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石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童时期,常见妈妈做篦梳活。把粗壮坚硬的毛竹变成一把把齿纤而匀的篦梳,其间的工序很多。妈妈先要将竹片的四边按规格削平。为此需要用到两种刀:一种叫“挤门”,就是两把一定弧度的弯刀,装在木架上,将竹片的两边按规格削平;另一种是“平刀”,是负责将竹片的上下两端削平。经过这两个程序,竹片会削得十分光滑,梳头时竹刺就不会刺到头皮。
  “削竹”对刀的要求很高,对磨刀石自然就有讲究。妈妈有三块不同样式的磨刀石:一种很粗,粗砺型,有点像砂轮,是为了把用钝了的刀很快地打薄。一种很细,平滑型,为的是将已打薄的刀仔细地磨细,显出刀刃,也称封口,有“刃”的刀才会锋利无比削铁如泥。还有一种是弯曲的,其形状恰好与弯刀的弧度相吻合,用这种石头磨刀,要格外仔细和小心,它对握刀方法和摆动的弧度都有讲究。妈妈常用这三种磨刀石交替打磨刀具,使刀时刻保持锋利、实用。
  一把坚实锋利的好刀,需要不同特质的磨刀石反复打磨。磨石看似粗砺,却是制成利刃必不可少的条件。迟钝的钢刃在粗犷的磨砺中,失去的是锈蚀、是卷刃,而显示的是钢的真品,提升的是刀的特质。
  从刀与磨石之辨机,来参看人在社会境遇下的状态,还真有了些许感悟。
  刀需打磨人要历练,非如此都不曰“成材”,这是常识。但刀无头脑人却有思想。刀能适应磨石,人却不一定喜欢他遇到的环境。顺境固然欣喜,逆境也能无忧,这才是境界,而境界需要磨炼方能得来。所谓社会交往无非是人与人的交往,而所谓社会复杂也往往是人性的复杂。人生既是旅途,自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事、形形色色的人,有上级下级,有长辈晚辈,有同性异性,有同学朋友……他们出身不同,环境和经历乃至价值取向不同,因而个性、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就会有差异。如何与之交往?如何与之相处?在我看来,要的是心态。个体与社会,就如同刀与磨石,无论遇到何种个性的人,都应该视为有益的磨砺。
  如果我们遇到一位学养丰厚、谦谦有度的饱学之士,就如同遇上一块质地平滑的磨刀石,良好的沟通好比细致流畅的打磨,在愉悦交流的同时,能获得人生的启迪、知识的补充乃至具体的指导,这将使我们得到提升,在不断长进的同时,还能为将来的发展积蓄智慧和能量。如果遇到的是性格粗犷、个性刚强甚或刚愎自用的人,就像遇到刚硬粗砺的磨刀石,暴风骤雨式的打磨将使钝刀不断变得锋利,碰撞冲突中锤炼的是我们的自尊,即使发展受挫,只要认真坚持不懈努力,前方的成功会更诱人,从这个角度去认识,磨砺能完善人性,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坚毅和刚强。如果我们遇到性格孤僻、自信自恋的人,我们应该把他当做特型磨刀石,也许与他们的每一次交流都是高难度的打磨,而这种打磨恰恰是对自身一次次难得的修炼,是对自我耐力和修养的考验,我们应该学会隐忍、学会适应,从中汲取有益的元素,补充和完善自我的人格。如果人的一生能在不同的时期遇到这种人,那将是人生之幸事。
  事实上,不仅人与人之间性格各异,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会有不同的情绪和表现。矿石尚且会出现共、伴生现象,同一个人复杂多变也属正常,不同的境遇情绪都会影响人思维方向和言词行为。平时忠厚敦儒的领导,有一天或许会对你素来满意的行为突然横加指责;往日示强不服输的朋友,那一刻在你面前软弱得楚楚可怜。凡此种种,需要我们敏锐地体察其心绪乃至语音语调甚至形体动作,了解他们的本意,了解其真实态度,将心比心,将自己比他人,在理解的基础上达成良好的沟通。
  刀在各类磨刀石的打磨下日益锋利,我们在与社会各式人等的交往中走向成熟。然而,对于刀而言,磨石可以选择,而人与人的交往却往往无法选择将要遇上的人和环境。对于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类人,我们要学会去适应、去磨合。不应只是被动地承受,还要善于在交往中学习和成长。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分析他人的个性特点,思考其行为的利弊优劣,然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地完善自己。要做一个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人,对你而言,他人就是磨刀石,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磨刀石,只有如何应用,而没有不能用。我们可以不喜欢某个人,但于你,他并非一无是处。不要被别人的缺点所掩盖,要善于在交往磨合中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欣赏和学习他们的优点。这不仅能完善我们自身,还能使对方因为被重视和肯定而感到温暖和愉悦,进而乐于与我们交往。只有使我们自己先“被吸引”到他人身边去,才能将他人吸引到自己身边来,也只有懂得欣赏他人的人,才会得到更多人的欣赏,才能拥有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
  心态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效果,以包容而执著的积极心态对人对事,你的人生之路会越走越宽。
  当然,我们也会遇上那种特型的“磨刀石”,要将此看做是上帝赐予的机遇。适应这样的磨刀石,你才能磨去幼稚,褪掉青涩,校正认知,丰富阅历,摆正心态,改变你的习惯,改变你的行为,进而改变你的命运。知道感恩顺境固然可嘉,懂得感恩逆境才是人生智慧。
  一个成熟完善的人格从来不惧怕熔炼与磨折,就像钢刀需要磨石一样。
   (编辑 月诺)
其他文献
想象中,徽墨是墨中女子,含蓄、细腻、内敛,像极了黄梅戏中的白娘子,水袖轻扬,典雅、美丽。  想象中,徽墨是墨中之王,温润、洁净、一尘不染,让人一握在手,沁心透手,形神俱醉。  想象中,在墨的世界里,徽墨如一阕小词,如李清照的小词,婉约中不失刚健,舒美中富有骨气。  将实用、优美和艺术融为一体,让人坐在小小的书斋中,面对这样一块小小的墨,一颗心竟如走进一片艺术的月光中,蹁跹起舞;如一朵墨梅,淡然开放
