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国际化的广东格局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eha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国际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是我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省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尤其是2008年以来,我省不断拓展和巩固与外国地区政府教育部门的高层次交流,有重点、分区域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合作协议。
  2008年,省教育厅与韩国京畿道家庭女性政策局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与大韩民国京畿道开展青少年交流的备忘录》;与美国夏威夷州教育部签署开展合作交流的备忘录。
  2009年,省教育厅推动星海音乐学院等几所高校组成广东省音乐学院联会,与意大利音乐学院协会签署交流合作备忘录。2010年省教育厅与英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签署《开展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与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签署《中英职业教育合作——“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框架协议》;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发展厅签署《双向教育交流促进合作谅解备忘录》。
  2011年,省教育厅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教育厅签署《教育合作与交流协议》;与德国乌波塔尔工商会、凯勒软件公司、国际信息技术合作公司签署《合作交流意向书》;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教育厅续签《双向教育交流促进合作谅解备忘录》。2012年9月,省教育厅与澳大利亚新州教育与社区部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建立了与澳大利亚教育部门合作的长效机制。2014年3月,省教育研究院与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签署中英职业教育(广东)“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备忘录,学习借鉴英国学徒经验,试点开展现代学徒培养,寻求突破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瓶颈问题的方案,为广东乃至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制度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2016年5月,省教育厅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教育厅再次续签《双向教育交流促进合作谅解备忘录》。
  2017年3月,省教育厅与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签署《广东英国高水平大学合作共建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推进英国与广东高等院校建立教育合作伙伴关系,支持高水平大学和学科的发展。
  在这些框架协议的指引下,我省教育在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师资培训、学生交流等多个领域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合作协议(备忘录)逾千份,全省教育对外开放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教育国际化亮点纷呈。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不断突破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引进世界知名大学来粤合作办学,推动设立一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提升我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目前,我省获教育部批准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共4个,数量占全国近一半(目前全国此类大学共9所);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机构5个(本科以上4个,专科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70个。据不完全统计,就读我省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累计超过4万人。
  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一方面,支持鼓励引进世界知名大学来粤合作举办独立设置高等学校。如: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于2016年10月27日、12月5日相继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中外合作举办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10年以来,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学院、中山大学-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杰克逊国际学院、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先后经批准成立,清华大学与美国伯克利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与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天津大学与佐治亚理工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考文垂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与德国应用技术学院等一批合作项目正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有助于我省高校更灵活、更有针对性地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对推进我省中外合作办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均有着重要作用。
