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中考“必争之地”。历届中考证明,凡是文言文分数高的考生,其中考语文总分数都比较高。下面我谈谈中考文言文的阅读复习备考策略:宏观统筹,细节过关。
一、备考策略之一,明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文言文学习要求
那么中考文言文考什么?《广东省中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对中考文文言文的考纲要求是: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写作意图。
近三年广东省中考对课内文言文阅读的信息:2015年《小石潭记》、2016年《桃花源记》、2017年《出师表》。从涉及的考点上看,主要涉及的考点是文言文词语解释、翻译句子、对作品内容的综合理解。预计2018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卷对课内和课外的文言文的考察,将仍然以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作为其命题的主要方式。对于有关中考的信息每个初三毕业班的老师都应掌握,这一步是复习时宏观统筹的基础。
二、备考策略之二,平时教学要落实细节,要紧扣课本,扎实基础
只要留意这几年的中考文言文试题,就会发现,考查字词和句子翻译大多数是课本的课下注释,或者是以此为主干的句子。例如,2015年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小石潭记》出的翻译句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就是课文下面的注解。
因此,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围绕文言文的考纲、考试的知识点,我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如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重点字词的解释,重点的句子翻译,特别是要求积累的重点字词,凡是一词多义的,要引导学生注意学过的知识的前后联系。解释加点字: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用首选组词法,即首先联系这个词或字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当组词法无法译出该词时,则选用意译法,尤其关注词类活用、通假字、使动、意动、一词多义等现象。
文言语句翻译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翻译句子没有逐字落实翻译或者意译。我指导学生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最常用的翻译方法是“六字法”,即对译法、增删法、移位法、保留法、替换法、意译法。这些方法我都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进行渗透。另外,文言文句子翻譯还重在培养语感,只有课内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中游刃有余。在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后,我还引导学生领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欣赏文言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等。
三、备考策略之三,既要宏观统筹,又要细节过关
就是综合复习时归类梳理初中课本文言文相关知识,有的放矢地进行专项训练,加强答题规范训练。
1.在宏观统筹方面,先把24篇必考文言文按内容分类,再指导学生从整体方面领悟每一篇文言文的内容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情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综合复习时,我首先把《考试大纲》中规定的24必考的篇目,按文体特点进行归类,分成记叙类(写人记事)、非记叙类(写景抒情、议论文)。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人物形象、概括文章中心、领会语言表达等类型的试题,题型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的是平时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相应的信息提炼和概括能力,这些与现代文的阅读方法是相通的。可以按照文体特点教学生运用现代文的阅读方法进行答题。
对文章的理解,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整理:首先,概括每篇课文的中心,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并概括段意。其次,找出文中重点段落(能反映中心或体现作者心情的段落,体会它带给人们的启示、蕴涵的深刻哲理。再次,找出文章中心句和重点段落中的关键句,并体会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最后,把握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语言的特点等。这一部分中的中心句、关键句可以和理解性背诵的语句联系起来,它们是相通的。学生答题时只要把文章的大方向(中心、写作目的、思想感情)把握住了,就会在四个答案中找到正确的选项了。
2.对文言词语进行积累、归类整理,从细节方面过关落实
文言实词一向是文言考试较容易得分的部分,但发现一些同学已掌握了大多数的实词解释,可是还会在准确度上打折扣的,所以我在复习时帮助学生一课一课地整理归纳。首先,整理一些特殊的实词:通假字、典型的古今异义、词性活用和一词多义现象,这样整理下来一是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迁移能力。其次是整理一些虽不特殊但却很重要的实词: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仍在使用的实词和书下注释中的实词。例如,2015年中考文言文阅读《桃花源记》解释加下划线词语:①渔人甚异之(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欣然规往( )。因此在复习中,对重点字词或多义词一定要过关。
同时注意要求学生要积累常用的文言虚词,中考题中也涉及常用虚词的用法,虚词虽然很多,但是常用的不外乎“之”“其”“而”等,这就需要学生熟记常用虚词的基本意义和主要用法。
对文言词语进行积累、归类整理,我的做法是平时教学时每一课教师整理,综合复习时让学生自己整理,再在课堂上以小测的形式检测效果。例如,在复习《送东阳马生序》这课时,我整理了这些词语,以小测的形式检测。如,支、被、汤、食、腰、容臭等。
