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第三册把白居易的《琵琶行》作为重点篇目,而把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作为自读篇目。如果能将这两首诗中精妙的音乐描写进行比较,学生肯定能从中汲取到有益的知识。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诗人从琵琶女出场前的心绪和出场时的情态写起:“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看来,这位歌女是不太愿意抛头露面,“千呼万唤”才姗姗而出。及至出来,更显腼腆羞涩,用琵琶把自己的脸遮起半边。这一特写镜头,让我们在欣赏乐声之前,先领略了琵琶女的风度。接着写她弹前“转轴拨弦”的准备,弹时“低眉信手”的姿态,所用“拢捻抹挑”的指法和所弹“霓裳”“六幺”的曲名,更为我们展现了一位技艺高超而又“心中无限事”的琵琶女形象。然后,诗人工笔细描具体的音乐形象:“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琵琶声起,时而像铺天盖地的惊风急雨,时而像恋人之间的轻声细语,时重时轻,晶莹圆润,又像大大小小的粒粒珍珠相继滚落一只玉盘里一样。乐声有时像万花丛中莺鸟的鸣声清亮流利,有时像冰层之下难流的泉水呜咽冷涩,有时又像琴弦同泉水一样凝结了,什么声响都归于沉寂。也就在这万籁无声的时刻,琵琶女所要表现的一种隐恨忧愁潜滋暗长,无声间歇中表达了丰富、动人的感情。就在短暂的寂静之后,乐声重又爆发,如“银瓶乍破”,“铁骑突出”,铿然作响,雄壮激越。曲终收拨,四弦齐发,如撕裂绸帛,戛然而止。周围的船和人依然沉浸在乐声之中,毫无声响。抬头望时,月白江清,更给这绝妙的乐声增添了无限诗意。
这里,白居易对音乐效果的描写似乎并不经意,而对音乐形象的刻画则工笔细刻,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形象、奇异的比喻进行出神入化的描绘,使音乐形象显得惟妙惟肖,犹如亲耳所闻。难怪白居易去世后,唐玄宗以诗吊之曰:“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如果说白居易在其《琵琶行》中特别精于音乐形象的塑造,那么,李贺在他的《李凭箜篌引》中则尤擅长于音乐效果的渲染。我们先看此诗: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诗开篇,便交代出箜篌的制作精良,实际上是在暗示演技的精湛,难怪乐声初起,空旷山野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是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夫人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何以如此呢?因为那箜篌声太美妙了,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般的清脆与铿锵,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一般,舒缓与辉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时而如残荷泣露般的哀怨与悲伤;时而又如兰花含笑般的欢乐与感动,长安的气候也随之变暖了。乐声激越处,直冲霄汉,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落下淅淅沥沥的秋雨。那美妙绝伦的乐声飘入神山,引得那神仙婆婆也来求教;乐声潜入深水,便激起幽涧中的鱼蛟也随之翻腾起舞;更为神奇的是,月宫之中终日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也被这乐声感动,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里,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
纵观全诗,李贺用以刻画音乐形象的笔墨寥寥无几,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其余都是用在音乐效果的描摹上。诗人浓墨重彩,酣畅淋漓地铺陈渲染,达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效果,不禁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感觉。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两诗同是写音乐,但侧重点不同,所运用的手法也不尽相同。白居易运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事物设喻,重在刻画音乐形象,显得朴实自然;而李贺则用大胆的夸张、神奇的想象、瑰丽的比喻,重在描摹音乐效果,显得浪漫奇特。所以,清代方扶南在评价此两诗时说:“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职教中心)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诗人从琵琶女出场前的心绪和出场时的情态写起:“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看来,这位歌女是不太愿意抛头露面,“千呼万唤”才姗姗而出。及至出来,更显腼腆羞涩,用琵琶把自己的脸遮起半边。这一特写镜头,让我们在欣赏乐声之前,先领略了琵琶女的风度。接着写她弹前“转轴拨弦”的准备,弹时“低眉信手”的姿态,所用“拢捻抹挑”的指法和所弹“霓裳”“六幺”的曲名,更为我们展现了一位技艺高超而又“心中无限事”的琵琶女形象。然后,诗人工笔细描具体的音乐形象:“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琵琶声起,时而像铺天盖地的惊风急雨,时而像恋人之间的轻声细语,时重时轻,晶莹圆润,又像大大小小的粒粒珍珠相继滚落一只玉盘里一样。乐声有时像万花丛中莺鸟的鸣声清亮流利,有时像冰层之下难流的泉水呜咽冷涩,有时又像琴弦同泉水一样凝结了,什么声响都归于沉寂。也就在这万籁无声的时刻,琵琶女所要表现的一种隐恨忧愁潜滋暗长,无声间歇中表达了丰富、动人的感情。就在短暂的寂静之后,乐声重又爆发,如“银瓶乍破”,“铁骑突出”,铿然作响,雄壮激越。曲终收拨,四弦齐发,如撕裂绸帛,戛然而止。周围的船和人依然沉浸在乐声之中,毫无声响。抬头望时,月白江清,更给这绝妙的乐声增添了无限诗意。
这里,白居易对音乐效果的描写似乎并不经意,而对音乐形象的刻画则工笔细刻,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形象、奇异的比喻进行出神入化的描绘,使音乐形象显得惟妙惟肖,犹如亲耳所闻。难怪白居易去世后,唐玄宗以诗吊之曰:“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如果说白居易在其《琵琶行》中特别精于音乐形象的塑造,那么,李贺在他的《李凭箜篌引》中则尤擅长于音乐效果的渲染。我们先看此诗: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诗开篇,便交代出箜篌的制作精良,实际上是在暗示演技的精湛,难怪乐声初起,空旷山野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是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夫人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何以如此呢?因为那箜篌声太美妙了,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般的清脆与铿锵,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一般,舒缓与辉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时而如残荷泣露般的哀怨与悲伤;时而又如兰花含笑般的欢乐与感动,长安的气候也随之变暖了。乐声激越处,直冲霄汉,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落下淅淅沥沥的秋雨。那美妙绝伦的乐声飘入神山,引得那神仙婆婆也来求教;乐声潜入深水,便激起幽涧中的鱼蛟也随之翻腾起舞;更为神奇的是,月宫之中终日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也被这乐声感动,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里,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
纵观全诗,李贺用以刻画音乐形象的笔墨寥寥无几,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其余都是用在音乐效果的描摹上。诗人浓墨重彩,酣畅淋漓地铺陈渲染,达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效果,不禁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感觉。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两诗同是写音乐,但侧重点不同,所运用的手法也不尽相同。白居易运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事物设喻,重在刻画音乐形象,显得朴实自然;而李贺则用大胆的夸张、神奇的想象、瑰丽的比喻,重在描摹音乐效果,显得浪漫奇特。所以,清代方扶南在评价此两诗时说:“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