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课程设计特色和班主任专业化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q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程设计的特色
  在设计培训课程时,我们把总目标确定为通过集中培训带动教师的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来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给学员提出的要求是,“带着改革的问题而来、带着改革的冲动离开”。我们推荐的研究方法是“实验研究”(或行动研究)。我们建议学员,参加此次培训,一定要实现这样一个目的:回到自己的学校之后,在自己的课堂上,持久地展开一项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所有专题讲座和实践活动也都直接指向一个目标:让学员在集中培训的过程中建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让学员返回学校之后在自己的课堂中发起教学改革。为此,我们鼓励学员听了专题讲座之后,能够从专题讲座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关键词,把这个关键词变成教学改革的关键措施,在自己课堂发起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在课程设计上,既要严格执行预设的课程方案,又要根据学员的需求现场生成新的课程。我们首先在调研的基础上为学员安排了切合学员专业发展需要的专题讲座和实践活动。同时,我们留出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根据学员在培训过程中提出的希望和要求,现场生成部分专题讲座与实践活动,也邀请部分学员在“教师论坛”“教育沙龙”“教师晚会”等活动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学员相互分享教育经验。
  二、隐性课程的特色
  让每一个看得见的培训细节都发挥隐秘的看不见的教育作用。第一,我们把传统的秧田式的桌椅摆设变成圆桌式的小组形式。把每一个学员的名字摆在桌面上,为教师能够迅速叫出学员的名字提供便利,也让学员感受到个体被关注、被尊重。圆桌式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员集中精力听课,而且便于学员相互之间面对面地分享知识和交流情感。第二,我们从培训第一天报到时就开始拍摄和积累素材,制作成大约1个小时的“学员培训电影”短片,让学员在结业典礼时现场观看。在制作“学员培训电影”时,我们尽可能让每一个学员都在短片中不止一次地看到自己的影像,让学员从中感受到尊重和驚喜。第三,我们通过学员报到时登记的身份证留意学员的生日,为在培训期间过生日的学员举办灵活多样的生日晚会。另外,我们努力让培训的日常管理隐含教育的力量,比如及时认真评改学员的作业并于当天制作成精致的培训简报,让学员从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中感受到认真做人和做事的风格与精神。此外,还重视宣传的标语和图案的设计、学员书包和笔记本样式的选择、课堂颜色与光线的布置等等。
  三、班主任专业化的特色
  班主任的职责不仅仅在日常管理,更重要的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学习共同体、引领学员的专业发展。班主任的专业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了解并掌握教师培训的基本工作程序和工作细节;第二,了解并掌握引领教师培训的策略和技巧,如快速认识和熟悉学员(记住学员的姓名)、组建学习小组、组建“班委会”、组织学习活动的“破冰之旅”、组织“团体心理辅导”、主持和点评“教育沙龙”或“教师论坛”、举办“教师晚会”、播放“教育电影”、及时解答学员随时提出的问题等。此外,还要了解并掌握建立班级共同体的基本要素和策略。为此,我们为每个班级配备了“双班主任”。一位负责培训过程的全程跟进,另一位重点负责学科培训期间的日常事务管理。通过双班主任的合作,使学员既能得到教育专业的指引,又能得到学科方面的指引,满足了教育与学科的双重需要。
  
  (责任编辑:郭冰)
  
其他文献
一、创新研修模式  根据“国培计划”项目的要求和精神,结合以往的培训经验,我校创建了“一封信、一张纸、一个课题”的“三个一”研修模式,将研修前精心准备、研修中积极参与、研修后的研究与追踪三个阶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研修培训工作的实效。  研修开始前,我们首先开展了致学员“一封信”的工作。让学员充分了解“国培计划”研修项目的目的、任务以及主要内容安排等,使学员提前进入研修状态;要求学员们针对研修课程
“国培计划”进行时  编者按:  2010年“国培计划”中,全国共有165所高水平院校和机构承担了培训任务。在实施“国培计划”的过程中,各院校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与特色,总结出大量有借鉴及推广意义的宝贵经验。本期专题策划将聚焦各院校在2010年“国培计划”中的经验,刊登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以及其他9所院校“国培计划”工作特色和经验,以飨读者。    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
长期以来,讲座式集中授课一直是教师培训活动中的主流形式,这种方式在知识传播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对于作为成年人的参训教师来说,这种培训方式会压抑他们的个性需要及经验表达,学员们的主体地位也得不到应有体现。为此,必须改变以往那种固定模式、固定套路的培训方式,积极探索能够促进学员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有效培训方法。  一、搭建小组交流平台  每期培训开始之后,我们根据学员来源地分布情况事先进行策划,在
一、创新培训模式,以“双核模式”驱动培训  所谓“双核模式”,是指“双模块、双导师、双基地”的“双核”培养模式。这是杭师大继教院在浙江省“领雁工程”中摸索出来,并在杭州市第二轮“名师工程”中定型实施的一种教师培训模式。“双模块”是指所有的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模块,克服单纯理论讲授,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双导师”是为指每位学员配备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各一名,理论导师负责学员的理论培训与教科研指导
一、优秀的培训团队,让学员学习充满信心  为完成好示范性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我们组建了实力雄厚的培训专家团队。15天的学习,我们聘请了22位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教学风格的授课教师,其中,省外知名专家就有7名,占总授课教师的31.8%。这些省外专家大多都是学员平时在网络里、报刊杂志上才能见到的,比如崔峦、吴忠豪、杨再隋、王崧舟、薛法根等。短短15天的学习能与这么多名师近距离接触,能够与他们面对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