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情境教學法开始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能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其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积累更多数学知识。本文以李吉林老师提出的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为基础,探究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素养;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5-0032-01
1.以培养兴趣为前提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若想要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则需要将培养兴趣作为教学前提。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能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包含的知识内容,使数学知识表现的更加直观、形象化,使学生能更好理解。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比例尺”一课时,笔者会将问题导向法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笔者会向学生提出一个课前预习要求:“了解学校教学区的布局,量出各个建筑的长与宽并做记录。”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学生们在笔者的引导下,会自觉以小组的形式对校园教学区的布局与相关数据进行记录。之后在上课时,笔者便会结合“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将学校教学区转化成为地图。学生们会在探索过程中掌握“比例尺”相关知识,使学生能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2.以观察指导为基础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观察与指导。受到学生家庭因素、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与学习结果也常常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因此,教师若想要创设适当教学情境,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必须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作为思考的主要方向,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例如,在进行“认识图形”一课教学时,教师便可以将学生分为“对图形有了解”与“对图形无了解”两组进行教学,并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几何模型等为学生展示图形,使其能够更好掌握相关知识。
3.以发展思维为核心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当将发展思维方式作为自身教学的核心内容。这种发展性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从教师自身的角度而言,教师需要更多了解当下社会环境需要的人才类型,并以此为基础为小学生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模式,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教师还需要不断更新自身教学观念,真正尊重小学生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实现优质教学的目的。从学生的角度而言,教师需要保证课堂设计的内容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真正能引导学生掌握正确自主学习方式的内容,能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与解决问题实际能力,使其在之后的学习中受益无穷。
4.以激发情感为动因
除了要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小学生养成不断钻研、坚持不懈的数学学习情感,使小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始终面对问题与挫折,并积极通过自主探究、与同学探讨、与教师交流的方式不断提高自身解决数学问题实际能力,有利于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例如,在引导学生掌握“分数”相关知识时,笔者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准备一些长方形的纸张,在讲解知识时,便可以将学生们制作的纸板作为分子、分母进行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使其在参与教学游戏的过程中养成数学学习自信心。
5.以训练语言为手段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将训练语言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手段。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使其能够以语言的形式充分表现出自己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使小学生能在交流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讨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式有多少。部分学生认为可以使用“单元格”的方式,就是将平行四边形画在长为1cm、宽为1cm的格子纸上,之后用数格子的方式计算面积;部分学生认为可以将平行四边形剪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与两个三角形分别计算面积,之后再将三个图形的面积相加;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可以直接将剪下来的一个三角形拼在另一边,形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计算面积。学生们在探讨的过程中,会不断交流自己想到的问题解决方式,能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实际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为学生展示这三种计算方式,最终引导学生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面积(平行四边形)=底×高。
根据文中内容可知,为小学生创设合适教学情境,能使其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学生能够充分感受教师创设情境中包含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养成数学探究思维模式与自主思考能力,能全面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当发挥李吉林老师提出的“情境教学法五要素”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从而使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露.谈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以“100 以内数的认识”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125-126
[2]蒋玉国,黄磊.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问题与改进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32(09):106-110+129
关键词:数学素养;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5-0032-01
1.以培养兴趣为前提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若想要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则需要将培养兴趣作为教学前提。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能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包含的知识内容,使数学知识表现的更加直观、形象化,使学生能更好理解。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比例尺”一课时,笔者会将问题导向法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笔者会向学生提出一个课前预习要求:“了解学校教学区的布局,量出各个建筑的长与宽并做记录。”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学生们在笔者的引导下,会自觉以小组的形式对校园教学区的布局与相关数据进行记录。之后在上课时,笔者便会结合“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将学校教学区转化成为地图。学生们会在探索过程中掌握“比例尺”相关知识,使学生能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2.以观察指导为基础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观察与指导。受到学生家庭因素、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与学习结果也常常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因此,教师若想要创设适当教学情境,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必须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作为思考的主要方向,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例如,在进行“认识图形”一课教学时,教师便可以将学生分为“对图形有了解”与“对图形无了解”两组进行教学,并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几何模型等为学生展示图形,使其能够更好掌握相关知识。
3.以发展思维为核心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当将发展思维方式作为自身教学的核心内容。这种发展性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从教师自身的角度而言,教师需要更多了解当下社会环境需要的人才类型,并以此为基础为小学生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模式,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教师还需要不断更新自身教学观念,真正尊重小学生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实现优质教学的目的。从学生的角度而言,教师需要保证课堂设计的内容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真正能引导学生掌握正确自主学习方式的内容,能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与解决问题实际能力,使其在之后的学习中受益无穷。
4.以激发情感为动因
除了要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小学生养成不断钻研、坚持不懈的数学学习情感,使小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始终面对问题与挫折,并积极通过自主探究、与同学探讨、与教师交流的方式不断提高自身解决数学问题实际能力,有利于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例如,在引导学生掌握“分数”相关知识时,笔者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准备一些长方形的纸张,在讲解知识时,便可以将学生们制作的纸板作为分子、分母进行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使其在参与教学游戏的过程中养成数学学习自信心。
5.以训练语言为手段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将训练语言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手段。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使其能够以语言的形式充分表现出自己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使小学生能在交流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讨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式有多少。部分学生认为可以使用“单元格”的方式,就是将平行四边形画在长为1cm、宽为1cm的格子纸上,之后用数格子的方式计算面积;部分学生认为可以将平行四边形剪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与两个三角形分别计算面积,之后再将三个图形的面积相加;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可以直接将剪下来的一个三角形拼在另一边,形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计算面积。学生们在探讨的过程中,会不断交流自己想到的问题解决方式,能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实际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为学生展示这三种计算方式,最终引导学生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面积(平行四边形)=底×高。
根据文中内容可知,为小学生创设合适教学情境,能使其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学生能够充分感受教师创设情境中包含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养成数学探究思维模式与自主思考能力,能全面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当发挥李吉林老师提出的“情境教学法五要素”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从而使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露.谈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以“100 以内数的认识”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125-126
[2]蒋玉国,黄磊.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问题与改进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32(09):106-1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