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07-02
活血化瘀这一治则是人们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近年来经过实践和理论探讨,使其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1瘀血
1.1对瘀血的认识:所谓瘀血,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有所停积;二是指由于血液成分或性质的异常变化引起运行不畅的血液,通常谓之“污血”;三是指脉络的病变而造成的血行瘀滞不畅,即所谓“久病入络”;四是指已离经脉而未排出体外的血液。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亦可以是致病因素;其为病所涉甚广。《内经》虽无瘀血一词,但有恶血、留血、衃血等名称,认为气血运行发生障碍时会导致疾病的产生。《素问·调经论》“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内经》记载“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气血和为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也表現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气能生血、气能藏血”,“血为气之根、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充分说明了气与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
汉·张仲景首先提出瘀血的病名及临床表现,开始用化瘀法治疗内外妇科多种疾病。《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制定的桂枝茯苓丸、下瘀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大黄牡丹汤、温经汤、红花药酒、大黄蛰虫丸等为后世应用活血化瘀树立了典范。隋唐时期,由于对外交通的发达、药物的交流,从国外传入了血竭、苏术、元胡、乳香、没药等作用很强的活血化瘀药。《千金要方》中的犀角地黄汤、桃仁芍药汤、生牛膝丸、泽兰汤是主要由活血化瘀药物组成的新方。唐容川著《血证论》详述了各种出血的证治,将消瘀作为治血四法之一,认为祛瘀与生新有辩证关系。近代医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三稜莪术解》“三稜、莪术化血瘀之要药。”若治陡然腹胁疼痛、由气血凝滞者,可用三稜、莪术,不必以补药佐之。《乳香没药解》“乳香、没药二药并用,为疏通脏腑经络之要药。”故凡心、胃、胁腹、肢体、关节疼痛,皆能治之。他所拟定的活血化瘀方剂中以治疗气血凝滞身体各处所致痛证及活络效灵丹应用十分广泛。综上所述,对瘀证的认识始于《内经》、基于仲景、扬于清代,瘀血学说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现代医学对瘀血的研究,认为瘀血是由于血液循环障碍,特别是微循环的障碍造成血流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形成局部缺血、郁血或出血。由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血液的粘性增加,血红细胞间的聚集性增高,因血脂、纤维蛋白原等成分增加,以致血浓度增高,故可导致血栓或粥样斑块形成;平滑肌痉挛可引起供血障碍、代谢和营养失调或传入神经的异常兴奋而使受累的组织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如,水肿、溃疡、糜烂、坏死、变化、增生、硬化和萎缩。中医的血瘀“不通”,与现代医学的微循环障碍、血栓形成、粥样斑块形成有关。“活血”即活其血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等血液动力学的作用;“化瘀”即化其瘀滞,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和聚集性而有抗凝血、溶血栓等作用。
1.3瘀血症的诊断:瘀血证候极为复杂,有单纯的瘀血、亦有某些疾病而挟有瘀血者。王清任《医林改错》中,列举近五十种瘀血证,又云“瘀血是有瘀血之证可查”。
1.3.1疼痛为瘀血主证:“在血分者,其疼痛不移”,血在中焦,则腹痛、胁痛。表现为顽固而持续的隐痛、刺痛或绞痛,且部位固定。如心痹(心绞痛)、瘀血肝痛(充血性心衰)、瘀血头痛、脱疽、腹中癥瘕(肿块、血块)以及闭经、痛经等。
1.3.2舌诊:“如见舌下经脉粗张,其色青紫,甚则带青者,大多为瘀血之证”。舌面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可以充分地反映出机体的血循环,特别是循环状态。表现舌质紫黯、瘀点或瘀斑,舌下呈青紫色及舌下静脉怒张,为瘀血之主要证据。
1.3.3 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泽去,所以面黑如黧......。面色晦滞,两目青暗,口唇暗晦,皮色青紫,暗褐或紫黑色;皮肤粘膜有瘀点、瘀斑或蛛丝血缕。