  创新国际科研合作。一是鼓励和支持我省高校紧密配合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创新国际科研合作,与国(境)外高校合作建立研究中心。例如,中山大学中国-澳大利亚医疗科技与创新联合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暨南大学中枢神经再生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中美联合发育缺陷转化医学中心、华南农业大学中美食品安全联合研究中心、广东工业大学广工大剑桥纳米中心等。二是鼓励和支持我省高校举办一系列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展览宣传活动,提升广东高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例如,2015年,我省中山大学等16所高校参加第十届“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年会及教育展”。2016年,中国与白俄罗斯“中白政府间合作委員会教育合作分委会第二次会议”在广东举行。
  积极推动海外孔子学院建设。目前,我省共有7所高校在国外合作设立了18所孔子学院和1个孔子课堂,分布在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菲律宾等多个国家,遍布亚、非、美、欧等洲。我省高校以海外孔子学院为纽带,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的各种活动,不断扩大我省高校在海外的影响力。如:暨南大学2009年与南非罗德斯大学先后联合举办了“罗德斯大学孔子学院优秀学生中国文化、历史体验之旅暨夏令营”项目、“中国周”项目、“中非经济研讨会”项目、“广东与东开普省两地乡土情对比摄影展览”项目、“中国语言文化系列讲座”项目等;广州大学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举办了“中国饮食文化节”活动,在当地引起了热烈反响,不仅密切了孔子学院和当地各界的关系,也掀起了帕多瓦市民及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语言的新高潮。
  大力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展海外办学。如暨南大学已在境外设有24个教学点,分布于美国、德国、英国、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及地区,涵盖汉语言、华文教育、工商管理等13个专业,在读学生约2500人。其中与菲律宾华教中心和密三密斯光华中学合办光华中学,首次以接管学校的方式开展境外办学;与澳大利亚中文教育促进会合作,在澳大利亚开办了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实验学校。广州中医药大学与新加坡中医学院在新加坡开展七年制中医本科学士学位课程办学等。
  职业教育:对外合作程度显著提高
  我省职业教育目前正在积极争创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省。对外合作水平较高是我省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其中与英国的合作成效最为显著。
  我省是中国与英国在职业教育领域合作最早的地区之一,从1997年起,为促进广东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广东借鉴英国职业教育证书体系和英国职业教育机构与企业紧密合作开发课程标准的经验,与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共同开展中英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项目内容涉及职业教育的现代理念、教育证书框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职业教育的教师标准、教师知识更新技能提高的培训机制、职教院校的管理和评估体系、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人的持续发展途径等方面,开展了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改革、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现代学徒制等合作项目,为广东省进一步深入探索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培养体系,进一步深入探索人才发展路径,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
  项目开展以来,中英双方合作组织了多次专题研讨、教师培训、专业人员考察互访、职业教育展览等活动,有效促进了广东职业教育发展,造就了一批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推动广东职业教育深层次教学改革有创新意义。例如,借鉴英国“能力核心、系统培养”理念,我省职业院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其中,中英合作开展“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从2006年开始推出,由广东省教育厅与英国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共同研究选取先进制造业、汽车业、信息技术业、旅游业等四个重点行业对应的中高职相关专业,从分析专业岗位能力入手,围绕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建立,开发相关专业的能力标准和课程标准,在全省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中推广应用。如今,相关项目成果已经应用于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与职业教育等级证书制度的构建之中,得到了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和中外专家的好评。
  在此基础上,2015年,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和广东省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工作指导委员会共同支持中英双方的职教机构和院校在政策研究、行业深度合作、能力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度合作,以借鉴英国经验,探索学徒制资格认证制度、现代学徒制导师认证制度,制定现代学徒制学校和企业导师标准,开展现代学徒制师资培训,探索现代学徒制导师持证上岗制度等,建立健全广东省现代学徒制制度。
  围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点工作,我省与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共同开展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硕果满满,堪称中外职业教育合作交流的典范力作。此外,我省还积极加强与德国、新加坡等国的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拓展职业教育合作项目与合作渠道,学习借鉴德国、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和做法,推进我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
  粤港澳台:教育交流合作深入发展
