他一同出兵的钟会对他的大功本来就十分妒忌,便以此为把柄,诬告邓艾有谋反之心。司马昭也担心邓艾功高权大,难于控制,于是一道诏书下来,将邓艾父子用囚车押送京师,中途被仇家杀掉。
可见,人不可傲慢,更不能居功自傲,把自己看得如何了不得,整天让人仰视。傲慢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哪怕你建立了再多的殊勋荣耀,稍不留意,你的光环耀目之日,或许就是你的终结之时。
(编辑仕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