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文系混合宿舍女生的调查,根据调查内容逻辑推理分析,发现高校混合女生宿舍矛盾的成因包括:相互之间不熟悉,没有默契与信任;性格特点不相符容易出现隔阂;作息时间不同,互相影响;家庭条件不同,容易引起心理落差;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和知识,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针对矛盾成因提出以下几点疏导方式:加强心理干预,引导女生心理健康发展;增加班级、年级、系之间的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解决同学之间的问题;辅导员之间加强联系,努力协调解决宿舍矛盾。
[关键词]高校混合宿舍 矛盾成因 矛盾疏导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7-0168-02
高校学生大多来自五湖四海,高校宿舍是大部分高校学生起居的重要场所,也是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基础。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宿舍内部矛盾,宿舍之间的矛盾也日加明显,而且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这影响了宿舍生活的和谐安定以及校园生活质量。其中女生宿舍矛盾占据了整个宿舍矛盾的很大一部分,女生之间出现的矛盾看似微小琐碎,其实是高校女生学习、生活、心理等问题的集中体现。高度重视高校女生的宿舍矛盾,深入分析女生宿舍矛盾的原因并及时进行疏导解决,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然而在学校在校人数不断增长的大背景下,学校的资金、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就出现了很多不同班、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系别的混合宿舍。混合宿舍矛盾的出现,尤其是混合女生宿舍矛盾凸显为学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一、研究对象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文系混合宿舍女生。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计算机网络搜索《中国期刊全文书库》和手工查阅文献,收集近3年有关高校女生宿舍矛盾的研究现状及知识,并对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提取必要的相关知识进行研究。
(二)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调查提纲、利用学生与谈话、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取与本研究相关的数据和资料。
(三)逻辑分析法
在写作过程中利用归纳演绎、逻辑推理、分析综合等方法对所收集的研究资料进行较深入的讨论与分析,确保文章写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混合宿舍女生矛盾的成因
通过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文系混合宿舍女生的调查,发现混合女生宿舍矛盾非常尖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相互之间不熟悉,没有默契与信任。混合宿舍中舍员平时很少交流,不在一起上课、学习。宿舍因为有所谓的外人,舍员之间不能长时间的交流接触,很难有信任感。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我国长期存在着“穷养儿、富养女”的思想,再这样的大环境下,女生总是能得到更多的保护与帮助,从而养成了自尊心过重的心理特征;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更加溺爱,造成女生天生自私,缺乏分享意识,不愿意与不熟悉的人交流,这样一来舍友之间默契与信任很难建立,慢慢出现很多小的矛盾,然后小矛盾不断积累就演变成了大矛盾,甚至舍友之间发生冲突。
2.性格特点不相符,容易出现隔阂。近年高校大学生生源地分布广泛,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条件、不同的成长环境造成了学生之间不尽相同的人格、价值观的差异和为人处世的习惯。高校的宿舍安排大都是随机分配的,这样一来学生之间生活习惯、性格特质、学习状态就不会被照顾到,形成冲突与矛盾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高校女生与男生相比,有更为显著的性格特点,如情绪不稳定、容易表露感情,对细微的环境变换敏感,别人的一举一动都会记在心里让人难以释怀;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十分在意,并对不好的评价会感到不满或压抑。这些都是女生之间产生隔膜引发矛盾的重要心理诱因。同时由于女生转化负面情绪的时间较长,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所以容易产生自卑、心烦、忧虑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反过来再影响同学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出现矛盾。
3.作息时间不同,互相影响。高校中排课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又有专业课、公共课、公选课的区别。然而混合寝室中大家来自不同班级,课表肯定不尽相同。有的舍友早上有课,需要晚间早点休息,而其他的舍友早上没课,晚上休息的时间就相对晚些,这样就造成了作息时间不同。女生的性格特点导致不愿意去制止,一段时间过后可能积怨太深就会出现矛盾。还有些女生习惯早起,起床后不注意其他同学正在休息,也会影响他人,产生矛盾。
4.家庭条件不同,容易引起心理落差。高校因为种种实际原因安排宿舍的时候照顾不到所有学生,这是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例如学校会出现艺术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混合宿舍。众所周知艺术专业的学生大都家庭条件比较好。宿舍是学生生活起居的场所,家庭条件的差距会形成互相攀比的心理。尤其是女生,会出现“看不惯”的心理,甚至比不过就不理你的心态,出现拉帮结派的现象。
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会有看不起的心态,这样不仅对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是一种心理负担,造成不敢与他人交流,会形成心理阴影。这不仅是产生宿舍矛盾的重要原因,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负面作用,长期所致会形成学生人格缺陷,不利于学生发展。
5.缺乏人际交往的知识和经验,不能合理处理人际关系。如今女生相对缺乏长辈早年多方奔走的经历,大部分没有非常多的人际交往经历,在日常生活中无法积累相关的经验,没有培养出恰当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样就导致女生在平常的宿舍生活中,遇到不喜欢的人、烦心的事时不能妥善解决,使得矛盾和摩擦越来越重,最终无可避免地爆发出来。