这一部分的整理是关键,因为实词的掌握不仅是读懂课内文言文所必需的,也是阅读课外文言文所必需的,只有扎扎实实地掌握每个实词的确切意义,了解它的一词多义,学生的文言语感才会逐渐形成,才能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举一反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整理实词、虚词解释时,要依据课本中的书下注释为准,绝不能模棱两可。
3.复习时教会学生翻译句子的方法,多训练,掌握规律
首先,学生在全面翻译课文的基础上,老师再一课一课地重点整理一些文言语句。
(1)整理课文当中的句言警句,体现中心主题的关键性句子。例如,2013年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满井游记》出的翻译句子“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就是文中的体现中心主题的句子。
(2)整理课文中带有句式变换的句子,如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等。
(3)整理句中含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的实词的句子。
(4)整理文中有固定格式、常见格式的句子。例如,2017年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出师表》出的翻译句子“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考点就是判断句。引导学生归纳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标志:判断句、疑问句 、被动句、否定句等。
值得一提的是,句子翻译是以文言实词的掌握为基础的,句中的几个重点实词的意思理解了,这句话的翻译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基本功要掌握扎实。句子翻译还重在培养语感,只有课内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在课外文言阅读中以不变应万变。
其次,指导学生翻译题的答题技巧时,要他们留意得分点。
(1)要结合译句重读上下文句子。
(2)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此时要特别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
(3)圈出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的解释是得分点。例如,在复习《送东阳马生序》这课时,我挑选了这几句翻译:①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②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③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翻译时提醒学生注意译出加下划线的关键词语。
课内言文学习是基础,课内学得好、学得精,就会举一反三,阅读课外文言文的水平也就会提高得很快;无论是考查课内还是课外的文言文阅读,都必须是以课内文言文为出题依据。平时积累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是考试成功的关键。我想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复习,是可以在中考中取得绝佳成绩的。
一、备考策略之一,明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文言文学习要求
那么中考文言文考什么?《广东省中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对中考文文言文的考纲要求是: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写作意图。
近三年广东省中考对课内文言文阅读的信息:2015年《小石潭记》、2016年《桃花源记》、2017年《出师表》。从涉及的考点上看,主要涉及的考点是文言文词语解释、翻译句子、对作品内容的综合理解。预计2018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卷对课内和课外的文言文的考察,将仍然以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作为其命题的主要方式。对于有关中考的信息每个初三毕业班的老师都应掌握,这一步是复习时宏观统筹的基础。
二、备考策略之二,平时教学要落实细节,要紧扣课本,扎实基础
只要留意这几年的中考文言文试题,就会发现,考查字词和句子翻译大多数是课本的课下注释,或者是以此为主干的句子。例如,2015年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小石潭记》出的翻译句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就是课文下面的注解。
因此,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围绕文言文的考纲、考试的知识点,我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如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重点字词的解释,重点的句子翻译,特别是要求积累的重点字词,凡是一词多义的,要引导学生注意学过的知识的前后联系。解释加点字: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用首选组词法,即首先联系这个词或字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当组词法无法译出该词时,则选用意译法,尤其关注词类活用、通假字、使动、意动、一词多义等现象。
文言语句翻译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翻译句子没有逐字落实翻译或者意译。我指导学生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最常用的翻译方法是“六字法”,即对译法、增删法、移位法、保留法、替换法、意译法。这些方法我都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进行渗透。另外,文言文句子翻譯还重在培养语感,只有课内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中游刃有余。在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后,我还引导学生领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欣赏文言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等。
