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面临的更大更紧迫的情况还不是在当下,春节后的农民工就业问题可能更加严峻。我们现在找办法来应对的时间只有两个多月,需要赶紧制定出应对之策。
应对返乡潮
前段时间,有媒体评论,“农民工大规模返乡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农民工自己选择的结果,如果他们认为在农村生活比城里好,自然会心甘情愿回到农村。二是出于自己别无选择的结果,比如因为工厂倒闭或裁员而失去工作。”
这是从一般意义上谈返乡的原因。熟悉农村和农民的人会知道,一方面还有别的原因,另一方面上述第二点原因中还有深意。别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婚姻,因结婚而返乡和结婚一定年限后返乡团聚的不乏其人(虽然农民工夫妻留在城市里久居的情况存在,但占比还不多)。深入去看,婚姻因素又涉及城市的工作机会、城市居住情况和孩子教育三大问题。
至于说到深意,是指有农民工因工厂倒闭、裁员而返乡,这是事实,但要知道大多数民工是“候鸟”,即每年至少春节会回家团聚一次,下半年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国内一些企业出现不景气情况后,农民工有受影响而提前还乡的,但如果你问他们,不少人会告诉你:先提早回家过年,过了春节再来找工作。所以我们面临的更大更紧迫的情况还不是在当下,春节后的农民工就业问题可能更加严峻。我们现在找办法来应对的时间只有两个多月,需要我们赶紧制定出应对之策。
该评论谈到目前“该如何管理农民工群体,成为摆在基层政府面前的新课题”。这里不乏常识错误,其实改革开放30年间,至少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末就曾出现大量的农民工返乡潮。前者是因为乡镇企业吸纳就业渐少,当时不少地方出台了“堵”的办法;到了90年代后期,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经济疲软也挤出了不少外出打工的民工,这时不少地方政府和组织提出鼓励政策,如“回引工程”、“创业之星”评比等做法。所以,这些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新鲜事和新课题。
我们不妨进一步分析上世纪90年代末返乡潮的特点。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曾对1999年的回乡情况做过抽样调查,这份名为《回乡,还是进城》的报告影响颇大,其中显示当时回流劳动力占外出或曾外出劳动力的28.5%,不过,以回乡投资为目的的回流仅占回流劳动力的2.5%,而且回流农户平均经济水平明显低于外出农户,只要条件适宜,一半以上的回流劳力可能再次外出。“虽然不乏回乡创业的生动案例,但调查结果并不支持‘创业神话’。”
那么,这一轮返乡潮会有新气象吗?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做了很多努力,但在农民工职业培训、民间金融规范发展、市场准入门槛放低等方面还并未有实质性突破。
从农民工方面看,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显示,进城的1亿农民工中,制造业占27%,建筑业占26%,住宿餐饮占11%,批发零售占12%。可以看到,真正拥有自有资本或者技术的农民工(或管理者)非常少,而这部分人主动回乡创业的就更为有限了,事实上,大多数从事制造和建筑业的熟练工或简单技工如果返乡,大多会重返农业领域而不是去创业。可见,特别是短期内,希望返乡潮变成创业潮并不现实。而目前,由于时间的紧迫性,我们还需要考虑短期的有效应对。
建筑业民工就业堪忧
在探讨当下急需工作前,有必要对目前的一些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
现在部分农民工失业主要还集中在制造业中,而且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玩具厂等直接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生产需求弹性较大的出口产品的,另外一些相对需求弹性小的出口产品影响尚不大(或者影响还未大量显露)。而据笔者从温州一些朋友处了解,温州中小企业虽然资金紧张,但目前亦未发生大量倒闭情况。
需要担心的是建筑业。在目前出现的农民工返乡潮中,除了家装市场有所疲软外,建筑业农民工目前是属于行业稳定、工资稳定的。这是为什么呢?关键是大中型工程项目合同基本都是一年一签,如果这些工程不出现集中资金链条断裂,那么至少到春节时这部分民工基本不会面临返乡问题。然而春节后会怎么样呢?目前看来,房地产企业的处境堪忧。而不少包工头告诉笔者,春节后他们会根据市场情况决定用人和工资水平。
