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在《劝学篇》中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就告诉我们:如果学生积累了足够的词语,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帮助学生牢固地理解词语,丰富其积累,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从语言本身讲,“词汇反映着语言发展的状态,词汇越丰富、越纷繁,那么语言也就越丰富越精彩”。这在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具体指出的:“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语言的积累包括“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等。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积累词语呢?
用自己的语言理解
在平时生活或者教学中,经常听到或者看到有的学生积累了不少词语,但却乱用词语,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根本不理解词语的意思,往往会闹出一些笑话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不仅要理解词语的本义,而且还要弄懂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背诵记忆积累。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中的关于表现人物(林则徐)的崇高精神品质的词语,例如“碧血丹心”“嫉恶如仇”“忧国忧民”“浩气长存”“以身作则”等,都可以用来表现林则徐销烟为民,永垂千古。指导学生理解了这些词语,学生将会对《虎门销烟》中林则徐的高大形象以及销烟的意义理解得更透彻、把握得更精准。另外,对于学生的记忆方法也不可以做硬性规定,可以采用熟读成诵法,也可以采用抄写背诵相结合的方法等,但前提条件是,学生对词语的意思不一定一个字不差地背下来,但是一定得有所了解,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它的含义。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和用法,他们才能牢固地记住这个词语,用的时候也才会少出差错。
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
字词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在活学活用中积累。所以,在字词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不断地巩固、积累词语,不断地同遗忘作斗争,对于已经学过的词语,教师巧妙地创设语境经常运用。
立足生活情景,在现实中活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中,每天都跟周围的人、事、物接触,每天都接受到众多的语言信息,很多都是语言中的精华,是平常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目的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学生的词语在生活中运用可以说是如鱼得水,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以及学生的言谈举止中均可以使用不同的词语,例如:中秋夜晚,学生边吃月饼边赏月时会想到“月光如洗”“皓月当空”“月圆花好”等词语;来到热闹的街市上,学生的脑海里可以闪现“水泄不通”“川流不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载歌载舞”等词语。
让词语回归课文,在课文学习中活用 教学中,单元练习中的词语教学不能和课文内容脱钩,要引导学生学完词语后,主动回头望,找找这些词语可以和学过课文中的哪个人物相对应,这样既巩固了词语,也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了文中人物的高尚品质。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一篇文章叫做《永远的白衣战士》,在之后的练习四中,相应出现了“白衣天使”“玉洁冰清”“救死扶伤”等词语。教学之后,不用教师指引,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与英勇抗击非典的护士长叶欣联系了起来,学生用这些词语说话来赞扬了叶欣的高尚品质。有人说,叶欣是一位玉洁冰清的白衣天使;有人说,叶欣是在抗击“非典”中,救死扶伤,舍死忘生……从学生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学生不仅知道了这些词语的用法,更对因抗击“非典”而英勇献身的叶欣的高尚品质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感悟。
让词语回归练习,在日常练习中活用 第一,活用在填空中。学生积累的东西必须让学生真正理解了、领会了、用过了,才有可能积淀为他们自己的东西。因此,教师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在学生积累了词语之后,设计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练习,以帮助学生灵活熟练地运用所学的词语。在教学完关于孙悟空的词语之后,笔者设计了一道填空题:最近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他被称之为(齐天大圣),他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腾云驾雾),他和他的两个师弟一起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他(明察秋毫)、(不避艰险)、(斩妖除魔),终于让师傅取回真经,平安归来。此题的练习旨在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词语,牢固掌握关于孙悟空的相关词语,进而对孙悟空有更深刻的了解。
第二,活用在游戏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活用词语,从而达到巩固词语的目的。在教学了关于《西游记》中关于孙悟空的词语之后,笔者组织了一次“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游戏。游戏之前,笔者和学生们一起认真准备师徒四人的面具、衣服和武器等,并搜集一些与唐僧、猪八戒、沙僧和一些妖精相关的词语。游戏开始之前,首先讲清游戏的规则,要求表演者的话语中要运用关于师徒四人的词语,且要说得声情并茂,并加上适当的动作,表演一段取经途中的精彩片段。游戏中,“猪八戒”说:“俺老猪虽然好吃懒做,但是对于打妖精,是毫不含糊的!”说完朝着妖精就是一耙子。“孙悟空”笑着对“白骨精”说:“俺老孙就是人称齐天大圣的孙悟空,你以为你变成这样,我就认不出你了?难不成我的火眼金睛是白长了?”……学生一个个演得投入,将师徒四人的性格特征演绎得活灵活现。
日常练笔习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有人说:“如果词语是一颗颗珍珠,文章就是一串珍珠。那么巧串词语就可以串出一篇好文章。”这正说明了只有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的道理。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地记日记,有感而发地写随笔,都是体现活用积累的有效途径。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写作是怎么一回事?是表达。是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学生把自己学过的词语合理地运用于习作中可以使句子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给习作增辉。在学生习作中,可以先引导学生找一找与本次习作相关的词语,再用这些词语串词成段、成文,也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摘录本中找出与本次习作有关的词语,想象当时的情景,串词成段、串段成文。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词语多了,对不同的人物、场景也就会有的放矢地选择词语,习作水平自然会循序渐进。 有序分类整理
