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意义重大,是人们的精神依托,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篇目尤为重要。在学习经典篇目时,诵读是必不可少的。诵读,顾名思义,出声朗读,并要在熟的基础上读出文章的韵味。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达到诵读的目的及效果。
关键字:传统文化;诵读;教学方式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加强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
1980年,叶圣陶先生指出:“经典训练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围而推广到整个社会,是很有必要的。历史不能割断,文化遗产跟当今各条战线上的工作有直接或间接的牵连,所以谁都一样,能够跟经典有所接触总比完全不接触好。” 而优秀经典的传统文化篇目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学习并积累传统经典篇目,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通过吟诵涵咏鉴赏文质兼美的诗文,获得情感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二、诵读的含义
诵读的字面意思是:读出声来。诵读并不是一个新的提法,诵读在我国传统蒙学中,是先生教给蒙童的主要读书方法。宋人郑侠有《教子孙读书》诗:“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神焉默省记,如口味甘珍。一遍胜十遍,不令人艰辛。”这首诗讲的其实就是诵读。意思是说,读书安神静气,虚心专一,思考问题就不会分神。眼睛看到即在口中诵读,耳闻自己的诵读声即潜心思考和记忆,就好比品味甘美珍异的食物。这样读书,一遍可以胜过十遍,而且还不至于太劳累。
诵读不是读一遍两遍,而是要读好多遍,即所谓“熟读成诵”。为什么要读这么多遍呢?古人早就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对此也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嚼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不仅要“熟读”,还要“精思”。孔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仅仅是读而不思考也是不可取的。若是不思考,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阅读活动应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 还应注重声调的抑扬顿挫。要知道,声调也是一支无形的“笔”,也可以绘形绘色。不过它不是用线条、色彩,而是通过声调的轻重疾徐、抑扬顿挫来达到效果。你读“小雪花飘呀飘呀”,就要读得轻一些,慢一些,让人听了好像看到一片片雪花飘飘悠悠落下来。若是读“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就要读得重一些,有气势一些。只有这么读,才能让人感到雪下得很大很大,风刮得很猛很猛。
三、如何有效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经典篇目诵读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经典篇目有一部分被选入教材,但毕竟还是少数。古代启蒙阶段的诵读篇目是“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 《百家姓》体现了中华民族一家的精神,让孩子既记得自己的祖先,又胸怀天下。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启蒙教材。它用一千个不同的汉字勾勒出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另还有一些较好的启蒙读物,如《笠翁对韵》、《弟子规》等。可根据每个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状况来进行选择。
一般的朗读法,集体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拍手或者拍桌子朗读,借助动作帮助记忆。拍手还可以控制节奏,多经典重在读出韵味,明白句子间该有的停顿。
擦字记忆法,老师板书随着学生朗读逐渐擦去内容。这样对单个的字记忆很有效。深深刻在脑海里。角色调换法,让学生来教老师读。这样可以检验学生的注意力,锻炼他们的胆量。实物图片展示,加深学生理解记忆。例如,《三字经》中提到 “八音” 是匏土革,木石金,其实是这一系列物品作成乐器发出的声音。为使学生明白就准备了葫芦丝,埙,鼓,快板,石磬(图片),小号。 内容加一些故事并让学生表演。例如,《弟子规》中的故事“孝感动天”,“孔融让梨”。
参考文献:
[1] 罗杰,2014年,《三字经》,吉林美术出版社。
[2] 罗杰,2014年,《千字文》,吉林美术出版社。
[3] 罗杰,2014年,《百家姓》,吉林美术出版社。
[4] 张虹霞,《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吟诵教学实验研究》,《新课程·上旬》。
作者簡介:
李子昕(1990年1月—),女,汉族,辽宁省鞍山人,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学士、法学学士双学位 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实验学校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 小学教育教学。
(作者单位:鞍山市高新区实验学校)
关键字:传统文化;诵读;教学方式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加强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
1980年,叶圣陶先生指出:“经典训练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围而推广到整个社会,是很有必要的。历史不能割断,文化遗产跟当今各条战线上的工作有直接或间接的牵连,所以谁都一样,能够跟经典有所接触总比完全不接触好。” 而优秀经典的传统文化篇目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学习并积累传统经典篇目,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通过吟诵涵咏鉴赏文质兼美的诗文,获得情感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二、诵读的含义
诵读的字面意思是:读出声来。诵读并不是一个新的提法,诵读在我国传统蒙学中,是先生教给蒙童的主要读书方法。宋人郑侠有《教子孙读书》诗:“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神焉默省记,如口味甘珍。一遍胜十遍,不令人艰辛。”这首诗讲的其实就是诵读。意思是说,读书安神静气,虚心专一,思考问题就不会分神。眼睛看到即在口中诵读,耳闻自己的诵读声即潜心思考和记忆,就好比品味甘美珍异的食物。这样读书,一遍可以胜过十遍,而且还不至于太劳累。
诵读不是读一遍两遍,而是要读好多遍,即所谓“熟读成诵”。为什么要读这么多遍呢?古人早就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对此也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嚼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不仅要“熟读”,还要“精思”。孔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仅仅是读而不思考也是不可取的。若是不思考,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阅读活动应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 还应注重声调的抑扬顿挫。要知道,声调也是一支无形的“笔”,也可以绘形绘色。不过它不是用线条、色彩,而是通过声调的轻重疾徐、抑扬顿挫来达到效果。你读“小雪花飘呀飘呀”,就要读得轻一些,慢一些,让人听了好像看到一片片雪花飘飘悠悠落下来。若是读“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就要读得重一些,有气势一些。只有这么读,才能让人感到雪下得很大很大,风刮得很猛很猛。
三、如何有效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经典篇目诵读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经典篇目有一部分被选入教材,但毕竟还是少数。古代启蒙阶段的诵读篇目是“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 《百家姓》体现了中华民族一家的精神,让孩子既记得自己的祖先,又胸怀天下。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启蒙教材。它用一千个不同的汉字勾勒出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另还有一些较好的启蒙读物,如《笠翁对韵》、《弟子规》等。可根据每个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状况来进行选择。
一般的朗读法,集体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拍手或者拍桌子朗读,借助动作帮助记忆。拍手还可以控制节奏,多经典重在读出韵味,明白句子间该有的停顿。
擦字记忆法,老师板书随着学生朗读逐渐擦去内容。这样对单个的字记忆很有效。深深刻在脑海里。角色调换法,让学生来教老师读。这样可以检验学生的注意力,锻炼他们的胆量。实物图片展示,加深学生理解记忆。例如,《三字经》中提到 “八音” 是匏土革,木石金,其实是这一系列物品作成乐器发出的声音。为使学生明白就准备了葫芦丝,埙,鼓,快板,石磬(图片),小号。 内容加一些故事并让学生表演。例如,《弟子规》中的故事“孝感动天”,“孔融让梨”。
参考文献:
[1] 罗杰,2014年,《三字经》,吉林美术出版社。
[2] 罗杰,2014年,《千字文》,吉林美术出版社。
[3] 罗杰,2014年,《百家姓》,吉林美术出版社。
[4] 张虹霞,《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吟诵教学实验研究》,《新课程·上旬》。
作者簡介:
李子昕(1990年1月—),女,汉族,辽宁省鞍山人,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学士、法学学士双学位 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实验学校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 小学教育教学。
(作者单位:鞍山市高新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