一些女大学生在宿舍交往中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以自我为中心导致在出现矛盾的时候不能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只从自己的角度分析,从而加剧矛盾。女大学生对宿舍的人际关系过于理想化,通常用中学时的人际交往标准来期待和衡量大学宿舍舍友之间的人际交往。对大学思想行为的转变不能及时做出调整,且对中学时代的同学关系恋恋不忘,从而不能接受适应新环境而产生矛盾。 (二)混合宿舍女生矛盾的疏导
1.加强心理干预,引导女生心理健康发展。在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过程中,部分辅导员并没有重视女生日常生活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没有相对合理的方法措施和技术手段来对女生进行恰当的心理干预和疏导,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解决自身成长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和缺陷,这样一来使得一大批高校学生尤其是高校女生,发现自身心理问题但无法合理地解决问题,只能在自己不断摸索中经常遇到困难,从而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教育工作者应适当采取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班等方式开展心理干预活动,疏导和指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普遍性的心理问题,完善她们的性格特质,促进女生身心协调发展。
2.增加班级、年级、系之间的活动。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在学校层面、系级层面、年级层面多组织活动,加强不同系别、年级、班级之间同学的联系。不仅能改善混合宿舍舍友之间的关系,还能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另外,通过交流活动,还能改善学生的孤僻、多疑等心理问题。
通过丰富多彩的大型活动,学生尤其是女生也能体会到相互帮助,团结一心的感受,放下隔阂,改善宿舍关系也就相对容易很多。
3.鼓励学生自主解决同学之间的问题。在混合宿舍中出现了矛盾,学生第一时间就是想到找辅导员老师解决问题。辅导员应该还原事情本身,认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必要时可以给学生一些可行的意见、建议。但辅导员决不能替学生做决定,这也体现一名辅导员的工作艺术。作为辅导员应正确引导学生,解决矛盾。解铃还须系铃人,鼓励学生正面面对矛盾本身,努力自主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
4.辅导员之间加强联系,努力协调解决宿舍矛盾。如果遇到混合寝室发生较大矛盾,为了避免矛盾扩大化从而发生冲突,辅导员之间应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积极协调处理相关问题,如召开宿舍见面会、协同教育等。辅导员作为离学生最近的老师,学生最信赖的老师,切忌独立工作,指责对方学生,应用团队协作的理念,来努力做好辅导员团队工作。
【参考文献】
[1]肖建伟.大学生人格、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
[2]李宏翰,赵崇莲.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基于心理健康的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0(01):116-121.
[3]杨荣.师专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
[4]谢桂香.大学生宿舍和谐人际关系探析[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02):72-73.
[5]周浩.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技巧[J].心理世界,2005(10).
责任编辑:张丽
[关键词]高校混合宿舍 矛盾成因 矛盾疏导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7-0168-02
高校学生大多来自五湖四海,高校宿舍是大部分高校学生起居的重要场所,也是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基础。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宿舍内部矛盾,宿舍之间的矛盾也日加明显,而且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这影响了宿舍生活的和谐安定以及校园生活质量。其中女生宿舍矛盾占据了整个宿舍矛盾的很大一部分,女生之间出现的矛盾看似微小琐碎,其实是高校女生学习、生活、心理等问题的集中体现。高度重视高校女生的宿舍矛盾,深入分析女生宿舍矛盾的原因并及时进行疏导解决,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然而在学校在校人数不断增长的大背景下,学校的资金、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就出现了很多不同班、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系别的混合宿舍。混合宿舍矛盾的出现,尤其是混合女生宿舍矛盾凸显为学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一、研究对象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文系混合宿舍女生。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计算机网络搜索《中国期刊全文书库》和手工查阅文献,收集近3年有关高校女生宿舍矛盾的研究现状及知识,并对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提取必要的相关知识进行研究。
(二)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调查提纲、利用学生与谈话、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取与本研究相关的数据和资料。
(三)逻辑分析法
在写作过程中利用归纳演绎、逻辑推理、分析综合等方法对所收集的研究资料进行较深入的讨论与分析,确保文章写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混合宿舍女生矛盾的成因
通过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文系混合宿舍女生的调查,发现混合女生宿舍矛盾非常尖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相互之间不熟悉,没有默契与信任。混合宿舍中舍员平时很少交流,不在一起上课、学习。宿舍因为有所谓的外人,舍员之间不能长时间的交流接触,很难有信任感。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我国长期存在着“穷养儿、富养女”的思想,再这样的大环境下,女生总是能得到更多的保护与帮助,从而养成了自尊心过重的心理特征;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更加溺爱,造成女生天生自私,缺乏分享意识,不愿意与不熟悉的人交流,这样一来舍友之间默契与信任很难建立,慢慢出现很多小的矛盾,然后小矛盾不断积累就演变成了大矛盾,甚至舍友之间发生冲突。
