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下中小学研究型教师培养策略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已经纳入到可持续发展轨道。“教师作为研究者”,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没有研究就没有教育的推进,也就没有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准确把握当前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加快研究型教师培养,对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师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缺乏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科研意识普遍不强
  我国大多数高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强调学科专业性而忽视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校师范生片面强调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忽视了科研能力的培养。完成师范教育走上工作岗位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不研究教育教学的对象和内容、理论和技术等问题,只满足于当个教书匠,擅长于照本宣科,沉湎于学生的考分,很少对教育实践进行研究,从而使得许多好的教育经验未能得到及时总结和理论升华。
  2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的普遍缺乏
  教师工作的科学化需要实地调查、实验研究、筛选经验、科学论证,但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教育科研被简单地归结为经验总结和写论文,造成课题研究低层次重复现象严重。
  3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思想中仍然普遍存在着“重教学、轻科研”的意识
  其指导思想仍然定位在“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好书的层次上”。中小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相对比较薄弱,校领导不重视、经费没有保障、科研工作无法开展,全国绝大多数中小学校没有科研管理机构和专项经费、专职人员,即使有也形同虚设。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更是薄弱。
  
  二研究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1科研能力
  作为教师个体来说,具备良好的教育科研素质将终生受益。评价一名教师业务水平的标准是多方面的,不仅课要上得好,学生成绩优秀,而且还应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一个综合的能力结构,一般来讲,它包括以下几种能力:有形成和修改假设、拟定观察计划或实验计划以及整理出事实与现象之间联系的能力;演绎、归纳和类比的能力;在进行一项活动时具有确定其不同阶段所必须遵循的逻辑顺序能力;对收集到的数据材料能够加以处理,使之系统化,并予以说明,从而得出结论;有独自做出具有科学根据的决策能力;有清楚、确切、简洁的表达能力。这几种能力在每个人身上的不同发展水平,就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研究风格。
  2知识结构
  研究型教师是复合型教师,其知识结构包括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三方面的内容。普通文化知识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涵养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它能丰富人的文化底蕴,使人性更加完善。研究型教师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不仅要渊博而且要精深,要内化到个体知识结构中去;学科专业知识,不仅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基本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还要了解学科的架构、发展脉络等内容。教育学科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教学法及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知识,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3问题意识
  传统的经验型教师只凭借固有的经验进行教学,他们所关注的是如何把知识全部地灌输给学生,重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结果,轻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自然就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漠不关心,更谈不上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研究就是要发现问题,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研究型教师也不例外。教师的工作就是与学生、教学实践打交道,比起学者、专家有更多的机会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型教师就是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始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身边的问题出发进行研究,从微不足道的问题中发现深刻的道理。
  4创新精神
  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区分“教育家”与“教书匠”的重要标志。俄罗斯著名学者季米良捷夫指出,“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研究型教师具有很强的洞察力能迅速感悟、准确判断处于生成和变动的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趋势和新问题,及时把握教育时机,根据实际环境选择和决策。把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融会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中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
  
  三加强中小学研究型教师培养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建设研究型校园文化,充分尊重教师的创造性,鼓励他们进行教育教学实验与研究,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在学校中形成一种崇尚研究的风气。
  (1)学校领导要实施“科研兴校”战略,重视教育科研,带头投身教育科研,逐步建立吸引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激励机制。如,学校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要制定教育科研计划;在总结学校工作时,先总结教育科研工作;为教师的课题研究设立专项经费;对于取得一定科研成果,或在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把教学研究工作列为教师年终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等等。
  (2)改变传统的教师工作评价方式,尤其是要改变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工作成绩的惟一标准。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对于那些思想活跃、敢于突破常规、敢于开拓创新的教师应给予积极的评价,以引导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在全校逐渐形成重科研、讲科研、搞科研的良好风气,并培养研究型教师群体。
  (3)学校教学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在尊重教师、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进行管理,要放开教师的手脚,给教师的教学以一定的自由度,使教师从被动地应付教学变为主动地驾驭教学,能把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上去。另外,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如专题论坛、研究成果汇报交流、小型研讨会等,使教师在不同的思想交流过程中扩大视野,开拓思路,促使其研究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2实施校本研究
  校本研究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问题为主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它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只有正确处理好教师个人、教师群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三者关系,才能抓好校本教研。走教师群研之路,注重教研人员的专业引领,要求教研人员为教师研究提供专业支撑,为教师实施研究提供对话的平台。因此,学校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种特色活动,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他们的专业自主权,也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获得经常性的沟通创造良好的条件。
