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训作为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学校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体现了一所学校特有的办学传统和文化内涵,是学校的灵魂。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但校训能否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学生又是否真正了解、认同并落实到了行动中,学校之间可谓千差万别。我在这里谈谈联系实际解读校训,强化校训育人功能的做法。
一、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校训
何为校训?《辞海》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是:“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准则。”
为了让学生对校训有更深刻的印象,在解读校训之前,我举了两个小例子。第一个例子,2001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成立的时候,时任总理朱镕基,给学校题了四个字“不做假账”,这四个字后来就成为该学院的校训,可见,校训是师生特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第二个例子,是我至今难忘的校训。因为我的高中是在寺庙基础上改建的,建校历史较长,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我的高中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破庙出真仙”,这句话真的激励了一届届学生通过努力拼搏创造了鲤鱼跳龙门的奇迹,这句话我至今仍铭记在心,也可以理解成是校训。可见,校训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具有激励功能。
哲学家柏拉图说:“世上的万事万物转瞬即逝,唯有事物的本源——理念,才是完美的永恒存在,”校训作为一种理念,学生会记忆终生、享用终生。
二、让学生理解校训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通过校训教育学生,不应是简单地把它挂在校园内,讲话时提上一句或是学校介绍时有那么一段文字,更应该让学生明确校训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深刻理解其内涵,并落实到行动上。
以我校的校训为例,我校校训内容是“明德、尚志、博学、敏行”,我以校训的解读作为高中德育第一课。
1.明德
“明德”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一为明白、清楚,二为懂得、了解,三为弘扬、彰显;“德”,指品行、品质、道德。“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明辨是非善恶,修德正心,养成正直高尚的人格。
“明德”在今天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英国伟大的教育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在《品德的力量》一书中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品格之高下。”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人们的道德水准却没有同程度地提升,用印第安人话说,跑得太快,灵魂没有跟上。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肩负着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使命,任重而道远。“明德”作为校训契合时代精神,要求我们自觉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
2.尚志
“尚志”,即使自己志向高尚,或者有远大的志向。人能走多远,志向很关键,李嘉诚有句名言,“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有了目标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动力。
在一部分人片面将讲究实用、追求实惠作为重要价值取向的今天,“尚志”也具有特别强的现实意义。尚志,体现了一种矢志不渝的精神,它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既立足现实,又不为浮云遮望眼。做人,要站高一点、想宽一点、看远一点;做学问,要耐得住清贫与寂寞,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
3.博学
“博”,大通也。(《说文》)即宽广、广博之谓。何为博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博学,既强调在学术思想、学术风格、学术观点上应兼容并包、百花争艳;也提醒教师,应学识渊博、造诣精深;更警示学生,应打下厚实的功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怎么才能做到博学?热爱读书、博览群书、广泛阅读是重要的途径。我通过两个例子加以介绍。
第一个例子,上学期,我校团委组织了一次爱心义卖活动,我很高兴地参加了这次活动。很多同学买的是书,其中几名同学拿着世界名著《悲惨世界》向我推销,一名同学说您买这本书吧,您多看看书,讲话会很有水平的,我说买可以,但能不能向我介绍一下书的内容,几名同学依次推让,最后一名同学说你看看就知道了。由此可见,我们的同学书读得不多,对读书意义的认识还很肤浅。
第二个例子,为了鼓励更多的同学到图书馆学习,2014年,厦门大学晒出年度阅读榜单,表彰和奖励排在榜单前几名的同学,即学校图书馆晒出借书量最多的“书神”、在图书馆天数最多的“馆主”、自习时间最长的“学霸”。
“学霸”说:“自习,是一种习惯。”在图书馆自习时间最长的历史系研二学生许龙波,研一那年,他自习时长达2601小时,除了寒假,他一年四季都待在图书馆里自习。他的努力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本科读保险,研究生读历史,研一专业成绩排名第一。
“书神”说:“我看的书不算多,是大家看得太少。”借书最多的“书神”是人文学院的大二学生吴泽艺。大一期间,他就从图书馆借了595本书,平均每天阅读1.63本书。不过,“书神”只是淡淡地说:“我看的书不算多,是大家看得太少。”小吴广泛涉猎,从A大类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到Z类综合性图书,从《庄子》到《薛定谔之猫》,他都会阅读,“至少要知道有什么书,以后写论文查资料才知道去哪里找。”
“馆主”说:“得了第一,我更有压力。”获得“馆主”之称的小王,是一名经济学院博士生。一年365天,她去图书馆的天数达到291天。如今,她已经毕业,在厦门某高校任教。
这个排名,广受同学欢迎,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向学生推广读书,并让学生感受读书对个人发展的作用。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学生也容易走入碎片化阅读的误区,在接受海量信息的同时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学生只有热爱读书、博览群书、深度阅读,才能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为此,学校还特别在教学楼开辟了一个楼层的开放式图书走廊,打造书香校园,让学生尽享读书的乐趣。
