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团队都应该有自己的骨干力量。在学校教育中,班级是校园内最基本的单元,学校的教育教学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很多都是通过班集体来组织实施的。而作为“兵头将尾”的班主任,则始终担负着贯彻与执行、组织与协调的重要角色,他们不仅是学校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推动者,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主导者。“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班主任工作的涉及面较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班主任的责任意识、工作能力等,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关键性作用。
那么就小学教育而言,班主任怎样才能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与感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阐述。
一、“亲师信道”是实施小学生教育管理的基础前提
《学记》中明确指出:“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让学生听从教师的教导,教师就必须要让学生相信自己、亲近自己。很多学生都会因为喜欢一个教师,进而喜欢上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校园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教师是学生的“教父教母”。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对于教师信赖甚至可以用“神圣”一词来形容。也就是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前提。
如何才能做到“锅热”与“饼靠”呢?其实小学生的要求并不高,班主任几乎每天都要与学生接触,主动放下身段去亲近他们,教师就可能会成为学生信赖的良师益友。每次笔者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之前,都会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学生,如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尽快熟悉每一个学生的学情和姓名。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每当有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走在校园内东张西望或者顽皮的时候,我总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拉一拉他们的小手,摸一摸他们的小脑袋,有意地问他们一些小事情,通过“拉家常”方式,使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在这之后,只要在视线之内,孩子们就会主动走过来和我打招呼。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面前班主任必须“说话算数,不放空炮”,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要认真对待。坚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师生关系也会越来越和谐。
二、在爱心花朵开放的地方,生命就会欣欣向荣起来
诚然,小学教育的对象是一群懵懂无知、有待开化的孩子,他们不仅个性鲜明,而且也或多或少地会受到一些来自家庭、社会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会给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一些麻烦。然而,从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都是生动活泼和纯真烂漫的,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不仅有对自由独立向往,他们也渴望获得外界的关爱和尊重,他们尤其希望能够得到班主任的关注和认可,哪怕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充滿爱意的轻抚,都能使他们受到莫大的鼓舞。
曾经,笔者所在的班级有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失父母的关爱,他们开始变得很难管教,有的学习落后,有的性格逆反,有的行为夸张,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各种节日前后,他们的情绪就容易出现波动。有一次,端午节之前,班级提前召开了一场端午茶话会:我从家里带了一些粽子,部分学生也自愿带了一些,大家在品粽子、讲故事和观赏赛龙舟录像等活动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后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多数留守儿童都表示:活动中,他们都忘记了自己的特殊“身份”,充分地感受到了来自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从那以后,每逢大小节日,我都会组织一些庆祝活动,和学生一起过节。实践表明:这种活动组织起来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但是,对于一些“问题学生”、潜能生和留守儿童而言,确实意义重大。
三、“害群之马”却能释放出正能量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由于受先天遗传、生长环境、心智发育和个人品质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作为班主任,我们没有权力“选择”学生,也不能“淘汰”学生,更不能“拒绝”学生,尤其对那些成绩落后、自控能力较差、学习品质欠佳的学生,我们更要多理解他们,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努力将他们的一些劣势转化成优势,使他们不断战胜自己,快速走上健康发展的阳光大道。
我们班曾经有一个男生,父母离异,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他学习成绩差,经常不做作业,不遵守纪律,还不服管教,同学都在背后称他为“害群之马”。作为班主任,我也想了很多办法,试图与他沟通,但是效果都不太好。有一次,我刚走到超市门口,就看到一群人在围着一个孩子指指点点,原来是我们班的这个孩子偷东西被捉住了。我犹豫一下后,出于本能的责任感,以家长的身份向超市的管理人员赔礼道歉之后,带着他离开了。原来,他是想给生病的奶奶买蛋糕,但是因为没钱,就想到了去超市偷一块蛋糕给奶奶。我肯定了他的孝心,自己掏钱买了蛋糕送给他,并承诺会帮他保守秘密。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发现他不仅能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而且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表现得也都很积极,尤其是在学校的走高跷比赛前,他带领其他同学练习,还为班集体争了光。在期末测评中,他还被评为进步生。看着孩子的成长,我为自己又能成功地重塑一棵幼苗而倍感自豪。
四、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俗话说:“有经验的班主任苦三个月,没有经验的班主任苦三年。”这是对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艺术的一种生动性概述。从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班主任的苦和累是客观存在的,但只要在“学生的习惯养成”方面多动一些脑子、多花一点精力,就能事半功倍。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每次接手新的班级,我都会习惯性地沉默一段时间,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看到了教室里的纸屑,我就会当着学生的面,把纸屑捡起来。一开始,学生都不懂我的意思,但时间一长,越来越多的孩子就会模仿我的做法,看到废纸就会捡起来。再如,对于日常规范和班风学风问题,我一贯坚持“启发引导、典型带动、自主创建”的原则,就是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实际,由师生合作,共同建立一套可操作性较强的班规条约,并且通过班级选举的方式,专门建立一个学生代表监督小组,每个月都要适当地调整一次,争取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与此同时,在班级范围内开展“争先创优”竞赛活动,结合学校的“闪亮星评比制度”,每个星期评比一次,并张榜公布,并且按照事先约定给予获奖学生相应的奖励,并适当地给表现不好的学生一些惩罚。有了制度的约束,小学生就会不用扬鞭自奋蹄,逐渐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综上所述,要想做好班主任的工作,除了责任和爱心之外,还需要相应的智慧和艺术元素。每当竭尽全力地用行动诠释着班主任的职责的时候,每当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的时候,我都会发现,原来一切辛苦都值得。