  3开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效果的再认识、再思考。
  首先,树立课堂研究的教学观。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需要有理性的思考,应能解释、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使自己的教育智慧不断得到丰富和传播,成为对教育教学有强烈的追求意识和具有研究特色的研究型教师。因此,树立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教育观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教师应积极自觉地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博采众长、精益求精,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传统理论和现实问题,逐渐养成科研兴趣、问题意识和创新动力。
  其次,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情境。教师虽然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但也给他们提供了研究的平台。但是,不少教师却忽视如此丰富的科研资源,没有积极加以利用。因此,他们应该学会及时发现、捕捉、积累各种教育实际问题,进行提炼、总结并且有意识地展开研究。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当事者和实际承担者,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占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只要及时关注、发现、研究课堂中的真实教学情境,及时改进、调整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他们完全能成为教育科研队伍中活跃的一员。
  第三,重视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质量研究。教师的研究必须建立在与其日常教学活动保持着紧密联系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要提高研究过程的质量,必须让问题来源于课堂实践,为实践而研究,强化对教学过程中诸如课堂提问、课堂讲解点评、课堂研讨、课堂危机处理等环节的研究。
  第四,开展旨在改进课堂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教师的行动研究旨在实践,重在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所研究的问题是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中发生的,研究的目的是为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这种研究十分贴近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素质和工作实际,它使中小学教师的日常工作与改革、科研同步运作,有助于达到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发展的目的。
其他文献
一引言    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外语习得有重要影响。许多学者和研究者已经证实,学生的自尊与其学习成绩有密切联系。怀利(Wylie,1979)对该领域的大量研究证明,学生的自尊与学习成绩存在正相关;瑞达(Reda,1995)的研究表明,自尊与学生的学习动机都与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行为加工水平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张林,2006)。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能记住学生的名字,就是关心、尊重学生的表现。另外,为了取
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勤工助学是其有效方法之一。高校后勤引入勤工助学服务,是指后勤在利用员工开展服务的同时,逐步建立一支由学生构成的、相对稳定的队伍,以学生自愿有偿劳动来代替部分员工岗位。本文分析了高校后勤勤工助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高校如何改进勤工助学管理工作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一高校后勤引入勤工助学的意义    1有利于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  
组蛋白乙酰化水平降低和伴随的转录异常是多种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 system,CNS)疾病的普遍现象[1-3]。组蛋白的乙酰化修饰通过改变染色质的结构,进而影响转录因子的结
目的:研究MaR1对IL-4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以及其信号通路,并探讨小鼠脓毒症模型中MaR1对生存率、全身炎症反应及腹腔巨噬细胞分型的影响。  方法:第一部分:观察不同剂量MaR1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政治观的变化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从外因角度深入研究大学生政治观变化的影响因素,对于新时期提高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实效性,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社会经济环境    开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仅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也为青年一代实现人生价值开辟了多种途径。经济领域的变革导致大学生政治观的变
目的分析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量健康年轻志愿者前房容积(anterior chambervolume,ACV)、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 anterior chamber depth,CACD)、周边前房深度(peripheral ante
就业乃民生之本,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谐。在就业压力日渐增大、就业方式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要尽早着手就业能力的培养。大学的学习生活过程也是就业能力培养和形成的过程。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在新生阶段就开始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积极树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习观,建立和不断完善就业所需的智能结构,提高就业竞争力,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一就业导向的学习观含义和特点    就业导向是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在大学
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也已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语。然而,在教师专业化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阻碍其顺利发展。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并采取一些积极而有力的措施。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    1社会层面的影响  首先,教师社会角色的影响。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角色”用以表示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身份以及相应的行为模式。根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教学活动和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及学生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在倡导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今天,师生关系中的不和谐之音仍然存在着。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在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中应该用心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换位思考,为他们着想,用真心、真情与学生交流,在具体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学其道”。    一师生交
现代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汲取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也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各民族传统教育的优秀内核,在此基础上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而藏传佛教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它在充分吸收印度佛教体系的同时,受本土文化和汉传佛教文化的影响,逐步形成了既传承印度佛教又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佛法的传递和继承是在师徒间进行的,故这种师徒关系也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