4.敏行
敏行,出自“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本意为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敏”即敏捷,“行”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实践”。所谓“敏行”即勇于实践,办事敏捷,抢抓机遇,善抓机遇。校训取“敏行”一词,体现了学校对培养学生行为规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视。为了让学生有深刻的认识,我选取了两个例子。
一个教堂的教父告诉身边的孩子们,若谁能背下《马太福音》中最困难的那一部分,他就会带那个孩子去一个他们梦寐以求的地方。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知道那段文字太长,很难背,他们只是不停地抱怨文章太长,而没有付诸行动,只有一个孩子在那里默默无闻地背着,几天后,他将《马太福音》最难的部分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这个孩子就是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人们常常抱怨自己没有机会,殊不知,机会稍纵即逝,它总是留给那些立即行动的人。少年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让他无论遇到什么,从不抱怨,立即行动。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就读大三时敏锐地发现了“编程”这一行业的机遇,他主动申请退学创办了微软公司,后来的他成为世界首富,取得了常人不敢想的骄人成就。
实践出真知,只有勇于实践,我们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目标。“敏行”不仅是对个人的要求,对于一个企业、一任政府、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大会报告中首次公布了新时期广东精神,即“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敏于行”,即要注重实干,敏动善行,也是今天广东引以为自豪的地域精神特质。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先行先试。二是善于把握发展先机,把先进的思想及时转化落实到行动上,注重实干、敏于行动、务实不张扬。三是善于应变、灵活变通。每当面临重大的历史转折,广东人总能及时把握和顺应时代潮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解决发展难题。“敏于行”侧重于对敏行、敢为、实干的当代广东鲜明特色精神的彰显,是广东精神不断发展并永葆生机的内在动力。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志向能否变成现实,关键看是否敏锐行动。学校通过学科活动、文体活动及社团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让他们敢为人先,灵活应变,敏动善行。
明德、尚志、博学、敏行,体现了我校培养学生的整体模式和特色风格。“明德”是根本,“尚志”是目标,“博学”是基础,“敏行”是关键。明德、尚志要求学生德才兼备,博学、敏行指导学生知行统一;前者要求学生超群脱俗,后者鼓励学生出类拔萃,四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种氛围,产生一种力量,激励学校、激励学校每一位师生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联系实际解读校训,加深了学生对校训的理解,对学生明确自己奋斗的方向、制定人生规划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通过校训开展德育工作的实践,不仅实现了学生的精神成长,也促进了学生进一步认同学校办学理念,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辽宁大连市第三十六中学)
一、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校训
何为校训?《辞海》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是:“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准则。”
为了让学生对校训有更深刻的印象,在解读校训之前,我举了两个小例子。第一个例子,2001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成立的时候,时任总理朱镕基,给学校题了四个字“不做假账”,这四个字后来就成为该学院的校训,可见,校训是师生特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第二个例子,是我至今难忘的校训。因为我的高中是在寺庙基础上改建的,建校历史较长,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我的高中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破庙出真仙”,这句话真的激励了一届届学生通过努力拼搏创造了鲤鱼跳龙门的奇迹,这句话我至今仍铭记在心,也可以理解成是校训。可见,校训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具有激励功能。
哲学家柏拉图说:“世上的万事万物转瞬即逝,唯有事物的本源——理念,才是完美的永恒存在,”校训作为一种理念,学生会记忆终生、享用终生。
二、让学生理解校训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通过校训教育学生,不应是简单地把它挂在校园内,讲话时提上一句或是学校介绍时有那么一段文字,更应该让学生明确校训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深刻理解其内涵,并落实到行动上。
以我校的校训为例,我校校训内容是“明德、尚志、博学、敏行”,我以校训的解读作为高中德育第一课。
1.明德
“明德”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一为明白、清楚,二为懂得、了解,三为弘扬、彰显;“德”,指品行、品质、道德。“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明辨是非善恶,修德正心,养成正直高尚的人格。
“明德”在今天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英国伟大的教育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在《品德的力量》一书中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品格之高下。”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人们的道德水准却没有同程度地提升,用印第安人话说,跑得太快,灵魂没有跟上。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肩负着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使命,任重而道远。“明德”作为校训契合时代精神,要求我们自觉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
2.尚志