(作者单位:浙江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
那么就小学教育而言,班主任怎样才能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与感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阐述。
一、“亲师信道”是实施小学生教育管理的基础前提
《学记》中明确指出:“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让学生听从教师的教导,教师就必须要让学生相信自己、亲近自己。很多学生都会因为喜欢一个教师,进而喜欢上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校园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教师是学生的“教父教母”。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对于教师信赖甚至可以用“神圣”一词来形容。也就是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前提。
如何才能做到“锅热”与“饼靠”呢?其实小学生的要求并不高,班主任几乎每天都要与学生接触,主动放下身段去亲近他们,教师就可能会成为学生信赖的良师益友。每次笔者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之前,都会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学生,如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尽快熟悉每一个学生的学情和姓名。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每当有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走在校园内东张西望或者顽皮的时候,我总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拉一拉他们的小手,摸一摸他们的小脑袋,有意地问他们一些小事情,通过“拉家常”方式,使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在这之后,只要在视线之内,孩子们就会主动走过来和我打招呼。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面前班主任必须“说话算数,不放空炮”,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要认真对待。坚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师生关系也会越来越和谐。
二、在爱心花朵开放的地方,生命就会欣欣向荣起来
诚然,小学教育的对象是一群懵懂无知、有待开化的孩子,他们不仅个性鲜明,而且也或多或少地会受到一些来自家庭、社会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会给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一些麻烦。然而,从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都是生动活泼和纯真烂漫的,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不仅有对自由独立向往,他们也渴望获得外界的关爱和尊重,他们尤其希望能够得到班主任的关注和认可,哪怕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充滿爱意的轻抚,都能使他们受到莫大的鼓舞。
曾经,笔者所在的班级有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失父母的关爱,他们开始变得很难管教,有的学习落后,有的性格逆反,有的行为夸张,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各种节日前后,他们的情绪就容易出现波动。有一次,端午节之前,班级提前召开了一场端午茶话会:我从家里带了一些粽子,部分学生也自愿带了一些,大家在品粽子、讲故事和观赏赛龙舟录像等活动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后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多数留守儿童都表示:活动中,他们都忘记了自己的特殊“身份”,充分地感受到了来自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从那以后,每逢大小节日,我都会组织一些庆祝活动,和学生一起过节。实践表明:这种活动组织起来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但是,对于一些“问题学生”、潜能生和留守儿童而言,确实意义重大。
三、“害群之马”却能释放出正能量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由于受先天遗传、生长环境、心智发育和个人品质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作为班主任,我们没有权力“选择”学生,也不能“淘汰”学生,更不能“拒绝”学生,尤其对那些成绩落后、自控能力较差、学习品质欠佳的学生,我们更要多理解他们,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努力将他们的一些劣势转化成优势,使他们不断战胜自己,快速走上健康发展的阳光大道。
我们班曾经有一个男生,父母离异,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他学习成绩差,经常不做作业,不遵守纪律,还不服管教,同学都在背后称他为“害群之马”。作为班主任,我也想了很多办法,试图与他沟通,但是效果都不太好。有一次,我刚走到超市门口,就看到一群人在围着一个孩子指指点点,原来是我们班的这个孩子偷东西被捉住了。我犹豫一下后,出于本能的责任感,以家长的身份向超市的管理人员赔礼道歉之后,带着他离开了。原来,他是想给生病的奶奶买蛋糕,但是因为没钱,就想到了去超市偷一块蛋糕给奶奶。我肯定了他的孝心,自己掏钱买了蛋糕送给他,并承诺会帮他保守秘密。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发现他不仅能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而且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表现得也都很积极,尤其是在学校的走高跷比赛前,他带领其他同学练习,还为班集体争了光。在期末测评中,他还被评为进步生。看着孩子的成长,我为自己又能成功地重塑一棵幼苗而倍感自豪。
四、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俗话说:“有经验的班主任苦三个月,没有经验的班主任苦三年。”这是对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艺术的一种生动性概述。从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班主任的苦和累是客观存在的,但只要在“学生的习惯养成”方面多动一些脑子、多花一点精力,就能事半功倍。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每次接手新的班级,我都会习惯性地沉默一段时间,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看到了教室里的纸屑,我就会当着学生的面,把纸屑捡起来。一开始,学生都不懂我的意思,但时间一长,越来越多的孩子就会模仿我的做法,看到废纸就会捡起来。再如,对于日常规范和班风学风问题,我一贯坚持“启发引导、典型带动、自主创建”的原则,就是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实际,由师生合作,共同建立一套可操作性较强的班规条约,并且通过班级选举的方式,专门建立一个学生代表监督小组,每个月都要适当地调整一次,争取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与此同时,在班级范围内开展“争先创优”竞赛活动,结合学校的“闪亮星评比制度”,每个星期评比一次,并张榜公布,并且按照事先约定给予获奖学生相应的奖励,并适当地给表现不好的学生一些惩罚。有了制度的约束,小学生就会不用扬鞭自奋蹄,逐渐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综上所述,要想做好班主任的工作,除了责任和爱心之外,还需要相应的智慧和艺术元素。每当竭尽全力地用行动诠释着班主任的职责的时候,每当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的时候,我都会发现,原来一切辛苦都值得。
(作者单位:浙江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