2.性格特点不相符,容易出现隔阂。近年高校大学生生源地分布广泛,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条件、不同的成长环境造成了学生之间不尽相同的人格、价值观的差异和为人处世的习惯。高校的宿舍安排大都是随机分配的,这样一来学生之间生活习惯、性格特质、学习状态就不会被照顾到,形成冲突与矛盾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高校女生与男生相比,有更为显著的性格特点,如情绪不稳定、容易表露感情,对细微的环境变换敏感,别人的一举一动都会记在心里让人难以释怀;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十分在意,并对不好的评价会感到不满或压抑。这些都是女生之间产生隔膜引发矛盾的重要心理诱因。同时由于女生转化负面情绪的时间较长,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所以容易产生自卑、心烦、忧虑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反过来再影响同学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出现矛盾。
3.作息时间不同,互相影响。高校中排课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又有专业课、公共课、公选课的区别。然而混合寝室中大家来自不同班级,课表肯定不尽相同。有的舍友早上有课,需要晚间早点休息,而其他的舍友早上没课,晚上休息的时间就相对晚些,这样就造成了作息时间不同。女生的性格特点导致不愿意去制止,一段时间过后可能积怨太深就会出现矛盾。还有些女生习惯早起,起床后不注意其他同学正在休息,也会影响他人,产生矛盾。
4.家庭条件不同,容易引起心理落差。高校因为种种实际原因安排宿舍的时候照顾不到所有学生,这是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例如学校会出现艺术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混合宿舍。众所周知艺术专业的学生大都家庭条件比较好。宿舍是学生生活起居的场所,家庭条件的差距会形成互相攀比的心理。尤其是女生,会出现“看不惯”的心理,甚至比不过就不理你的心态,出现拉帮结派的现象。
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会有看不起的心态,这样不仅对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是一种心理负担,造成不敢与他人交流,会形成心理阴影。这不仅是产生宿舍矛盾的重要原因,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负面作用,长期所致会形成学生人格缺陷,不利于学生发展。
5.缺乏人际交往的知识和经验,不能合理处理人际关系。如今女生相对缺乏长辈早年多方奔走的经历,大部分没有非常多的人际交往经历,在日常生活中无法积累相关的经验,没有培养出恰当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样就导致女生在平常的宿舍生活中,遇到不喜欢的人、烦心的事时不能妥善解决,使得矛盾和摩擦越来越重,最终无可避免地爆发出来。
一些女大学生在宿舍交往中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以自我为中心导致在出现矛盾的时候不能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只从自己的角度分析,从而加剧矛盾。女大学生对宿舍的人际关系过于理想化,通常用中学时的人际交往标准来期待和衡量大学宿舍舍友之间的人际交往。对大学思想行为的转变不能及时做出调整,且对中学时代的同学关系恋恋不忘,从而不能接受适应新环境而产生矛盾。 (二)混合宿舍女生矛盾的疏导
1.加强心理干预,引导女生心理健康发展。在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过程中,部分辅导员并没有重视女生日常生活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没有相对合理的方法措施和技术手段来对女生进行恰当的心理干预和疏导,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解决自身成长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和缺陷,这样一来使得一大批高校学生尤其是高校女生,发现自身心理问题但无法合理地解决问题,只能在自己不断摸索中经常遇到困难,从而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教育工作者应适当采取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班等方式开展心理干预活动,疏导和指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普遍性的心理问题,完善她们的性格特质,促进女生身心协调发展。
2.增加班级、年级、系之间的活动。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在学校层面、系级层面、年级层面多组织活动,加强不同系别、年级、班级之间同学的联系。不仅能改善混合宿舍舍友之间的关系,还能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另外,通过交流活动,还能改善学生的孤僻、多疑等心理问题。
通过丰富多彩的大型活动,学生尤其是女生也能体会到相互帮助,团结一心的感受,放下隔阂,改善宿舍关系也就相对容易很多。
3.鼓励学生自主解决同学之间的问题。在混合宿舍中出现了矛盾,学生第一时间就是想到找辅导员老师解决问题。辅导员应该还原事情本身,认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必要时可以给学生一些可行的意见、建议。但辅导员决不能替学生做决定,这也体现一名辅导员的工作艺术。作为辅导员应正确引导学生,解决矛盾。解铃还须系铃人,鼓励学生正面面对矛盾本身,努力自主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
4.辅导员之间加强联系,努力协调解决宿舍矛盾。如果遇到混合寝室发生较大矛盾,为了避免矛盾扩大化从而发生冲突,辅导员之间应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积极协调处理相关问题,如召开宿舍见面会、协同教育等。辅导员作为离学生最近的老师,学生最信赖的老师,切忌独立工作,指责对方学生,应用团队协作的理念,来努力做好辅导员团队工作。
【参考文献】
[1]肖建伟.大学生人格、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
[2]李宏翰,赵崇莲.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基于心理健康的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0(01):116-121.
[3]杨荣.师专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
[4]谢桂香.大学生宿舍和谐人际关系探析[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02):72-73.
[5]周浩.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技巧[J].心理世界,2005(10).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