教材中每个单元安排的词语大多是与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有联系的,有时候几个单元的词语可以归为一类,教师要及时将这些词语进行串联,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对学生的灵活运用有很大帮助。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中的练习三安排了关于少年王勃的词语,第四单元练习中安排了关于李白的词语,在教学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发现好多词语可以互用,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可以归为一类。例如:描写王勃的“才思敏捷”“文思如泉”“笔下生花”等词语,均可以来描写李白,而描写李白的词语“梦笔生花”“精妙绝伦”“栩栩如生”等词语也可以用来描写王勃,它们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加强同类词语的沟通,进行分类积累,对学生积累词语、运用词语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书中每个单元安排的词语毕竟有限,与博大精深的祖国文化相比,只能算是沧海一粟。因此,教学时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适当地进行拓展,可以是学生自己收集,也可以是教师适当补充,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积累的内容和内涵。比如:写人物的有哪些词语,写景物的有哪些词语等。再比如:写人物的词语还应该排排队,写人物外貌的词语有哪些,写人物心情、动作的词语各有哪些等。在教学描写海边景色的词语后,笔者让学生找一些关于大海的词语,比如“一望无际”“海天浩渺”“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等词语。在教学完描写颜色的词语之后,笔者又让学生积累了“五彩斑斓”“姹紫嫣红”“万紫千红”等词语。就这样,把积累的词语归归类、排排队,学生就可以轻松积累,且记忆深刻。
阅读经典美文
阅读是人的生存与发展之必需。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阅读更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而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在正常的学习生活中,不可能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身边的经典美文是不可缺少的。
一方面,要进行显性的享受积累,那就要在加强朗读、默读和诵读中积累。朗读是把无声的文字化做有声的语言,凭借声音、语调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借助书面语言,运用形象思维,唤起自己的内心表象,把文中的人、事、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的客观事物,在想象中产生情感体验,从而通过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达到与作者情感共鸣的过程。
另一方面,要进行隐性的享受积累,那就要在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积累。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阅读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不能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积累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加强读书,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关键词语,从而养成积累的意识和习惯。这样不仅能积累更多知识,还会丰富学生的生活。
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积累,就要从最基本的词语开始,在理解、活用中强化积累,进而享受积累,最终使自己的词汇一天天丰富起来。高尔基曾说:“语言——这是件工具;要学习语言,要扩大自己的词汇。”据估计,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和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他们掌握的词语都在两万个以上。可见,丰富的词汇相当于语文的根,只有这根长得繁盛了,才能让语言或习文枝繁叶茂。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牛山街道中心小学)
用自己的语言理解
在平时生活或者教学中,经常听到或者看到有的学生积累了不少词语,但却乱用词语,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根本不理解词语的意思,往往会闹出一些笑话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不仅要理解词语的本义,而且还要弄懂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背诵记忆积累。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中的关于表现人物(林则徐)的崇高精神品质的词语,例如“碧血丹心”“嫉恶如仇”“忧国忧民”“浩气长存”“以身作则”等,都可以用来表现林则徐销烟为民,永垂千古。指导学生理解了这些词语,学生将会对《虎门销烟》中林则徐的高大形象以及销烟的意义理解得更透彻、把握得更精准。另外,对于学生的记忆方法也不可以做硬性规定,可以采用熟读成诵法,也可以采用抄写背诵相结合的方法等,但前提条件是,学生对词语的意思不一定一个字不差地背下来,但是一定得有所了解,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它的含义。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和用法,他们才能牢固地记住这个词语,用的时候也才会少出差错。
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
字词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在活学活用中积累。所以,在字词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不断地巩固、积累词语,不断地同遗忘作斗争,对于已经学过的词语,教师巧妙地创设语境经常运用。
立足生活情景,在现实中活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中,每天都跟周围的人、事、物接触,每天都接受到众多的语言信息,很多都是语言中的精华,是平常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目的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学生的词语在生活中运用可以说是如鱼得水,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以及学生的言谈举止中均可以使用不同的词语,例如:中秋夜晚,学生边吃月饼边赏月时会想到“月光如洗”“皓月当空”“月圆花好”等词语;来到热闹的街市上,学生的脑海里可以闪现“水泄不通”“川流不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载歌载舞”等词语。
让词语回归课文,在课文学习中活用 教学中,单元练习中的词语教学不能和课文内容脱钩,要引导学生学完词语后,主动回头望,找找这些词语可以和学过课文中的哪个人物相对应,这样既巩固了词语,也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了文中人物的高尚品质。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一篇文章叫做《永远的白衣战士》,在之后的练习四中,相应出现了“白衣天使”“玉洁冰清”“救死扶伤”等词语。教学之后,不用教师指引,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与英勇抗击非典的护士长叶欣联系了起来,学生用这些词语说话来赞扬了叶欣的高尚品质。有人说,叶欣是一位玉洁冰清的白衣天使;有人说,叶欣是在抗击“非典”中,救死扶伤,舍死忘生……从学生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学生不仅知道了这些词语的用法,更对因抗击“非典”而英勇献身的叶欣的高尚品质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感悟。