到那时,中央和各地出台的众多刺激经济项目或许会对民工就业提供帮助。北方冬季施工困难,这些项目目前多集中于南方,而明年开春后北方项目跟上后,对建筑业农民工是个好消息。但时间衔接是个问题,如果春节后返乡农民工已经决定在本地务农,则建筑业甚至会出现用工紧张的情况。那么之前及时公布项目目录和工人需求,对农民工而言也显得异常重要了。
燃眉三件事
问题也许没有我们设想的那么严重,但未来三个月中,内外经济的不确定性依然很高,我们不妨把困难考虑得充分些。也就是说,要把短期手段和长期方法,把解决表层矛盾和深层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具体看,笔者认为这两三个月中,从农民工角度考虑,有三件事可以去做:
一、提高粮价,促进出口。去年以来国际国内粮食价格变化较大,2007年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价格同比上涨了40%~50%多,而国内的同样产品仅上涨了8%~17%。笔者以为,这个时候正是稳步提高粮价的机会。
目前反对提高粮价的声音主要是擔心粮食安全和可能的通货膨胀压力。这里有个根本的认识问题,那就是:最大的粮库在哪里?笔者认为最大的粮库在农民脑子里。
最近几年来,为什么连年丰收,但粮食价格却在涨?除了国际因素外,还有农民的行为因素。其实丰收并不等于粮食供给量的增大,很多农民其实是把粮食存起来在等好价钱出售。另外一方面,只要你到湖南、湖北、江西去问问农民就会知道,这几年种植两季、三季庄稼的农家明显减少,大多只种一季,成本高,价格低,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往往是这个原因。所以说,最大的粮库在农民脑子里,只要粮价上去了,农民库存的粮食马上会拿出来交易,而土地上的一季过不几个月就可变为两季、三季——故而,粮食安全问题非常重要,但自己的事还是要靠自己,真正的大库存不是在储备库里,而在乡野间,归根到底是价格问题。
至于通胀,当然不可不防,目前更为重要的应是对低收入者的补贴,如果大幅提高粮价,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增长,将有效拉动农村这个最大的内需市场,也才有可能更多创造就业能力强的第三产业部门,这才是当下和将来保证经济持续较快较好增长的根本。
二、为农民工建廉租房。这个观点是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陶然博士提出的,其要点是,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或希望长期定居最缺的是住房,而现在的投资刺激经济政策可以把建设农民工廉租房包括进去。
我国现行的住房政策是限定城镇户籍居民的住房政策,特别是提供政策扶助和保障的住房政策一直都集中在城镇的住房困难家庭,城镇户籍以外的个人和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很难包含其中。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劳动力的非流动性格局已被突破,地区间和城乡间的人口流动带来的住房问题已经开始对现行的户籍限定性住房政策形成挑战。
其实相当部分进城农民工都迫切希望在城市长久居住下去。于是,我们发现这两年间,城市郊区和工厂附近,大量出现了农民利用自家耕地盖起的出租房,笔者曾去重庆附近几家这样的出租房考察过,每月200元可租到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
如能借本轮刺激经济政策建立民工廉租房制度,将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大好机会。
三、医保统筹扩大与教育券。最近几年医保基金、包括新农合结余都呈现增大趋势,降低缴费率作用有限,根本原因在于统筹层次低。因为各地利益分割而无法异地转移的医保,严重制约着农民工参与的积极性,而在国家财力较为充裕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应该不难解决,而且可以加速。
另外教育券也讨论了一段时间了,现在应该在更大范围内试点,不但利于农民工等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在城市上学,也能撬动民间教育投资,成为民间投资的一条出路。
笔者认为,以上三条都有可能既作为短期政策又作为长期政策的开端来使用,要知道,在城乡经济关系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只有明穴道、疏经脉,才能去风化湿、强身健体。(作者单位:吉林省梅海口市公路管理段)