1.3.4 脉诊:“弦而紧,胁痛脏伤有瘀血”,“脉涩则心痛”,“月有瘀血则脉涩”,也可无变化。
1.3.5 其他:如表浅静脉怒张,异常的增生组织(如肿块、囊肿及结节性红斑),肌肤甲错,肌若鱼鳞,肢体活动障碍等。
2 活血化瘀法及其作用机理的探讨
活血化瘀为治疗瘀血证的总则:《内经》“病在脉,调之血,疏其血气,令其调达,结者散之,留者散之”,《金匮》“五劳虚极,......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大黄蛰虫丸主之”。其中记载活血祛瘀方十一种,后世许多方多由此衍变发展而来。陶弘景、李时珍用川芎、芍药治“心痛”;唐宋时代用乳香、没药治“心腹血瘀作痛”;罗天益用失笑散治“心气痛不可忍”;《证治准绳》应用血竭散;王清任治血瘀创方达二十二种之多,其代表方如: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至今还广泛应用。
活血化瘀法可概括为:①行气化瘀法:根据“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活血先治气”的理论,用于气滞血瘀、活血化瘀,佐以理气药。②益气化瘀法:“气盛则血充、气衰则血少”,“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用于气虚血瘀、活血化瘀,佐以补气药。③散寒化瘀法:“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血遇寒则凝”。用于寒凝血瘀,宜选用药性偏温之活血药,如:当归、红花、鸡血藤、三七等,佐以温经散寒药。④清热化瘀法:血因火结,热邪可致瘀血,瘀血亦可化热,或热盛伤脉,迫血妄行。用于高热皮下出血等。宜选用药性偏凉之活血药物,如:丹参、赤芍、郁金、益母草、地榆等,佐以清热解毒药。⑤其他如止血化瘀法、止痛化瘀法、消肿化瘀法、利水化瘀法、软坚化瘀法及通经化瘀法等。
活血祛瘀法可以灵活地用各种治法配伍,而无禁忌。如与补阴补阳药物配伍可治机体功能低下及病后体虚;与清热化痰止咳药配伍治疗肺部感染;与安神定志、芳香开窍药物配伍,治疗精神神经痛证;与固涩药物配伍,治肠胃系统功能失调、内脏出血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
3 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
活血化瘀法目前广泛用于临床近百种疾病,多数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3.1 第一组:心血管病一例。
例1:刘某某,女,50岁,干部,初诊日期,1998年3月6日。心区疼痛4年,1997年10月在当地医院作运动心电图,结果为阳性,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来诊时,心前区刺痛、闷痛,每日1--2分钟,可放射到左上臂;心肺均正常;苔薄白、舌质紫暗,脉沉细无力。证属心血瘀阻;治以活血化瘀;方用:党参15克、黄芪20克、当归15克、丹参20克、鸡血藤2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乳香6克、没药6克,水煎服。服此方五剂,心区刺痛、憋闷消失。
3.2 第二组:软组织损伤一例
刘某某,男,30岁,工人,2001年5月11日初诊。因干活时“闪腰”,以致腰部疼痛3天,局部明显压痛。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用:桃仁10克、红花9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牛膝20克、狗脊30克、川断20克、元胡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水煎服。服此方六剂后,症状全部消失。
体会:祖国医学历史悠久,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智慧结晶。远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总结出瘀血证的共同规律,确立了活血化瘀之治则,并得到了不断地提炼和完善,而且与现代医学的实验研究十分吻合。这充分反映了祖国医学活血化瘀理论的科学性。瘀血证可见于多种疾病中,血瘀可在多种病因基础上形成,所以瘀证的轻重、预后与原有疾病密切相关。瘀血证病情重者预后差,病情轻者预后较好。瘀证多有一个较长的病程,因此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使其血行改善、脉络通畅,日趋好转或治愈。瘀血证应在辨证施治的原则下充分应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提高疗效。活血化瘀是当前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实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必须开展实验研究和基础理论探讨,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活血化瘀这一治则是人们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近年来经过实践和理论探讨,使其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1瘀血
