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足以泣鬼 白足以移人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n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第三册把白居易的《琵琶行》作为重点篇目,而把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作为自读篇目。如果能将这两首诗中精妙的音乐描写进行比较,学生肯定能从中汲取到有益的知识。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诗人从琵琶女出场前的心绪和出场时的情态写起:“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看来,这位歌女是不太愿意抛头露面,“千呼万唤”才姗姗而出。及至出来,更显腼腆羞涩,用琵琶把自己的脸遮起半边。这一特写镜头,让我们在欣赏乐声之前,先领略了琵琶女的风度。接着写她弹前“转轴拨弦”的准备,弹时“低眉信手”的姿态,所用“拢捻抹挑”的指法和所弹“霓裳”“六幺”的曲名,更为我们展现了一位技艺高超而又“心中无限事”的琵琶女形象。然后,诗人工笔细描具体的音乐形象:“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琵琶声起,时而像铺天盖地的惊风急雨,时而像恋人之间的轻声细语,时重时轻,晶莹圆润,又像大大小小的粒粒珍珠相继滚落一只玉盘里一样。乐声有时像万花丛中莺鸟的鸣声清亮流利,有时像冰层之下难流的泉水呜咽冷涩,有时又像琴弦同泉水一样凝结了,什么声响都归于沉寂。也就在这万籁无声的时刻,琵琶女所要表现的一种隐恨忧愁潜滋暗长,无声间歇中表达了丰富、动人的感情。就在短暂的寂静之后,乐声重又爆发,如“银瓶乍破”,“铁骑突出”,铿然作响,雄壮激越。曲终收拨,四弦齐发,如撕裂绸帛,戛然而止。周围的船和人依然沉浸在乐声之中,毫无声响。抬头望时,月白江清,更给这绝妙的乐声增添了无限诗意。
  这里,白居易对音乐效果的描写似乎并不经意,而对音乐形象的刻画则工笔细刻,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形象、奇异的比喻进行出神入化的描绘,使音乐形象显得惟妙惟肖,犹如亲耳所闻。难怪白居易去世后,唐玄宗以诗吊之曰:“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如果说白居易在其《琵琶行》中特别精于音乐形象的塑造,那么,李贺在他的《李凭箜篌引》中则尤擅长于音乐效果的渲染。我们先看此诗: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诗开篇,便交代出箜篌的制作精良,实际上是在暗示演技的精湛,难怪乐声初起,空旷山野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是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夫人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何以如此呢?因为那箜篌声太美妙了,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般的清脆与铿锵,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一般,舒缓与辉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时而如残荷泣露般的哀怨与悲伤;时而又如兰花含笑般的欢乐与感动,长安的气候也随之变暖了。乐声激越处,直冲霄汉,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落下淅淅沥沥的秋雨。那美妙绝伦的乐声飘入神山,引得那神仙婆婆也来求教;乐声潜入深水,便激起幽涧中的鱼蛟也随之翻腾起舞;更为神奇的是,月宫之中终日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也被这乐声感动,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里,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
  纵观全诗,李贺用以刻画音乐形象的笔墨寥寥无几,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其余都是用在音乐效果的描摹上。诗人浓墨重彩,酣畅淋漓地铺陈渲染,达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效果,不禁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感觉。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两诗同是写音乐,但侧重点不同,所运用的手法也不尽相同。白居易运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事物设喻,重在刻画音乐形象,显得朴实自然;而李贺则用大胆的夸张、神奇的想象、瑰丽的比喻,重在描摹音乐效果,显得浪漫奇特。所以,清代方扶南在评价此两诗时说:“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职教中心)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6条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20世纪60年代德国康斯坦茨学派创立了接受美学理论体系。它把读者作为文学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把文学的观念由作家——作品转到了文本—
期刊
鲁迅先生的小说,历来在塑造人物方面非常成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这些人物如果离开了小说中非常独到和精妙的典型环境,则无疑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可见,读鲁迅的小说,不可遗忘的是他的典型环境的开拓。下面笔者分别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鲁迅小说中的典型环境描写。  一般来讲,自然环境常常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出现在作品之中,体现出某种地方色彩,同时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情的作用,而细细品味鲁迅小说中的自然环境却
期刊
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点绛唇》)的充满纯真的童年,以及“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中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少女生活,随着宋代社会的动荡而成为美好的往昔。处于两宋之际,士大夫沉溺之时的李清照常有众浊我清,众醉我醒之感。她在《夏日绝句》中喊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不
期刊
乐府诗歌《陌上桑》和《木兰诗》历来很受读者青睐,流传千古,至今仍令人爱不释手,显示出它们深刻、丰厚的思想和艺术魅力,使得千百年来花木兰的人物形象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秦罗敷也由此成为中国美女的通称。两首诗歌虽然形成的时间不同,但无论是外在表现形式还是人物的独立人格都全方位呈现出“至美”,这种超越现实的“至美”贯穿始终,使得两首诗歌在诸多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与命运抗争的主题    《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前些日子,笔者有幸聆听了九节以科普说明文《神奇的极光》与《这个世界的音乐》为课题,充分调动现代信息技术的高中语文优质课。在一饱变幻莫测的美丽极光的眼福和美妙动听的各式音乐的耳福之后,心中有些许遗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强调在课堂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给予学生更鲜明的感官刺激以激发学习的兴趣时,我们丢失了语文的原汁原味。  这让笔者记起一则
期刊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除疑问的过程。相反,如果没有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思考,就永远不会有创造。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倡导学生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而在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却很少见到学生主动提问,即使是所谓启发式教学,也一般是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学生虽然也去思考了问题,但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设置的问题,其实学
期刊
人们常常把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过分地斟酌词句称之为“咬文嚼字”。然而,在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过程中,有些题目中的字眼儿一经“死抠”“咬”“嚼”,考生便会顿觉眼前一亮,原本闭塞的解题思路之门便一下子被打开,显得豁然开朗。如果在日常备考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这种做法加以强化训练以形成习惯,那么,考场上的解题速度以及表述语言的准确性便可大大提高。    一、“咬文嚼字”审清题目暗示的答题内容 
期刊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语言艺术,它能让符号活化、美化、性情化,它是魅力无穷的学科。文学作品是最能体现语言魅力的载体。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既是学生学习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过程。目前,大量文学作品进入中学语文课本,从一个侧面凸显了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因此,重视并加强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是学科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但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
期刊
京派是指30年代新文学中心移至上海后,继续活跃在京津等北方地区的一个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文学流派,它不同于左翼文学的依附政治、突出斗争哲学,也反对新感觉派的商业化色彩、颓废的描写。京派小说以其超越意识形态,强调人生艺术化的文学主张,以其人性美、人情美的表现内容,诗化的小说创作风格,在30年代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占据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地位。  沈从文是京派的重要小说作家,他以“乡下人”的独特立场、理
期刊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  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间获得幸福  我只愿  面朝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