应对返乡潮
前段时间,有媒体评论,“农民工大规模返乡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农民工自己选择的结果,如果他们认为在农村生活比城里好,自然会心甘情愿回到农村。二是出于自己别无选择的结果,比如因为工厂倒闭或裁员而失去工作。”
这是从一般意义上谈返乡的原因。熟悉农村和农民的人会知道,一方面还有别的原因,另一方面上述第二点原因中还有深意。别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婚姻,因结婚而返乡和结婚一定年限后返乡团聚的不乏其人(虽然农民工夫妻留在城市里久居的情况存在,但占比还不多)。深入去看,婚姻因素又涉及城市的工作机会、城市居住情况和孩子教育三大问题。
至于说到深意,是指有农民工因工厂倒闭、裁员而返乡,这是事实,但要知道大多数民工是“候鸟”,即每年至少春节会回家团聚一次,下半年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国内一些企业出现不景气情况后,农民工有受影响而提前还乡的,但如果你问他们,不少人会告诉你:先提早回家过年,过了春节再来找工作。所以我们面临的更大更紧迫的情况还不是在当下,春节后的农民工就业问题可能更加严峻。我们现在找办法来应对的时间只有两个多月,需要我们赶紧制定出应对之策。
该评论谈到目前“该如何管理农民工群体,成为摆在基层政府面前的新课题”。这里不乏常识错误,其实改革开放30年间,至少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末就曾出现大量的农民工返乡潮。前者是因为乡镇企业吸纳就业渐少,当时不少地方出台了“堵”的办法;到了90年代后期,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经济疲软也挤出了不少外出打工的民工,这时不少地方政府和组织提出鼓励政策,如“回引工程”、“创业之星”评比等做法。所以,这些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新鲜事和新课题。
我们不妨进一步分析上世纪90年代末返乡潮的特点。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曾对1999年的回乡情况做过抽样调查,这份名为《回乡,还是进城》的报告影响颇大,其中显示当时回流劳动力占外出或曾外出劳动力的28.5%,不过,以回乡投资为目的的回流仅占回流劳动力的2.5%,而且回流农户平均经济水平明显低于外出农户,只要条件适宜,一半以上的回流劳力可能再次外出。“虽然不乏回乡创业的生动案例,但调查结果并不支持‘创业神话’。”
那么,这一轮返乡潮会有新气象吗?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做了很多努力,但在农民工职业培训、民间金融规范发展、市场准入门槛放低等方面还并未有实质性突破。
从农民工方面看,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显示,进城的1亿农民工中,制造业占27%,建筑业占26%,住宿餐饮占11%,批发零售占12%。可以看到,真正拥有自有资本或者技术的农民工(或管理者)非常少,而这部分人主动回乡创业的就更为有限了,事实上,大多数从事制造和建筑业的熟练工或简单技工如果返乡,大多会重返农业领域而不是去创业。可见,特别是短期内,希望返乡潮变成创业潮并不现实。而目前,由于时间的紧迫性,我们还需要考虑短期的有效应对。
建筑业民工就业堪忧
在探讨当下急需工作前,有必要对目前的一些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
现在部分农民工失业主要还集中在制造业中,而且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玩具厂等直接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生产需求弹性较大的出口产品的,另外一些相对需求弹性小的出口产品影响尚不大(或者影响还未大量显露)。而据笔者从温州一些朋友处了解,温州中小企业虽然资金紧张,但目前亦未发生大量倒闭情况。
需要担心的是建筑业。在目前出现的农民工返乡潮中,除了家装市场有所疲软外,建筑业农民工目前是属于行业稳定、工资稳定的。这是为什么呢?关键是大中型工程项目合同基本都是一年一签,如果这些工程不出现集中资金链条断裂,那么至少到春节时这部分民工基本不会面临返乡问题。然而春节后会怎么样呢?目前看来,房地产企业的处境堪忧。而不少包工头告诉笔者,春节后他们会根据市场情况决定用人和工资水平。