1.1对瘀血的认识:所谓瘀血,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有所停积;二是指由于血液成分或性质的异常变化引起运行不畅的血液,通常谓之“污血”;三是指脉络的病变而造成的血行瘀滞不畅,即所谓“久病入络”;四是指已离经脉而未排出体外的血液。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亦可以是致病因素;其为病所涉甚广。《内经》虽无瘀血一词,但有恶血、留血、衃血等名称,认为气血运行发生障碍时会导致疾病的产生。《素问·调经论》“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内经》记载“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气血和为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也表現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气能生血、气能藏血”,“血为气之根、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充分说明了气与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
汉·张仲景首先提出瘀血的病名及临床表现,开始用化瘀法治疗内外妇科多种疾病。《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制定的桂枝茯苓丸、下瘀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大黄牡丹汤、温经汤、红花药酒、大黄蛰虫丸等为后世应用活血化瘀树立了典范。隋唐时期,由于对外交通的发达、药物的交流,从国外传入了血竭、苏术、元胡、乳香、没药等作用很强的活血化瘀药。《千金要方》中的犀角地黄汤、桃仁芍药汤、生牛膝丸、泽兰汤是主要由活血化瘀药物组成的新方。唐容川著《血证论》详述了各种出血的证治,将消瘀作为治血四法之一,认为祛瘀与生新有辩证关系。近代医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三稜莪术解》“三稜、莪术化血瘀之要药。”若治陡然腹胁疼痛、由气血凝滞者,可用三稜、莪术,不必以补药佐之。《乳香没药解》“乳香、没药二药并用,为疏通脏腑经络之要药。”故凡心、胃、胁腹、肢体、关节疼痛,皆能治之。他所拟定的活血化瘀方剂中以治疗气血凝滞身体各处所致痛证及活络效灵丹应用十分广泛。综上所述,对瘀证的认识始于《内经》、基于仲景、扬于清代,瘀血学说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现代医学对瘀血的研究,认为瘀血是由于血液循环障碍,特别是微循环的障碍造成血流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形成局部缺血、郁血或出血。由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血液的粘性增加,血红细胞间的聚集性增高,因血脂、纤维蛋白原等成分增加,以致血浓度增高,故可导致血栓或粥样斑块形成;平滑肌痉挛可引起供血障碍、代谢和营养失调或传入神经的异常兴奋而使受累的组织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如,水肿、溃疡、糜烂、坏死、变化、增生、硬化和萎缩。中医的血瘀“不通”,与现代医学的微循环障碍、血栓形成、粥样斑块形成有关。“活血”即活其血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等血液动力学的作用;“化瘀”即化其瘀滞,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和聚集性而有抗凝血、溶血栓等作用。
1.3瘀血症的诊断:瘀血证候极为复杂,有单纯的瘀血、亦有某些疾病而挟有瘀血者。王清任《医林改错》中,列举近五十种瘀血证,又云“瘀血是有瘀血之证可查”。
1.3.1疼痛为瘀血主证:“在血分者,其疼痛不移”,血在中焦,则腹痛、胁痛。表现为顽固而持续的隐痛、刺痛或绞痛,且部位固定。如心痹(心绞痛)、瘀血肝痛(充血性心衰)、瘀血头痛、脱疽、腹中癥瘕(肿块、血块)以及闭经、痛经等。
1.3.2舌诊:“如见舌下经脉粗张,其色青紫,甚则带青者,大多为瘀血之证”。舌面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可以充分地反映出机体的血循环,特别是循环状态。表现舌质紫黯、瘀点或瘀斑,舌下呈青紫色及舌下静脉怒张,为瘀血之主要证据。
1.3.3 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泽去,所以面黑如黧......。面色晦滞,两目青暗,口唇暗晦,皮色青紫,暗褐或紫黑色;皮肤粘膜有瘀点、瘀斑或蛛丝血缕。