有一些人尽管生活在普通民众中间,也一日三餐,但是心灵却被掩盖在苍凉的虚假里。  比如,为了显示自己的不俗和高雅,在书斋里闭门不出或者遁迹山林,与世隔绝,或者仿效古人峨冠博带,常常做隐逸出世状。  这样的方式我不喜欢,我最欣赏陶渊明。他有很大的学问,却过着耕田的生活。他得到朋友的提携做了彭泽令,可是当县吏告诉他应该束带去见督邮的时候,他又感觉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就写下那句著名的“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运营公众号之难,起初实未料到,彼时,心血来潮,见文友们都在开开心心打理公众号,好玩一样,我也就玩上了。2016年8月底,赶在我秋季开学之前,微信公众号“陈志宏美文馆”悄然开馆,上线运营。自己是第一个粉丝,第二个在哪里,茫然不知,且先不管它,把图文上传再说。  真是激情澎湃。公号徒有其表,竟然对仅有的一个粉丝(还是自己)信誓旦旦,“每日推送一篇!”一个人要做到“日更”,其难度到底有多大,我像鸵鸟一样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教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全國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上海部主任等职,近期主要从事儿童编程教育、计算思维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出版专著《计算思维教育》《中小学计算思维教育实践》以及儿童编程系列读本,发表论文数十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您认为当前是否有必要在中小学开展数据科学教育呢?  王荣良:传统的学科如数学、统计学乃至20世纪才出现的计算机科学
在深圳市龙岗区人文引领的A-STEM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笔者积极探索在A-STEM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运用与学生人文体验的有机融合。本文以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程《杯水琴声》跨学科融合教学为例,充分展示人文引领下的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课程过程与效果,并进一步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在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的四大内在原因。  ● 以劣构问题为导向,探索有挑战性的跨越科学与艺术的项目  《杯水琴声》A-ST
林郑月娥于7月1日正式宣誓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有人说她的“铁娘子”作风成就了她,我却认为是她的“妇仁之心”成就了她。    1957年林郑月娥出生于英属香港湾仔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由上海而来的移民,林郑一家当时的经济状况十分窘迫,要和其他六户一共二十多人一起租住在一套破旧的公寓里。小时候林郑没有自己的书桌,只能把双层床的上铺用作书桌,站着写完功课。生活不方便,而且家境困难,能洗上一
在新课程的视野下,美术不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课程倡导教学目标三维化、教学内容综合化、教学方法多样化,信息技术的辅助可使原先较为单一的美术教学模式呈现出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现实、学科间相互融合的欣欣向荣之态势。  ● 信息技术应用优势  信息技术的介入为美术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注入了新活力。例如,同样是五年级的《对称的美》一课,在以前的课堂上,笔者会综合运用录像、投
一  故乡的河是没有名字的。  名字是人起的,人没有给河起一个名字,它还是一条河,这对它毫无影响。  人们无法给这条河起名字,是因为它不仅仅属于自己,河的这边有村庄,对岸也有村庄,河头有村庄,河尾也有村庄,你如果取名叫“孙宁河”,别人自然可以叫“庞家河”、“胡家河”、“袁家河”。 这可如何是好?也别纷纷争争了,干脆都叫“河”。若问你到哪里洗衣?回答“河里”;再问你到哪里淘米?仍然可以回答“河里”;
从祖辈开始,我们家就喜欢种树了。  老家有一片“长林”,狭长而拥挤,郁郁葱葱,五十来棵,间距不大刚好能容人。老辈人说,一棵树就是一个人,不正是“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祭祖的时候,我曾偷偷摸过舅舅的树,树干板结坚挺,略显粗糙,质感并不平实,甚至纹理略显凌乱,但树长的倒是十分茂盛,不蔓不枝。这种触感让我想起了2012年的冬天,欠款、外债纷至沓来,境遇惨淡,但舅舅毅然将工资发给工人,让他们
是花必有色,且大抵有香,可以说,花是植物的升华,花开必为张扬,是花就必不能淡。淡的是人。人淡如菊,其实是菊淡如人。人或有以此意为名者,或曰淡人,或曰淡如,言外隐着一个“菊”字。  《诗品》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都是经历后的静水流深、绚烂后的平淡安妥,萧疏如秋林,静闲如秋云,就如爱它的陶令。陶渊明不是开始就归隐的,他在失望后离开了,在那年的东篱,一丛菊安静地开着,像一群忘归的月光,深秋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