  粤港澳台教育交流得地利人缘之便,交流规模之大、合作程度之深,在全国可谓是一枝独秀。目前,我省承担全国唯一涉港澳的国家级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加强内地与港澳知名高校合作办学”项目,全国3所与港澳合作举办的高校有2所在我省办学;2016年全省高校招收港澳学生近1.2万人,约占全国的一半;缔结姊妹学校数479对,约占全国的六成多;每年接待的港澳中小学生规模约5万人,在全国占大头。
  在粤港澳台教育交流合作方面,我省积极构筑交流合作平台与机制。粤港、粤澳、粤台先后签署了教育交流合作协议或建立合作平台,2008年以来,省教育厅与香港教育局、澳门教育暨青年局相继签署了《推进粤港两地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书》《粤澳两地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粤港教育合作协议》《粤澳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备忘录》《粤港姊妹学校合作协议》等一系列合作协议,为粤港、粤澳教育合作的具体落实确定了方向并提供了依据;同时,推动建立了粤台高等教育论坛、粤台中等职业论坛、粤台职业教育联盟等合作平台和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以来,我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先行先试,探索创新粤港澳教育交流合作模式。一是2010年我省承担了“加强内地与港澳知名高校合作办学”的国家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支持我省高校探索创新与港澳知名高校合作的新模式、新途径。二是2008年我省争取到国家有关部门同意广东在教育领域进行两项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包括教育部同意委托广东省审批在广东设立港澳人士子女学校,以及教育部同意与广东省建立部省联合审批机制,共同审议广东省与港澳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009年初,我省向教育部争取到在深圳开办港澳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审批权下放深圳市。三是2012年签署的CEPA补充协议9中,教育领域允许港澳服务提供者在前海、横琴设立独资的国际学校(即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其招生范围可扩大至前海、横琴工作的海外华侨和归国留学人才的子女。四是在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关于落实加强内地与香港合作等政策措施中,在教育领域支持我省开展包括鼓励香港高校到广东省合作办学等4项惠港举措,加强粤港交流合作。五是教育部在關于支持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关事项发展的批复中,同意我省继续探索涉港澳合作办学联合审批机制,并结合我省实际,探索专科层次涉外合作办学,实行办学信息直接备案办法。六是2015年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允许港澳服务提供者在自贸试验区设立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七是2016年进一步扩大优惠政策覆盖范围,允许港澳服务提供者在南沙、前海、横琴设立独资的国际学校(即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优惠政策扩大到广东全省。
  在上述平台和政策的支持下,粤港澳台基础教育领域交流与合作继续巩固,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丰富,高等教育领域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优秀教师赴港澳担任指导教师协作计划、粤港语言教师教学培训项目(英语、普通话)教师交流、香港英文教师赴内地协作交流项目、粤港澳姐妹学校缔结计划、粤港澳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建设、高等教育合作办学试点、粤台师资培训、粤台有关职业技术院校校际交流合作等项目相继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有力促进了粤港澳台之间的教育交流。   粤港澳姊妹学校缔结计划就是粤港澳台教育交流合作在基础教育领域打造的经典之作。该计划是2004年提出并于2005年正式实施的教育合作的重点项目。十多年来,粤港澳三地学校踊跃参与该计划,三地姊妹学校缔结规模不断扩大,共有479对近800所三地学校参加该项计划,其中粤港姊妹学校445对,粤澳姊妹学校34对,覆盖香港约1/4中小学,澳门1/3中小学。同时,参与学校交流内涵不断得到丰富,活动层次不断提升,社会效益不断显现。该计划已成为我省中小学与港澳交流的主要渠道,是粤港澳教育交流合作的品牌项目,为我省中小学积极学习和借鉴港澳中小学先进教育经验、推动自身教学管理发展、增进三地师生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五大方面:一是开展教育科研合作。粤港澳三地姊妹学校依靠这一平台,通过举办课程及教学研讨,共同备课,相互观课、评课,互派教师进行专题专项学习等活动,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手段方面,相互学习对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共同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及专业水平。二是借鉴学校管理经验。姊妹学校管理人员通过互访,交流了学校校园硬件、软件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有利于提升三地学校的管理水平。三是交流家庭教育心得。借助学校交往的平台,学校家长组织互访、观摩及交流,加强了家庭教育方面的交流和学习,共同探讨了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家长教师会的地位和作用。四是推动学生双向交流。三地学生利用长假期举办文艺交流会、体育友谊赛、联谊活动、辩论会、研讨会等活动,增长见识,培养情谊。五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借助校际交流平台,三地学校通过合作办学、教师进修、互派学生等方式,共享优秀师资和课程资源。如今,粤港澳479对姊妹学校通过教育管理层、校长、教师、学生乃至家长之间的交流和互访,建立了更紧密的关系,增进了相互认同和了解,拓展和丰富了三地学生的视野及见闻,提升了三地教师的专业水准,对三地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记者视角:教育国际化的广东路径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经济的发展连续多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经济领域的国际融合程度高,社会事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在全国均处于前列。经济社会领域的现代化程度和国际化水平,必然对教育领域的现代化程度和国际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知,而后创于新、善于行。基于对教育国际化的深刻认知,广东借助毗邻港澳台的有利条件,积极借鉴世界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立足国家和省的基本国情、省情和教育改革发展实际,把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作为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途径,推进中外办学、合作科研、师资培训、学生交流等教育领域的有序开放,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走出了一条“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质量优先,内涵发展”的具有鲜明广东特色的教育国际化之路,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南方教育高地提供了强大的助力,也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的探索提供了独具特色的广东样本。