让词语回归练习,在日常练习中活用 第一,活用在填空中。学生积累的东西必须让学生真正理解了、领会了、用过了,才有可能积淀为他们自己的东西。因此,教师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在学生积累了词语之后,设计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练习,以帮助学生灵活熟练地运用所学的词语。在教学完关于孙悟空的词语之后,笔者设计了一道填空题:最近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他被称之为(齐天大圣),他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腾云驾雾),他和他的两个师弟一起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他(明察秋毫)、(不避艰险)、(斩妖除魔),终于让师傅取回真经,平安归来。此题的练习旨在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词语,牢固掌握关于孙悟空的相关词语,进而对孙悟空有更深刻的了解。
第二,活用在游戏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活用词语,从而达到巩固词语的目的。在教学了关于《西游记》中关于孙悟空的词语之后,笔者组织了一次“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游戏。游戏之前,笔者和学生们一起认真准备师徒四人的面具、衣服和武器等,并搜集一些与唐僧、猪八戒、沙僧和一些妖精相关的词语。游戏开始之前,首先讲清游戏的规则,要求表演者的话语中要运用关于师徒四人的词语,且要说得声情并茂,并加上适当的动作,表演一段取经途中的精彩片段。游戏中,“猪八戒”说:“俺老猪虽然好吃懒做,但是对于打妖精,是毫不含糊的!”说完朝着妖精就是一耙子。“孙悟空”笑着对“白骨精”说:“俺老孙就是人称齐天大圣的孙悟空,你以为你变成这样,我就认不出你了?难不成我的火眼金睛是白长了?”……学生一个个演得投入,将师徒四人的性格特征演绎得活灵活现。
日常练笔习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有人说:“如果词语是一颗颗珍珠,文章就是一串珍珠。那么巧串词语就可以串出一篇好文章。”这正说明了只有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的道理。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地记日记,有感而发地写随笔,都是体现活用积累的有效途径。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写作是怎么一回事?是表达。是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学生把自己学过的词语合理地运用于习作中可以使句子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给习作增辉。在学生习作中,可以先引导学生找一找与本次习作相关的词语,再用这些词语串词成段、成文,也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摘录本中找出与本次习作有关的词语,想象当时的情景,串词成段、串段成文。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词语多了,对不同的人物、场景也就会有的放矢地选择词语,习作水平自然会循序渐进。 有序分类整理
教材中每个单元安排的词语大多是与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有联系的,有时候几个单元的词语可以归为一类,教师要及时将这些词语进行串联,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对学生的灵活运用有很大帮助。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中的练习三安排了关于少年王勃的词语,第四单元练习中安排了关于李白的词语,在教学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发现好多词语可以互用,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可以归为一类。例如:描写王勃的“才思敏捷”“文思如泉”“笔下生花”等词语,均可以来描写李白,而描写李白的词语“梦笔生花”“精妙绝伦”“栩栩如生”等词语也可以用来描写王勃,它们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加强同类词语的沟通,进行分类积累,对学生积累词语、运用词语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书中每个单元安排的词语毕竟有限,与博大精深的祖国文化相比,只能算是沧海一粟。因此,教学时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适当地进行拓展,可以是学生自己收集,也可以是教师适当补充,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积累的内容和内涵。比如:写人物的有哪些词语,写景物的有哪些词语等。再比如:写人物的词语还应该排排队,写人物外貌的词语有哪些,写人物心情、动作的词语各有哪些等。在教学描写海边景色的词语后,笔者让学生找一些关于大海的词语,比如“一望无际”“海天浩渺”“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等词语。在教学完描写颜色的词语之后,笔者又让学生积累了“五彩斑斓”“姹紫嫣红”“万紫千红”等词语。就这样,把积累的词语归归类、排排队,学生就可以轻松积累,且记忆深刻。
阅读经典美文
阅读是人的生存与发展之必需。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阅读更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而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在正常的学习生活中,不可能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身边的经典美文是不可缺少的。
一方面,要进行显性的享受积累,那就要在加强朗读、默读和诵读中积累。朗读是把无声的文字化做有声的语言,凭借声音、语调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借助书面语言,运用形象思维,唤起自己的内心表象,把文中的人、事、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的客观事物,在想象中产生情感体验,从而通过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达到与作者情感共鸣的过程。
另一方面,要进行隐性的享受积累,那就要在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积累。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阅读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不能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积累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加强读书,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关键词语,从而养成积累的意识和习惯。这样不仅能积累更多知识,还会丰富学生的生活。
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积累,就要从最基本的词语开始,在理解、活用中强化积累,进而享受积累,最终使自己的词汇一天天丰富起来。高尔基曾说:“语言——这是件工具;要学习语言,要扩大自己的词汇。”据估计,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和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他们掌握的词语都在两万个以上。可见,丰富的词汇相当于语文的根,只有这根长得繁盛了,才能让语言或习文枝繁叶茂。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牛山街道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