1.3.4 脉诊:“弦而紧,胁痛脏伤有瘀血”,“脉涩则心痛”,“月有瘀血则脉涩”,也可无变化。
1.3.5 其他:如表浅静脉怒张,异常的增生组织(如肿块、囊肿及结节性红斑),肌肤甲错,肌若鱼鳞,肢体活动障碍等。
2 活血化瘀法及其作用机理的探讨
活血化瘀为治疗瘀血证的总则:《内经》“病在脉,调之血,疏其血气,令其调达,结者散之,留者散之”,《金匮》“五劳虚极,......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大黄蛰虫丸主之”。其中记载活血祛瘀方十一种,后世许多方多由此衍变发展而来。陶弘景、李时珍用川芎、芍药治“心痛”;唐宋时代用乳香、没药治“心腹血瘀作痛”;罗天益用失笑散治“心气痛不可忍”;《证治准绳》应用血竭散;王清任治血瘀创方达二十二种之多,其代表方如: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至今还广泛应用。
活血化瘀法可概括为:①行气化瘀法:根据“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活血先治气”的理论,用于气滞血瘀、活血化瘀,佐以理气药。②益气化瘀法:“气盛则血充、气衰则血少”,“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用于气虚血瘀、活血化瘀,佐以补气药。③散寒化瘀法:“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血遇寒则凝”。用于寒凝血瘀,宜选用药性偏温之活血药,如:当归、红花、鸡血藤、三七等,佐以温经散寒药。④清热化瘀法:血因火结,热邪可致瘀血,瘀血亦可化热,或热盛伤脉,迫血妄行。用于高热皮下出血等。宜选用药性偏凉之活血药物,如:丹参、赤芍、郁金、益母草、地榆等,佐以清热解毒药。⑤其他如止血化瘀法、止痛化瘀法、消肿化瘀法、利水化瘀法、软坚化瘀法及通经化瘀法等。
活血祛瘀法可以灵活地用各种治法配伍,而无禁忌。如与补阴补阳药物配伍可治机体功能低下及病后体虚;与清热化痰止咳药配伍治疗肺部感染;与安神定志、芳香开窍药物配伍,治疗精神神经痛证;与固涩药物配伍,治肠胃系统功能失调、内脏出血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
3 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
活血化瘀法目前广泛用于临床近百种疾病,多数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3.1 第一组:心血管病一例。
例1:刘某某,女,50岁,干部,初诊日期,1998年3月6日。心区疼痛4年,1997年10月在当地医院作运动心电图,结果为阳性,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来诊时,心前区刺痛、闷痛,每日1--2分钟,可放射到左上臂;心肺均正常;苔薄白、舌质紫暗,脉沉细无力。证属心血瘀阻;治以活血化瘀;方用:党参15克、黄芪20克、当归15克、丹参20克、鸡血藤2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乳香6克、没药6克,水煎服。服此方五剂,心区刺痛、憋闷消失。
3.2 第二组:软组织损伤一例
刘某某,男,30岁,工人,2001年5月11日初诊。因干活时“闪腰”,以致腰部疼痛3天,局部明显压痛。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用:桃仁10克、红花9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牛膝20克、狗脊30克、川断20克、元胡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水煎服。服此方六剂后,症状全部消失。
体会:祖国医学历史悠久,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智慧结晶。远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总结出瘀血证的共同规律,确立了活血化瘀之治则,并得到了不断地提炼和完善,而且与现代医学的实验研究十分吻合。这充分反映了祖国医学活血化瘀理论的科学性。瘀血证可见于多种疾病中,血瘀可在多种病因基础上形成,所以瘀证的轻重、预后与原有疾病密切相关。瘀血证病情重者预后差,病情轻者预后较好。瘀证多有一个较长的病程,因此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使其血行改善、脉络通畅,日趋好转或治愈。瘀血证应在辨证施治的原则下充分应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提高疗效。活血化瘀是当前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实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必须开展实验研究和基础理论探讨,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