  责任编辑 魏文琦
  见习编辑 黄博彦
其他文献
什么是“和美語文”?其倡导者盛新凤老师认为:“和美语文”是“以两极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主要通过构建“亦雅亦俗”“雅而俗”两种和美语文阅读教学范式,追求课堂教学的高雅之美及通俗、实用之美,努力创造两极融通之和的小学语文绿色“生态”境界,以求生成雅俗共赏的“和美”课堂。“和美语文”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基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开智性的特性,秉持开放、包容的教育姿态,将学生课内学习
在“教育要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背景下,我校确定了体育特色建设的发展之路,并把“对标名校和对接高校”作为学校特色创建的一个亮点。本文将对此作简要的梳理,并谈谈其价值和路径。一、为什么需要对标名校、对接高校  1. 切合特色高中的创建初衷  创建优质多样化特色高中是顺应新时代教育需要的有力举措,是对千校一面现状的扭转,有利于实现学校“错
珠海香洲,山场村中,石溪山下,香山学校坚持汲取珠海香山文化的深厚底蕴,追求 “办一所最香的学校”的办学愿景,实施“创建芳香校园,培养博雅少年”的办学策略,教师“博爱博导,惟香惟芳”,学生“博学博雅,品香学芳”,闻香向雅,以香名校,收获教育的感动与幸福。珠海市香洲区教育局于2014年底在香山学校召开文化建设现场会,向全区推广“芳香校园”文化建设的做法与经验。2015年2月,中央精神文明委员会授予香山
从没有见过这么不怯场又这么能说会道的小学生。在2019年4月的一次走进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华南师大附小”)对“非遗进校园”的采访中,五年级学生江吴悠、罗诗恩、熊奂雨对各自所学的中国围棋、粤剧、木版年画等非遗项目能够娓娓道来,不仅仅是谈内容,也谈到了为什么学,甚至谈到了学的价值。  也从没有见过这么多非遗项目在一所校园里集中展示又这么各具韵味。5月30日,在华南师大附小2019年“传承中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三十年风云激荡,三十年春华秋实。三十年是一首薪火相传的赞歌。三十年是一部催人奋进的诗篇。正值东莞市莞城实验小学创办三十周年之际,记者深入学校采访,深切地感受到了莞城实验小学对学校品牌建设的精心打造,他们敢于摒弃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旧观念,敢于冲破制约教育发展的各种条框,激发了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最鲜活动力。当细细梳理并深入洞悉“智行至真”教育品牌培育的时代背景与推进策
41个县(市、区)接受国家督导检查  12月25日上午,国家对广东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检查反馈意见会在广州召开。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专家,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全省各地级市及41个区分管教育的领导、教育局长等200人参加了会议。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认为,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等41县(市、区)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标准。  12月2
走进大山,信念与梦想同行  文/信宜市钱排镇西垌小学 王小乐  在我的认知里,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是用心灵感化心灵的事业,是用爱唤醒爱的事业!于是,两年前,我怀揣着自己真实而美丽的梦想,走进了长寿之乡——信宜钱排。  一、群山下,我勇往直前  载着我的行囊,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努力地行进。当看到眼前巍峨的群山,郁郁葱葱的森林,在城市长大的我已无太多成功的欣喜,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对未知生活的
2015年8月17日,湛江开发区教育局局长邱黎明在《湛江日报》发表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基础教育的时代使命》一文,其中写道:  “如果对儿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生态理性的个体,那么,生态文明的理念自然会融汇到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并随着年龄不断成长,其生态理性也伴随着其成长不断得到强化,这将有助于在一个社会中最终实现生态文明。这就引发一个宏大的教育议事:生态教育不但是均衡教育方针的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决定,授予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等40个单位“广东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侯静敏同志等80人“广东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截止到2011年,我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34%,21个地级以上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在85%以上,全省全面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是继1996年实现“普九”和2002年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碁道育人”,像下棋一样办教育。从2014年5月开始谋划,一年之后在广州市番禺区“好教育展示”活动上,石碁正式提出“碁道育人”教育理念。这是一个富有地域特色的理念,石碁教育人用这个理念来引领区域教育体系走上优质发展的道路,追求“家门口好教育”的目标。本刊记者近日专访石碁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彭朝晖,还走访了石碁中学、石碁三中、石碁镇中心小学等多所中小学,试图理清理念从谋定到后动的脉络,找寻理念从知止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