到那时,中央和各地出台的众多刺激经济项目或许会对民工就业提供帮助。北方冬季施工困难,这些项目目前多集中于南方,而明年开春后北方项目跟上后,对建筑业农民工是个好消息。但时间衔接是个问题,如果春节后返乡农民工已经决定在本地务农,则建筑业甚至会出现用工紧张的情况。那么之前及时公布项目目录和工人需求,对农民工而言也显得异常重要了。
燃眉三件事
问题也许没有我们设想的那么严重,但未来三个月中,内外经济的不确定性依然很高,我们不妨把困难考虑得充分些。也就是说,要把短期手段和长期方法,把解决表层矛盾和深层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具体看,笔者认为这两三个月中,从农民工角度考虑,有三件事可以去做:
一、提高粮价,促进出口。去年以来国际国内粮食价格变化较大,2007年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价格同比上涨了40%~50%多,而国内的同样产品仅上涨了8%~17%。笔者以为,这个时候正是稳步提高粮价的机会。
目前反对提高粮价的声音主要是擔心粮食安全和可能的通货膨胀压力。这里有个根本的认识问题,那就是:最大的粮库在哪里?笔者认为最大的粮库在农民脑子里。
最近几年来,为什么连年丰收,但粮食价格却在涨?除了国际因素外,还有农民的行为因素。其实丰收并不等于粮食供给量的增大,很多农民其实是把粮食存起来在等好价钱出售。另外一方面,只要你到湖南、湖北、江西去问问农民就会知道,这几年种植两季、三季庄稼的农家明显减少,大多只种一季,成本高,价格低,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往往是这个原因。所以说,最大的粮库在农民脑子里,只要粮价上去了,农民库存的粮食马上会拿出来交易,而土地上的一季过不几个月就可变为两季、三季——故而,粮食安全问题非常重要,但自己的事还是要靠自己,真正的大库存不是在储备库里,而在乡野间,归根到底是价格问题。
至于通胀,当然不可不防,目前更为重要的应是对低收入者的补贴,如果大幅提高粮价,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增长,将有效拉动农村这个最大的内需市场,也才有可能更多创造就业能力强的第三产业部门,这才是当下和将来保证经济持续较快较好增长的根本。
二、为农民工建廉租房。这个观点是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陶然博士提出的,其要点是,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或希望长期定居最缺的是住房,而现在的投资刺激经济政策可以把建设农民工廉租房包括进去。
我国现行的住房政策是限定城镇户籍居民的住房政策,特别是提供政策扶助和保障的住房政策一直都集中在城镇的住房困难家庭,城镇户籍以外的个人和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很难包含其中。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劳动力的非流动性格局已被突破,地区间和城乡间的人口流动带来的住房问题已经开始对现行的户籍限定性住房政策形成挑战。
其实相当部分进城农民工都迫切希望在城市长久居住下去。于是,我们发现这两年间,城市郊区和工厂附近,大量出现了农民利用自家耕地盖起的出租房,笔者曾去重庆附近几家这样的出租房考察过,每月200元可租到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
如能借本轮刺激经济政策建立民工廉租房制度,将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大好机会。
三、医保统筹扩大与教育券。最近几年医保基金、包括新农合结余都呈现增大趋势,降低缴费率作用有限,根本原因在于统筹层次低。因为各地利益分割而无法异地转移的医保,严重制约着农民工参与的积极性,而在国家财力较为充裕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应该不难解决,而且可以加速。
另外教育券也讨论了一段时间了,现在应该在更大范围内试点,不但利于农民工等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在城市上学,也能撬动民间教育投资,成为民间投资的一条出路。
笔者认为,以上三条都有可能既作为短期政策又作为长期政策的开端来使用,要知道,在城乡经济关系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只有明穴道、疏经脉,才能去风化湿、强身健体。(作者单位:吉林省梅海口市公路管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