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源于生活的作文才能更真切地表达感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学生自愿的参与进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将参与活动的兴趣与习作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以此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 班级活动 习作 兴趣 语言 情感 社会 鼓励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兴趣是促进学生写作的内动力,是习作的支点,也只有当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写作。班级活动丰富多彩,学生乐于参与,因此,我充分利用这一“阵地”,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将参与活动的兴趣与习作结合起来,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以此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因为只有来源于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作文才有灵魂,才有个性。
一、有效阅读,积累语言
“共沐四季风,同享读书乐”是近几年来我校积极开展振兴阅读的口号,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充满智慧的读书环境——“书香班级”,这也一直是我班孜孜追求的目标。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我班设立“小小图书角”,提供给学生喜爱的书籍,一方面由学生担任图书管理员,为班级从学校图书室登记借书,并负责不断更新,为班级图书角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另一方面由学生每人捐出一本书进行“图书漂流”活动。在为学生保障书源的基础上,我班开展每周一次的“好书推荐会”和每月一次的“读书交流会”活动。在此基础上评选每月“读书之星”和每学期“读书小明星”。为了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还开展“师生同读”和“亲子阅读”活动,教师、家长每天在一定时间与学生一起畅游书海,汲取书籍的智慧,领略书籍的魅力,共同感受浓浓的书香气息。让学生自主阅读和师生共读成为有效阅读的一对翅膀,带领学生在美文的天际翱翔,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为学生习作添砖加瓦。
二、开展活动,融入情感
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庭。教师应充分利用班级这一主要阵地,引导学生发现班级的可爱之处,热爱班级,并且主动去写一写班级中值得自己去写的事与人。教师要着力于班级活动的开展,以便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结合节假日活动和班级特色,安排讲故事或演讲比赛、体育竞赛、英语短剧比赛、小品表演、竞选班干部、劳动竞赛、各种游戏活动。学校安排的课外体育活动也为学生的生活注入了勃勃生机。这些活动学生都会饶有兴趣地去参加。他们会各显神通,努力去表现自己。这样学生就有了更多的感受和发现。
一段时间内校园里学生“玩溜溜球”成为一种“流行”,可以说是玩得花样百出。每当下课,看到孩子们欢快的场面时,我会站在那儿欣赏,还时而让他们教教我如何玩。在不经意中,引导学生作文的念头冒了出来,何不让孩子们把这么高兴的事写一写呢?我顺势让会玩的学生在全班介绍溜溜球的玩法以及注意事项。不会玩的学生,让他们主动请教。在玩溜溜球的过程中,每个人有不同的表现,有不同的心理,要及时捕捉;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认真观察。在亲身实践的活动中,大多数学生下笔即能成文。这种与实际生活相符的作文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三、走进社会,丰富体验
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之反映。走出校园,迈入社会:带学生到工厂、社区、超市等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记一记。也可以布置有弹性的作业让学生自己走进社会:去你家附近的超市,观察顾客是如何挑选商品的、营业员是如何推销商品的,去你家附近的车站,观察车辆是如何经过的,他们各有什么不同,猜猜它们来去匆匆又是为哪般……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教师一定不能放过学生长假这一好机会,请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融入社会,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活动、更深的生活体验。当然,在带领学生走近大自然、走进社会中,要注意不能每一次的活动都有学生习作,因为这样会让学生产生“一搞活动就写作”的心理,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厌倦作文。厌倦置身自然融入社会的情绪。
四、激励为主,鼓励发表
由于小学作文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因此,在习作教学中,讲评作文时,要善于发现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坚持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不挫伤孩子们写作的积极性。对优秀习作在讲评中向全班学生推荐并在课堂上朗读、评析;对中等习作采取师生共同评议、修改的办法,表扬写得精彩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法,让大家想想、议议、改改,这样比教师“单干”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也乐意接受,对差的习作则启发反复修改,多给这些学生以正面鼓励,指出习作中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心情愉快地接受意见,产生写作兴趣。同时教师要千方百计为学生习作的展示创造机会,如黑板报习作学习专栏、班级佳作展示栏等,组织学生精心修改自己的“佳作”并向报刊投稿,还可以利用校园网将学生的习作上传等。点滴的成功,会使学生激起喜悦的心情和习作的积极性。