“尚志”,即使自己志向高尚,或者有远大的志向。人能走多远,志向很关键,李嘉诚有句名言,“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有了目标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动力。
在一部分人片面将讲究实用、追求实惠作为重要价值取向的今天,“尚志”也具有特别强的现实意义。尚志,体现了一种矢志不渝的精神,它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既立足现实,又不为浮云遮望眼。做人,要站高一点、想宽一点、看远一点;做学问,要耐得住清贫与寂寞,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
3.博学
“博”,大通也。(《说文》)即宽广、广博之谓。何为博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博学,既强调在学术思想、学术风格、学术观点上应兼容并包、百花争艳;也提醒教师,应学识渊博、造诣精深;更警示学生,应打下厚实的功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怎么才能做到博学?热爱读书、博览群书、广泛阅读是重要的途径。我通过两个例子加以介绍。
第一个例子,上学期,我校团委组织了一次爱心义卖活动,我很高兴地参加了这次活动。很多同学买的是书,其中几名同学拿着世界名著《悲惨世界》向我推销,一名同学说您买这本书吧,您多看看书,讲话会很有水平的,我说买可以,但能不能向我介绍一下书的内容,几名同学依次推让,最后一名同学说你看看就知道了。由此可见,我们的同学书读得不多,对读书意义的认识还很肤浅。
第二个例子,为了鼓励更多的同学到图书馆学习,2014年,厦门大学晒出年度阅读榜单,表彰和奖励排在榜单前几名的同学,即学校图书馆晒出借书量最多的“书神”、在图书馆天数最多的“馆主”、自习时间最长的“学霸”。
“学霸”说:“自习,是一种习惯。”在图书馆自习时间最长的历史系研二学生许龙波,研一那年,他自习时长达2601小时,除了寒假,他一年四季都待在图书馆里自习。他的努力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本科读保险,研究生读历史,研一专业成绩排名第一。
“书神”说:“我看的书不算多,是大家看得太少。”借书最多的“书神”是人文学院的大二学生吴泽艺。大一期间,他就从图书馆借了595本书,平均每天阅读1.63本书。不过,“书神”只是淡淡地说:“我看的书不算多,是大家看得太少。”小吴广泛涉猎,从A大类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到Z类综合性图书,从《庄子》到《薛定谔之猫》,他都会阅读,“至少要知道有什么书,以后写论文查资料才知道去哪里找。”
“馆主”说:“得了第一,我更有压力。”获得“馆主”之称的小王,是一名经济学院博士生。一年365天,她去图书馆的天数达到291天。如今,她已经毕业,在厦门某高校任教。
这个排名,广受同学欢迎,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向学生推广读书,并让学生感受读书对个人发展的作用。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学生也容易走入碎片化阅读的误区,在接受海量信息的同时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学生只有热爱读书、博览群书、深度阅读,才能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为此,学校还特别在教学楼开辟了一个楼层的开放式图书走廊,打造书香校园,让学生尽享读书的乐趣。
4.敏行
敏行,出自“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本意为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敏”即敏捷,“行”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实践”。所谓“敏行”即勇于实践,办事敏捷,抢抓机遇,善抓机遇。校训取“敏行”一词,体现了学校对培养学生行为规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视。为了让学生有深刻的认识,我选取了两个例子。
一个教堂的教父告诉身边的孩子们,若谁能背下《马太福音》中最困难的那一部分,他就会带那个孩子去一个他们梦寐以求的地方。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知道那段文字太长,很难背,他们只是不停地抱怨文章太长,而没有付诸行动,只有一个孩子在那里默默无闻地背着,几天后,他将《马太福音》最难的部分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这个孩子就是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人们常常抱怨自己没有机会,殊不知,机会稍纵即逝,它总是留给那些立即行动的人。少年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让他无论遇到什么,从不抱怨,立即行动。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就读大三时敏锐地发现了“编程”这一行业的机遇,他主动申请退学创办了微软公司,后来的他成为世界首富,取得了常人不敢想的骄人成就。
实践出真知,只有勇于实践,我们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目标。“敏行”不仅是对个人的要求,对于一个企业、一任政府、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大会报告中首次公布了新时期广东精神,即“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敏于行”,即要注重实干,敏动善行,也是今天广东引以为自豪的地域精神特质。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先行先试。二是善于把握发展先机,把先进的思想及时转化落实到行动上,注重实干、敏于行动、务实不张扬。三是善于应变、灵活变通。每当面临重大的历史转折,广东人总能及时把握和顺应时代潮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解决发展难题。“敏于行”侧重于对敏行、敢为、实干的当代广东鲜明特色精神的彰显,是广东精神不断发展并永葆生机的内在动力。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志向能否变成现实,关键看是否敏锐行动。学校通过学科活动、文体活动及社团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让他们敢为人先,灵活应变,敏动善行。
明德、尚志、博学、敏行,体现了我校培养学生的整体模式和特色风格。“明德”是根本,“尚志”是目标,“博学”是基础,“敏行”是关键。明德、尚志要求学生德才兼备,博学、敏行指导学生知行统一;前者要求学生超群脱俗,后者鼓励学生出类拔萃,四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种氛围,产生一种力量,激励学校、激励学校每一位师生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联系实际解读校训,加深了学生对校训的理解,对学生明确自己奋斗的方向、制定人生规划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通过校训开展德育工作的实践,不仅实现了学生的精神成长,也促进了学生进一步认同学校办学理念,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辽宁大连市第三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