三、备考策略之三,既要宏观统筹,又要细节过关
就是综合复习时归类梳理初中课本文言文相关知识,有的放矢地进行专项训练,加强答题规范训练。
1.在宏观统筹方面,先把24篇必考文言文按内容分类,再指导学生从整体方面领悟每一篇文言文的内容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情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综合复习时,我首先把《考试大纲》中规定的24必考的篇目,按文体特点进行归类,分成记叙类(写人记事)、非记叙类(写景抒情、议论文)。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人物形象、概括文章中心、领会语言表达等类型的试题,题型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的是平时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相应的信息提炼和概括能力,这些与现代文的阅读方法是相通的。可以按照文体特点教学生运用现代文的阅读方法进行答题。
对文章的理解,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整理:首先,概括每篇课文的中心,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并概括段意。其次,找出文中重点段落(能反映中心或体现作者心情的段落,体会它带给人们的启示、蕴涵的深刻哲理。再次,找出文章中心句和重点段落中的关键句,并体会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最后,把握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语言的特点等。这一部分中的中心句、关键句可以和理解性背诵的语句联系起来,它们是相通的。学生答题时只要把文章的大方向(中心、写作目的、思想感情)把握住了,就会在四个答案中找到正确的选项了。
2.对文言词语进行积累、归类整理,从细节方面过关落实
文言实词一向是文言考试较容易得分的部分,但发现一些同学已掌握了大多数的实词解释,可是还会在准确度上打折扣的,所以我在复习时帮助学生一课一课地整理归纳。首先,整理一些特殊的实词:通假字、典型的古今异义、词性活用和一词多义现象,这样整理下来一是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迁移能力。其次是整理一些虽不特殊但却很重要的实词: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仍在使用的实词和书下注释中的实词。例如,2015年中考文言文阅读《桃花源记》解释加下划线词语:①渔人甚异之(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欣然规往( )。因此在复习中,对重点字词或多义词一定要过关。
同时注意要求学生要积累常用的文言虚词,中考题中也涉及常用虚词的用法,虚词虽然很多,但是常用的不外乎“之”“其”“而”等,这就需要学生熟记常用虚词的基本意义和主要用法。
对文言词语进行积累、归类整理,我的做法是平时教学时每一课教师整理,综合复习时让学生自己整理,再在课堂上以小测的形式检测效果。例如,在复习《送东阳马生序》这课时,我整理了这些词语,以小测的形式检测。如,支、被、汤、食、腰、容臭等。
这一部分的整理是关键,因为实词的掌握不仅是读懂课内文言文所必需的,也是阅读课外文言文所必需的,只有扎扎实实地掌握每个实词的确切意义,了解它的一词多义,学生的文言语感才会逐渐形成,才能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举一反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整理实词、虚词解释时,要依据课本中的书下注释为准,绝不能模棱两可。
3.复习时教会学生翻译句子的方法,多训练,掌握规律
首先,学生在全面翻译课文的基础上,老师再一课一课地重点整理一些文言语句。
(1)整理课文当中的句言警句,体现中心主题的关键性句子。例如,2013年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满井游记》出的翻译句子“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就是文中的体现中心主题的句子。
(2)整理课文中带有句式变换的句子,如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等。
(3)整理句中含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的实词的句子。
(4)整理文中有固定格式、常见格式的句子。例如,2017年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出师表》出的翻译句子“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考点就是判断句。引导学生归纳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标志:判断句、疑问句 、被动句、否定句等。
值得一提的是,句子翻译是以文言实词的掌握为基础的,句中的几个重点实词的意思理解了,这句话的翻译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基本功要掌握扎实。句子翻译还重在培养语感,只有课内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在课外文言阅读中以不变应万变。
其次,指导学生翻译题的答题技巧时,要他们留意得分点。
(1)要结合译句重读上下文句子。
(2)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此时要特别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
(3)圈出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的解释是得分点。例如,在复习《送东阳马生序》这课时,我挑选了这几句翻译:①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②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③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翻译时提醒学生注意译出加下划线的关键词语。
课内言文学习是基础,课内学得好、学得精,就会举一反三,阅读课外文言文的水平也就会提高得很快;无论是考查课内还是课外的文言文阅读,都必须是以课内文言文为出题依据。平时积累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是考试成功的关键。我想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复习,是可以在中考中取得绝佳成绩的。