关键词 班级活动 习作 兴趣 语言 情感 社会 鼓励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兴趣是促进学生写作的内动力,是习作的支点,也只有当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写作。班级活动丰富多彩,学生乐于参与,因此,我充分利用这一“阵地”,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将参与活动的兴趣与习作结合起来,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以此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因为只有来源于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作文才有灵魂,才有个性。
一、有效阅读,积累语言
“共沐四季风,同享读书乐”是近几年来我校积极开展振兴阅读的口号,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充满智慧的读书环境——“书香班级”,这也一直是我班孜孜追求的目标。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我班设立“小小图书角”,提供给学生喜爱的书籍,一方面由学生担任图书管理员,为班级从学校图书室登记借书,并负责不断更新,为班级图书角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另一方面由学生每人捐出一本书进行“图书漂流”活动。在为学生保障书源的基础上,我班开展每周一次的“好书推荐会”和每月一次的“读书交流会”活动。在此基础上评选每月“读书之星”和每学期“读书小明星”。为了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还开展“师生同读”和“亲子阅读”活动,教师、家长每天在一定时间与学生一起畅游书海,汲取书籍的智慧,领略书籍的魅力,共同感受浓浓的书香气息。让学生自主阅读和师生共读成为有效阅读的一对翅膀,带领学生在美文的天际翱翔,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为学生习作添砖加瓦。
二、开展活动,融入情感
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庭。教师应充分利用班级这一主要阵地,引导学生发现班级的可爱之处,热爱班级,并且主动去写一写班级中值得自己去写的事与人。教师要着力于班级活动的开展,以便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结合节假日活动和班级特色,安排讲故事或演讲比赛、体育竞赛、英语短剧比赛、小品表演、竞选班干部、劳动竞赛、各种游戏活动。学校安排的课外体育活动也为学生的生活注入了勃勃生机。这些活动学生都会饶有兴趣地去参加。他们会各显神通,努力去表现自己。这样学生就有了更多的感受和发现。
一段时间内校园里学生“玩溜溜球”成为一种“流行”,可以说是玩得花样百出。每当下课,看到孩子们欢快的场面时,我会站在那儿欣赏,还时而让他们教教我如何玩。在不经意中,引导学生作文的念头冒了出来,何不让孩子们把这么高兴的事写一写呢?我顺势让会玩的学生在全班介绍溜溜球的玩法以及注意事项。不会玩的学生,让他们主动请教。在玩溜溜球的过程中,每个人有不同的表现,有不同的心理,要及时捕捉;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认真观察。在亲身实践的活动中,大多数学生下笔即能成文。这种与实际生活相符的作文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三、走进社会,丰富体验
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之反映。走出校园,迈入社会:带学生到工厂、社区、超市等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记一记。也可以布置有弹性的作业让学生自己走进社会:去你家附近的超市,观察顾客是如何挑选商品的、营业员是如何推销商品的,去你家附近的车站,观察车辆是如何经过的,他们各有什么不同,猜猜它们来去匆匆又是为哪般……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教师一定不能放过学生长假这一好机会,请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融入社会,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活动、更深的生活体验。当然,在带领学生走近大自然、走进社会中,要注意不能每一次的活动都有学生习作,因为这样会让学生产生“一搞活动就写作”的心理,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厌倦作文。厌倦置身自然融入社会的情绪。
四、激励为主,鼓励发表
由于小学作文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因此,在习作教学中,讲评作文时,要善于发现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坚持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不挫伤孩子们写作的积极性。对优秀习作在讲评中向全班学生推荐并在课堂上朗读、评析;对中等习作采取师生共同评议、修改的办法,表扬写得精彩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法,让大家想想、议议、改改,这样比教师“单干”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也乐意接受,对差的习作则启发反复修改,多给这些学生以正面鼓励,指出习作中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心情愉快地接受意见,产生写作兴趣。同时教师要千方百计为学生习作的展示创造机会,如黑板报习作学习专栏、班级佳作展示栏等,组织学生精心修改自己的“佳作”并向报刊投稿,还可以利用校园网将学生的习作上传等。点滴的成功,会使学生激起喜悦的心情和习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